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跨省追凶邻省的江城,比青川市更靠南,深秋的气温却依旧维持在二十摄氏度左右。街道两旁的榕树郁郁葱葱,枝叶垂落的气根在风中轻轻摇晃,与青川市的萧瑟截然不同。但陆川和两名刑警,却丝毫没有心思欣赏这南方的景致,他们的心里,都紧绷着一根弦 —— 抓捕赵磊,刻不容缓。根据邻省警方提供的线索,赵磊在江城的落脚点,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城中村。这里的房屋密集而杂乱,大多是村民自建的小楼,楼与楼之间的小巷狭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电线像蜘蛛网一样在空中交织,地面上满是污水和垃圾,散发着刺鼻的异味。“陆警官,赵磊就住在前面那栋三层小楼的三楼,302 室。” 江城公安局的刑警小张,指着不远处一栋外墙斑驳的小楼,...阅读全文
暗夜灯语(4-5章)
第四章 跨省追凶邻省的江城,比青川市更靠南,深秋的气温却依旧维持在二十摄氏度左右。街道两旁的榕树郁郁葱葱,枝叶垂落的气根在风中轻轻摇晃,与青川市的萧瑟截然不同。但陆川和两名刑警,却丝毫没有心思欣赏这南方的景致,他们的心里,都紧绷着一根弦 —— 抓捕赵磊,刻不容缓。根据邻省警方提供的线索,赵磊在江城的落脚点,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城中村。这里的房屋密集而杂乱,大多是村民自建的小楼,楼与楼之间的小巷狭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电线像蜘蛛网一样在空中交织,地面上满是污水和垃圾,散发着刺鼻的异味。“陆警官,赵磊就住在前面那栋三层小楼的三楼,302 室。” 江城公安局的刑警小张,指着不远处一栋外墙斑驳的小楼,...阅读全文
第一章 老楼怪影青川市的深秋,总被一场接一场的雨缠得脱不开身。这场雨已经下了整整十五天。起初还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像老纺织厂的纱线似的,细细密密地织在天空里,沾在行人的衣领上,凉丝丝的,倒也透着几分江南的温润。可从第七天起,雨就变了性子,先是成了中雨,敲在老城区的瓦片上 “噼啪” 响,后来干脆成了瓢泼大雨,豆大的雨点砸在水泥地上,溅起半尺高的水花,把整个城市都泡得发潮。纺织厂家属院就陷在这片潮湿里。这处家属院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的,算起来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当年青川纺织厂是市里的支柱企业,能住进这红砖红瓦的家属院,是多少工人的骄傲。可如今,纺织厂早已破产,机器的轰鸣声成了老人们记忆里的回响,家属院...
冥途公交:第六章 布偶破局与深渊诡影陈默接过乐乐手中的粉色布偶,指尖刚触碰到布料,就感受到一股微弱的暖意,与执念深渊里刺骨的寒意截然不同。布偶的绒毛已经有些脱落,露出里面泛黄的棉花,右耳处还缝着一块小小的蓝色补丁 —— 那是乐乐小时候不小心咬破后,林晓雅亲手补上去的,针脚歪歪扭扭,却藏着满满的温柔。“这布偶里附着晓雅阿姨的执念,” 陈默闭上眼睛,指尖轻轻摩挲着补丁处,声音低沉而认真,“是对乐乐的牵挂,这种纯粹的母爱执念,正好能克制噬魂者的黑暗力量。不过,要完全驱散黑雾,需要乐乐亲自将布偶送到笼子前,用他的思念唤醒晓雅阿姨的意识,只有母女俩的执念产生共鸣,才能打破陷阱。”乐乐听到这话,立刻从我的...
