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无奸不商

民间故事:无奸不商北宋年间,汴京城里有位教书先生,大名林景贤,在私塾里教书育人,平日里一心扑在教学上,对外面的琐事很少过问。有一天,林景贤三岁的宝贝儿子突然发起高烧,喝了三副中药,烧却一直不退。他心急如焚,赶忙把孩子送到医馆,结果诊断为急性肺热之症,需要住馆治疗。林景贤凑不出三十两银子的住馆费,又不好意思向别人开口借钱,便想起了家中那对帽筒。父亲生前曾说过,那是正宗的北宋官窑出品,值些钱,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林景贤用包袱包好一只帽筒,来到了大相国寺附近的商业街。这里是汴京最热闹繁华的地方,古玩店一家挨着一家。他走进了街东头一家名为瑞丰阁的古玩店,店里有个人正和瘦掌柜闲聊。林景贤从包袱里拿出帽筒...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贪财引祸

民间故事:贪财引祸话说在河北有一个宁静的小村子,田埂错落,屋舍俨然。村里住着赵老汉一家,赵老汉年逾五十,身子骨还算硬朗,一辈子躬耕于土地。女儿远嫁邻村,儿子在四川当兵,家中仅留老两口守着几亩薄田,过着平淡安稳的日子。彼时世道渐变,村里有些头脑灵活的人家已经发家致富。赵老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日思夜想着如何让自家日子也红火起来。一日傍晚,干完农活的赵老汉坐在田边,望着天边如血的晚霞,满心都是赚钱的盘算。直到天色渐暗,他才扛起锄头,慢悠悠地往家走。走着走着,赵老汉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心中一动,起了逗趣的心思,打算吓对方一跳。他猫着腰,蹲在路边,等那人走近,猛地跳到路中央,大喝一声:“留下买...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天雨剑法

民间故事:天雨剑法青云山的雨总是来得突然。小雨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将背上的药篓往上托了托。山路湿滑,她的草鞋已经沾满了泥浆,每走一步都会发出"咕叽咕叽"的声响。远处的雷声滚滚而来,她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师父还在寺里等着这些药材,若是耽搁了,怕是又要挨骂。想到这里,她不禁缩了缩脖子。突然,一阵异样的风声掠过耳畔。那不是普通的风声,而是某种利器破空的声音。小雨自幼习武,对这样的声音再熟悉不过。她下意识地往旁边一闪,一道银光擦着她的衣袖飞过,"叮"的一声钉在了身后的树干上。那是一枚铜钱。"咦?"苍老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小雨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灰袍的老道士正倚在树枝上,手里把玩着几枚铜钱。他的须发皆白,却...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叫花子皇帝

民间故事:叫花子皇帝朱重八蜷缩在破庙的角落里,身上盖着几片破草席。深秋的风从墙缝里钻进来,像刀子一样刮着他的脸。他摸了摸空瘪的肚子,已经两天没要到像样的吃食了。"老朱,老朱!"庙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佝偻的身影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是住在隔壁的老乞丐,他手里捧着个破碗,碗里盛着半碗发馊的米饭。"快,趁热吃!"老乞丐把碗塞到朱重八手里,"我在醉仙楼后门捡的,还热乎着呢!"朱重八接过碗,狼吞虎咽地扒拉着米饭。米饭已经发酸,但他顾不得那么多。突然,他的喉咙一哽,一粒沙子硌得他直咳嗽。"慢点吃,慢点吃。"老乞丐拍着他的背,"这世道,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朱重八抹了抹嘴,抬头望向破庙外灰蒙蒙的天空。他...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擎天刀

民间故事:擎天刀"轰隆!"一声巨响,震得整个山谷都在颤抖。正在山间采药的李青山一个踉跄,差点从陡峭的山坡上摔下去。他连忙抓住身旁的松树,抬头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远处天际乌云翻滚,一道刺目的金光破开云层,直直坠入深山之中。李青山揉了揉眼睛,那金光坠落的地方,正是他每日采药必经的断魂崖。"莫非是天降异宝?"李青山心中一动。他自幼习武,虽只是个采药人,却总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代大侠。这突如其来的异象,让他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加快脚步,朝着断魂崖方向奔去。山路崎岖,荆棘丛生,李青山的衣衫被划破了好几道口子,但他浑然不觉。越靠近断魂崖,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气息,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电流在皮肤上跳...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狐妖恋

