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窗外的黑影
清朝乾隆年间,正值盛夏,酷热难耐。滕州有个举子叫赵文轩,一心渴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便背上行囊,踏上了前往京城赶考的路途。
当他踏入济南地界时,骄阳似火,烤得他口干舌燥。恰好路边有一家客栈,他赶忙进去,点了一壶清茶,坐下慢慢解渴。就在他喝茶的时候,只见烈日下,一位老者正赶着一辆小马车,艰难地朝着客栈走来。
老者汗流浃背,衣服都被汗水湿透贴在身上,似乎每走一步都用尽了全身力气。刚走到店门口,老者身体一软,竟昏倒在地。
赵文轩本就心地善良、热心肠,见状立刻起身,快步跑上前去,将老人小心翼翼地扶进店内。他向店家要了一盆凉水,轻轻给老人擦汗洗脸,又端起桌上的茶,慢慢喂老人喝下。
过了一会儿,老人缓缓苏醒过来,看着赵文轩,眼中满是感激,连忙道谢。赵文轩笑着说:“出门在外,谁都难免遇到难处,这不过是举手之劳,您不必客气。”
老人被赵文轩的善良所打动,当即掏出银两,点了一桌丰盛的酒席,两人便一边吃一边聊了起来。席间,老人自我介绍说:“我叫孙福昌,是兖州顺天祥商号的掌柜,这次要去京城进货。”
滕州和兖州相距不远,赵文轩也听说过顺天祥,那可是兖州数一数二的大商号。他心中不禁有些疑惑,这么大的商号,怎么会让掌柜独自一人赶车出远门呢?想着,赵文轩便问道:“顺天祥伙计佣工那么多,孙掌柜怎么不带个帮手呢?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孙掌柜听后,眼圈一下子红了,叹了口气,端起酒杯,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闷酒,说:“家门不幸啊!”
赵文轩看出孙掌柜有难言之隐,毕竟两人刚认识,也不便多问。他担心孙掌柜路上再出意外,而且两人又都是去京城,便提出与孙掌柜同行,路上也好互相照应。孙掌柜欣然同意。
第二天,两人一同上路。傍晚时分,来到了一个渡口前的小镇。他们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打算天亮后再过河。吃过晚饭,洗漱完毕,正准备休息,突然,窗外有个人影一闪而过。
孙掌柜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神情紧张地说:“他果然来了!赵老弟,请你帮我照看一下床上的那个箱子,那可是我这次进京上货的全部银两!”说完,匆匆走出了客房。
赵文轩满心疑惑,窗外那个人究竟是谁?为什么孙掌柜如此紧张?他弯腰查看那个大木箱子,心想如果里面真如孙掌柜所说装的都是银两,那至少也有几千两。
俗话说“生人面前不露财”,孙掌柜却如此信任他,将这么多钱托付给他,这让赵文轩十分感动。他不敢离开房间半步,生怕出了什么差错,辜负了孙掌柜的信任。
就在这时,院子里突然有人高声呼喊:“不好了!走水了,赶快逃命啊!”赵文轩还没反应过来,大火已经迅速蔓延到了房门口。他想带上箱子逃命,可箱子实在太重,他一个人根本搬不动。
他想喊孙掌柜一起搬,却不见孙掌柜的踪影。无奈之下,他只能只身跑出了客栈。
大火过后,赵文轩心里一直惦记着孙掌柜的箱子,立刻赶回客栈寻找。可眼前的客栈已经烧成一片废墟,哪里还有箱子的影子。一连几天,他都四处打听孙掌柜的下落,却毫无头绪。想到自己受人之托却没能办好事情,赵文轩愧疚不已。
小镇上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都劝他:“赵相公,这箱子是被大火烧了,又不是你故意弄丢的,这是天灾,你何必这么耿耿于怀呢?”但赵文轩却很固执,说:“我既然答应替孙掌柜照看这个箱子,就不能辜负人家的信任,再说就算箱子烧掉了,银子总化不掉吧!无论如何我也一定要把它找回来。”
