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丑女救父

 

民间故事:丑女救父

明朝末年,河北昌黎的李家庄有位李员外,他的夫人早早离世,留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大的叫玉莲,小的叫玉蓉。

虽说双胞胎通常长相相似,但这姐妹俩却截然不同:姐姐玉莲长得花容月貌,美得让人不敢直视;妹妹玉蓉却奇丑无比,也让人不敢直视。

俗话说,女子的美貌是立身之本,李员外为玉蓉的婚事操碎了心,这样的丑女,日后怎么嫁得出去呢?上门来求亲的人,都是冲着姐姐来的。

李员外放出话去:谁要是娶了他家玉蓉,丰厚的嫁妆绝不含糊。可大伙背地里都嘲笑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谁会要她呀?”

父亲发愁,玉蓉却满不在乎,大大咧咧地说:“什么人,什么命,绊不倒,尖尖腚。我就这命了,发愁也没用,随它去吧。”

她一点儿不像个大小姐,跟着小牧童上山抓鸟,跟着渔夫下河摸虾;别人去上学,她也吵着要念书,父亲管不住,只好由着她。

只是她对针线活儿毫无兴趣,碰都不碰。姐姐劝她:“你天生不如人漂亮,还不好好练一手女红,以后谁肯要你?”玉蓉笑着回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别看你模样好,整天对着镜子涂脂抹粉,人总会变老,到时候照样没用。”姐姐听了,觉得这话太丧气,气得不再搭理她。

李员外家门前种了一片桃树,结出的桃子味道鲜美,可惜成熟得太晚,赶不上卖高价,所以李员外也没太在意,没安排专人照料。

这一年,秋天雨水多,天气寒冷,桃子成熟得更慢了,都到了砍高粱的时候,果子还挂在树上。

高粱收割后,怕秸秆被雨淋湿,就连夜扛回来,堆在一棵桃树上,围成了一大圈,后来这事就被忘了。

到了冬天,要拿高粱秆喂牲口,搬开那堆高粱秆,李员外当场看直了眼:原来,夜里堆放高粱捆时,没注意里面包住的那棵桃树还没摘果子,现在打开,果子竟然还是新鲜的。寒冬腊月能吃到鲜桃,简直像王母娘娘的待遇了。

李员外喜出望外,这么好的东西,自己可舍不得吃。这儿离京城不远,得献给皇上。他找了个算卦的问问吉凶,算出来是上上大吉卦,说能大富大贵。

全家人都很高兴,唯独二小姐玉蓉不同意:“那天不过是我突发奇想,弄出了这个花样,有福咱自己享,凭什么要孝敬皇上?我看恐怕不吉利。”

李员外和玉莲哪里听得进去这话?鲜桃送到京城,果然龙心大悦,皇上当即降旨封李员外为“桃千户”,虽说没什么实权,但毕竟是皇封的,当地的父母官也不敢怠慢。

听说第二年皇上还要派钦差到李府考查,有选大小姐进宫的意思。听到这个风声,地方官员纷纷来巴结。一时间,李府风光无限。

李员外得意得忘乎所以,问玉蓉:“怎么样?”

玉蓉说:“爹爹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人的话半句都没错。咱们突然富起来,很多人都妒忌,您老人家一定要多做好事,少得罪人,别到时候墙倒众人推。”

员外没想到她会说出这么些不中听的话,生气地说:“死丫头,长得丑,说话还难听,没救了。”只是可怜她没娘,又长得不好看,也就赌气不再理她。

李府热热闹闹地过了一年。第二年腊月,一匹快马停在李府门前。原来是朝廷到了冬天又想吃鲜桃,派人来催取了。

李家今年也想照去年那样存放桃子,可天气和去年不同,桃子还没等下霜就熟透落果了,根本没法存放。

要是如实告诉皇上,皇上发起火来,降旨把李员外全家捉拿,交给刑部治欺君之罪。到了这个时候,李员外才想起玉蓉的良言,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再说玉蓉,一到大堂,就高呼“冤枉”,声称如果能面见皇上,一定能让皇上吃到鲜桃。三审官不敢隐瞒,玉蓉就得到了面见皇上的机会。

玉蓉跪在金銮殿下,对皇上说:“民女本是农家丑女,死不足惜。我料到皇上今年肯定还想吃鲜桃,就悄悄在后山背坡留了几个果子……”

(图片来源:文推网 wentuif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原来,玉蓉知道天气不可能总像去年那样反常,就根据桃子的生长条件,在后山背阴处移栽了几棵桃树,果然有当年开花的。她守在山上,织了很多草帘子,太阳毒的时候,就用草帘遮住阳光,让桃树多接触雨水,少晒太阳,秋天果子果然晚熟。她又用同样的方法用草盖住果子,还怕虫咬鼠盗,好不容易才保存下来几只鲜桃。

皇上派人跟着玉蓉取来了鲜桃,这才转怒为喜,不但赦免了李员外全家的罪,还要给玉蓉封个名号。

玉蓉说:“民女是死过一回的人了,也不怕皇上怪罪。我冒死进一言,桃子是天生的,有它自己的生长规律,天子硬要强迫它改变,为了几只鲜桃就兴师动众,又是抓人,又是动刑,百姓知道了会很伤心的。

我今年贡桃免罪受封,那明年要是贡不来呢?长此以往,谁还会拥护万岁呢?”

皇上听了,半天说不出话,最后说:“真是难得的人才。当今天下多事,正急需用人。朕不能再以貌取人,耽误了江山社稷。”立刻降旨,选赵玉蓉进宫,封为娘娘。

丑女玉蓉有远见,好学又爱钻研,救了父亲和全家,也成就了自己。

而她的姐姐玉莲,空有一副好模样,高不成低不就,整天在家对着镜子发呆,一听到外面有热闹的声音,就马上说:“皇上派钦差接我进宫当娘娘来啦,快开大门。”一直到老都这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得了妄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