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是什么-成功的软文是什么样的?

软文是什么-成功的软文是什么样的?

和普通的广告一样,软文的根本目的都是让某个对象广为人知并促成交易的达成。

说到软文,大部分人的感觉都是反感的,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东西,是一种带有欺骗色彩的商业文案,是一种糖衣炮弹。如果你有这样的认识,我并不会怪你,因为确实有这样的一些软文,它们的套路明显,文笔拙劣,动机不纯,很难不让人产生这种负面的映像。但作为一名软文写手,我不得不说的是,你看到的这类软文仅仅是众多软文中的一部分,而且绝对不是最好的那一部分。最好的那部分软文,你可能已经读过很多遍,甚至已经背下来了,作者也可能都告诉你这是软文了,但你却从没有意识到那是软文。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篇需要全文背诵的古文,名叫《岳阳楼记》,作者是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开头是这么说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也就是岳阳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说白了,就是有个叫滕子京的太守翻修了一个楼,叫岳阳楼,然后让范仲淹给这个楼写个文章,推广一下。
很明显,这是一篇软文,范仲淹在文章开头就不打自招了。然后你看,这软文写得好,流传了近千年,不仅进了义务教育阶段里的初中课本,还成了必背课文,也让岳阳楼成了一国家 5A 级景点,名扬海内外,每天的游客络绎不绝。这样的软文在课本里可不少,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崔颢的《黄鹤楼》、叶圣陶的《苏州园林》都是这样的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