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地窖奇案

 

民间故事:地窖奇案

话说在北宋时期的河南汝宁府上蔡县,有个家大业大的富商叫赵万贯。

他娶了钱氏为妻,育有一子,名叫赵俊生,年方二十五岁,娶了孙秀娘为妻。

孙秀娘刚满二十岁,长得那叫一个如花似玉,娇艳动人。

有一天,赵俊生在热闹繁华的街市闲逛,碰到个算命先生。那先生掐指一算,脸色一沉,说他在接下来的一百天内会有血光之灾,只有外出躲避才能逃过此劫。

赵俊生心里琢磨,自己有个结拜大哥叫周兴,在河南府洛阳做生意,不如去他那儿躲灾,顺便还能做点小买卖。

赵俊生回到家,把这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母。赵万贯听后,想了想说道:“既然这样,我这儿有一对翡翠镯子,还有一百颗上等珍珠,你拿去你大哥那儿卖,估摸着能值十万贯钱。”

赵俊生一听,赶忙点头答应。正说着,一旁的媳妇孙秀娘走上前,忧心忡忡地说道:“公婆,你们也知道,丈夫在家整天就知道喝酒。要是带着这么多贵重的宝贝出门,我实在担心路上会出岔子,哪能放心让他一个人去呢?如今太平盛世,我想和丈夫一起去。”

赵万贯点头说:“我也担心他喝酒误事,你能一起去,那再好不过了。今天是个黄道吉日,你们赶紧收拾行李出发吧!”

说完,就把珍珠和翡翠镯子交给赵俊生,还反复叮嘱他,过了一百天就赶紧回家,别在外面瞎晃悠,免得让父母担心。赵俊生应下后,便和孙秀娘告别父母,踏上了旅程。

到了晚上,两人找了家酒店落脚,简单吃了点酒菜。正吃着,一个道士模样的人走进店里。

那道士瞧了瞧赵俊生夫妇,开口说道:“贫道路过此地,想化点斋饭。”赵俊生向来敬重道教,对道士颇有好感,连忙说道:“道长请坐,一起喝几杯。”

道士坐下后,突然问道:“赵俊生,你们夫妇二人这是要去哪里啊?”赵俊生一听,大吃一惊,说道:“道长,我与您素不相识,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道士微微一笑,说道:“贫道承蒙真人传授,能知过去未来,吉凶之事无所不晓。看你们二人的气色,眼下必有大祸临头,一定要多加小心。”

赵俊生一听,赶忙说道:“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该如何躲避灾祸。况且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道长既然知晓吉凶,还请发发慈悲,救救我们。”

道士见他们态度诚恳,便说道:“贫道看你们夫妇二人平日里行善积德,不忍心见死不救。这里有两颗丹药,你们二人各服一颗,自然能免除灾祸。

不过,你们得把身边的宝物藏好。要是遇到危险,就到山中来找清风道长。”说完,道士便告辞离开了。

赵俊生夫妇一路上日夜兼程,没过多久,就快到洛阳县了。

可这时候,他们听到路上的行人都在纷纷议论,说西夏国王李元昊兴兵侵犯边境,百姓们都吓得四处逃命。

赵俊生听了这些传言,心里犯起了嘀咕,思索片刻后,对妻子孙秀娘说:“我在家时结识了一个朋友,叫吴德,他在开封府郑州管下的汜水县居住。前几年他来我们县做生意的时候,我可没少帮他。如今这情况,我们不如去投奔他。”

孙秀娘觉得有理,便听从了丈夫的建议。赵俊生向当地村民打听了路径,带着妻子来到了吴德家门口,先让人进去通报一声。吴德听说后,立刻热情地出来迎接赵俊生夫妇进屋。

双方见面,一番行礼客套后,喝过茶,吴德便问他们此番前来的缘由。赵俊生就把因为算命出来躲灾,父亲让他带着珍珠和翡翠镯子去洛阳经商,又因听闻西夏要兴兵犯境,所以来投奔他的事详细说了一遍。

