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科举高中后,李纨面对流离失散的贾家人,为何选择坐视不理?
《红楼梦》第5回,记录了金陵十二钗的判曲,分别暗示了十二钗的最终结局,其中李纨的红楼梦判曲《晚韶华》的内容是这样的: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位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李纨的判曲跟《红楼梦》的最终结局紧密相关:在贾家抄家败落后,贾兰似乎通过科举考试的手段,重新回到官场贵族的行列,李纨作为贾兰的母亲,亦是“戴珠冠,披凤袄”,可见最终李纨母子成了最后的赢家。
贾兰科举高中后,李纨面对流离失散的贾家人,为何选择坐视不理?
但曹雪芹明显对李纨持有批评的态度,写下“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鸷积儿孙”的判语,貌似贾家衰落之后,树倒猢狲散,但李纨却见死不救,并未对贾家人施以援手,被曹公认为“不积阴鸷”。
李纨为何会这么狠心,跟贾家划清界限?如果是因为李纨自私无情,那她便没有被列入金陵十二钗的资格,可曹公却仍将其列入,可见李纨的品行并无太大问题,最终对贾家人的袖手旁观,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曹雪芹给予了理解。
图片来源:1987 红楼梦 1080P高清
那么,李纨到底在贾家经历了什么,让她选择“不积阴鸷”,坐视贾家人的生死变迁?任何问题的答案最终都能归结于两个字——利益!
贾兰科举高中后,李纨面对流离失散的贾家人,为何选择坐视不理?
李纨在贾家其实过的很辛苦,她的丈夫早早去世,只留下一个儿子贾兰,这是李纨最大的资本。
按照封建时代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荣国府二房的继承权应由嫡长子贾珠继承,贾珠去世后,按照流程,继承权应该由其子贾兰,即二房嫡长孙来继承。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朝朱元璋,在太子朱标去世后,将皇位传承给了嫡长孙朱允炆,这是最正统的继承顺序。
但在《红楼梦》中,我们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贾兰这个未来荣国府二房的继承者,他的存在感微乎其微,甚至整本书中,贾兰的戏份都不多,这并不是曹雪芹的疏漏,而是用这种手法展示贾兰地位的边缘化。
贾兰科举高中后,李纨面对流离失散的贾家人,为何选择坐视不理?
在荣国府高层中,有人不希望贾兰继承家业,这个人就是王夫人!至于原因,陈大康在《荣国府的经济账》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照慈禧太后、光绪帝的关系,作了一个形象的对比:
即使撇开世袭前程不论,还有个问题横亘于王夫人、李纨之间:一旦贾政去世,这一房该谁当家?是宝二爷,还是贾兰?按理应是长房长孙贾兰接手,此时宝玉就得分房另住,面临这样的窘境,王夫人将情以何堪?打一个很不恰当的比方,同治帝死后,慈禧太后找的继承人是光绪帝,但他是作为咸丰帝的嗣子登基,而不是替同治找个嗣子继位。倘若找了个嗣子继位,那慈禧便是太太后,而不是太后,她也无资格再垂帘听政,光绪帝作为咸丰帝的嗣子登基,这使得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的处境十分尴尬。——《荣国府的经济账》
王夫人就好比慈禧,李纨便是阿鲁特氏,如果按照正常的继承流程,贾兰便是荣国府未来的男主人,李纨作为其母,便可以掌管整个荣国府的家务。
贾兰科举高中后,李纨面对流离失散的贾家人,为何选择坐视不理?
王夫人自然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她更希望自己儿子贾宝玉继承家业,这样自己便能以宝玉之母的身份继续“垂帘听政”,牢牢把握住荣国府的管家权。
有了这层利益的隔阂,王夫人对李纨、贾兰母子的态度便开始下滑,生活上处处挑李纨的刺儿,甚至第51回“胡庸医乱用虎狼药”,连贾宝玉都能看出来李纨内心对王夫人的恐惧;第78回,王夫人更是毫不留情,擅自将贾兰新来的奶娘给赶出去。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李纨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前途,所以她变得很抠门,每个月的月钱全部被她攒好,不肯花一文半个,即便是当大观园诗社社长期间,她也不肯为诗社多出一分钱,反而在黛玉、探春等成员身上搜寻诗社资金。
贾兰科举高中后,李纨面对流离失散的贾家人,为何选择坐视不理?
同时,面对王夫人的频繁“攻击”,李纨选择“防守”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和儿子贾兰,这种防守的方式,让很多读者误以为李纨能力不行,实则这是李纨大智若愚的生存智慧,关于这一点很多论者都曾有过论述,其中陈大康的论述最为详实:
李纨选择的行事准则看起来消极无为,其效果则是赢得了贾母、贾政诸人的尊重和同情,第三十五回里宝玉曾评论道:“我说大嫂子倒不大说话呢,老太太也是和凤姐姐的一样看待。”就连王熙凤身边的人,对李纨也表示钦重,兴儿称她是“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平儿也说“大奶奶是个菩萨”,这种几乎一边倒的赞扬性舆论,客观上构成了保护李纨母子的屏障,李纨的谋略无疑是成功的。——第二章“李纨和王夫人为何没有对话”
李纨在荣国府内的生活,以隐忍为主,李纨的这种态度也影响了儿子贾兰,所以第9回“起嫌疑顽童闹学堂”中,贾宝玉和金荣发生冲突,彼此厮打起来,贾菌想要上去帮忙,贾兰却极力拦劝,并称“好兄弟,这事不与我们相干。”
贾兰科举高中后,李纨面对流离失散的贾家人,为何选择坐视不理?
李纨很清楚自己的劣势,一双孤儿寡母在贾府生活,儿子贾兰年龄又小,他们母子需要静静等待时机,等到贾兰长大,等到科举高中,在这些条件还没有成熟之前,只能在荣国府“蛰伏”,静静忍受王夫人的针对,一旦时机到来,便是其母子两人的翻身之时。
立足李纨的心理,她恐怕很难对荣国府产生好感,自己作为二房的儿媳妇,却被剥夺了管家的权力;儿子贾兰明明应该是荣国府二房的顺位继承人,可却被王夫人算计,想要替贾宝玉占住当家人的位置,这公平吗?
贾家败落后,李纨母子选择坐视不管,看似无情,实则完全符合李纨的心路历程,正如第63回“怡红夜宴”上李纨的那句无心之语:我只自吃一杯,不问你们的废与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