第一章 空荡的末班车雨丝像冰冷的针,扎在我裸露的手腕上。我站在国道旁,看着那辆侧翻的 107 路公交车冒着黑烟,车窗玻璃碎了一地,像是撒了满地的水晶,却透着令人心悸的寒意。几分钟前,我还在那辆车上,因为想透透气提前下了车,没成想刚走没几步,身后就传来刺耳的刹车声和剧烈的撞击声。我惊魂未定地回头,只看到扭曲的车身和从车窗里渗出来的暗红色液体,空气中弥漫着汽油味和一股难以言喻的腥气。正当我愣在原地,一辆和 107 路一模一样的公交车缓缓停在我面前,车门 “嗤” 地一声打开,里面空荡荡的,连灯光都透着一股灰蒙蒙的冷意。“快上来吧,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司机的声音从驾驶座传来,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
第五卷 盛世初萌(崇祯五年 春第二十一章 边尘又起开海策辽东的春天来得晚,三月里的沈阳城,积雪才刚刚消融,护城河边的柳枝却已迫不及待地抽出了嫩黄的新芽。姜炎与苏婉卿的新婚府邸坐落在沈阳城的东隅,院内种着从江南移栽来的海棠与玉兰,此时正含苞待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春意。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铺着大红绸缎的梳妆台上。苏婉卿正对着铜镜,轻轻梳理着乌黑的长发,姜炎从身后轻轻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的肩头,轻声笑道:“婉卿,今日咱们要去巡视新建成的冶铁工坊,你若是累了,便在家中歇息,我去即可。”苏婉卿转过身,眼中满是笑意:“先生说的哪里话?工坊的蒸汽熔炉还是我亲自盯着安装的,今日首次试炼,我怎可缺席?...
第三卷 京城风云(崇祯四年 春第十六章 京华封赏暗流涌初春的京城,积雪渐融,护城河边的柳枝抽出了嫩绿的新芽。一辆装饰简朴的马车缓缓驶入正阳门,车帘掀开,姜炎扶着苏婉卿走下车,青黛跟在身后,三人望着熟悉的京城街巷,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历经锦州之战的生死考验,他们终于平安归来。刚走到驿馆门口,就见工部尚书周士朴带着一群官员迎了上来,脸上满是笑意:“姜主事,苏姑娘,青黛姑娘,你们可算回来了!皇上已经在文华殿等候多时,要亲自为你们庆功!”姜炎连忙拱手:“周大人客气了,能守住锦州城,全靠将士们奋勇杀敌,百姓们鼎力支持,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周士朴笑着说:“姜主事太过谦虚了!若不是你想出冻土结冰、夜...
第二卷 京华风云(崇祯三年 春第十一章 暗流阻革新文华殿内,烛火摇曳,映得龙椅上的崇祯帝面容愈发威严。他听完姜炎对保定府冶铁炉修复的禀报,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目光扫过殿内群臣,沉声道:“水力机械与冶铁技术,关乎民生国本。朕意已决,今年秋收后,在全国十省推行试点,姜炎,此事仍由你总领,所需人力、物力,各部须全力配合。”姜炎刚要叩首领旨,站在群臣之列的户部侍郎张敬之却突然出列,躬身道:“皇上,臣有异议。”张敬之年近五十,身着从二品绯色官服,面容清瘦,眼神却带着几分锐利。他是朝中保守派的代表,家族世代经营铁器作坊与粮行,水力机械推广后,他家的生意已受不小冲击,此次听闻要全国推广,自然不愿坐视。崇祯帝眉头微蹙:“张侍郎有何异议?”...
第一卷 煤烟初起(崇祯二年 春第六章 春潮动河滨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刚过,真定府的年味还未完全散去,滹沱河的冰面就已悄悄融化。河水裹挟着碎冰,哗啦啦地向东流去,岸边的垂柳抽出嫩黄的芽苞,春风拂过,带着泥土的清香 —— 春耕的时节,到了。县丞府邸的后院里,姜炎正蹲在地上,看着青黛播种。青黛穿着一身浅绿襦裙,裙摆扎进布靴里,手里拿着小锄头,小心翼翼地在菜畦里刨坑,将菜籽撒进去。“先生,您说这青菜籽,几天能发芽?” 她抬头问道,额头上沾着细密的汗珠,阳光洒在她脸上,映得脸颊通红。姜炎递过水壶:“现在天气暖和了,大概五六天就能发芽。等青菜长出来,咱们就能在工坊的厨房做清炒青菜了。” 他看着菜畦里整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