民间故事:箍桶匠奇案

 

民间故事:箍桶匠奇案

明朝正德年间,河南陈州府下辖的赵家庄是一个安宁祥和的小村落。在一个夏季的某天,赵家庄来了一个挑着工具的年轻箍桶匠。这箍桶匠来到赵家庄后,在庄主赵福家门口选了一块地,就开始干活了。由于箍桶匠的要价低,村民们纷纷前来找他箍桶。

这天中午,本地的箍桶匠赵三元来到了赵福家门口,找到了那个外地来的箍桶匠。赵三元也是听说有人来抢生意,于是前来会会这个外地来的毛头小子。

赵三元冲着外地箍桶匠喊道:“我要请你给我箍个桶,不是平底的,是圆底的;不是平盖的,是半圆盖子的,你能行吗?”

很明显,赵三元是给箍桶匠出难题,想借机发难让他知难而退,把他赶出赵家庄去。箍桶匠听后,有些犹豫。赵三元见箍桶匠犹豫,于是冷笑一声:“你不会吧?不会还算什么箍桶匠,敢到这来混饭吃?”说罢,赵三元一脚把年轻箍桶匠的担子踹翻,得意地要赶箍桶匠走。

年轻的箍桶匠并不生气,他对赵三元说他能箍出赵三元想要的桶,只要赵三元拿木材来,他一定能做好。赵三元听罢,立刻跑回家拿来木材,并拿着一块木板指着年轻箍桶匠的脑袋:“你要是弄不出来,我就用这木片打破你的脑袋!”

 

年轻的箍桶匠微微一笑,没理会赵三元。他埋头迅速干了起来,不到一个时辰,年轻的箍桶匠就箍出了一个茧形桶。这个茧形桶有 5 尺来高,2 尺来宽,半圆的盖子可以扣紧,可以横放在地上,搬动时只要放在地上滚动就行,这种桶用来贮米最好不过了。赵三元无话可说了,他让年轻的箍桶匠把茧形桶送到他家去。年轻的箍桶匠吃力地把桶搬去了赵家后,又返回摊位来继续为村民箍桶。

当天晚上,当人们准备休息时,一阵凄惨的哭喊从赵三元家里传出来。邻居们跑去赵家一看,发现赵三元被人杀了,他的尸体就装在那个茧形桶里。

第二天一大早,县令林昌得到报告,立刻带着手下赶到赵家庄。赵三元的尸体已经被家人倒出来了,仵作孙才赶紧上前验尸。仵作孙才对尸体检查一番后对林县令说,赵三元是被硬物击打后脑,昏迷后又被人装进桶里,最后窒息而死的。

赵三元的老婆已经去世,家中有儿子、儿媳和小孙子。赵三元的儿子赵强告诉林县令,昨天他和妻子在地里干活儿,黄昏时分回家,却不见父亲身影,只看到屋内墙边横放着一个新的茧形桶。

他们以为这是父亲新做的,也没在意。但等来等去不见父亲出现,他出去打听,有人说了白天曾有个箍桶匠来过,父亲还请他箍了一个茧形桶。赵强于是心生疑惑,父亲自己会做桶,干嘛要去请人做个新的桶呢?赵强打开新桶盖一看,才发现父亲赵三元被塞在里面,已经死了。

 

小庄子出了人命案,林县令当即立案侦查,并且严令三班衙役把住出入要道,防止嫌疑人逃走。林县令就地升堂之后,一个叫赵四的人告诉林县令,昨天赵三元与年轻箍桶匠发生争执的事情,杀人凶手会不会是年轻的箍桶匠?林县令一听,问赵四年轻的箍桶匠叫什么名字,家在何处?

