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赵抠门和陈神算

 

民间故事:赵抠门和陈神算

清朝时期,在江南的某个地方,有个叫陈智的讼师,这人诡计多端、足智多谋,还特别能说会道。

他在当地干讼师这行好多年了,帮人办过好多案子,几乎每一件都能算无遗策,用奇招取胜,自然而然就远近闻名,赚了不少钱,大家都送他个外号叫“陈神算”。

当地有个富商叫赵抠门,光听这外号就知道他有多贪婪。赵抠门发家之前,曾向邻居孙寡妇借了180两银子用来做生意。后来他发达了,可孙寡妇的日子却越过越艰难。

孙寡妇拿着借条,隔三岔五就催赵抠门还钱。但这黑心的赵抠门,一直推脱,就是不肯还。孙寡妇又气又愁,生活实在过不下去,最后在一个夜里,在赵抠门家的大门框上上吊自杀了。

第二天凌晨,赵家的仆人发现门框上吊着个人,吓得不轻,连滚带爬地跑去告诉赵抠门。赵抠门听了也吓得够呛,让仆人打着灯笼,引他到门口一看,居然是债主孙寡妇吊死在这儿。

赵抠门心想这下麻烦大了,就这点银子,真惹出人命官司了,得赶紧想办法解决。思来想去,决定找陈神算帮忙。他吩咐仆人别碰尸体,赶紧去请陈神算。

陈神算到了赵家,看了现场,啥也没说,直接走进客厅,和赵抠门的管家玩起了掷骰子。

赵抠门可坐不住了,急忙跑过去,扳着陈神算的肩膀说:“陈兄,你这是搞什么呀!我家出了人命官司,找你帮忙,你怎么还在这儿赌呢?”

陈神算扭头看了赵抠门一眼,慢悠悠地笑了笑,没吭声。赵抠门更着急了:“陈大爷,您就别卖关子了,快给我出个主意吧!你看那死人还吊在我家门外,天一亮我可怎么交代啊?这……”

陈神算冷笑一声,还是不紧不慢地说:“你害怕了吧?要是害怕,让人把死人解下来不就行了?”

“解下来?”赵抠门在慌乱中也来不及多想,赶紧吩咐仆人把门外的尸体解了下来。

尸体落地后,赵抠门还是心急如焚,不知道该怎么办。而陈神算却玩得兴高采烈。赵抠门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又向陈神算询问对策。陈神算目光犀利地盯着他,问道:“赵老板,你是真害怕了?那好,麻烦你再把尸体吊上去。”

“你……你这是在耍我吗?”赵抠门脸色都变了,呼吸也急促起来,“陈神算,我再问你一遍,我的事你到底管不管?”

“瞧你说的!我们干这行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只要给钱,谁的事我都管,何况是你赵老板呢!”

“可我实在不明白,把死人又解又吊,就能帮我消灾了?”

“没错!本来我不想多说,看你这么糊涂,我就给你讲讲。赵老板,论做生意我比不上你,可打官司办案子,你就一窍不通了。

不是我吹牛,这几十年在这一带包揽诉讼,什么场面我没见过,今天还能栽跟头?你要是信得过我,就按我说的做;不然,我这就走。”

“哎……陈大哥别生气,我这实在是乱了分寸。”赵抠门这才冷静下来,对仆人喊道,“还不快去办!”

仆人出去照做后,陈神算捋着胡须说:“然后,你们就紧闭大门,安心睡觉,就当什么都不知道。明白了吗?”

天亮后,有人发现赵家门外吊着死人,赶紧报告了村长。村长过来一看,也大吃一惊,急忙敲开赵家大门,问赵家人这是怎么回事。赵家人按照陈神算的嘱咐,一问三不知。村长只好带着赵抠门去县衙报案。

没过多久,县吏带着差役来到现场,孙寡妇的娘家人也来了。他们看到孙寡妇的惨状,大哭着喊冤,认定孙寡妇是因为向赵抠门索债无果,含冤愤而死,罪责全在赵抠门,请求官府为孙寡妇申冤。

县吏于是命人验尸,结果发现死者脖子上有两道勒痕。这表明死者是先被吊死或勒死,然后被移吊在此,由此推断这是移尸陷害。县吏当场下令将孙寡妇的娘家人拘捕,这就是所谓的“反坐”。

回到县里,赵抠门被无罪释放,得意洋洋地回了家。到家后,他立刻给陈神算送去100两银子。

过了一段时间,陈神算在省城又办了一件漂亮的案子,名声更响亮了。

有个候补知县叫钱明,被巡抚看重,却得罪了将军。将军一直想找机会整治这个小官,可知县不归他管,没办法下手。将军又想借巡抚之手,可巡抚却对钱明百般袒护。将军恼羞成怒,打算把巡抚和钱明一起收拾。

新年到了,大小官员齐聚一堂举行朝贺大礼。礼毕,将军突然想出个坏主意。他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弹劾钱明朝贺时失仪,犯了大不敬之罪,又弹劾巡抚身为一省长官,却对此毫无察觉,难辞其咎。奏折呈上后,果然奏效,朝廷下旨狠狠训斥了巡抚。巡抚心里窝火,却也无可奈何。

一天,巡抚的一个随从在酒楼喝酒,半醉的时候把这事说了出来,众人听了都为之叹息。这时,邻桌一个人笑着说:“依我看,这事简单得很!”

