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两儿子见了父亲就一哭一笑,父亲大惊,和尚:这是报应

 

民间故事:两儿子见了父亲就一哭一笑,父亲大惊,和尚:这是报应

明朝嘉靖年间,浙江杭州有位姓陈的财主,他家世代经商,到他这一代时已经积累了万贯家财,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大户人家。

别看陈财主衣食无忧,但他也和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烦心事。

陈家三代单传,陈财主就是母亲在四十岁高龄时才怀上的。为了延续陈家香火,父亲在陈财主十八岁那年就给他成了家。

但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媳妇进家已经十年了,但却未能生下一男半女。

眼看自己已经步入不惑之年但依旧没有子嗣,陈财主的心里甭提有多着急了。

这一日恰逢十五,忙完家里的事情之后,陈财主便来到了城外的一座庙里。

从十年前开始,每逢初一十五陈财主就会到庙里磕头祷告一番,祈求上天能赐予他个孩子。尽管一直未能如愿,但陈财主却不敢怠慢了神仙。

恭恭敬敬地上完香后,陈财主便来到了方丈的禅房之中。

听人们说,这庙里的方丈是位得道高僧,精通佛法大义,传言只要能得到方丈的指点,都能如愿以偿。但方丈的脾气性格极为古怪,很少有人能见到他的真容,传闻只有有缘之人才能有幸见他一面。

别看陈财主财大气粗,但他却并不在方丈所说的有缘人中间。为此,这些年里,陈财主想尽了一切办法想见方丈一面都未能如愿。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陈财主又来到了方丈的禅房外面。

此时,方丈的房门紧闭,听庙里的小和尚说方丈此时正在参禅打坐。

闻言,陈财主便在门外静静地等了起来。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方丈终于念完了经。

隔着门,陈财主便将自己的诉求说了出来:“大师,我前来宝地求神拜佛少说也有十个年头了,却为何不见神仙帮我的忙?莫非神仙是嫌弃我的香火少吗?久闻方丈乃附近出了名的得道高僧,能否指点一二?”说完,他便焦急地等待起来。

过了片刻之后,方丈终于开口了:“多行善事,多积阴德,福报自然来!”

听方丈老生常谈,陈财主不由得有些失望了。

他正要开口再问个明白,那小和尚却以方丈需要休息为由将他请了出去。

怀着失望的心情,陈财主离开了寺庙。

尽管没有能从方丈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为了陈家的香火,陈财主还是决定按照方丈的话去做。

或许是为了怕方丈不知道他所做的善事,与别人默默无闻做善事相比,陈财主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在做善事。

因为时值寒冬,前来讨饭的乞丐非常多。于是乎,陈财主就在自家门口设立了几口大锅免费为乞丐们提供一日三餐。

不过,陈财主并没有让这些乞丐们白吃,只要乞丐到来,他就会发给乞丐们一件绣上他名字的衣服以此来宣传自己。没过几天,城内的乞丐们就统一了服装。

这还不算,为了宣传自己的善举,陈财主还专门将城里几家大酒楼的说书先生请来,让他们将自己的义举编成段子到处宣扬,仅仅半个月时间,陈财主乐善好施的大名便在城里迅速传播开来。

这样持续了一个月之后,陈财主果然如愿以偿,他的老婆就怀上了孩子。

就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陈财主还专门去了一趟庙里感谢了方丈一番。

看着两个儿子,陈财主甭提有多高兴了。

但他尚未高兴多久,烦心事就来了。

这两个儿子虽说都身康体健,乍看上去也和常人无异。但诡异的是,只要见到陈财主,大儿子就会哭个不停,二儿子倒是不哭,但就是笑个不停。

陈财主见两个孩子行为怪异,以为孩子是得了什么病,遂遍访名医前来诊治,但名医们却说孩子并无恶疾缠身。

无奈之下,陈财主只好又来到了寺庙里求助方丈帮忙。

这一回,陈财主终于见到了那位神秘的方丈。

盯着孩子看了一会之后,方丈叹了口气说道:“前人作恶后辈遭殃!这是报应!”

听方丈这样说,陈财主不由得愣住了,连忙问道:“大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只听方丈缓缓说道:“陈施主,不瞒你说,你这两个孩子都是讨债来的。你那大儿子一见你就哭,这都是因为你父亲造得孽!”

“我父亲?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你三岁那年,你父亲看上了邻居的地皮想要将它买下,但邻居却说什么也不肯。为了将地皮弄到手,你父亲竟然设计诬陷邻居偷盗,邻居被关进监牢后心中郁郁不平遂自绝身亡。他人虽死了,但心中的这口怨气却一直未能咽下,于是他就在阎王爷面前将你父亲告了。阎王爷听后大为恼怒,于是就减了你父亲的十年阳寿,并且让此人转世投胎为你孩子,实话告诉你吧,他就是来寻仇的。”

听方丈这样说,陈财主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

方丈说的一点也不差,尽管那时陈财主年纪尚小,但后来也曾听人们说起过此事。或许是遭了报应,父亲不到五十就发病而亡,临死前他口中一直在求饶,在床上痛苦地折腾了三天三夜之后,父亲才气绝身亡。

一想到父亲死时的惨状,陈财主就冷汗直冒。

说完大儿子之后,方丈又说起了二儿子:“这二儿子和大儿子差不多,不过与大儿子不同的是,他并不是来寻仇的,而是来看笑话的。”

“看笑话?这……这是何意?”

“陈财主,你们陈家的生意能有今天的局面难道都是靠你们的精明吗?不要说你家先祖,就拿你来说,缺斤短两、弄虚作假、欺瞒哄骗、以次充好、哄抬囤积等等不法之事你干得还少吗?告诉你,这二儿子就是那些受过你害的人心中怨念所变,他这辈子就是来看笑话的,他就是要看着你的生意一天一天地败落下去!”

听方丈这样说,陈财主再次惊出了一身冷汗:“大师,可我已经改了呀,自从一年前开始我就不再有以上种种行为,老实本分只赚辛苦钱。况且我每天行善,难道这还不能抵偿以前所犯的罪过吗?”

方丈并没有直接回答陈财主的话,而是对着他说道:“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说罢,方丈便转身回到了禅房里关上了门。

离开庙后,陈财主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家中。

此后,陈财主痛改前非成了一名真正的善人。

第二年,家乡突遭大旱,为了帮助灾民们渡过难关,陈财主将全部家产捐了出去。虽然已经变得一无所有了,但陈财主的心里却无比充实。

三年后,他的两个儿子的病奇迹般地好了起来。

(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