民间故事:狐妖恋暮春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沈明修撑着油纸伞,走在城郊的竹林小径上。雨丝斜斜地飘进来,打湿了他的衣襟。他本是奉父亲之命,去城外的青云观拜访一位故人,却不料半路下起了雨。竹叶在雨中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忽然,一声微弱的呜咽传入耳中。沈明修停下脚步,循声望去,只见竹林深处,一团雪白的身影蜷缩在泥泞中。那是一只白狐,通体雪白,唯有额间一点朱砂般的红痕。它的后腿似乎受了伤,鲜血染红了周围的泥土。白狐抬起头,一双琥珀色的眸子望向沈明修,眼神中竟带着几分人性化的哀求。沈明修心头一颤。他自幼饱读诗书,却从不信那些神鬼之说。可眼前这只白狐,却让他莫名想起幼时听过的狐妖传说。他蹲下身,...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青城山捉妖记

民间故事:青城山捉妖记青城山脚下有个小村庄,村里最近出了件怪事。每到夜深人静,村东头的竹林里就会传来阵阵哭声,那声音凄厉哀怨,听得人毛骨悚然。更奇怪的是,凡是靠近竹林的人,第二天必定会发高烧,神志不清地说些胡话。这天傍晚,一个身着青色道袍的年轻人来到村里。他生得眉清目秀,腰间别着个酒葫芦,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倒像个醉汉。可那双眼睛却格外明亮,仿佛能看透人心。"这位道长,您这是打哪儿来啊?"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纳凉的老人好奇地问道。年轻人打了个酒嗝,笑眯眯地说:"贫道云游四方,路过贵宝地,见此处妖气冲天,特来一探究竟。""妖气?"老人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白胡子老头颤巍巍地说,"道长说得可是村东头那...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叔嫂姻缘

民间故事:叔嫂姻缘林修文站在书案前,手中的毛笔悬在半空,墨汁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团墨渍。他望着窗外飘落的梨花,思绪却飘到了三年前的那个春日。那时他刚满十六,父亲病逝,母亲改嫁给了城东的李员外。李员外待他极好,不仅供他继续读书,还让他与自己的儿子李修武同住一屋。李修武比他年长三岁,性子豪爽,待他如亲弟。记得那日,他正在院中读书,忽然听见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淡绿色襦裙的少女站在梨树下,正与李修武说话。少女眉眼如画,笑起来时眼角微微上挑,像极了春日里绽放的梨花。"修文,快来见过你嫂子。"李修武招手唤他。他这才知道,这位少女便是李修武新娶的妻子苏婉。苏婉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待人...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糊涂县令巧断案

民间故事:糊涂县令巧断案"大人!大人!求您为小民做主啊!"一声凄厉的哭喊划破了县衙的宁静。正在后堂打盹的县令郑德才一个激灵,差点从太师椅上摔下来。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整了整歪斜的官帽,这才慢悠悠地踱步到大堂。堂下跪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满脸风霜,双手粗糙,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庄稼人。他身旁放着一个破旧的竹篮,里面装着几颗蔫头耷脑的白菜。"堂下何人?有何冤情?"郑德才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问道。"回大人,小民王老实,是城西王家村的菜农。今日一早,小民挑着自家种的白菜去集市卖,路过李员外家门前时,那李员外的家丁硬说小民偷了他家的白菜,将小民扭送到衙门来了!"王老实说着,已是老泪纵横。郑德才眯起眼睛,仔...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四个和尚奇案

民间故事:四个和尚奇案话说北宋时期,有个叫李明的人担任着县尹的官职。一天夜里,李明迷迷糊糊做了个怪梦,梦里城隍庙的城隍爷带了四个和尚来找他。这四个和尚里,有三个满脸笑容,仿佛有什么喜事,可还有一个眉头紧锁,像是满心忧愁。李明醒来后,脑袋里一直琢磨这个梦,怎么也想不明白其中的含义。第二天是农历十五,按照惯例,李明前往城隍庙上香。刚走进城隍庙,他一眼就瞧见庙中左廊下站着四个和尚,这不就是他梦里见到的那四个吗?李明心里一惊,赶忙把这四个和尚叫到面前,问道:“你们几个和尚,怎么不来迎接我?”其中一个和尚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大人有所不知,按照庙里的规矩,只有长期住在本庙的和尚才需要迎接贵客。我们几个...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