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红潮降临
第一章 天穹裂痕
2242 年 7 月 15 日,这一天在后来所有幸存地球人的记忆里,都像是被按下了慢放键,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如同昨日。清晨六点,地球的各个角落还沉浸在各自的日常节奏中,没有人预料到,一场足以颠覆整个文明的巨变,正悄然在太平洋上空酝酿。
在夏威夷群岛的檀香山,冲浪教练马库斯正带着一群学员在威基基海滩练习。清晨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拂着人们的脸颊。马库斯看着学员们笨拙又努力的样子,嘴角扬起一抹笑意。他从业二十年,见证过无数人从对海浪的恐惧到驾驭海浪的自信,这份工作让他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注意平衡!膝盖弯曲,重心放低!” 他对着学员们喊道,声音在海风中传播开来。
与此同时,在中国上海陆家嘴,生物学家林墨已经坐在了实验室的电脑前。她面前的全息屏幕上,正显示着一组基因序列数据,红色的线条在复杂的图谱中跳跃,代表着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林墨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昨晚为了追踪这组异常基因,她只睡了不到三个小时。作为基因编辑领域的青年专家,她对每一个数据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任何一点异常都可能隐藏着重大的科学发现,也可能意味着实验的失败。“再重新运行一次检测程序,” 她对着实验室的 AI 助手说道,“这次把精度调到最高。”
在印度新德里,十岁的男孩陈乐乐正背着书包准备去学校。他的母亲李岚在门口不停地叮嘱着:“乐乐,路上要小心,放学早点回家,妈妈给你做你最爱吃的咖喱鸡。” 乐乐点点头,小手紧紧攥着书包带,书包上挂着一个恐龙玩偶,那是他过生日时妈妈送给他的礼物。乐乐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他患有罕见的 “空间感知症”,总能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各种物体的三维结构,甚至能凭记忆画出复杂的星图。这种特殊的能力让他在学校里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偶尔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但乐乐并不在意,他觉得自己脑海中的那个世界,比现实更加精彩。
在美国华盛顿,联合国紧急指挥中心的值班人员艾米丽正百无聊赖地整理着文件。指挥中心里一片安静,只有电子设备发出的轻微嗡嗡声。自从 22 世纪以来,地球表面虽然偶有局部冲突,但大规模的战争从未爆发过,联合国紧急指挥中心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象征意义上的机构,处理一些常规的国际事务协调工作。艾米丽打了个哈欠,拿起桌上的咖啡喝了一口,心里想着晚上和朋友的约会,完全没有意识到,一场关乎全人类命运的危机即将到来。
上午 9 时 17 分,太平洋上空的天空毫无征兆地发生了变化。最先发现异常的是檀香山的马库斯和他的学员们。当时,马库斯正准备示范一个高难度的冲浪动作,突然,他看到远处的天空像是被一块巨大的墨布覆盖,颜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湛蓝变成了暗紫色。“那是什么?” 一个学员惊恐地喊道,手指着天空。马库斯停下动作,抬头望去,心脏猛地一缩。暗紫色的区域以夏威夷群岛为中心,迅速向四周扩散,短短几分钟内,直径就超过了三千公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的颜色最深,仿佛一个无底深渊,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气息。
“所有人立刻上岸!快!” 马库斯反应过来,大声呼喊着学员们。学员们也意识到了危险,纷纷放弃冲浪板,拼命向岸边跑去。海面上的风浪开始变得越来越大,原本平静的海水像是被激怒的野兽,掀起了数米高的巨浪,拍打在沙滩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马库斯一边帮助学员上岸,一边拿出手机想要拨打紧急电话,却发现手机没有任何信号,屏幕上只有一片雪花点。
上海实验室里的林墨也注意到了天空的异常。她透过实验室的落地窗,看到外面的天空颜色变得十分怪异,暗紫色的云层不断翻滚,遮挡住了阳光,整个城市瞬间陷入了一片昏暗。“怎么回事?天气预报没有说今天有异常天气啊。” 林墨皱起眉头,打开了实验室的气象监测设备。设备上显示的气压、温度、湿度等数据都在急剧变化,尤其是辐射值,更是超出了正常范围的数百倍。“这不可能!” 林墨震惊地说道,她立刻联系了中国科学院的气象研究所,想要了解具体情况,可通讯线路却始终无法接通,无论是电话还是网络,都处于中断状态。
