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西游:孙悟空为何会大闹天宫?
大家对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耳熟能详,但很少有人细想过其中的疑点。从前后种种迹象来看,孙悟空虽然有实力,但顶多就是个地上很厉害的妖王,远不至于闹得天宫鸡飞狗跳。大闹天宫更像是天庭刻意引导孙悟空达成的结果。
上一期视频中提过,猴王拜师就是玉帝计划的一部分,那么孙悟空大闹天宫则是进入到了玉帝所展开的“孙悟空计划”的第二部分。
一、孙悟空犯下大忌,玉帝居然还想招安
《西游记》中,修真者真正追求的是什么?除了修真本身带来的法力与快乐外,更核心的追求是长生不老。对寿命的渴望也是一种朴素的追求,人人都想长寿,更想永世不死。孙悟空之所以踏上修真道路,也是因为目睹了猴众中的老者死亡,令他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因而不辞辛劳,跨山渡海,也要寻觅长生之术。
猪八戒同样是这样步入修真道路的。他原本只是个愚昧的普通人,正好遇到个老仙人,见猪八戒这么堕落,迟早阳寿会尽,到时必会叫苦不迭,于是传授了他内丹修炼的方法。老仙人说练成以后就能飞升成仙,自此长生不老。果不其然,猪八戒得道后上天庭做了天蓬元帅。地上的人参果被视为至宝,神仙看了都眼馋。天上历届蟠桃大会,大仙们之所以趋之若鹜,亦是想图个长寿。
按理来说孙悟空正常修炼,也不难修成个长生不老。而须菩提祖师提供了另一个模式,可以统称为散仙、妖怪的模式,那就是通过躲去上天罚下的三灾而不入轮回。这个很困难,只有大妖才能做到。这个模式虽然离经叛道,但是天庭也不怎么管。只要不作大死,天庭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孙悟空并没有走这个模式。
孙悟空选择了冒天下之大不韪,他阳寿尽了以后跑到地府搅了一通,让自己自此再不入轮回也就算了,还勾了所有猴属的生死簿。这简直就是狂得没边了。《西游记》中的地府实力不算强,连孙悟空都能勾了生死簿,那么其实很多散仙、大妖都有实力能把地府大搅一通,但没人敢这么做。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影视资源大全)
因为地府有天庭背书,你敢搅动生死秩序,人家天庭就敢派大军降妖。你能对付地府,你难道还能对付天庭不成?所以对于这件事,大家可能也就只是想想,哪敢真干。孙悟空偏偏干了。更有意思的是,玉帝居然没打算一下铲除孙悟空,还是选择了招安,让孙悟空上天做个正式编。
生死秩序作为《西游记》世界观中最基础的设定,被孙悟空这么钻空子,实在是匪夷所思。而玉帝似是故意挑拨孙悟空情绪一般,明知道孙悟空心高气傲,还是让孙悟空干了个品低职卑的弼马温。孙悟空气不过,又弃官下界回花果山立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子,摆了明就是要与天庭叫板。
此时的孙悟空就是个反贼,那么正常来说,统治者对反贼应该是怎样的态度?显然以尽力剿灭为先,除非没实力剿灭,才会选择招安。那么天庭显然是有很多底牌的,足够剿灭孙悟空,但玉帝并没有选择这么做,而是认可了孙悟空的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换其他古典小说里,就是一字齐眉并肩王。自此孙悟空官居极品,甚至高于三清四御。虽然按太白金星的说法,这是个“有官无禄”、“不与事管”的空衔,但玉帝如此纵容孙悟空,属实反常的不行。
事出反常必有妖,玉皇大帝这么做是为了一步步增长孙悟空的傲气,最终诱使孙悟空错估自己的能力,由此犯下大错。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影视资源大全)
二、玉帝派孙悟空看管蟠桃
整件事最诡异的莫过于玉帝让孙悟空看管蟠桃的举动。孙悟空在天庭虽然闲散无事,但毕竟没有闹出啥岔子,只是正常结交朋友。他当时甚至没有拉拢朋友们推翻玉帝的想法,就只是觉得和神仙做朋友非常有意思,仅此而已,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玉帝偏偏看不下去,硬是将孙悟空扔去蟠桃园。
而在古人印象里,猴子是非常爱吃桃的,所以许多古画的内容就是猴子吃桃。而《西游记》也围绕孙悟空爱吃桃下了不少笔墨。比如孙悟空在花果山时就屡屡号召猴头们找仙桃。又比如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修行时,须菩提祖师问孙悟空修炼了多少年,孙悟空别有趣味地回答说,桃树开了又败,自己吃了七次饱桃。
细细想来,这明显是玉帝抓准了孙悟空的爱好。结合种种迹象来看,他之所以这么做,无外乎就是让诱惑孙悟空吃桃犯错。孙悟空毕竟是个顽皮猴子,到头来还是中招了,后面便有了大闹天宫的桥段。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影视资源大全)
