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到家即死,姐姐发觉有蹊跷,舅舅:赶快买棺材入殓

民间故事:男子到家即死,姐姐发觉有蹊跷,舅舅:赶快买棺材入殓
在明朝时期,京城有一位锦衣卫千户,名叫王昆,他与妻子张氏恩爱有加,育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长女名叫秀英,次女名叫秀莲,儿子名叫王卫。

然而,命运对这幸福家庭进行了残酷的考验。在生下秀莲后不久,张氏染病不治而亡。当时,秀英年仅六岁,王卫五岁,而小秀莲只有五个月大。为了照顾这三个年幼的孩子,王昆决定再娶一位妻子,他的新娘是焦氏。

故事继续说,焦氏结婚时只有十七岁,父母早亡,还有一个哥哥名叫焦三,是个不务正业的混混。他看到王昆有财富和权势,便主动把妹妹嫁给了他。焦氏外貌美丽,手艺娴熟,唯一的缺点是她心机深重,对王昆的三个孩子格外厌恶。

焦氏年轻貌美,然而心机毒辣。她在王昆面前虚情假意地对三个孩子表现得无比亲切,却在王昆不在的时候对他们施以各种虐待,心怀歹意,甚至希望他们早点离世。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居然满腔邪念,让人不禁为那几个孩子担心。

焦氏一边试图巧取宠爱王昆,一边却在背后诋毁孩子。然而,王昆对她的诡计视若无睹,一再叮嘱她要好好照顾这几个孩子。焦氏心生不满,于是将自己的怨气全都发泄在孩子们身上。有一次,趁着王昆不在家,她找了个借口殴打了王卫,甚至连姐姐秀英也因为劝解而遭受了她的殴打和谩骂。

就在焦氏在家大发雷霆的时候,王昆恰好回家。眼见焦氏正在虐待孩子,他怒不可遏,痛斥了她一顿。然而,焦氏不但不认错,反而越发横行不法,激怒了王昆,于是他派人将她的哥哥焦三找来,向他抱怨自己的遭遇。王昆生气地说:“我娶你的妹妹,主要是让她来照顾这三个孩子,她照顾不好不说,居然对孩子出手相毁,我岂是娶她来虐待孩子的?”

焦三见王昆义愤填膺,便装作心疼妹妹,向王昆赔罪:“妹妹年幼无知,且自小被宠坏,脾气难免不好。望你别太放在心上,要不,我将她接回去几天,好好教导她一番。”

王昆见焦三态度友好,便同意让焦氏回娘家住几天。

一踏进家门,焦氏便开始抱怨哥哥:“哥,我就算再差,也应该找个好一点的人家啊!你怎么把我嫁给这样一个家庭,简直是害我终身啊!”

焦三笑而不语:“人家可是锦衣卫千户,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对象。难不成你是看不上他?”

焦氏不服气,追问:“我哪里看不上他了?”

焦三淡淡地说:“既然丈夫疼爱孩子,你就顺着他,对孩子好一点。”

焦氏冷笑:“又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看着就让人烦,怎么可能好好照顾他们?”

焦三深谋远虑地对焦氏说:“欲图取之,必先悉心奉献!你对这几个孩子越是反感,就越要表现出特别的关爱。再者,小孩子有何大过错,而且家中的仆人都是老成精湛的人,与你并无深仇大恨。若你能善待孩子,即便背地里有人议论你,也难以伤害你的名声。如果你现在对孩子采取过激手段,一旦发生什么意外,王昆岂能对你宽容?你不如真心善待孩子,打造自己的好人形象。等到孩子们成年后,他们也会回报你的孝顺。”

焦氏却断然否定:“那是不可能的!有了我,他们就不会存在;没有他们,我才是家中的核心!”