新德里的乐乐刚走到学校门口,就被天空的景象吓得停下了脚步。他抬起头,看着那片暗紫色的漩涡,脑海中突然涌现出无数复杂的星图和空间结构,眼前的天空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三维模型,他能清晰地 “看到” 漩涡内部的能量流动。乐乐感到一阵头晕目眩,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也都惊慌失措,有的尖叫着跑回教室,有的拿出手机拍照,却发现手机同样没有信号。李岚在家中看到天空的异常后,心里顿时慌了,她立刻想到了乐乐,拿起手机想要给乐乐打电话,却发现无法接通。“乐乐!” 李岚焦急地喊道,冲出家门,朝着学校的方向跑去。
联合国紧急指挥中心里,艾米丽最先接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紧急报告。屏幕上不断弹出红色的警报窗口,显示着全球多个地区出现了异常的天空现象和通讯中断情况。“立刻联系全球所有的气象卫星和太空望远镜,获取最新的观测数据!” 艾米丽瞬间清醒过来,对着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喊道。工作人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试图与卫星和望远镜建立连接。
几分钟后,第一组来自中国科学院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传输到了指挥中心的全息投影屏上。屏幕上显示的图像让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在太平洋上空的暗紫色漩涡中心,一艘巨大的金属飞船正缓缓浮现。这艘飞船的轮廓极其庞大,舰体表面流动着液态金属般的光泽,在暗紫色的背景下显得格外诡异。通过数据分析,工作人员得出结论:这艘飞船的长度超过两百公里,相当于三个纽约曼哈顿岛首尾相连,其体积远远超过了人类目前建造的任何航天器。
“这是… 外星飞船?” 艾米丽的声音有些颤抖,她从事紧急指挥工作多年,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指挥中心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盯着全息投影屏上的外星飞船,脸上充满了震惊和恐惧。就在这时,全球所有的电子设备突然陷入了瘫痪,电视、电脑、手机、汽车导航系统… 无一例外,只有联合国紧急指挥中心和少数几个国家的核心机构中,特制的量子通讯器还能正常工作。
紧接着,量子通讯器里传来了一段经过数学加密的合成语音,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碳基文明编号 7349,我们是维洛斯联合体。地球将在 72 小时后遭遇伽马射线暴冲击,这是不可逆转的宇宙级灾难。我们可以提供救援,但需要 1000 万地球人作为‘文明火种’,即刻准备,超时将放弃救援。”
这段语音重复了三次后,通讯彻底中断。联合国紧急指挥中心内,五十七个国家的代表通过量子通讯系统远程参与会议,原本嘈杂的会议频道瞬间陷入了死寂。过了好一会儿,美国代表率先打破沉默:“这一定是外星文明的骗局!他们想要入侵地球,掠夺我们的资源!我们应该立刻启动全球防御系统,准备武力反抗!”
“反抗?怎么反抗?” 俄罗斯代表反驳道,“你也看到那艘飞船的规模了,我们的武器对他们来说可能就像玩具一样。而且他们提到了伽马射线暴,如果这是真的,我们根本没有反抗的时间!”
“伽马射线暴?这太荒谬了!我们的天文观测设备之前为什么没有任何预警?” 英国代表质疑道。
就在各国代表争论不休的时候,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量子通讯系统传来了最新的观测结果: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伽马射线暴的先导波影像。影像中,一道极其明亮的射线从蟹状星云方向发出,以光速向太阳系奔来。根据计算,这道伽马射线暴的强度足以摧毁地球的大气层,杀死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预计将在 72 小时后抵达地球。
当这段影像在联合国紧急指挥中心的全息投影屏上播放时,所有的质疑和争论都烟消云散。各国代表的脸上只剩下恐惧和绝望,他们意识到,人类文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那艘外星飞船,可能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立刻通知各国政府,启动紧急预案,筛选 1000 万地球人作为‘文明火种’!” 艾米丽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恐惧,对着通讯器喊道,“时间紧迫,我们只有 72 小时!”