赵文轩在瓦砾堆里找了好几天,都没找到箱子和银两。他不死心,向人借来铁锹,准备挖地三尺。刚挖了一会儿,锹头碰到了硬物。他满心欢喜,以为找到了箱子,可挖出来一看,却是一个小铁盒。
打开铁盒,他惊呆了,里面竟是一匹玉雕的奔马!这匹玉马雕刻工艺精湛,栩栩如生,一看就价值不菲。赵文轩的父亲生前对玉器很有研究,受父亲影响,他也积累了不少玉器知识,一眼就认出这是一件汉代的宝贝,价值连城。
赵文轩得到这件玉马后,第一个念头就是用它来赔孙掌柜那一箱银子。
于是,他带着玉马,一路打听来到兖州孙掌柜家。可他万万没想到,当他向孙掌柜的儿子孙明讲明事情经过,并提出将玉马作为赔偿送给孙家时,孙明却瞪大了眼睛,恶狠狠地说:“好你个谋财害命的赵文轩,一定是你看到我父亲箱子里的银子,见财起意,害死了我父亲!现在又拿这个不值钱的石头马来骗我,来人啊,把他送到官府治罪!”这个孙明对古董一窍不通,竟把价值连城的汉代玉雕当成了一文不值的石头。
赵文轩费尽口舌,反复解释这件玉雕是汉代古董,价值远超那一箱银子。可孙明这个草包却一口咬定赵文轩见财起意,害死了他父亲。孙明命家人将赵文轩五花大绑,送到了知府衙门。
兖州知府是个贪官,收了孙明的银子,不问青红皂白,就判了赵文轩图财害命之罪,把他打入死牢,秋后问斩。赵文轩满心绝望,仰天长叹:“天哪,我一片好心,怎么换来这样的结果!”孙明再次向知府行贿,竟把“斩监候”改成了“斩立决”。
无辜的赵文轩被押上了刑场。兖州知府一声令下,刽子手正要行刑,突然,刑场外面有人高喊:“刀下留人!”来人正是失踪多日的孙掌柜。
赵文轩一见孙掌柜,顿时声泪俱下:“孙掌柜,你可算回来了!可是……你托我照看的那箱银子被大火烧了,我对不起你啊!”
孙掌柜哈哈大笑:“赵相公,你是我见过最清白的读书人,别说是一箱银子,就是十箱八箱,也买不来你这颗金子般的心!”接着,他走到孙明面前,厉声喝道:“你这个畜生,还不低头认罪!”
孙明一看到父亲,吓得面如土色,颤抖着说:“你……你怎么没被烧死?”原来,孙明并不是孙掌柜的亲生儿子。孙掌柜中年丧妻,没有孩子,便娶了孙明的母亲续弦,当时孙明已经八岁。
长大后,孙明就有了害死继父、独吞家产的野心。这次,孙明趁继父外出进货,勾结歹徒火烧客栈,企图让孙掌柜葬身火海,抢走箱子,幸好孙掌柜早就察觉到了孙明的狼子野心。那天晚上,他在客栈窗外看到的人影就是孙明,猜到养子可能要对他下毒手,便机警地躲了出去。
孙掌柜将孙明在渡口镇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地陈述了一遍。铁证如山,孙明不得不低头认罪。兖州知府只好拿下孙明,释放了赵文轩。
此时,赵文轩仍坚持要把汉代玉马送给孙掌柜,赔偿那箱银子。孙掌柜却惭愧地说:“赵老弟,实在对不住,那天在渡口我骗了你。实话告诉你,那个箱子里装的全是石头,根本不是什么银子!”
赵文轩十分惊诧:“可当时你明明说那是上京进货的银两啊!”孙掌柜指着孙明说:“我早就防着这个畜生了,怎么敢带着那么多银两一个人出门呢?那天在渡口镇的话,是我故意说给窗外这个畜生听的,没想到你当了真,害得你险些丢了性命,是我对不起你啊!”
赵文轩这才明白,为什么在渡口镇找不到那箱“银子”。他的真诚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和钦佩。孙掌柜亲自把这个正直的书生送到京城,好在没有耽误考期。当年,赵文轩考取了进士。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乾隆皇帝的耳朵里,乾隆爷对赵文轩的为人称赞有加,御笔一挥,赐给他“清白书生”四个字。据说,这四个字至今还保存在山东滕州赵氏后人的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