焦三深思熟虑地继续劝说:“即便你心中容不下这几个孩子,也不能让这种情绪表露无遗。现在你要把他们当作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对家中的仆人也要施以小小的恩惠。等到局势稳定了一段时间,对那些不听话的家仆,找个借口将其逐出。等王昆完全相信了你,再生个孩子,他的关注点就会逐渐转移到你身上。至于那几个孩子,将来再找机会解决,轻而易举!这样一来,你既能维护好人形象,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相较于现在的情况,无疑更为有利。”

焦氏听后觉得哥哥的计策颇有道理,决定按照他的建议行事。而王昆也在家中设法防范,将秀英和王卫送至学堂就读,每日派人送饭。至于秀莲,则交由乳母看管。这番安排之后,他才将焦氏接回家。

焦氏回家后发现家中已经有了新的安排,心知肚明发生了什么,但她并未表露出来。反而,她按照哥哥的建议,进行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对孩子们格外关心,努力拉拢家中的仆人。王昆原本担心焦氏回来会继续制造麻烦,却没想到她竟然变了个人。王昆心生疑虑,怀疑她是表里不一,但在一番试探后,发现她的表现确实如出一辙,王昆这才安心下来。

过了一年多,王家平安无事,唯一的遗憾是焦氏一直未能生育。焦氏日夜祈祷,经过一年多的祈愿,终于迎来了一个儿子,取名狗蛋,王昆喜出望外,大摆宴席欢庆。

此时,秀英已经长到十岁,不仅容貌出众,而且聪慧机智。王昆常常对焦氏说:“秀英才智出众,我真舍不得将她嫁出去。最好能找个有学问的人嫁到我们家来,这样才好!”焦氏嘴上虽然未发一语,内心却充满了愤怒。

没过几个月,王昆接到命令出征,临行前嘱咐焦氏要好好照顾孩子。焦氏口头答应得非常好听。

王昆一离开,焦氏立即谋划害这几个孩子,她向焦三请教,焦三劝告道:“此事需缓,妹夫不在家,孩子们一旦出了意外,他必定生疑。你越是对孩子好,等王昆知晓后,必然感激你。之后再找机会出其不意,相信他也不会怀疑到你身上!”

焦氏听从焦三的建议,表现得相对安分。然而,悲剧随之而来,前线传来噩耗,王昆在战斗中中了埋伏,全军覆没。

得知这个消息后,焦三匆忙告知了妹妹。焦氏悲痛欲绝,而秀英姐弟更是哭得伤心欲绝。在焦三的策划下,焦氏设了灵堂,但她早已变得冷酷,对待秀英姐弟更是毫不留情。

一段时间后,焦氏再次找到焦三:“如今丈夫已经去世,再无顾忌,我们可以动手了。”

焦三冷静地说:“我有个巧妙的计划,无需你亲自动手,就能让他在外地身亡,同时又能逃过责备。

焦氏焦急地向焦三求教,焦三深思熟虑后说:“现在你丈夫阵亡,尸体还未归乡。可以派人和王卫出去寻找,寒冬腊月的天气,王卫年纪小,在风雨中风餐露宿,多半会生病甚至死在路上。就算他幸存,让心腹半途弃他,王卫没有足够的盘缠,不是被冻死,就是饿死!至于那两个丫头,更好处理,将来卖给他人做奴婢,不仅能摆脱麻烦,还能换取一些银子,何乐而不为?”

腊月初一,焦氏果然命令王卫前去找寻父亲的尸骨,她对王卫说:“你父亲的尸骨未寒,本来我想亲自去找,但考虑到,一是家中无人打理,二是身为年轻寡妇有些不便,所以打算让家奴李四陪你一同前去,也好显现你的孝心。”

王卫听从母亲的吩咐,毫无异议。然而,得知此事的秀英心知不妙,认为王卫前去无望回返,遂苦劝母亲:“弟弟年幼,我自愿代替他去寻找父亲的尸骨!”

焦氏听后大怒,痛骂秀英:“你居然想到外面游山玩水,我怎么会让你去!”王卫看状,安慰姐姐:“姐姐,为了父亲,我去是应该的,你不必担心。”

次日,焦氏为王卫准备好行装,催促他早点出发,并说:“如果你找不到父亲的尸骨,就别回来见我了。”说罢,李四扶着王卫上了马,这个李四是焦氏婚后从家中带过来的亲信,早已受过她的叮嘱。

一离开京城,王卫和李四开始了艰难的旅途。未料途中崎岖,正值大雪纷飞。王卫年幼未满十岁,不到十几天就因为恶劣的条件生病倒下。王卫和李四商议,希望找个地方休养生息再继续前行,但李四以盘缠有限为由,坚持要先抵达目的地再休整。

王卫难以坚持,勉强跟着李四上路。随着病情的加重,他甚至无法再骑马,李四只能硬着头皮扶着他前行。王卫明白李四故意折磨他,恨不得自己早点死在路上。途经一村庄时,王卫实在支撑不住,要求在村子附近找个地方休息。

李四心生歹意:看他这样,可能活不长了。如果在客栈住下,对我脱身不利。还不如将他留在这里,我自己回家!