消息迅速传遍了全球,每一个国家都陷入了混乱和恐慌。有人疯狂地抢购物资,有人试图逃离城市,有人在街头哭泣、祈祷。但在恐慌的同时,也有无数人开始行动起来,科学家们争分夺秒地研究伽马射线暴和外星飞船的相关数据,政府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地制定筛选方案,医护人员准备着体检设备… 人类文明在面临灭绝危机的时刻,展现出了惊人的凝聚力和求生欲。
在上海,林墨接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紧急通知,让她作为基因领域的专家,参与 “文明火种” 的筛选工作。挂掉电话后,林墨看着实验室里那些还未完成的实验数据,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将决定着 1000 万地球人的命运,也决定着人类文明是否能够延续。“把所有实验数据备份,然后关闭实验室,” 林墨对着 AI 助手说道,“我们要去一个更重要的地方。”
在新德里,李岚终于找到了乐乐。乐乐正被老师和同学们围在中间,他虽然还是有些头晕,但已经能够正常说话了。“妈妈!” 看到李岚,乐乐立刻跑了过去,扑进了李岚的怀里。李岚紧紧抱着乐乐,泪水不停地往下流:“乐乐,别怕,妈妈在。” 就在这时,学校的广播里传来了关于 “文明火种” 筛选的通知,李岚的心猛地一沉,她知道,一场艰难的抉择即将到来。
在夏威夷,马库斯看着眼前混乱的景象,心里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曾经是一名海军陆战队队员,经历过无数危险的任务,他知道在这种时候,秩序和冷静至关重要。“大家不要慌!” 马库斯站在高处,对着周围的人群喊道,“我们现在需要听从政府的安排,有序地进行筛选。只有团结起来,我们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在马库斯的号召下,周围的人群逐渐安静下来,开始有序地向附近的筛选中心走去。
太平洋上空,那艘巨大的外星飞船依旧悬浮在暗紫色的漩涡中,像是一个沉默的观察者,注视着地球上发生的一切。72 小时的倒计时已经开始,人类文明的命运,就掌握在这 1000 万 “文明火种” 的筛选和准备工作中。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没有时间浪费,必须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为人类文明争取一线生机。
星尘救赎:千亿光年的末班船
第一卷:红潮降临
第二章 火种筛选
2242 年 7 月 15 日下午 1 时,联合国紧急指挥中心的全息投影屏上,一份标注着 “最高机密” 的《文明火种筛选方案》正在快速成型。五十七个国家的代表围绕着屏幕激烈争论,每个国家都想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名额,却又不得不面对全球七十亿人口中仅能筛选一千万人的残酷现实。
“中国人口基数最大,且在基因研究、航天技术等领域贡献突出,理应获得 350 万名额!” 中国代表王毅敲了敲桌面,语气坚定。他身后的全息地图上,中国的人口密度、科技产业分布等数据不断闪烁,用直观的方式证明着中国的实力。
“不行!美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的优势更明显,150 万名额太少了!” 美国代表琼斯立刻反驳,调出美国顶尖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列表,“我们的硅谷有全球最多的科技企业,这些人才是文明延续的关键!”
俄罗斯代表伊万诺夫冷笑一声,指着屏幕上的资源分布图:“论资源储备和生存能力,俄罗斯才是最有资格的。西伯利亚的地下基地能抵御各种极端环境,我们至少需要 100 万名额!”
