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善良夫妻养大儿子考状元,娇女善举引来皇帝女婿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叫李永贵的穷苦人,他和他的妻子张氏一直没有孩子,他们十分渴望能有一个儿子。有一天,他们在路边捡到了一个被遗弃的男婴,他们高兴极了,就把他带回家,取名为李文才,当作亲生儿子养育。
李文才长大后,聪明好学,勤奋刻苦,李永贵和张氏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考中进士,改变家庭的贫困命运。李文才也不负父母的期望,他努力读书,参加了会试,并且一举中第。
李文才中试后,就要去京城参加殿试。他向父母告别时,李永贵和张氏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给了他,让他路上小心,并祝福他能考中状元。李文才感激涕零,拜别父母后,就启程前往京城。
李文才走了不久,李永贵和张氏就遭到了一场不幸。有一天晚上,一群强盗闯进了他们的家里,抢走了他们所有的东西,并且还打伤了李永贵。张氏为了保护丈夫,挡在了强盗面前,被强盗砍死了。强盗得手后就逃走了。
第二天早上,邻居发现了这件事情,就报了官。官府派人来调查,并把张氏的尸体埋葬了。李永贵伤重不治,在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文才啊……”
李文才在路上并不知道家里发生的惨剧。他一路顺风顺水地到达了京城,并参加了殿试。殿试结束后,结果公布了。李文才果然考中了状元,并被皇帝召见。皇帝对他十分赞赏,并赐给他金银珠宝和美女。
李文才虽然得到了皇帝的恩宠,但是心里却没有一点喜悦。他只想快点回家见父母,并把自己的荣耀和幸福与他们分享。于是,他向皇帝请辞,并请求回乡省亲。皇帝同意了,并派了一队随从护送他回家。
李文才回到家乡时,却发现自己的家已经成了一片废墟。他急忙下马询问邻居发生了什么事情。邻居告诉了他父母被强盗杀害的事实,并指给他看父母的坟墓。
李文才听完后如同晴天霹雳,心如刀割。他跑到父母的坟前,跪倒在地,放声大哭。他哭诉自己的不孝,哭诉自己的无能,哭诉自己的悲惨。他一连哭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也不理会随从的劝慰。最后,他终于哭死在父母的坟前。
李文才死后,皇帝得知了这件事情,十分惋惜。他下令追赠李文才为文忠侯,并派人抓捕强盗。不久,强盗被捕获,并被处以极刑。皇帝还下令在李文才的家乡建立了一座忠孝祠,以表彰他的忠孝之心。
就在这时,有一个叫王永福的穷苦人,他和他的妻子刘氏也一直没有孩子,他们十分渴望能有一个女儿。有一天,他们在路边捡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她身上只有一块锦缎和一封信。信上写着:“此女名叫李兰花,是李文才之女,因家中贫困无力抚养,只好遗弃于此。望有缘人能收留她,并给她一个幸福的家庭。”
王永福和刘氏看了信后,十分同情这个女婴。他们想起了李文才的故事,并觉得这是天意。于是,他们就把她带回家,当作亲生女儿养育,并按照信上的名字叫她李兰花。
李兰花长大后,美丽善良,聪慧贤淑。王永福和刘氏对她十分疼爱,并希望她能嫁个好人家。李兰花也不负父母的期望,她勤劳孝顺,乐于助人,并且还会读书写字。
有一年,京城又要举行科举考试。有一个叫张文达的书生,他是李文才的远房侄子。他听说了李文才的故事后,就立志要继承他的遗志,并考中进士。于是,他带着一本《四书五经》和一些银钱,就出发去京城参加考试。
张文达在路上遇到了一个老乞丐,他饿得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老乞丐看到张文达后,就向他乞讨一些钱或食物。张文达心中一动,就把自己所有的银钱都给了老乞丐,并说:“这是我所有的钱了,请你拿去买些吃的吧。”
老乞丐接过钱后,十分感激。他问张文达:“你是谁?你要去哪里?”
张文达说:“我叫张文达,我是李文才的侄子。我要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老乞丐听了后更加感动。他说:“你真是个好人啊!你知道吗?我就是那个杀死你叔叔和婶婶的强盗头目。我因为良心不安而逃出了官府的监狱,后来又被一位慈善的大夫救了性命,但是却变成了一个乞丐。我一直在寻找你叔叔的后人,想要向他们赎罪。今天遇到了你,我觉得这是上天的安排。我有一件东西要给你,这是你叔叔的遗物,也是他考中状元时皇帝赐给他的金牌。你拿着它去京城吧,它会给你带来好运的。”
说完,老乞丐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金光闪闪的金牌,上面刻着“文忠侯”三个大字。他把金牌递给张文达,并说:“你一定要记住,做人要忠孝仁义,不要像我一样做了恶事后悔不已。”
张文达接过金牌后,十分惊讶。他看着老乞丐,不知道该说什么。他觉得老乞丐虽然犯了大罪,但是也有悔改之心,并且还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给了自己。于是,他对老乞丐说:“你放心吧,我会珍惜这个金牌,并且努力考试,不辜负你和我叔叔的期望。至于你,我希望你能早日得到平安和快乐。”
说完,张文达就继续上路了。老乞丐看着他的背影,感慨万千。他默默祈祷张文达能考中进士,并且过上幸福的生活。
张文达带着金牌到了京城,并参加了会试和殿试。他发现金牌果然有神奇的作用,每次考试都能遇到自己擅长的题目,并且写得十分流畅。最后,他也考中了状元,并被皇帝召见。
皇帝看到张文达手中的金牌后,十分惊讶。他问张文达:“这个金牌是从哪里来的?”