于是,他对王卫说:“小官人,客栈还有一段距离,你就在这里稍作休息,我先去放下行李,然后回来背你。”

王卫信以为真,然而李四抵达目的地后,却悄悄享受了一顿美餐,然后悄然原路返回,将病重的王卫抛在村子里。

王卫就这样在路边等待,后来因疲劳晕倒。当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一户农家,只有一位孤寡老婆婆。两人互相交流情况后,老婆婆猜测:“你的家奴可能贪了你的银子,自己跑路了!”

王卫闻言心如刀割,悲伤不已,颓然说道:“如今我身陷困境,该如何是好呢?”

老婆婆见他可怜,便让他留在家中休养,还为他请医治疗。直到第二年二月,王卫方才能够下床。

王卫对老婆婆说:“感谢您的照顾,如今我身上有重任在身,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您的恩情我会铭记在心,日后一定会好好报答。”

老婆婆说:“你现在身体初愈,还不宜急于离去,可以在这里多养几天。”但王卫实在不想再给老婆婆添麻烦,坚持要离开。老婆婆无奈之下,给了他一些盘缠,两人依依不舍地告别,王卫踏上了路途。

王卫一路向前,由于身体未能完全康复,不得不走走停停。艰难跋涉,他终于到达了父亲当年战死的地方。然而,现场惨状让他感到无比凄惨,白骨遍布,尸横野地,父亲的尸骨在这片混乱中何处寻找?

王卫苦苦搜寻,但一无所获。绝望之际,他跪地祷告:“爹爹在天有灵,孩儿千里寻你至此,无奈不见骸骨,愿爹爹显灵,示知骸骨所在,让孩儿得以归葬!”说罢,泣不自禁。

正在王卫伤心哭泣时,一位和尚走了过来。和尚仔细观察了王卫,询问道:“你这么小年纪,居然独自一人在此,这是何地?你敢独自逗留在这里吗?”

王卫虽是孩子,但将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告诉了和尚。和尚听罢,震惊地说:“公子,我过去是王千户的部下,去年在这里中了埋伏。我与王千户都身受重伤,能够幸免于难完全是因为假死。后来千户无法支持,最终去世。当时我将千户的尸体移至一处低矮墙下,推倒墙将其掩埋。随后我离开了那个地方。”

得知父亲的尸骨可能被发现,王卫感激不尽。和尚将王卫先带回庙中休息,第二天带着他前往取尸骨。然而,将尸骨安全带回去成了一个难题。

考虑到王卫是个孩子,已经历经九死一生,安全返回家乡几近不可能。幸而和尚心善,对旧情难忘,坚持要护送王卫和父亲的尸骨回家。

和尚领着王卫和尸骨,一路向着京城走去,途中路过老婆婆的村子。王卫向和尚解释了情况,想要前去致谢,却不料王卫离去后,老婆婆心忧日夜,竟然因为思念过度而染病去世。

两人历经三个多月才到达京城,在距离城市十里的客栈,和尚对王卫说:“我原本想亲自送你回家,但我曾是军人,后来出家为僧,担心被人认出,可能会被当作逃兵拘留。因此,只能在此告别了!”

王卫含泪道:“师父说的极是,但您的恩德如山,我实在难以报答,该如何是好呢?”

和尚安慰道:“你误会了,我之所以护送你至此,一是为了感谢千户昔日的恩情,二是看到你孤苦无依,所以才尽力相助。并没有图你回报之心。”

两人言罢,共进了一顿饱饭,然后泪别。

与此同时,李四在京城散布虚假消息,声称王卫在战场未能找到王昆的尸骨,因伤心过度病逝。由于没有盘缠,无法将尸体带回,只好埋葬在异乡。他私下将真相告知焦氏,焦氏假意伤心痛哭,而秀英在得知弟弟的遭遇后愈发悲痛,加上焦氏对她的虐待,她的日子过得愈发艰辛。

焦氏则心急如焚,恨自己的儿子狗蛋成长得太慢,盼望着他能早日夺取父亲的职位。一天,焦氏邀请哥哥焦三到家中商议狗蛋夺职的计划,两人兴奋之际,畅饮一番,然后派李四去购买砒霜。在等待李四回来的过程中,他们仍旧沉浸在酒杯之中。

