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妻子濒死,乌鸦上门,丈夫怒了,郎中:快请它进来
明朝嘉靖年间,大同府有位名叫崔茂源的富商,他为人和善乐善好施,生意做的是顺风顺水,刚过而立之年便成了大同府赫赫有名的商界翘楚。
这一日,崔茂源正在柜台后面整理账目。
忽然间,一个中年男子心急火燎地从外面跑了进来。
崔茂源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看去,却见来人正是他的好友梁三友。
见到此人,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就涌上了他的心头!
崔茂源和梁三友都是山西太原人士,有了老乡这个身份,平日里两人经常坐在一起喝酒聊天,称得上是至交好友。
一个月前,因家中有事,梁三友便回了老家一趟。崔茂源因牵挂家中体弱多病的妻子林氏,遂拜托梁三友前往家中探望一番。
崔茂源的妻子林氏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不仅长得如花似玉,而且知书达理。成婚后,两人恩恩爱爱举案齐眉,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堪称人见人羡的好鸳鸯。
然而,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婚后仅仅三个月,林氏突然身染重病。这些年来,崔茂源想尽了各种办法为娇妻求医问药,但林氏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
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林氏曾经多次想要了却残生,但都被人救了下来。因生意需要,崔茂源常年在外,为了照顾妻子,崔茂源便请了一对姓张的夫妻来照顾林氏的日常起居。
梁三友临行前,崔茂源特地嘱咐他要去家中探望一番。此刻见到好友慌里慌张的样子,你说,崔茂源的心里能不紧张吗?
果不其然,梁三友一进门就喘着气说道:“崔兄,大事不好!”说完,梁三友便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递给了崔茂源。
颤抖着双手,崔茂源接过了信封。或许是太过紧张了,崔茂源竟然没能拿稳信封。
梁三友见状,连忙捡起信封将一张纸从信封里抽了出来。
崔茂源哆嗦着打开了纸,上面只有歪歪扭扭的四个字:“病危!速归!”
看到这四个字,泪水瞬间就从崔茂源的眼中流了出来!
见崔茂源尚在那里发呆,梁三友连忙推了推他:“崔兄,崔兄?”
听见梁三友说话,崔茂源这才缓过神来。冷静了片刻之后,他便将店里的生意简单交代了一番之后随即匆匆踏上了回乡的路程。
大同府距离太原大约有五百多里的路程,坐马车的话也就十天左右的时间。为了赶时间,崔茂源特地雇了一辆马车。
五天后,崔茂源来到了离太原尚有二百多里的代县。
正当他急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前方路上迎面而来的两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两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正在抬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吃力的往前走着。直到走到近前,崔茂源才看清楚,两人抬的竟然是一口棺材!
就在崔茂源目瞪口呆之时,两个年轻小伙似乎是走的累了,随即在他不远处停了下来歇起了脚。
崔茂源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但这样的事情也是头一次见,随即上前问道:“年轻人,你们这是干什么?为什么大白天的抬着一口棺材?”
一位年纪稍大一点的男子见崔茂源不像坏人,随即苦笑一声说道:“这位大哥,实不相瞒,这棺中之人乃是家父,因客死他乡不能安葬,故而我兄弟二人特地抬棺回乡,也好让家父叶落归根。”
听他说完,崔茂源这才明白了过来,可他心中还有疑惑,随即又问:“既然是扶柩回籍,那为何不用马车?”
男子长叹一口气说道:“哎,不是我们不想,实在是没办法呀。家父生前曾是一名郎中,半年前被人请到太原看病。因不肯用药害人,被那大户人家设计陷害致死。为了给父亲洗脱罪名,我兄弟二人已经将家中财物折腾一空,谁知却弄了个人财两空。无奈之下,我们也只好如此了。”
听了这人的哭诉,崔茂源顿时起了怜悯之心,随即说道:“小兄弟,你老家距离此地尚有二百多里,你们两人抬着棺木还不知道走到何时才能到家。这样吧,我这里有辆马车可借你们一用。”说吧,崔茂源便开始收拾起了东西。
年轻小伙见他这般,连忙说道:“大哥,你我素不相识,这……这怎么能行?”