赵四告诉林昌,昨天赵三元与年轻的箍桶匠争执时,箍桶匠说他是县城里王师傅的徒弟。林县令立刻派都头李平去县城里找王师傅打探消息,一面派出衙役在城里寻找年轻的箍桶匠。李平很快从县城得到消息,王师傅的确有个徒弟叫陈小六,陈小六是个孤儿,被王师傅收留教会了手艺,最近才出山去谋生路。

据王师傅讲,陈小六外表温和,内心刚强,曾有恶霸欺负他,他一锤就将恶霸砸倒在地,吓得恶霸狼狈而逃。在另一方面,衙役们在庄里没有找到陈小六。他昨天傍晚就离开了赵家庄,他是个走村串巷的人,如今已经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林县令听罢,只得让众人多留意陈小六的下落。

 

当天晚上,林县令并未回县衙,他受邀到庄主赵福家吃晚饭。在席间,一个中年女子向他献茶。赵福介绍说,此人是他的表姐周三娘,年前刚死了丈夫,无依无靠的,暂时住在赵福家里。林昌见周三娘风韵犹存,长得很有姿色,于是对她称赞了一番。

晚饭过后,林昌和赵福闲聊,突然发现门外有一个人影子。林昌猛然起身,一把将门拉开,发现门外的影子扑进了屋内。此人正是白天告知陈小六消息的村民赵四。林昌问满脸惊慌的赵四为何出现在这里,赵四回答家中没有盐了,是来借盐的。没有想到县令老爷在此,于是不敢进来。赵四说完,行了一个礼后慌忙离开了。

第二天上午,忽然有人来报告,他发现了箍桶匠陈小六的行踪,但陈小六已经死了,被人杀死在一个叫李子湾的村子外面。林县令一听,心中大惊,连忙骑着马赶往李子湾。在李子湾村口,陈小六倒在一棵大树下,脑门被砍破,地上掉落着一把血斧头。仵作孙才检查之后,确认陈小六就是被这把斧头砍死的。

 

都头李平分析说:“歹徒肯定是躲在大树后,等待陈小六走近就闪出偷袭,一斧头就砍死了他。”林县令听后,摇头说道:“如果是偷袭,凶手一斧头砍来,陈小六肯定是仰面后跌,担子一定会翻倒的。你看,这把斧头是陈小六自己的。凶手要先从他的担子上抽出斧头,才能杀人。陈小六此时肯定会把担子扔掉。现在看来,陈小六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让凶手抽出自己的斧头,砍死了自己。”

李平心中疑惑,有谁能让别人抽出自己的斧头呢?林县令告诉李平,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人是陈小六认识的人,甚至是很熟悉的人。从现场分析来看,当时陈小六来到这里,停下担子休息,有人迎面走来,陈小六见是熟人,于是就站起来和他说话。此时来人趁他不备,抽出斧头砍死了他。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个凶手究竟是谁?他为何要杀陈小六?

如今赵三元被杀一案未破,陈小六又被人杀死,案子一时间陷入了僵局。林县令下令将所有李子湾村的人都召集起来,询问下有没有见到陌生人在附近出没。李子湾村的人们都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命案发生在村外,他们也不知情。

 

李子湾村问不出结果,林县令陷入沉思之中。此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赵四。于是他马上带着衙役们将陈小六的尸体带好,赶回赵家庄找赵四问话。赵四的家在赵三元家隔壁,此刻赵四正在家里,一见到林昌进门,一时间吓得不知所措。

林县令见到赵四,开门见山地问道:“赵四,你昨天去赵福家是不是偷听我们谈话了?”赵四吓得连忙摆手,还在坚称自己是去借盐巴的。

林县令伸手往赵四家的灶台上一翻,拿出盐罐子打开,发现盐巴满满的。林县令当即脸色一变,喝问赵四为何说谎欺骗。赵四见状,吓得赶紧跪下,承认自己确实偷听了林县令和赵福的谈话。

赵四交待,他的确看到了赵三元是被杀死的,杀死赵三元的人确实是箍桶匠。赵四家与赵三元家虽然隔着墙,但墙体老化,中间有一些缝隙能看过对面去。

前天,赵四凑巧透过墙缝看到了案发的那一幕:当时箍桶匠把茧形桶送到赵三元家,赵三元又故意刁难箍桶匠,把价格压得很低。

二人为价钱争吵起来,随后便扭打成一团。箍桶匠将赵三元推倒,赵三元后脑撞在柱子上,当场就不动了。箍桶匠就将赵三元装进桶里,这才离开了赵家庄。

(图片来源:文推网 wentuif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林县令听到此,追问赵四既然看到了杀人,为何那天不及时去救赵三元,或者在案发后立刻将实情说出。赵四此时脸红了,他说赵三元向来欺负自己,平日里没少受到他的打骂,因此不想管他的死活。林县令听完之后,半信半疑,如果箍桶匠杀死了赵三元,那又是谁杀死了箍桶匠呢?这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题。