吴德听着,眼睛却不时地打量孙秀娘,见她容貌绝美,心里顿时起了歪念。吴德对赵俊生说道:“洛阳和咱们这里都归开封管辖,西夏要是真打过来,咱们这里也保不住。我家有个地窖,要是贼兵来了,咱们躲进去,准能太平无事。贤弟就放心在这里住些日子吧。”说完,便吩咐家里人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又让仆人刘二去把邻居张大妈请来作陪。

刘二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张大妈就来了,和孙秀娘见了面,然后把她请到后堂,吴德的妻子也出来热情款待。到了晚上,他们收拾了一间屋子让赵俊生夫妻休息。

过了几天,吴德见财起意,又贪恋孙秀娘的美色,便偷偷把刘二叫到一旁,低声吩咐道:“我去上蔡县做买卖的时候,被赵俊生把本钱全坑没了。今天他带着老婆来我家,还带着一百颗珍珠和一对翡翠镯子。你现在帮我出这口气,把他带到没人的地方给我杀了,记住,刀上得见血,然后把那些珠宝和他头上的头巾拿回来给我作证。

只要你办成了,我保你下半辈子衣食无忧,绝不食言。”

刘二一听,心里乐开了花,两人鬼鬼祟祟地商量好后,便各自准备去了。

第二天,吴德假惺惺地对赵俊生说:“我有个小庄子,庄子里有个地窖,贤弟你要不要去看看?”赵俊生毫无防备,想都没想就答应道:“既然贤兄有庄子,那我就和刘二一起去瞧瞧。”

当天,他就和刘二一同前往。赵俊生一直把宝物贴身带着。两人走到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刘二突然从腰间抽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刀,恶狠狠地说:“小子,我奉我家主人的命令,说你在上蔡县的时候坑了他的本钱,今天既然来了,就让我结果了你。这事儿可跟我没关系,你可别怨我。”

说完,举刀就朝赵俊生砍去。赵俊生吓得脸色惨白,魂飞魄散,连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刘二哥,你听我说啊!他在上蔡县的时候,我可没少帮他。他现在见我老婆漂亮,就恩将仇报,想谋财害命,霸占我老婆,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求你可怜可怜我家中还有七旬的父母无人赡养,饶我一条命吧,这可是积大德的好事啊!”

刘二听了,哼了一声,说道:“我只是奉命行事,得把宝物拿回去交差。我问你,宝物现在在哪儿?”

赵俊生连忙说:“宝物就在我身上,你拿走吧,求你放我一条生路。”

刘二看到了宝物,又说:“我听说贪图别人钱财的人,不一定非要害人性命。现在我已经有了宝物,还得拿你的头巾作证,刀上也得有血迹,我才能回去交差。不然,我也不好做人情。”

赵俊生连忙说:“这好办。”于是,他摘下头巾,又狠狠咬破舌尖,往刀上喷了血。刘二这才说:“我今天就饶你一命,你赶紧滚得远远的,别让我再看到你。”赵俊生连声道谢,说:“我能保住性命,一定远远离开。”说完,便慌慌张张地拜别刘二跑了。

当天,刘二拿着宝物,急匆匆地跑回家交给吴德。

吴德高兴得合不拢嘴,马上吩咐摆酒,在后堂请嫂嫂孙秀娘出来。孙秀娘见天色已晚,丈夫还没回来,便问吴德:“叔叔,你让我丈夫去看庄子,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

吴德嬉皮笑脸地说:“嫂嫂,我家也挺富裕的,你要是跟了我,保你一辈子吃香喝辣,何必还惦记着你那死鬼丈夫呢?”孙秀娘一听,气得满脸通红,说道:“我丈夫还好好的,叔叔你怎么能说出这种不知廉耻的话?”

吴德见孙秀娘长得漂亮,按捺不住心中的邪念,上前就想抱住她。孙秀娘大怒,用力把吴德推开,义正言辞地说:“我听说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我丈夫又没抛弃我,我怎么能做出伤风败俗的事,玷污自己的名节呢!”