话说王卫回到家中,发现家里异常冷清。一名丫头见到王卫,惊恐地大叫“鬼魂出现了!”焦氏姐弟假装匆匆外出查看情况,王卫连忙行礼,却被焦三一把拉住,表示不必客套。

焦氏假装哭泣:“李四回来说,你在外面去世了。我在家日夜为你担心,后悔让你去寻找父亲的尸骨。现在看到你平安回来,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只是你找到父亲的遗体了吗?”王卫指了指包裹,答道:“里面便是。”焦氏捧着包裹大哭,而秀英姐妹闻讯也匆忙赶来,三人抱头痛哭。

秀英问:“兄弟,李四说你已经去世,怎么又活着回来了?”王卫随即讲述了李四将他抛弃、老婆婆和和尚相救的经过。焦三听罢,怒骂道:“这个李四太可恶,我定要将他送去官府,活活打死!”

王卫说:“舅舅若肯作主,那太好了!”

随后,焦三拉着王卫到屋里饮酒,而焦氏假装热酒,将李四带回来的毒药全部加入其中,然后端了上来。

焦三会意,说:“孩子,你一路辛苦。这碗酒我借花献佛,劝你喝一口,消消风气。”

王卫也不多想,接过酒杯一口干了。焦氏见状,迅速将剩下的酒也倒给王卫,说:“我们刚才已经喝过了,这壶里的酒不多,你也喝了吧!”

王卫见母亲劝酒,不好拒绝,于是全部喝下。没过多久,王卫突然大声呼疼,焦氏称其可能是在路上误食不洁之物。随即药性发作,王卫感觉全身如遭刀割,疼痛难忍。不到半个时辰,他便七窍流血而亡。

这不到一天的时间,家中出现了如此多的变故,秀英姐妹悲痛欲绝,而焦氏兄妹则欢笑不已。

焦三建议道:“看这情形,估计是在路上得罪了神明,中了丧煞。最好还是尽快准备殡仪,免得孩子们受惊。”

秀英虽然觉得事情有蹊跷,但力量微弱,说了也未必能改变。焦氏进屋取了些钱,嘱咐李四去买棺材。可是,李四这个狗奴才为了省钱,却购买了一个小棺材,尸体被塞进去时,两条腿还露在外面,棺盖根本合不上。

此时焦氏的恶行彰显无遗,她赶出秀英姐妹,让李四把尸体拉到地上,砍下两条小腿,然后横在头上做枕头,再次将尸体放进去,最终钉上了棺盖。

秀英回来后见到已经钉好的棺材,心想:“刚才明明放不下,打发我们姐妹出去一会儿,怎么现在就能容下了?难道是法术?”她心生疑窦。

第二天,焦氏将丈夫的尸骨也进行殡葬,并报告朝廷。没想到朝廷颁下旨意,封王昆为忠勇将军,但不准世袭。这意味着狗蛋失去了世袭的机会,焦氏无功而返,颇感愤怒。

几天后,焦氏安葬了王昆,将王卫埋在了他的坟旁。邻居询问王卫的事情时,焦氏谎称他在路上得病,回家后不久便去世。邻居都心不在焉,也没深究下去。

兄弟两人去世后,秀英心中觉得事情有异,不禁疑虑重重:“弟弟怎么刚到家就去世了?七窍流血,还急匆匆入殓!棺材明明太小,为何不另外购置?还把我们姐妹骗出去,然后乱七八糟地处理尸体!舅舅说要送李四见官,结果李四却比以前更得势了。这其中必有蹊跷。”

然而,秀英虽有疑虑,却无计可施。焦氏则趁机将兄弟去世的事情当作威胁秀英和秀莲的借口,让她们过上了更加困苦的生活,时常遭受母亲的殴打,生不如死。

当秀英十二岁时,皇上开始选妃,本来秀英有机会入选,焦氏也用了不少银子来讨好秀英。但不巧的是,朝廷认为秀英年幼,可能无法顺利侍奉皇上,故此事最终流产。焦氏因为白白浪费了银两,心生不满,将怨气发泄在秀英身上,使她的生活更加艰难。