杀死箍桶匠的人会不会是赵三元的儿子?赵三元被杀后,儿子赵强杀掉箍桶匠为父报仇。这种可能性有,但不合乎逻辑。一来赵强已经报案,没有必要再去杀人,而且箍桶匠此时还无法确定就是杀人凶手,赵强不会鲁莽到这种地步。二来箍桶匠是被熟人所杀,赵强不可能认识第一次到赵家庄的箍桶匠。

案件再次进入困境,林昌决定再去一趟李子村调查。林县令带着一班衙役在李子村逗留了两日,也没查出什么有用的线索来。李子村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这起案件,不知道有箍桶匠死在村外。当时发现箍桶匠尸体的,还是到村外玩耍的两个小孩子。

 

林县令无计可施,他只得带着衙役们返回赵强家,对着那个茧形桶发呆。忽然间,林县令脑海中闪出一个奇怪的念头,他忙把仵作孙才拉到一边,悄悄地问道:“你上回验尸时,说赵三元是被人打昏后,装进桶里闷死的,这到底有没有错?”

孙才马上告诉林县令,他敢拿自己的脑袋做担保自己肯定没有看错。林县令听罢,心中欢喜不已,他告诉孙才,他已经想到一个破案的办法了!

林县令将茧形桶的半圆盖子打开,然后脱下官帽、官服就要往里面钻。衙役们看得目瞪口呆,要阻止县令大人进去。林县令告诉众人不要惊慌,既然赵三元是被闷死在里面的,他要亲自检测一下这个桶到底能不能闷死人。林昌告诉衙役们,他进去后就把盖子拧紧,如果他感觉无法呼吸,他会敲击木桶,他们再将他放出来。

 

半个时辰过去后,衙役们终于听到林县令在里面敲击捅盖了,他们赶紧把盖子打开,林县令爬了出来,喘了几口气。林县令出来后,将盖子拿过来指着上面的一个小孔告诉衙役们说:“这个桶是封闭的,但是问题就在盖子上,盖子上有一个小孔,盖上之后才能发现,这个小孔就是用来方便透气,使米不发霉变质的。”众人此时恍然大悟,赵三元被放进桶里,绝对不可能被窒息而死。赵三元之死,另有原因。

林县令叫来赵三元的儿子赵强,问起赵强是否知道桶盖子上的小孔?他的父亲赵三元被放入木桶后,有人进入了他的家,用一根小塞子把盖子上的窟窿给塞住了,所以赵三元这才被闷死在里面。

林县令将赵强拉到偏僻处,要他说出那天他与妻子在地里干活的具体情况。赵强把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林县令听罢脸色一沉,告诉赵强:“杀死你爹的,就是你的妻子!”

 

赵强一听,觉得不可能,于是大声问林县令有何证据,林昌于是叫他把妻子喊来对质。赵强的妻子过来后,还未等林县令开口,她便跪在地上承认是她杀了公公赵三元。赵强一下子如同遭受雷击,他对妻子喊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赵强的妻子哭着对赵强说:“这个老不正经的,我恨他!”林县令和赵强一听,以为公公与儿媳有什么不正当的关系。但赵强的妻子说,公公没有对她做过什么,但公公确实是个为老不尊的人。紧接着,赵强的妻子说出了实情。

有一次,赵强的妻子从地里回家,从窗外看见公公与一个女人在家里搂搂抱抱。她见到后故意咳嗽,那个女人就从后门溜走了。

从此,她留意起来,才知道公公与那个女人一直保持着不正当的关系。赵强的妻子说,她之所以恨公公,主要是家里很穷,公公有手艺,能挣到钱,却从来没有拿出来补贴家用。那些钱都给了那个女人,而自己的儿女却穷苦得要命。

前一段时间,赵强的大儿子得了黄痘,因为没有请郎中,所以孩子不幸死了。要是公公挣来的钱不风流掉,大儿子也不至于没钱看病而死。所以她恨公公,那天干活途中,她回家看到桶里有声响,发现公公在里面,于是便将桶盖盖住,然后继续回去干活儿。傍晚时分,夫妻二人回家之时,公公已经闷死在桶里。