这人正是陈神算。众人听他口出狂言,都愣住了,纷纷看向他问道:“此话怎讲?”

“我是说,只用八个字,就能把事情解决!”

“哪八个字?你快说!”

“要我说不难,你得拿银子来。”

“小意思。你开个价!”

“三千两。”

“你胃口可真大。我得回去禀告抚台大人,再做决定。”

随从回去告诉了巡抚,巡抚答应如果这八个字真能解决问题,就如数支付银子。陈神算便说出了那八个字:“参列前班,不遑后顾。”并表示把这八个字加在奏折中辩解,保证巡抚平安无事。巡抚思索后,觉得有理,就照此写入奏折。

奏折上报后,不久朝廷谕旨就改变了态度,严厉斥责将军,紧接着撤了将军的职,将他降职外调。而巡抚和钱明都平安无事。

这八个字为何有如此大的力量呢?原来,它从官员站位角度说明情况,简单明了地辨清了事情真假。朝贺典礼时,巡抚、将军等地方大员按规定站在前列,其他官员按官位依次排列,知县官职小,自然排在最后。

这样一来,将军、巡抚等大员是看不到后面官员的。如果看到了,那就说明他们自己不守规矩,已经“失仪”。所以这八个字表明巡抚严守仪规,没有违规。朝廷一看,确实如此,于是是非就颠倒过来了。陈神算不仅拿到了三千两银子,还让省城内外的人都见识到了他的厉害。

几年过去,陈神算年纪大了,积蓄也多了,但身体不如从前,就收拾行李回到了老家,想安安静静地休息。

可还是有人不断找上门来。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free.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邻村有个叫王大力的农夫,他老婆一直有外遇。王大力戴了绿帽子,心里特别憋屈,想找机会解决这件事。

一天,王大力骗老婆说要去县城的舅舅家,三天后回来。他老婆表面平静,心里却暗自高兴。王大力前脚刚走,她的相好后脚就来了。

刚到上灯时分,这一男一女就迫不及待地上了床。正要宽衣,突然“咣当”一声,门被撞开,王大力手持尖刀闯了进来。

两人惊恐地望去,只见王大力满身酒气,挥刀刺向那男人,却被男人闪身躲开,还顺势一推,醉醺醺的王大力摔倒在地。男人趁机逃走了。王大力气得暴跳如雷,借着酒劲,把老婆杀了。

第二天酒醒后,王大力又后悔又害怕,心想没抓到奸夫,却杀了老婆,没有证据,按王法不是要偿命吗?这可怎么办?于是他去找陈神算讨主意。

陈神算听了王大力的讲述,沉思片刻说:“事到如今,只有一个办法或许能挽回局面。”接着,他给王大力出了个“绝招”:赶紧回家,这两天晚上别关门,屋里点上灯,然后拿刀藏在门后。一旦有人进屋,不管是谁,上去就杀了,用他来顶替奸夫,这场官司就能解决。

或许有人会问:这招数不仅缺德,而且行不通吧?一是杀一个人就要偿命,再杀一个不是更要偿命吗?二是哪会有人大晚上往别人屋里闯呢?这不是比守株待兔还荒唐吗?

其实不然。按照当时的法律,通奸案中,受害方只要能同时抓住奸夫奸妇,本夫可以直接将其杀死,不用抵命,《水浒传》里武松替哥哥武大郎杀西门庆、潘金莲就是例子。

此外,这一带乡间有个风俗,人们夜间走路走累了,只要经过的人家没关门,灯还亮着,不管认不认识,都可以进去休息。正是因为了解这些,陈神算才给王大力出了这个“绝招”。

王大力依计行事。当晚,他大开院门和屋门,挑亮灯火,手拿菜刀躲在门后。

一直等到二更将尽,果然有个人打着小灯笼走进来。王大力心跳加速,握紧菜刀藏好。那人进了屋,坐到凳子上,把灯笼放在桌子上,还没来得及开口,王大力就从背后挥起了菜刀。

天快亮时,陈神算跟着王大力去看尸体,商量后续对策。到了王家,陈神算借着灯光一看,突然大叫一声“儿啊”,随后就昏死过去,倒地不起,再也没有醒来。

原来,这个无辜的被害人正是陈神算的独生子!他在外地经商,刚回家,路过村子时走累了,想找个人家休息一下,没想到鬼使神差地来到了王大力家。

王大力听到陈神算只喊了一声“儿”就昏倒了,知道事情不妙。他使劲摇晃陈神算,又掐人中,都无济于事,一探鼻息,已经没气了。

王大力当然不认识陈神算的儿子,可在这片刻之间,他却害死了陈家父子。王大力知道自己闯了大祸,索性去县里自首,听候处置。

县里审理此案后,认为陈神算纯属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王大力因故意杀人后自首,被判斩监候。那个奸夫后来也被逮捕,被判徒刑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