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改变自身命运和家庭生活的,不是读书,而是资源。

能改变自身命运和家庭生活的,不是读书,而是资源。

能改变自身命运和家庭生活的,不是读书,而是资源。读书只是工具,一种获得资源的工具。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根本原因在于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们活着的根本目的。我们想要开个餐馆赚钱,那就得知道附近的人群主要的饮食习惯是什么,怎么装修才能符合目标客户的喜好,食材从哪里买会更便宜,如何进行营销等等。

最后,我们还要做一个全面的“成本(风险)-收益”的分析,最终决定开不开,以及投入多少,做多大规模。这就是认识世界。很多人会说,这些事情不用读书也知道的啊,很多餐馆开得很成功的人,也没有读过多少书,甚至没上过学的也有不少。这个说法存在两个误区。

一是读书这个概念的广泛的,不只是真的拿一本书在那里看,或者去学校里正儿八经读几年,或者混个学历才算读书。我们看到一些事情,有所思考,这也是读书,甚至可以说是读书最本质的东西。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思想家其实并没有多少书读,历史上一些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也并没有经过非常系统的教育,但他们对身边的世界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得出了很多规律性的认识和思想,这其实也是读书。相反,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甚至拿了很高的文凭,但只是像机器人一样,存储一些东西,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考,这也不算是读书。用纸印成的书是书,田野里农夫的话,山川河流,集市上的货物和交易,这些也是书,并且是根本的书。所以,其实每个人一生都在读书。只是说,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书籍,甚至有系统性的教育,去阅读感受前人的思想和认识,能够提升我们读书的效率,让我们更快,更迅速地认识这个世界的规律。https://wentuifa.com/文推网

我们可以在一个月学完牛顿的三个物理定律,但如果我们自己去思考和体会,一辈子也搞不定。二是虽然不读书,简单地依靠人类本有的思维能力,也能认识这个世界,但这种认识,是低效率的,也可能是不可靠的。而如果经过系统性的教育和学习,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能够更加科学,深刻、可靠和高效。举一个大家都深有感触的例子。很多人经历过一次感情的失败后,就很容易从这段经历中得出一个认识:感情和婚姻是不可靠的,不值当的,男人(女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但如果是一个经过系统性教育的人,能够用学过的概率知识,或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来分析自己的经历,他们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我的失败的感情和婚姻,是一种特殊情况,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概率,婚姻和感情还是值得期待和争取的。再比如说,一个人很容易被彩票的大奖广告吸引去大量买彩票,但如果一个经过系统教育的人,能够用数学中概率的知识去分析这个事情,他就不会花太多的钱在买彩票上。当然,很多人读了很多书,学过很多知识,不用,不会用,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捧起书看,系统性地在学校里读十几年书,对于提升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所以,题主在面临困境时,选择读书,是一个很好的决定。但是,如果选择在30岁的时候,再去系统性地学习,或者去学校里读书,弄个博士,是不合时宜的。因为读书能够提升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但读书并不能直接改造世界,改造我们自己的命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之间,依然有比较遥远的距离,因为中间隔着实践的鸿沟。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有认知能力,却缺乏实践能力,或者有实践能力,但缺乏认知能力。而那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认知能力的,很多都取得了人生很大的成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上过大学的人,大多都从书本上学到了“成本-收益”的决策分析,但是,很少有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真正把这个理念运用进去,大多都是仅凭经验和个人的喜好去作出决策。要把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和实践中的东西融会贯通,合二为一,这其实是一件更为艰难的事情。

我们从6岁开始接受系统性的教育,直到20多岁本科或硕士毕业,这十多年的系统性教育,我们其实只是走完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开始的一步,剩下的五六十年的岁月,我们都在不断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深处一步步迈进。严格来讲,我们在小学、中学和大学所接受的教育,只是认识世界的极其初级的阶段,更谈不上改造世界了。因为这个阶段我们所学习的东西,尤其是人文社科类的理论,都是别人的东西,别人说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和体会。而对世界的认识,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不同的人生经历,也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观。我们读书认识世界,不是为了全盘接受别人的观点,而是在别人的思想基础上,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即便我们真的全盘接受书本上所讲的东西,但是缺乏足够的实践,我们也无法深刻体会和理解书本上的那些东西。比如说,20多年前我在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发过一本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书,那时候我就知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但直到今日,20多年过去了,我在体制内也工作了十来年,见过很多事情,思考过很多东西,但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依然是浅薄的。我在大学的时候,自以为自己知道一切,其实我只不过是背了一些书而已。所以,我们花10多年来读书,却要花四五十年的时间去理解我们从书上看到的那些东西,以及去实践他们。

这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只能算是在我们衣食无忧,不需要接受社会残酷的时候,接受一系列系统的教育,夯实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而已。有一个词语形容它为:通识教育。在这个教育阶段,我们读书越多,学习的知识越多,除了能获取更好看的学历之外,我们今后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会越加得心应手。但是,对于题主这样一个30岁的男人来说,处于人生这个阶段,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之时,急需获得更多的资源来改变家庭和自己的现状时,再想去进行系统性的教育,已经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错过了6岁到20多岁这个阶段,再也难以去进行系统性学习的根本原因了。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有不同的人生任务。对于题主而言,当下要养活一家人,要承担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获取资源。获取资源最直接的方式,不是读书,而是实践。在一个30来岁这个阶段,应当是工作了有一些年了,对某一个领域,某一个行业,应该是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掌握了一些规律。这就相当于读了这个行业、这个领域的书了。并且应当是在工作之余,掌握了一定的资源,比如人脉资源,信息,资本资产等等。

那么,30岁,就应该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和行业,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基础,不断深耕细作,建立自己的事业基础,从而获得更多资源。本质上这是一个认识自己所处的行业和领域,并且不断在这个领域和行业内去实践的过程。即便我们要接受相对系统性的学习,主要也是学习这个行业和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这个领域和行业的情况,或者能够直接提升我们的实践能力。比如说我是金融企业的基金经理,最近芯片领域比较火,想了解一下这个领域的市场,那么,可以参加一个聚拢业内专家学者,投资人和企业代表的研讨会、培训。再比如说我是做酒类贸易的,那每年的酒类贸易博览会,可以都参加一下,了解最新的行业信息,结识一些潜在的合作伙伴。再比如说我是做一个地方快消品的,那我需要这个地方乡镇超市、小区超市等看一看,和这些超市主聊一聊,看看哪些快消品比较受欢迎,还存在哪些痛点没有满足。简单来说,在题主这个阶段的学习,必须是具有直接生产力的学习,那种打基础的,通识类的学习,已经不适合这个人生阶段了。很多人在面临人生的困境之时,往往会把读书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其实,很多时候,这只不过是一种暂时逃避现实的方法罢了。如果题主只有25岁,或者去读个名校硕士,一切从头再来,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但30岁了,并且还承担着巨大的家庭责任和义务,与其说是努力,不如说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