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调包计
明朝末年,泉州府有个做买卖的商人叫林福。
这人老实厚道,做生意诚信为本,大家都夸他有长者的风范,为人处世让人十分敬重。
有一回,他带着一百多两银子,打算前往南京采购布匹。
林福到了沿山的码头,登上一艘客船。在船上,他碰到了一个心怀不轨的家伙,这人叫周德,周德谎称自己是兴化府人士,说话口音和林福家乡话有几分相似,这让林福一下就放松了警惕。
在接下来同船的几天里,周德可会伪装了,对林福热情得很,两人聊得十分投机。
日子久了,周德瞧出林福是个老实憨厚的人,心里就开始盘算着怎么骗他的钱。
一天,周德跟林福说:“林兄,我打算在芜湖上岸去采买些货物,可手头的银子还没换成散碎的,带着整锭的银子不方便。我这儿有一锭成色绝佳的细丝银,足足十二两重,林兄要是有散银,咱们换一换可好?”他这么说,就是想骗林福和他换银子。
林福听后,就说:“既然如此,拿出来让我瞧瞧。”周德很痛快地把真银拿了出来。
林福接过银子,仔细端详一番,说道:“这可真是成色上等的金花细丝银呐!”
周德为了进一步让林福相信这银子是真的,又从林福手里拿回银子,在船上向其他乘客展示,还大声问:“大伙瞧瞧,这银子成色咋样?”
船上的人看了,都纷纷点头说:“确实是好银子!”
当时船上恰好有笔墨纸砚,周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在银子的风窠底写下“十二两足”几个字。
林福心里犯起了嘀咕,觉得这人太招摇了,有好银子也不用这么显摆吧,于是小声对周德说:“周兄,咱们出门在外,还是得小心谨慎些。”
周德却满不在乎,大大咧咧地说:“林兄多虑了,没啥要紧的。”
接着林福问周德兑换的话怎么算折损。
周德一脸诚恳地说:“我也就是零买些杂货,就按林兄银子的成色估算折损,我信得过林兄,你看着办就行。”
林福便拿出自己八九钱重的小银锭,这银子成色也就九一、九成二左右。
周德一看,假装兴奋地说:“哎呀,这银子可有九四、九成五的成色吧,要是都这般成色,那可太合我心意啦!”
实际上,周德故意高估林福银子的成色,就是为了让林福乐意和他换。
林福拿来天平,仔仔细细地称量,把折损算得清清楚楚。
周德赶忙从箱子里拿出白绵纸,和林福一起把银子分别包成两包。
包好银子后,周德假装起身,在船舱里转了一圈,趁林福不注意,偷偷把真银塞进自己袖子里,然后装作糊涂地说:“这包是我的了。”
林福赶忙说:“不对,周兄,这包才是你的。”
周德立刻拿出那包用白绵纸包着的假银锭,这假银锭包得和真的一模一样,递给林福。
林福接过这包银子,随手打开瞧了瞧,见上面写的字和之前的真银一样,也没多想,就直接锁进了自己的箱子里。
没过多久,船到了芜湖,周德就上岸和林福告别了。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free.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林福一路抵达南京,等他拿出之前换的银子准备买布时,却发现这竟是一锭锡做的假银锭。
他顿时懊悔不已,这才明白自己被周德用调包计给骗了。
林福为人实在,看到周德摆弄银子的时候,只是觉得他行事张扬轻浮,却没料到周德这般做,就是为了麻痹大家,好让别人放松警惕,便于之后用假银调包。
要不然,等换完银子,要是有人在旁边拿起来查看,那骗局当场就得被识破。
所以周德在船上冷笑、在银子上写字做标记,全是为了迷惑众人。可等到事后才发现被骗,再仔细辨认又有什么用呢?
有人可能会说:“要是包银子的时候,林福马上把真银拿在手里,让周德拿另一包,那周德不就骗不成了?”
但实际上,像周德这种无赖骗子,那可是诡计多端,就算林福把真银拿在手里,他肯定也还有别的歪招脱身行骗。
所以说,大家不管做什么,都要坚守本分,用自己实实在在挣来的钱,千万别贪图小便宜,只有这样,才不会掉进骗子设下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