崔茂源淡然一笑说道:“这有什么?你我虽素不相识,但从你刚才的话中,我能听出你父肯定是个至善之人。些许小忙,算不得什么。这里还有十两银子,拿上它回老家给你爹办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去吧。”说罢,崔茂源将银子塞在男子手中随即转身就走。
看着崔茂源渐行渐远的背影,兄弟二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朝着他的背影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因为将马车送了人,崔茂源便想着在前方的集镇上重新雇辆马车。
可就在他急急忙忙往前赶的时候,天气突然变了,瞬间,狂风就夹杂着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雨急路陡不便前行,崔茂源便想着先避一会雨再走。
抬眼一看,却见不远处的山坡上有间破庙,随即拔腿跑了过去。
进到破庙,崔茂源便靠着墙角坐了下来。他刚坐定,就听一旁的废墟之中发出声响。
崔茂源心生疑惑,便循声走去,扒拉开废墟一看,却见一只乌鸦幼鸟正在那里扑腾乱动。幼鸟极小,大约只有一寸来长,羽翼未丰,应该是因为刮风下雨从鸟窝跌落而又被碎砖砸中。
见幼鸟被砖石压住脱不得身,崔茂源顿生怜悯之情,随即将小乌鸦从废墟中拿了出来,见它脚上破了一个大口子,又从身上扯下一块布子将受伤之处包了起来。
就在崔茂源给小乌鸦包扎完之后,几只大乌鸦从远处飞了过来落在破败的断墙之上冲着他叫了起来。
随后,崔茂源又将小乌鸦放在了那只大乌鸦的跟前,见它们结伴飞去他才又回到墙角坐了下来。
连日来忙于赶路,此刻休息下之后,崔茂源顿感身心俱疲,随即靠着墙角打起了呼噜。
也不知过了多久,崔茂源被一阵叽叽喳喳的叫声吵醒了,抬眼一看,却见数十只乌鸦正围着他扑腾乱飞,有的在他身上拉屎,有的则用尖嘴啄他。
见乌鸦这般,崔茂源不由得火冒三丈,捡起石块起身就朝乌鸦砸去,一边砸一边骂道:“好你个忘恩负义的黑乌鸦,我好心救你幼崽,你却这般恩将仇报,怪不得人们都说你是个不祥之物呢?”
不骂还不要紧,这一骂竟然惹来了更多的乌鸦朝他扑来,崔茂源更加怒了,一边用石块砸乌鸦一边朝外走去。
可就在他离开墙角走出屋子的那一刻,只听“轰隆”一声,就在他刚刚坐的地方,断墙塌了!
看到这一幕,崔茂源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缓过神来之后他才赫然明白:乌鸦这是在救他!
说来也怪,就在断墙倒塌的那一刻,乌鸦便一哄而散了。
见雨已经停了,崔茂源不敢耽搁,随即离开破庙朝着集镇走去。来到镇子上之后,崔茂源重新雇了一辆马车,随后便马不停蹄地朝家赶去。
四天后,崔茂源回到了老家。
回到家时,妻子已经奄奄一息了。看着即将离世的妻子,崔茂源悲从中来,却又无可奈何。可就在此时,令他愤怒的事情发生了。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他家门口的一棵大树上忽然飞来了一群乌鸦。
要知道,乌鸦可是不祥之物,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死亡。
看到这一幕,崔茂源顿时火冒三丈,随即冲出屋外,抬头一看,却见树上落着数不清的乌鸦,为首的正是那只被他救下的小乌鸦,在它脚下还缠着崔茂源为它包扎的布条。
见此,崔茂源更加来气了,指着乌鸦就大声叫骂了起来:“好你个不通人性的黑老鸹,四天前我才救下你的性命,今日里你却忘恩负义,我妻子尚未离世,你就在我家门口叫个不停,莫非是在催命吗?”
崔茂源越说越气,拿起石块就要将乌鸦赶走。
可就在这时,一个男人却将他拦了下来:“恩公,不可!这乌鸦乃是报恩来的,快将它请进来!”
听闻此言,崔茂源连忙朝身后看去,却见眼前之人正是那半路抬棺之人。
“你,你怎么来了?”崔茂源疑惑的问道。
“我和乌鸦一样都是来报恩的。”男子笑着说道。
原来,得到崔茂源的帮助之后,男子便将棺材放到了马车之上,走了一段路之后,男子忽然想起崔茂源曾经说起过家有病危的妻子。
因自己是个郎中,跟着父亲已行医多年,遂让弟弟独自一人先送父亲的灵柩回乡,他则一路追随崔茂源赶了过来。
在当时候的交谈中,男子已经得知林氏十有八九得的是久咳不愈之症,他父亲在世时曾经告诉他一个偏房,说是将乌鸦肉煮熟再配以其他药物就能治疗肺痨咳嗽。
听了男子的话,崔茂源当即就高兴的喜出望外,随即赶紧带着他来到了屋中。男子只看一眼便知林氏的病情与自己预料的丝毫不差。
就在此时,只听院外“通”的一声,两人急忙跑出院子一看,一只乌鸦已经掉落在地。
随后,男子便将乌鸦肉配在了药物之中,喂着林氏喝下之后,林氏的病情果然好转了许多。
接连吃下三只乌鸦之后,林氏的病情彻底好了。
就在林氏的病情好转之后,那群乌鸦便消失不见了。
为了感念乌鸦的救命之恩,崔茂源特地在村外盖了一座“鸦神庙”。
后来,崔茂源与那郎中结为异姓兄弟,在崔茂源的帮助之下,男子的父亲得以沉冤昭雪。
林氏的病好之后,第二年她就给崔茂源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此后,夫妻恩恩爱爱,一家子和和美美的生活了下来。
(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