在王昆去世后,焦氏家中陷入贫困,狗蛋的世袭和秀英的选妃计划均未实现。银两所剩无几,焦氏别无选择,只好卖掉家中的房产。与此同时,李四在夜间偷走了焦氏卖房所得的银子,带着老婆悄然离去。

发现损失后,焦氏怒火难消,将怨气发泄在秀英和秀莲身上。焦氏与焦三商议,考虑卖掉秀英,但焦三提议等待,因为秀英条件不差,或许能嫁个好人家。

突然,一名五六岁的小乞丐来到邻居家中乞讨,引起了焦氏的注意。小乞丐告诉邻居,家中规定她每天必须要讨得五十文钱,否则将面临饥饿。焦氏萌生邪念,看准了小乞丐的年龄,决定让秀莲出去做乞丐,每天被逼出门讨钱,一文不讨则受打骂且不给吃饭。

秀英心疼妹妹,多次为她求情,却遭到焦氏的殴打和谩骂。秀莲也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

光阴荏苒,秀英成年至十六岁。尽管生活艰辛,她仍心怀求嫁的愿望,为了将来能嫁个好人家,让妹妹免受折磨。

有一天,秀英无聊之际,用纸写了一首情诗。不料,这首诗被焦氏发现,误以为秀英私下有情事。焦氏怒不可遏,质问秀英与何人私通,未得到答复,于是痛打秀英。秀英因为此事蒙受委屈,却无法辩解。

秀英如今已是成年,无意中挡了一下,却意外地将焦氏推倒在地,脸都磕破了。焦氏当即怒不可遏,正巧焦三走了过来,毫不犹豫地拾起一根棒子朝秀英猛击而去。秀英经受不住这肆意的暴力,匆忙逃出了家门。周围的邻居见到舅舅殴打外甥女,纷纷不满,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焦三感到颇为尴尬,于是放过了受伤的秀英。

当夜,秀英内心感慨万分:人生短短百年,何必在世上受尽委屈。一时之间心灰意冷,她找了一块裹脚布准备吊在梁上,却没想到布的质地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竟然断裂了。秀英重重地摔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看到姐姐想要寻死,秀莲吓得大哭,而焦氏却漠不关心,反而咆哮着说:你拿死来欺骗我,等明天我再好好教训你!

第二天,焦氏决定亲自找哥哥,将秀英上吊的事情如实禀告。焦三淡淡地说:她若真的死了,反而会拖累你!不如我们先将她送官,指控她偷情忤逆之罪。我私下里会想办法处理一下关系,总能保住她的性命。

秀英被拖到官府,因为焦三事先贿赂了一番,结果经历了一场酷刑后,秀英被逼供认了罪名,然后被投进了大牢。妹妹秀莲几次偷偷溜过去看望她,但每次被焦氏发现,都免不了一番严厉的责打。

在监狱里,秀英引起了牢头的注意,因为她的容貌出众。牢头几次试图趁机欺凌她,甚至威胁她,说如果不从的话,就会置她于死地。

一天晚上,牢头再次前来欺负秀英,但她死活不肯屈服。于是,在牢房里传出了她的呐喊声,惊动了整个监狱,引来了围观的人群。那牢头儿自知理亏,从此再也不敢去招惹秀英。

秀英在牢狱中度过了两个多月,正逢朝廷宽大之际,皇上派遣太监前往各衙门催促未结案之事。一切冤屈之人都有机会申诉。得知消息后,秀英将自己家被焦氏兄妹害得骨肉分离的遭遇写成诉状呈交官府。

不久后,朝廷颁布命令,要求三司审查此案。三法司官员不敢怠慢,迅速将牵涉其中的各方带到法庭受审。刚开始时,焦氏和焦三仍然顽固抵赖,但在经历了刑讯之后,焦氏终于招供了实情,竟然与秀英所述无异。

官府裁定焦氏为叛夫杀子,判处加重刑罚,以为继母之戒;焦三和妹妹谋害他人,应当受到法律制裁;而秀英则当场被释放,回到了家中。

后来,天子对焦氏和焦三的凶恶行径深感愤怒,下令将焦氏、焦三押往刑场,予以极刑。秀英上书请求宽大处理狗蛋,称其年幼无知,而且是王家唯一的血脉。随后,皇上准许了她的请求,命令留下狗蛋一命。

最终,秀英嫁给了一位官宦之家,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对于狗蛋,她一直视之为亲弟弟,最终姐妹兄弟情深,都找到了幸福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