张文达就把自己在路上遇到老乞丐的事情告诉了皇帝。皇帝听了后十分感动,并赞扬张文达是个有德有才的人。他对张文达说:“你既然有了这个金牌,就不用再接受我的赏赐了。你可以自由选择你想要的东西。”
张文达想了想,就对皇帝说:“陛下,我只想回家见父母,并把我的荣耀和幸福与他们分享。至于其他的东西,我都不需要。”
皇帝听了后更加欣赏张文达,并同意了他的请求。他还派了一队随从护送他回家,并赐给他一座庄园和一些金银珠宝。
张文达回到家乡时,却发现自己的家已经被一场大火烧毁了。他急忙下马询问邻居发生了什么事情。邻居告诉了他父母被火灾烧死的事实,并指给他看父母的坟墓。
张文达听完后如同晴天霹雳,心如刀割。他跑到父母的坟前,跪倒在地,放声大哭。他哭诉自己的不孝,哭诉自己的无能,哭诉自己的悲惨。他一连哭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也不理会随从的劝慰。最后,他终于哭死在父母的坟前。
张文达死后,皇帝得知了这件事情,十分惋惜。他下令追赠张文达为文达侯,并派人抓捕放火的凶手。不久,凶手被捕获,并被处以极刑。皇帝还下令在张文达的家乡建立了一座忠孝祠,以表彰他的忠孝之心。
就在这时,有一个叫李兰花的女孩,她是王永福和刘氏收养的女儿。她长大后,美丽善良,聪慧贤淑。她每天都会去忠孝祠拜祭李文才和张文达,并为他们祈求平安和幸福。她也经常去帮助那些穷苦和困难的人,并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施舍给他们。
有一天,她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他叫刘文明,是皇帝的儿子,也就是太子。他因为厌倦了宫廷的生活,就偷偷出了宫,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他看到李兰花后,一见钟情,并跟着她去了忠孝祠。
刘文明在忠孝祠里看到了李兰花拜祭李文才和张文达,并听到了她对他们的赞美和祝福。他十分感动,并对李兰花说:“你是谁?你为什么要拜祭他们?”
李兰花回答说:“我叫李兰花,我是李文才的女儿。我因为家中贫困无力抚养,所以被遗弃在路边。后来被王永福和刘氏收养,并当作亲生女儿养育。我每天都会来拜祭我的父亲和我的表哥,并为他们祈求平安和幸福。”
刘文明听了后更加感动,并对李兰花说:“你真是个好女孩啊!你知道吗?我就是皇帝的儿子,也就是太子。我今天出宫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没想到遇到了你。我对你一见钟情,并且想要娶你为妻。”
李兰花听了后十分惊讶。她看着刘文明,不知道该说什么。她觉得刘文明虽然是太子,但是却没有架子和傲气,并且还对自己有情有义。于是,她对刘文明说:“你真的是太子吗?你真的喜欢我吗?”
刘文明说:“我没有骗你,我真的是太子,我真的喜欢你。如果你不相信我,你可以跟我回宫去看看。”
李兰花想了想,就同意了刘文明的请求。于是,刘文明就带着李兰花回了宫里。刘文明向皇帝和皇后介绍了李兰花,并说他想要娶她为妻。皇帝和皇后一开始有些犹豫,觉得李兰花出身太低,不配做太子妃。但是当他们听说了李兰花的身世和品德后,就十分欣赏她,并且同意了刘文明的请求。他们还赐给李兰花一块锦缎和一封信,上面写着:“此女名叫刘兰花,是刘文明之妻,因家中富贵无比,只好赐予天下。望有缘人能祝福她,并给她一个幸福的家庭。”
李兰花和刘文明就这样成了夫妻,并且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每年都会回到李文才和张文达的家乡,拜祭他们的坟墓,并把自己的快乐和感激与他们分享。他们也经常去帮助那些穷苦和困难的人,并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施舍给他们。
李兰花和刘文明的善举感动了天地,他们也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刘文才,以纪念李文才和张文达。刘文才长大后,也继承了父母的德才,并且成为了一代明君。他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并且把忠孝仁义作为自己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