三、大闹天宫,天庭反应异常
孙悟空实力虽然强,但毕竟也只是修炼了千年不到妖精而已。就算一般的星宿神或者雷部神无法拿下孙悟空,那些天庭的大神总归是有招的。比如太上老君,他身上法宝那么多,紫金葫芦和玉净瓶能装人,芭蕉扇与金刚琢能套万物,其中金刚琢还能当兵器砸人用。连如来佛祖都惧怕此物,想要降服孙悟空实属不是难事。结果太上老君在兜率宫前被孙悟空摔了个倒栽葱后就没动静了,甚至没有去追击孙悟空。
四御之一的太乙救苦天尊,他座下的灵兽九灵元圣,日后大展神威速擒了孙悟空,但此时偏偏静悄悄得不登场。哪怕是玉帝自己,作为“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的超级大神,寿数比世界的年龄还大,世界的轮回生灭都无法撼动玉帝的存在,玉帝的法力自然高深难测。玉帝如果亲自出手,孙悟空也会被其擒住,甚至可能会直接磨灭孙悟空,但玉帝就是没出手。
孙悟空已经打到了凌霄殿外,通明殿中,王灵官与雷部三十六将拖住了孙悟空,而玉帝本人就在凌霄宝殿。玉帝的可选项非常多,但玉帝就是要舍近求远,非要派人到西天宣诏叫来了如来佛祖,如来佛祖奉诏,大老远赶到通明殿降妖。
四、玉帝辛苦布局,为何一定要让孙悟空结佛缘
可以说玉帝费尽心机让孙悟空拜师学艺,又费尽心机让孙悟空“误入歧途”,动机在上一期视频粗略讲过,其实就是为了借孙悟空之手,在西牛贺洲重塑帝王威严的同时,再铲除一批假修行者,尤其是为了回收人间的降雨权。
降雨权为什么重要?雨与农业息息相关,在农业社会,雨几乎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生死。雨大则涝,雨小则旱。而在《西游记》的世界中,一个国家的气运的直接体现就是是不是风调雨顺。而许多假修行者,不知道从哪学到的莫名其妙的求雨法术,虽有一身本事,却不求正道。他们靠法术蒙骗了天庭各层机关。高居天上的玉帝也不知道当地是不是真的需要雨,稀里糊涂就下诏降雨了。
一次还好,次次都这样,玉帝当然会察觉到不对劲,深有被蒙骗之感。但问题在于,究竟是天庭雷部、雨部等各路大神都被蒙骗了,还是只有玉帝一直傻呵呵不知晓情况。玉帝也吃不准怎么回事。
天庭大神之间不是门生故吏就是父子兄弟,最差也是认识了几万年的好哥们,好兄弟。玉帝直接发问的话,人家能想到八百个理由互相打圆场。那么玉帝最好的方式自然是找场外人帮助自己调查并回收降雨权。
何为场外人?找个修炼几万年的陆上大仙或者西天大佛就算场外人吗?并不算,他们照样有可能是某位大神的朋友。找谁都不如自己培养,这也就有了上期视频所说的玉帝费心培养孙悟空一事。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玉皇大帝见不得孙悟空在天上交朋结友。
而《西游记》中许多故事就是围绕雨展开的。比如凤仙郡求雨,郡侯因为得罪玉帝而导致当地多年无雨,孙悟空故意把祷告求雨的活动闹得轰轰烈烈,满城百姓都为求雨忙碌,尽可能展现自己对玉帝的虔诚。这无疑就是在为全天下做样板,只有心诚,玉帝才会给你雨点。
车迟国斗法就更值得玩味了,虎力大仙以五雷法骗得玉帝下了雨旨。五雷法是道教正宗法术,虎力大仙的来历不言而喻。道教祖师张道陵正在天上当天师,而道教又奉太上老君为道祖。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拜的也是三清塑像。孙悟空见到后直接把三清塑像扔进了“五谷轮回之所”,俗称茅坑。
虽然书中没有明提,但从这里能看出,一些道教人物确实在和玉帝玩脑筋,想以这种方式骗来人间支持。结果人间迷信一些道术,也不愿意真正信仰崇拜玉皇大帝。
显然,孙悟空做这个事是要得罪人的。玉皇大帝不忍孙悟空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想为孙悟空找个靠山。自己是孙悟空的隐性靠山,所以对孙悟空几乎是有求必应,但如果真的矛盾尖锐化的话,玉皇大帝并不想直接出面站台。所以玉皇大帝还要给孙悟空找个硬一些的靠山。
西天佛教正好合适。一方面佛教势力不弱,另一方面佛教也有诉求。如来佛祖总是吹牛说西牛贺洲在佛教的影响下不杀不争,人人固寿。可偏偏西牛贺洲的妖怪特别多,老百姓做梦都想投胎虽多杀多争但百姓富足的南赡部洲。久而久之,佛教颜面无光,所以急需有人能在西牛贺洲斩妖除魔。
西天的人亲自出手是不现实的,一方面不体面,另一方面也是打了教主如来佛的脸。找道教大神帮忙?那就更不可能了。他们同样需要孙悟空这位边缘新兴人物。
所以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观世音菩萨及时送了孙悟空一个机遇,让孙悟空保唐僧取经,度化南赡部洲,成就一番功德,借此洗脱过往罪孽。显然,这就是当初玉帝找如来佛祖镇压孙悟空结下的因,孙悟空入佛门就是果。
可以说就是玉帝送了孙悟空一场佛缘。就结果而言,显然是比较完美的。南赡部洲的冤魂得到超升,西牛贺洲的妖魔被斩除,西牛贺洲的降雨权也被收回了。而孙悟空最终修成正果,成为了斗战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