争论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从最初的名额分配,到筛选标准的制定,每个细节都充满了博弈。最终,在联合国秘书长的调解下,各国达成了一致:中国 320 万、印度 210 万、美国 150 万、俄罗斯 80 万,其余国家共 240 万。筛选标准则确定为:年龄 18-45 岁,无遗传疾病,具备至少一项专业技能,且需通过心理抗压测试。
“还有一个特殊情况,” 中国科学院院长陈院士突然开口,调出一段视频,“我们发现印度新德里有一个 10 岁男孩,名叫陈乐乐,患有罕见的‘空间感知症’,能在大脑中构建三维星图。维洛斯联合体特别发来消息,要求将他纳入筛选名单,不受年龄限制。”
各国代表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艾米丽立刻联系维洛斯联合体确认,得到的回复是:“该男孩的空间感知能力对文明延续至关重要,必须收录。” 就这样,陈乐乐成了全球唯一一名年龄不符合标准却被破格纳入筛选名单的人。
下午 3 时,全球 217 个筛选中心同时启动。上海筛选中心位于浦东国际机场旁的一座临时搭建的巨大穹顶建筑内,建筑外部覆盖着银色的防辐射材料,内部则被分成了体检区、技能评估区、心理测试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和专业的工作人员。
林墨作为基因领域的专家,被分配到了体检区负责基因检测工作。她面前的全息体检仪能在 30 秒内完成一个人的基因序列分析,并自动识别是否存在遗传疾病。“下一位,编号 3789。” 林墨对着麦克风说道,目光落在屏幕上的待检测人员名单上。
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年轻男子走了进来,他叫张伟,是一名建筑工程师。“医生,我能通过吗?” 张伟有些紧张,双手紧紧攥着衣角。他的妻子刚刚怀孕,他想带着妻子一起入选,却因为妻子不符合年龄标准而只能独自申请。
林墨示意他坐在检测椅上,启动了体检仪。蓝色的光芒笼罩着张伟的身体,屏幕上开始快速显示他的基因数据。“没有遗传疾病,身体状况良好。” 林墨看着屏幕上的结果,点了点头,“接下来去技能评估区,展示你的专业能力。”
张伟松了一口气,向林墨道谢后,快步走向技能评估区。那里,几名建筑专家正拿着平板电脑,让应聘者在虚拟环境中设计一座抗震建筑。张伟接过平板电脑,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不到十分钟,一座结构稳固、功能齐全的抗震大楼就出现在虚拟场景中。
“不错,你的设计理念很先进,抗震等级达到了最高标准。” 一位专家满意地说道,在评估表上打了满分,“去心理测试区吧,祝你好运。”
心理测试区的氛围则显得有些压抑。这里没有复杂的设备,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心理医生会通过一对一的对话,评估应聘者的心理抗压能力。“如果你的家人无法入选,你会怎么办?” 心理医生对着一位应聘者问道,目光紧紧盯着对方的眼睛。
“我会带着他们的希望活下去,努力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做出贡献。” 应聘者坚定地回答,眼中没有丝毫犹豫。心理医生点了点头,在评估表上写下 “通过”。
与上海筛选中心的有序不同,印度新德里的筛选中心则显得有些混乱。新德里筛选中心位于一座体育馆内,由于人口众多,现场挤满了想要入选的人,有些人甚至不顾工作人员的阻拦,试图强行闯入体检区。
“让我进去!我是医生,我能为大家提供医疗帮助!” 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子大声喊道,试图推开拦在他面前的工作人员。周围的人群也跟着起哄,现场秩序一度失控。
负责维持秩序的印度警察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手持电击棍,组成人墙,将混乱的人群与体检区隔离开来。“大家不要慌!按照顺序排队,每个人都有机会!” 警察队长对着扩音器喊道,声音在体育馆内回荡。
李岚带着乐乐来到筛选中心时,看到的就是这样混乱的场景。“妈妈,这里好多人啊。” 乐乐紧紧拉着李岚的手,小脸上露出了紧张的表情。李岚摸了摸乐乐的头,安慰道:“别怕,我们有特殊通行证,不用排队。”
说着,李岚拿出了由联合国颁发的特殊通行证,工作人员看到后,立刻带着他们穿过人群,来到了一个单独的检测室。检测室内,维洛斯联合体派来的一名蓝色皮肤的工作人员正等着他们。“你好,我是维洛斯联合体的检测员,负责陈乐乐的能力评估。” 蓝色皮肤的工作人员开口说道,声音带着一丝金属质感。
他拿出一个圆形的设备,放在乐乐的面前,设备上立刻投射出一幅复杂的星图。“请你在大脑中构建这幅星图的三维模型,并指出其中三颗隐藏的恒星位置。” 检测员说道。
