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冒名顶替度春宵

 

 

民间故事:冒名顶替度春宵

北宋仁宗年间,东京汴梁城外的桃花村,住着一位憨厚老实的青年叫张福生,还有位温婉秀丽的姑娘叫李翠莲,两家是世交,自幼便为他俩定下了婚约。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只等选个良辰吉日,二人便喜结连理。

一日,李翠莲差丫鬟悄悄给张福生递了封信,约他夜里到村外的桃花庵相见,说是有要紧的体己话讲。张福生收到信后,心里既欢喜又忐忑,满心期待着与翠莲的约会。

谁料,当天傍晚,好友赵二牛突然找上门来,手里还拎着一坛美酒,嚷嚷着:“福生兄弟,今日我打了些好酒,咱俩可得好好喝上几杯!”张福生本想推脱,可架不住赵二牛的热情,想着喝几杯耽误不了多久,便应了下来。

两人你一杯我一杯,不知不觉间,张福生就被灌得酩酊大醉,瘫倒在酒馆的桌上不省人事。赵二牛看着醉倒的张福生,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为人知的笑意。

待张福生昏睡过去,赵二牛偷偷拿了他的信物,趁着夜色匆匆赶往桃花庵。李翠莲在庵中等得焦急,看到来人身影,以为是张福生,便迎了上去。昏暗的烛光下,赵二牛冒充张福生,与李翠莲度过了不该有的一夜。

第二天清晨,李翠莲看着眼前陌生又熟悉的“张福生”,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待她彻底清醒过来,发现事情不对,可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她又羞又愤,咬着牙对赵二牛说:“你做出这等事,必须给我三十两银子作为补偿,否则我定不饶你!”赵二牛心中有鬼,不敢多做纠缠,匆匆应下后便溜走了。

李翠莲满心委屈,找到张福生,哭着索要那三十两银子,坚称张福生强占了她。张福生一头雾水,瞪大了眼睛说道:“翠莲,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昨晚与二牛喝酒,醉倒在酒馆,根本没去桃花庵啊!”

李翠莲哪里肯信,又哭又闹:“你还想抵赖?明明就是你,你莫不是欺负我一个弱女子,想不认账?”张福生百口莫辩,两人争执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无奈之下,李翠莲一纸诉状将张福生告上了公堂。开封府尹升堂审理此案,李翠莲跪在堂下,哭哭啼啼地诉说着张福生的“恶行”:“大人,求您为小女子做主啊!那日夜里,张福生来到桃花庵,对我做出了禽兽之事,如今他却翻脸不认人,小女子实在是没脸见人了啊!”说着,泪如雨下。

张福生急忙磕头辩白:“大人,冤枉啊!草民当晚确实与好友赵二牛在酒馆喝酒,喝醉后便一直在酒馆,根本未曾离开半步,赵二牛可以为我作证!”

府尹大人当即传唤赵二牛,赵二牛装模作样地说道:“大人,确实如此。那晚我与福生兄弟喝得酩酊大醉,他一直在酒馆,我可以拿脑袋担保!”

府尹大人皱了皱眉头,觉得此事有些蹊跷,但又没有其他线索。这时,师爷在一旁轻声提醒:“大人,不妨找稳婆验验李姑娘的身子,或许能有定论。”府尹大人点头应允。

片刻后,稳婆验身完毕,回禀道:“大人,李姑娘确实已非完璧之身。”府尹大人一拍惊堂木,喝道:“张福生,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可说?”张福生急得满脸通红,大喊冤枉,可府尹大人还是判定他有罪,判处三年监禁。张福生拒不认罪,在狱中大喊:“我是被冤枉的,我没有做过,我不服!”这案子便暂时搁置下来。

时光匆匆,一晃两年过去了。恰逢皇帝派遣钦差大人包拯代天巡狩,审查各地积压案件。开封府尹得知消息后,心中忐忑不安,生怕这桩案子被包拯查出破绽。他来到狱中,好言相劝:“张福生,你就认了吧,认了罪还能从轻发落,不然钦差大人来了,有你好受的!”

张福生梗着脖子,斩钉截铁地说:“我没做过就是没做过,死我也不认!我相信钦差大人定会还我清白!”府尹大人见劝不动他,只好无奈离去。

包拯在审查案件时,发现这桩案子疑点重重。他仔细翻阅卷宗,询问相关证人,决定指派临县县丞公孙策重新调查此案。

公孙策领命后,立刻展开调查。他发现李翠莲的指控虽然言之凿凿,但缺乏确凿的证据;张福生和赵二牛的证词相互矛盾,其中必有隐情;而且李翠莲似乎更在意那三十两银子的赔偿,而张福生坚决不认罪,态度十分坚决。

公孙策又来到酒馆,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发现了关键线索。原来,当晚赵二牛在张福生醉倒后,曾离开过酒馆一段时间,时间上与李翠莲所说的事情发生时间吻合。

(图片来源:文推网 wentuif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公孙策心中有了底,他将赵二牛缉拿归案,在公堂之上,公孙策目光如炬,盯着赵二牛问道:“赵二牛,你与张福生是好友,为何要作伪证?你且从实招来,否则大刑伺候!”

赵二牛一开始还百般抵赖,但在公孙策出示的铁证面前,他终于崩溃了,跪在地上哭喊道:“大人,我错了,我全招!那晚我见福生喝醉,一时鬼迷心窍,拿着他的信物去了桃花庵,冒充他与翠莲姑娘……后来翠莲索要银子,我不敢不给,又怕事情败露,便与她一起诬陷福生兄弟。我真是糊涂啊!”

真相大白,原开封府尹因查案不明、草菅人命被革职查办;赵二牛被判处五年监禁,并赔偿张福生五十两白银;李翠莲因诬告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官卖他乡;而张福生则无罪释放。

消息传开,全县百姓拍手称快,纷纷称赞包拯和公孙策明察秋毫,还了张福生一个公道。张福生走出监狱,重见天日,望着那湛蓝的天空,泪水夺眶而出。他知道,这迟来的正义虽然历经波折,但终究还是来了 。从此,他更加珍惜这失而复得的自由,也坚信世间的公道永远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