 

赵强的妻子很好奇,她问林县令是如何怀疑自己的?林县令答道,因为他无意间看到了她头上的发簪,盖子上的小孔残留着的红色木漆与她的簪子颜色一模一样,因此大胆猜测是她堵住了小孔。

果不其然,正是她堵住了小孔,杀死了公公。那个与公公纠缠的女人是谁?她就是庄主赵福的表姐周三娘。当赵强的妻子说到这里时,林县令恍然大悟,案情终于真相大白了。

自从赵三元被杀后,林县令命令衙役将赵家庄封锁,不准庄子里的人出去。箍桶匠是后来才被人杀死的,而当时只有一个人出了赵家庄。这个人就是庄主赵福的表姐周三娘,周三娘不是本庄人,而且是一个女流之辈,她又借故说自己有急事出庄。林县令当时没有怀疑她,于是便将她放走了。

 

周三娘离开赵家庄后,只能去李子湾村的小姨家,正好在村头碰见了箍桶匠。她上前搭讪箍桶匠,并且趁他不备抽出斧头砍死了箍桶匠。随后,周三娘没有进李子村,过了一天她才去,所以李子村的人也没有怀疑到她。周三娘为何要杀箍桶匠?只有一个理由,她要为赵三元报仇,因为赵三元是她的情人,为她提供银子花销。她虽然住在赵福家,但是赵福很吝啬,需要她每天付饭钱。赵三元一死,她就失去依靠了,失去了生活来源。

林县令分析完毕,当即派人赶往李子村抓来周三娘。周三娘很快在李子村被抓到,对箍桶匠的死,她承认是自己杀了箍桶匠。林县令问周三娘为何要杀箍桶匠,周三娘说:“那天箍桶匠在赵福家门口箍桶,见到她开窗后,一直往她窗里偷瞄。”

第二天当她去李子村投靠小姨时,在路上又遇到了箍桶匠。箍桶匠见周三娘走来,忙上前去打招呼。此时周三娘想到了赵三元的死,于是问他赵三元是不是他杀的,箍桶匠说赵三元就是他杀死的。于是周三娘气得抽出斧头,一斧头将箍桶匠砍死在了树下。

 

一只茧形木桶,箍桶匠因为赵三元的刁难打架,最终赵三元被撞昏装入桶里。儿媳妇因为大儿子的死,怨恨无情无义的公公,于是将公公闷死在木桶之中。周三娘,这个美丽的寡妇在丈夫死后来到赵家庄投靠表弟赵福,无奈赵福是个吝啬鬼,吃饭都要她付饭钱。周三娘没有办法,为了生活不得不找了赵三元做情人,赵三元有一双好手艺,能按时为周三娘提供生活用的花销。

赵三元死后,生活没有了着落的周三娘不得不离开赵家庄,因为赵福肯定会将她赶出来的。此时庄里都在传言箍桶匠杀死了赵三元,周三娘自然也听到了。周三娘离开赵家庄,不得不去李子湾村投靠小姨。

在路上遇到箍桶匠,箍桶匠见美丽的寡妇独自一人来到树下,于是主动上前去搭讪,周三娘于是问箍桶匠是否杀死了赵三元。此时箍桶匠不知是出于炫耀的心理,还是什么心理,竟然承认自己杀了赵三元。但他没有想到,周三娘与赵三元是什么关系。

就因为这一句话,周三娘抽出斧头,一斧头砍死了箍桶匠。此案也成为谜案,一直难以侦破。直到林县令发现了木桶上的小孔和小孔上的木漆,顺藤摸瓜抓到了赵强的妻子,这一切才真相大白。

 

此案之中,赵强的妻子、周三娘、箍桶匠都是三个可怜人,站在他们的角度,都有自己迫不得已的苦衷。赵强的妻子因儿子之死迁怒公公,周三娘因情人之死,生活无着,迁怒箍桶匠。箍桶匠因受赵三元的排挤刁难,不得已和他打架并最后因此丧命。这一切的前因后果,都因赵三元而起,如果要说单纯的恶人的话,只有赵三元算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