乐乐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指着设备上的星图说道:“这里,这里,还有这里。” 随着他的手指落下,设备上原本空白的三个位置突然亮起了红色的光点,与星图完美融合。
检测员的金色眼睛闪烁了一下,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很好,你的空间感知能力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强。你通过了评估,可以入选。”
听到这个结果,李岚的眼泪瞬间流了下来。她既为乐乐能活下去感到高兴,又为自己不能陪在乐乐身边而难过。“乐乐,到了维洛斯主星后,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记得想妈妈。” 李岚抱着乐乐,哽咽着说道。
乐乐点点头,小手紧紧抱着李岚的脖子:“妈妈,我会的。你也要照顾好自己,等我找到新家园,就回来接你。”
这样的场景在全球各个筛选中心不断上演。在俄罗斯莫斯科筛选中心,一位名叫卡捷琳娜的生物学家,为了让自己的学生能入选,主动放弃了申请机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筛选中心,一对情侣在得知只有一人能入选后,互相推让,最终男孩假装自己有遗传疾病,让女孩成功入选;在埃及开罗筛选中心,一位年迈的考古学家,将自己毕生研究的古埃及文明资料交给了年轻的助手,让他带着这些资料入选,延续文明的记忆。
晚上 8 时,筛选工作已经进行了五个小时,全球已有超过 50 万人完成了筛选,其中 30 万人通过了初步评估。但混乱和冲突也在不断发生,在尼日利亚拉各斯筛选中心,由于名额有限,一些没有通过筛选的人发起了暴动,烧毁了部分检测设备;在日本东京筛选中心,一名男子因为妻子没有通过筛选,试图劫持工作人员,最终被警方制服。
联合国紧急指挥中心内,艾米丽看着屏幕上不断传来的冲突报告,脸色凝重。“必须加强各个筛选中心的安保力量,确保筛选工作能顺利进行。” 艾米丽对着通讯器说道,“还有,通知各国政府,尽快安抚未通过筛选的民众,避免发生更大规模的混乱。”
与此同时,维洛斯联合体的运输舰开始在全球各个筛选中心附近降落。这些运输舰的体积比主舰小很多,长度约 500 米,外形呈流线型,舰体表面同样流动着液态金属般的光泽。运输舰的底部打开了一个巨大的舱门,延伸出一条通道,连接到筛选中心,方便通过筛选的人登舰。
上海筛选中心内,林墨刚刚完成了最后一名应聘者的基因检测,她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肩膀,抬头看向窗外。运输舰的轮廓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蓝色的光芒照亮了周围的区域。“不知道这些人到了维洛斯主星后,会面临什么样的生活。” 林墨心里想着,拿出手机想要给家人打个电话,却发现手机依旧没有信号。
她的家人都在杭州,由于名额有限,她的父母和弟弟都不符合筛选标准,只能留在地球。“对不起,爸妈,弟弟,我不能陪你们一起面对灾难。” 林墨的眼眶湿润了,她从包里拿出一张全家福照片,照片上一家人笑得格外开心。
晚上 10 时,乐乐和李岚来到了新德里筛选中心的登舰口。维洛斯联合体的检测员正在那里等候,他递给乐乐一个银色的手环:“这个手环能记录你的身体数据,还能在维洛斯主星为你提供导航。”
乐乐接过手环,戴在手腕上,手环立刻亮起了蓝色的光芒。“妈妈,这个手环好漂亮。” 乐乐兴奋地说道。
李岚看着乐乐,强忍着泪水,从包里拿出一枚银质书签,上面刻着北斗七星的图案:“乐乐,拿着这个,想妈妈的时候就看看星星,妈妈会在地球上看着你。”
乐乐接过书签,紧紧攥在手里:“妈妈,我会想你的。”
检测员看了看时间,说道:“时间差不多了,该登舰了。”
乐乐依依不舍地松开李岚的手,一步三回头地跟着检测员向运输舰走去。李岚站在原地,看着乐乐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通道尽头,才忍不住蹲在地上痛哭起来。
在夏威夷檀香山筛选中心,马库斯也通过了筛选。他原本是为了帮助学员们有序筛选才来到这里,却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参加了筛选。“你的组织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很出色,我们需要你这样的人。” 筛选中心的负责人说道。
马库斯登上运输舰时,回头看了一眼威基基海滩。曾经热闹的海滩此刻已经空无一人,只有海浪还在不断拍打岸边。“再见了,我的故乡。” 马库斯心里默念着,转身走进了运输舰。
