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要静,急事要缓,难事要变
古语有云:“品现于事,心藏于身。”
人生在世,一个人的真实人品和格局,都会藏在遇事的反应和处理之中。
有人遇事时,难以沉住气,导致一事无成。
但也有人处变不惊,以清醒头脑,化解眼前的危机。
一个人遇到事物的态度,便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懂得遇事冷静,急事从缓,难事变通,方能稳步向前,行至远方。
1
大事要静
《大学》中有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遇事身心宁静,方能思虑周全。
在《水浒装》中,鲁智深本是渭州经略府提辖。
一日,鲁智深与朋友饮酒,偶然遇到卖唱的两父女在啼哭。
一问原因,才知郑屠强媒硬娶金翠莲为妾,还被迫到酒楼卖唱还钱。
鲁智深勃然大怒,当即,便要前去找郑屠算账。
朋友苦苦相劝,依旧不罢休。
随后,鲁智深便径自来到状元桥郑屠肉案前,故意借买肉刁难郑屠。
直到郑屠不堪忍受,操刀与其打斗。
鲁智深在冲动之下,意外打死了郑屠。
最终,鲁智深无奈之下,投奔五台山,落草为寇。
人生之路,意外丛生,世事难料。
一个人遇事,心愈是急躁,逞一时之气,愈会被情绪所左右。
迟早像无头苍蝇一般,自乱阵脚,为自己的冲动与不成熟,付出代价。
真正的勇敢,并非轻率鲁莽,而是沉着冷静,遇事不慌。
放慢脚步,不是止步不前,而是蓄势待发
不管遭遇什么,静下心来,一切终会迎刃而解。
心有多静,路就有多宽。
大事当前,唯有不急不躁,稳住心神,方能见招拆招,从容应对。
2
急事要缓
赵万里的《静水流深》中曾有言:“静水深流,张弛有度,事急则缓,事缓则圆。”
急事,总是给人压力,乱人心智。
一个人如若遇到急事,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往往会得不偿失。
在顺治七年的寒冬,周容准备进入镇海县城。
他吩咐书童用木板夹好书,紧紧捆扎后随行。
太阳正偏西,天色渐昏,离县城大约还有两里路。
周容向摆渡人询问:“在关南门前能来得及进城吗?”
摆渡人端详了书童,耐心地回答:“步履从容,城门将会敞开;匆忙赶路,门就将关闭。”
周容听后有些不悦,认为摆渡人在开玩笑,遂与小书童加快脚步前进。
然而,事情并未如愿。
书童在半路摔了一跤,绑扎书籍的绳子断了,书页散乱一地。
书童放声大哭,久久不肯站起。
待到书重新捆扎整理,城门已被紧锁。
《格言联璧》曾说过:“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有些人做事看似不慌不忙,耽误了进度,结果反而更圆满。
生活越是忙乱,就越要沉得住气。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件件做。
与其求快,事倍功半,不如求稳,不急不乱,方能收效斐然。
懂得做事三思而后行,切莫操之过急,冲动行事,才会成就似锦前程。
3
难事要变
《宋氏·赵普列传》中有言:“事不凝滞,理贵变通。”
变通往往会曲尽通幽,执拗就只能山穷水尽。
在三国时期,曹操率军经过麦田时,曾命令将士不得践踏庄稼,否则要一律斩首。
一日,曹操正骑马前行,一只斑鸠突然从麦田之中飞来。
马受惊,蹿入了麦田,踏坏一大片正在生长的麦子。
曹操立刻召见行军主簿,按照军法处置自己。
行军主簿面露难色。
曹操却说:“我已经颁布了禁令,但自己却 违反了,如果不进行处罚,又如何能够服众呢?”
他立即抽出佩剑,做出自刎的姿态,周围的随从立即阻止。
而谋士郭嘉也急忙引用《春秋》中的“法不加于尊”,从旁劝解开脱。
曹操便顺水推舟,拿起剑割下了一束头发。
并于三军中传示:“丞相踏麦,本应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最终,曹操不仅保全了性命,还收买了人心。
《周易》中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人生在世,总会遇见许多棘手的难事。
如若不懂变通,就会处处碰钉子,陷入在牛角尖里,无法自拔。
遇事当方则方,该圆则圆。
世间万物,往往总会迂回曲折,循环往复。
江河因为善于转弯,才会流向远方。
如若一条路不通,不妨拐个弯,换另一条路走。
世人常说:“天无绝人之路,条条大路通罗马。”
打破固有的现状,转换一下角度,也许自会开辟新的前进之路。
要知道世上是没有走不出的死胡同,只有不会拐弯的死脑筋。
学会变通,方能发现生机,走得通达,才能在人生路上“弯道超车”。
▽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你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你生活的温度。”
人生千百种,际遇各不同。
往往愈是大事、急事、难事,愈考验一个人的定力。
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遇事淡定,处事冷静,懂得变通。
方能不被情绪裹挟,不被表象迷惑,从而找到破局的关键,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