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龙旗高举,炎朝肇建
第二十二章 南京辩诬,丹心昭日月
南京宫门外的寒风卷着雪粒,赵宁捧着真定百姓联名的万民书,跪在冰冷的青石板上已近两个时辰。厚厚的锦缎宫装挡不住刺骨的寒意,她的膝盖早已麻木,却依旧挺直脊背,目光坚定地望着朱漆宫门。
“长公主,陛下口谕,让您先起来,有话进殿说。” 太监总管李德全轻步走出来,语气带着几分同情。
赵宁缓缓起身,踉跄了一下才站稳,双手将万民书举过头顶:“请李总管转告父皇,这不是儿臣一人的请求,是河北三州数十万百姓的心意。姜炎解真定之围,救万民于水火,若因奸人谗言蒙冤,寒的是天下忠臣之心。”
进殿时,宋高宗正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黄潜善和汪伯彦站在一旁,眼神里满是得意。看到赵宁进来,宋高宗叹了口气:“宁儿,你可知私闯宫门、要挟君父是大罪?”
“儿臣不敢要挟父皇,” 赵宁屈膝行礼,将万民书呈上,“这是真定百姓亲笔签名的万民书,上面有老人,有孩童,还有受伤的士兵。他们说,若不是姜炎的蒸汽机车及时运兵,若不是线膛炮轰退金军,真定早已成人间炼狱。”
黄潜善立刻上前一步,厉声说道:“长公主!这定是姜炎逼迫百姓所写!他拥兵三万,控制河北三州,私造‘妖物’,分明是想割据一方!王大人的奏折里写得清清楚楚,蒸汽机车耗费铁料无数,却只运过一次兵,这不是浪费国帑是什么?”
“黄大人怕是忘了,” 赵宁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去年冬天河北大雪,粮草运输延误,饿死三百余士兵。今年有了机车,真定之围五日即解,省下的粮草够河北士兵吃三个月!至于铁料,兵工厂上个月造了两千支燧发枪、三百门火炮,支援了河间、中山、真定三州,这些都是有账可查的,黄大人要不要看看账本?”
她话音刚落,殿外传来通报:“宗泽老将军求见!”
宗泽拄着拐杖走进来,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他跪在地上,双手捧着一份奏折:“陛下!臣刚从真定回来,亲眼所见姜炎治军严明,百姓安居乐业。金军之所以不敢南下,全靠姜炎的新武器和机车运兵!黄潜善、汪伯彦二人,不思抗金,反而诬陷忠良,臣请陛下严惩!”
宋高宗看着万民书,又看了看宗泽的奏折,脸色渐渐缓和。他知道姜炎有用,却又忌惮其势力,犹豫半晌才说:“朕知道了。姜炎有功,朕不追究,但他需将河北兵权交还给朝廷,兵工厂也由工部接管。”
“父皇!” 赵宁急声道,“河北刚安定,若此时收回兵权,金军再来,谁来抵挡?兵工厂的新武器只有姜炎和工匠们会造,交给工部,岂不是前功尽弃?”
可宋高宗心意已决,挥了挥手:“此事就这么定了,你退下吧。”
赵宁走出宫殿,雪下得更大了。她望着漫天飞雪,心里清楚,父皇的猜忌已经生根,姜炎在南宋朝廷的路,怕是走不远了。
第二十三章 奸计败露,河北举义旗
赵宁带着宋高宗的旨意回到开封时,姜炎正在作坊里研发内燃机的雏形。他将一个铜制气缸固定在木架上,旁边放着装有煤油的陶罐 —— 这是他从山西煤矿里提炼出的粗制煤油,试图用它代替蒸汽,作为动力来源。
“陛下让我交兵权、交兵工厂?” 姜炎听完赵宁的话,手里的扳手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眼神里满是失望,“我以为,只要能抗金,能救百姓,朝廷总会信任我。”
赵玥蹲在一旁,手里拿着内燃机图纸,气得眼圈发红:“肯定是黄潜善搞的鬼!咱们辛辛苦苦造武器、打金军,他们却在背后捅刀子!”
赵华轻轻拍了拍姜炎的肩膀:“别灰心。河北的百姓和士兵都向着你,只要你振臂一呼,大家都会跟着你。”
果然,消息传开后,河北三州的将领和百姓纷纷请愿。真定守将带着两千士兵来到开封,跪在军营外:“姜将军,我们只认您!若朝廷要收回兵权,我们宁愿解甲归田,也不愿跟着那些只会内斗的官员!”
开封的百姓也涌上街头,举着 “姜将军留任” 的牌子,哭声震天。
黄潜善得知后,竟想出一条毒计 —— 他暗中派人给完颜宗翰送信,泄露了开封到真定的粮草运输路线,还谎称姜炎要献城降金,让金军趁机进攻,再嫁祸给姜炎。
三日后,负责运输粮草的蒸汽机车在途中遭遇金军伏击,粮草被劫,护送士兵死伤过半。消息传到南京,黄潜善立刻弹劾姜炎:“陛下!姜炎果然通敌!他故意泄露粮草路线,引金军来犯,意图谋反!”