7 月 16 日凌晨 3 时,距离伽马射线暴抵达地球还有不到 48 小时,全球 217 个筛选中心的筛选工作已经完成了一半,超过 200 万人通过了初步评估,开始陆续登舰。联合国紧急指挥中心内,艾米丽看着屏幕上不断增长的登舰人数,松了一口气。“按照这个速度,72 小时内应该能完成 1000 万人的筛选和登舰工作。” 艾米丽说道。
但就在这时,中国科学院的陈院士突然传来了一个坏消息:“根据最新的观测数据,伽马射线暴的强度比之前预计的还要强,预计将提前 12 小时抵达地球,我们只有 60 小时的时间了!”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恐慌。艾米丽立刻通知各国政府,加快筛选和登舰速度,同时联系维洛斯联合体,希望他们能增加运输舰的数量。维洛斯联合体的回复是:“运输舰数量有限,无法增加,只能加快登舰速度。”
时间变得更加紧迫,各个筛选中心都开始加班加点地工作,工作人员们放弃了休息时间,争分夺秒地为应聘者进行检测和评估。在上海筛选中心,林墨已经连续工作了 12 小时,她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却依旧坚持着:“还有很多人在等着,我们不能停下。”
7 月 17 日上午 9 时,距离伽马射线暴抵达地球还有 24 小时,全球已有 800 万人完成了筛选并登上了运输舰。但还有 200 万人正在等待筛选,而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在印度孟买筛选中心,由于人数过多,筛选工作还在紧张地进行着,有些应聘者甚至已经排队等待了十几个小时。
“快一点!再快一点!” 工作人员不停地催促着,手中的设备飞速运转。一位名叫拉吉的年轻工程师,在排队等待了 15 小时后,终于轮到了他。他快速完成了体检和技能评估,却在心理测试环节出现了问题。
“你看起来很紧张,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 心理医生问道。
拉吉的双手不停地颤抖,声音也有些沙哑:“我很害怕,我不想死,我想活下去,想为我的家人延续生命。”
心理医生看着他,温和地说道:“我理解你的感受,但你需要冷静下来。只有保持冷静,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应对各种困难。”
在心理医生的疏导下,拉吉逐渐平静下来,最终通过了心理测试。当他拿到登舰凭证时,激动地哭了出来:“我通过了!我能活下去了!”
7 月 17 日晚上 9 时,距离伽马射线暴抵达地球还有 12 小时,全球 1000 万 “文明火种” 终于全部完成筛选并登上了运输舰。当最后一艘运输舰缓缓升空时,地球的天空已经开始出现诡异的红光 —— 伽马射线暴的先导波已经抵达太阳系外围。
上海筛选中心内,林墨看着窗外升空的运输舰,心里百感交集。她不知道这些人能否在维洛斯主星上顺利生活,也不知道地球会在伽马射线暴的冲击下变成什么样。但她知道,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为人类文明的延续贡献了一份力量。
“再见了,地球。” 林墨轻声说道,转身离开了筛选中心。她要回到杭州,和家人一起,面对即将到来的灾难。
太平洋上空,维洛斯主舰发出一道蓝色的光芒,笼罩着所有的运输舰。紧接着,所有运输舰同时启动,朝着维洛斯主星的方向飞去。在运输舰的舷窗内,1000 万地球人看着逐渐远去的地球,有人哭泣,有人祈祷,有人则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乐乐趴在舷窗上,手里紧紧攥着那枚银质书签,看着地球慢慢变成一个蓝色的小点。“妈妈,我会找到新家园的,我会回来接你的。” 乐乐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而在地球上,无数人站在街头,抬头看着天空中远去的运输舰,他们知道,那 1000 万人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希望。虽然自己无法活下去,但他们为这些 “文明火种” 祝福着,希望他们能在遥远的宇宙中,重新绽放人类文明的光芒。
7 月 18 日上午 9 时,伽马射线暴如期抵达地球。一道极其明亮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太阳系,地球的大气层在瞬间被摧毁,表面的所有生命都在这一刻消失。曾经繁华的地球,变成了一颗没有生命的死寂星球,漂浮在浩瀚的宇宙中。
而在远离地球的宇宙深处,1000 万地球人的运输舰正朝着维洛斯主星飞去,他们不知道,等待他们的,不仅是新的家园,还有一场更大的危机和挑战。维洛斯联合体的救援背后,隐藏着一个关于宇宙文明的巨大秘密,而这个秘密,将在他们抵达维洛斯主星后,逐渐揭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