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商人长江遇风浪,壮汉帮他捞货物,原来是龙鱼来报恩
唐朝武周年间,有一个名叫高一禅的商人,视金钱如粪土,常常一掷千金面不改色,父母称呼他为傻儿。但是,正因为这一点,他朋友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这一天,高一禅坐船,顺着长江而下,到江淮一带采购货物,晚上船只停泊在浅水湾里。附近点点灯火,都是网鱼的渔船。
忽然,传来几声喝彩,高一禅循声望过去,原来一个渔民网住了一条大鱼。他赶紧跳上岸,跑过去看稀奇。大鱼已经被拖到岸边,高一禅却不认识,只见它长着一个大头,眼睛像极了牛眼,嘴巴极大,尾巴宽阔。
有一个老渔翁端详了一会儿说:“这是龙鱼,属于龙族,年轻人,捉了不详,你还是放了吧。”捉鱼的渔民大笑着说:“好不容易捉住,你让我放掉,不是说笑吗?听说龙鱼百年难遇,吃了延年益寿,我把它卖给达官贵人,少说也能获得几百贯钱吧。”
高一禅动了恻隐之心,便想买下来放生,他说道:“年轻人,不用卖给达官贵人了,你卖给我吧,开个价。”
捉鱼的渔民打量了高一禅一下,见他像一个有钱人,于是狮子大开口,索要一千两白银。众人哗然,纷纷指责渔民不地道。捉鱼的渔民冷笑着说:“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我也不是非要卖给你不可。”
高一禅头脑一热,指着他乘坐的船说:“船上只有七百两银子,原本是采购货物的。这样吧,讨个吉利数,给你六百八十八两,剩下的我要做回家的路费。”捉鱼的渔民大喜,赶紧答应了下来。高一禅上船拿了银子,然后让渔民把龙鱼拖到江心里放了。
第二天一大早,高一禅让船家返航,回家去了。到了家里,妻子听说他花了将近七百两银子买鱼放生,埋怨了好一通。父母则笑着说:“傻儿一向如此,此事对他来说,再正常不过了。”
高一禅拿了银子,又出发到江淮去了。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两年多。这一天,高一禅采购了一船货物,乘船逆流而上,忽然,刮起了铺天盖地的大风,江面上波涛汹涌,来往的船只都侧翻进了江水里,高一禅的船只也不例外。
高一禅在江水里挣扎,眼看就要沉下去了,忽然觉得身子一轻,一个壮汉将他托举了上来。上了岸后,大汉又去江水中,把他的货物全部捞起来了。高一禅拱手表示感谢,壮汉说:“恩公救过我的命,我是来报恩的。”
(旧时光 光影使者)
原来,壮汉就是被高一禅搭救的那一条龙鱼。他原本是长江龙王的巡江夜叉,因为触犯了戒律,被赶出龙宫,不小心被渔民网住了,幸亏被高一禅搭救了。如今他早已回到了龙宫当差。
壮汉拱手说:“恩公,以后尽管走这一条水路,我来为你护航,保你一路平安。”说罢,跃入江水里,变成了一条龙鱼,瞬间不见了踪影。这一次,所有的船只都沉入了江底,只有高一禅的货物安然无恙。
这以后,高一禅在长江水路,再也没有遭遇过风浪。有时候,人们能看见他的船后,游着一条大鱼。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好。
这正是,善行结善缘,好心得好报。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