宋高宗大怒,下令削去姜炎的爵位,派大军征讨开封。
“反了!咱们反了!” 周虎气得拔剑斩断桌角,“朝廷昏庸,奸臣当道,跟着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姜炎站在地图前,沉默良久。他想起真定百姓的馒头,想起士兵们受伤的笑脸,想起三位公主的支持,终于下定决心:“好!反了!但我们不是为了谋反,是为了守护河北的百姓,是为了打败金军,建立一个没有内斗、没有战乱的国家!”
建中元年(1131 年)正月,姜炎在开封城外的校场举行誓师大会。他身披铠甲,手持燧发枪,站在高台上,对着三万士兵和数十万百姓喊道:“朝廷昏庸,奸臣误国!金军未灭,却先诛忠良!今日我姜炎在此立誓,愿带领大家,保家卫国,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愿随姜将军!” 士兵和百姓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
赵宁站在姜炎身边,举起一面新的旗帜 —— 旗面是红色的,上面绣着一个金色的 “炎” 字:“从今日起,我们的军队名为‘炎军’,我们的国家,名为‘炎朝’!”
赵玥捧着新造的内燃机模型,高声说:“我们会造更好的武器、更快的机车,让炎朝的铁蹄踏遍四方,让金军再也不敢南下!”
赵华则带着护士们,给士兵们分发药品:“我会治好每一个受伤的士兵,让大家都能活着看到太平的那一天。”
第二十四章 炎朝初立,科技定天下
炎朝建立后,姜炎第一件事就是改革制度。他废除了南宋的苛捐杂税,实行 “均田制”,将无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设立 “科学院”,由赵玥负责,召集天下的能工巧匠,专门研发新的机械和武器;建立 “医学院”,由赵华主持,培养更多的医生,在全国设立医院,为百姓免费治病。
他还下令加快铁轨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将铁轨从开封铺到燕京、太原、济南,让蒸汽机车能走遍河北。
此时,完颜宗翰以为姜炎内乱,趁机率领五万金军再次进攻真定。姜炎亲自率军迎战,这一次,他带来了新研发的 “蒸汽铁甲车”—— 在机车的基础上,加装了三寸厚的钢板,上面装有两门线膛炮和十挺多管燧发枪,既能防御金军的弓箭,又能主动进攻。
金军看到这 “铁怪物” 时,都吓得魂飞魄散。蒸汽铁甲车轰隆隆地冲向金军阵营,线膛炮齐射,多管燧发枪不停扫射,金军的重甲兵像割麦子一样倒下。
“这是什么妖物?” 完颜宗翰看着溃败的士兵,惊恐地喊道。
“这是炎朝的利器!” 姜炎骑着马,手持燧发枪,对着金军大喊,“今日不降,明日必亡!”
金军士兵纷纷跪地投降,完颜宗翰带着残部狼狈逃窜,再也不敢轻易进攻河北。
炎朝的势力越来越大,周边的州县纷纷归附。西夏看到炎军的威力,主动派使者来求和,愿意向炎朝称臣,每年缴纳贡品。
姜炎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他带领科学院的工匠们,终于研制出了内燃机的雏形 —— 用煤油作为燃料,通过气缸内的燃烧推动活塞运动,功率比蒸汽机大两倍,体积却小了一半。
“有了内燃机,咱们就能造不用铁轨的车了!” 赵玥拿着内燃机模型,兴奋地对姜炎说,“以后打仗,咱们可以造‘铁甲车’(坦克),不用怕骑兵冲锋;还可以造‘飞艇’,从天上扔炸弹,打金军的营地!”
姜炎笑着点头:“好!咱们还要造蒸汽铁甲军舰,让炎朝的海军能远航海外,把炎朝的文明传到更远的地方。”
建中元年(1131 年)十月,姜炎在开封举行登基大典,正式称帝,改元 “炎兴”,史称 “炎太祖”。他封赵宁为皇后,赵华为贵妃,赵玥为淑妃。
登基大典后,姜炎带着三位妻子来到科学院。作坊里,新造的内燃机正在运转,“突突” 的声音不绝于耳;窗外,蒸汽机车拉着车厢,在铁轨上飞驰;远处,工匠们正在建造第一艘蒸汽铁甲军舰。
“你看,” 姜炎指着这一切,对三位妻子说,“咱们的梦想,正在一点点实现。以后,炎朝会越来越强,百姓会越来越幸福,再也不会有战乱,再也不会有饥饿。”
赵宁靠在姜炎肩上,眼里满是温柔:“嗯。我们会一直陪着你,直到天下太平。”
赵华握着姜炎的手,轻声说:“我会让医学院培养更多的医生,让每一个百姓都能看得起病。”
赵玥则拉着姜炎的胳膊,蹦蹦跳跳地说:“咱们还要造飞艇、造铁甲车,去海外看看,让炎朝的名字传遍天下!”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开封城上,也洒在姜炎和三位妻子的脸上。他们知道,炎朝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只要他们同心同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