吴德见软的不行,就恶狠狠地说:“你丈夫现在已经被我杀了,你要是不信,我把东西拿给你看,让你死了这条心。”

说完,他把几样东西扔在地上,冷笑道:“娘子,你看看这头巾,刀上还有血呢。你要是不顺从我,今天也别想活着离开。”孙秀娘一看这些东西,顿时心如死灰,哭倒在地。

吴德上前把她抱起来,假惺惺地说:“嫂嫂,你别难过,你丈夫都死了,你跟了我也不算辱没了你,你何必这么固执呢!”说完,又想强行求欢。

孙秀娘心里明白,这恶贼谋财害命,杀了自己的丈夫,现在又想霸占自己。要是不答应他,肯定会遭他毒手。于是,她强忍着悲痛,对吴德说:“我已经有半年身孕了,你要是真想和我在一起,等我把孩子生下来再说。不然,我宁愿一死,也不会从了你。”

吴德心想,等她把孩子生下来,她也跑不了。于是就答应了她。

他叫来张大妈,吩咐道:“你带这位娘子去深山里的山神庙旁边,我在那儿有一所空房子,你把她藏在那里。等她把孩子生下来,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给我扔了,等她满月了再回来告诉我。”

当天,张大妈就按照他的话,带着孙秀娘走了。

话说两头,赵俊生的父亲赵万贯,在家中天天思念儿子和媳妇,他们一直没回来,也没有一点消息。赵万贯心急如焚,和妻子商量后,把家里的财产封存起来,带上一些金银,就沿路寻找他们。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孙秀娘在山神庙旁边的空房子里已经住了好几个月。

一天,她突然肚子疼得厉害,生下了一个男孩。张大妈看着孩子,皱着眉头说:“这孩子还是扔到河里去吧,要是让吴老爷知道了,我可吃不了兜着走。”孙秀娘泪流满面,再三哀求道:“张大妈,看在他父亲惨遭横祸的份上,这孩子也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啊。求您发发慈悲,等他满月了再扔也不迟。”

张大妈见孙秀娘实在可怜,心中不忍,便答应了。日子过得很快,孩子满月了,孙秀娘写下孩子的出生年月日,放在孩子身上,把他丢在山神庙里,希望能有好心人抱去抚养,留他一条性命。

然后,她和张大妈把孩子抱到了庙里。巧的是,赵万贯夫妻正好来这座山神庙里求问吉凶,刚走进庙,就撞见了孙秀娘。公婆二人又惊又喜,忙问儿子在哪里?孙秀娘悲痛万分,低声把之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赵万贯听了,气得浑身发抖,痛苦万分,赶忙写了状子去告状。

正好包公前来当地访察民情,得知了这件事。第二天,包公派得力手下王猛带着一道公文,直接前往郑州管下的汜水县。

王猛到了地方,下了马,就把吴德抓了起来,押解到公堂。包公让手下先打了吴德一百大板,然后暂时把他关进监狱,还没来得及详细审问。张大妈也决定出来作证,希望孙秀娘日后能报答她的恩情。包公让赵万贯等人在外面等候。

再说赵俊生,自从离开了汜水县,四处漂泊,无处安身。后来,他来到山里,遇到了清风道长,被留在庵中修行出家。

他一直不知道父母和妻子的下落,心中十分忧愁。一天,清风道长对赵俊生说:“我今天让你去开封府化缘,你在那里有亲戚,你要小心行事,回来后把情况告诉我。”

赵俊生拜别师父,前往开封府。在那里,他终于和父母、妻子团聚了,一家人相拥而泣。然后,他们一起回到府衙前。

这时,包公正好升堂审案,赵万贯父子就把之前的事哭着又详细诉说了一遍。包公马上让人从监狱里把吴德等人提出来审问,吴德见事情败露,不敢抵赖,一一招供,承认自己贪财谋命、强占他人妻子的罪行。

包公大怒,下令给吴德戴上长枷脚镣,送进死牢。把吴德的家产,一半赏给刘二,一半赏给张大妈。追回的宝物还给赵俊生。吴德的妻子被发配到边远地区充军。

听到这件事的百姓们都拍手称快,纷纷称赞包公断案如神,为民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