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在寡妇家避雨,发现寡妇踮脚走,拿出铜镜逃过一劫

 

民间故事:男子在寡妇家避雨,发现寡妇踮脚走,拿出铜镜逃过一劫
在宋朝时期,万源县居住着一个名叫崔二喜的卖货郎。他每天挑着货物走遍村庄和街巷,虽然每天都有一些收入,但勉强维持着温饱生活。由于家境贫困,再加上母亲长期患病,使得崔二喜已经年过二十,却依然没有一个女子愿意与他结缡。

在一年一度的庙会那天,崔二喜清晨便挑着货物出门。他计划在庙会上推销一些自己制作的灯笼和面具。只要能卖出这些货物,他就能给母亲置办一些肉食,为她增添体力。想到这些,崔二喜感到肩上的担子仿佛轻了许多,步伐也变得更加轻快。他急匆匆地赶往庙会,希望能够顺利售出手中的商品。

崔二喜正打算找个理想的摊位停下时,突然听到旁边包子铺传来的喧哗声。他走近一看,发现包子铺的老板正在用一根藤条狠狠地抽打一个老乞丐,而老乞丐则紧紧抓着手中的几个包子,不肯放手。

包子铺老板一边鞭打,一边咒骂:“我抽死你,看你还敢不敢偷我包子。”每一句咒骂都伴随着一鞭,老乞丐蜷缩着身体,无法躲避。

崔二喜看不下去了,对着包子铺老板说:“别打了,这包子多少钱,我买了。”

包子铺老板停下手中的藤条,冷笑一声,审视了一番崔二喜,然后说:“我这包子,要30文一个。”

崔二喜听了气愤不已,说:“这包子顶多3文一个,已经是高价了,你居然涨了十倍,太过分了吧?”

包子铺老板冷笑着说:“付不起吗?那就不要多管闲事。”说完,他又抽了一鞭子打在老乞丐身上。

崔二喜无奈,只好掏出90文付给了包子铺老板。

老乞丐见崔二喜救了他,直接跪地感谢:“多谢小哥救命!老朽我实在无以为报。”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枚布满铜绿的铜镜,递给崔二喜。老乞丐说:“这枚铜镜是我家传下来的宝物,家中先辈说它能辟邪。本来今日我打算当了它,买些包子给家中生病的孙儿吃,谁料当铺伙计说我这铜镜太破,不肯给我当。今日我便把这铜镜送给小哥,你整日在外卖货,希望它难保你平安。”

崔二喜谦逊地说:“这是您老祖传之物,我怎么能接受呢?”他试图把铜镜推回给老乞丐。

老乞丐却坚持说:“小哥,如果您今天不收下,我就一直跪在这里不起来。”

面对老乞丐的坚持,崔二喜无奈地接过了铜镜,收入怀中。

与老乞丐告别后,崔二喜整理了摊位。

在庙会那天,崔二喜的生意异常火爆,灯笼和面具卖得红火,收入竟然超过了两两银子。他心情愉快,散会后便迫不及待地去买了一只肥美的烧鸡,打算带回家给母亲品尝。

为了尽早回家,他决定走一条从未走过的山路。尽管母亲一再嘱咐不要走这条山路,但为了让母亲早点享受美味,崔二喜顾不得太多。

挑着空担子,他一路哼唱,走得飞快。然而,不到半个时辰,突然乌云密布,天暗得路都看不清。崔二喜纳闷地想,明明才是申时(下午四点),怎么天就这么快黑了呢?

突然间,暴雨倾盆而下,路也变得模糊不清。崔二喜陷入了困境,心头有些后悔没有听从母亲的劝告。正在他左右为难时,远处忽然闪现微弱的灯光。

崔二喜心中大喜,难道这里有人家?

他毫不犹豫,挑着担子向灯光处走去。很快,他来到一间茅屋前,轻轻敲响了门。

屋内传来一位妇人的声音:“是谁在敲门?”崔二喜说:“我是个赶路的货郎,因为遇到大雨,想在这里躲雨,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屋内妇人没有回答,崔二喜正准备离开时,门突然打开了,一位年长的妇人出现在门口。她看了崔二喜一眼后说:“我是一名寡妇,家中没有男人,留你躲雨原本是不妥的,但天色已晚,我也不忍心让你在这深山老林中游荡,你就进屋吧。”

崔二喜听完后觉得有些唐突,但却别无选择,只好厚着脸皮进了屋。虽然妇人比他年长许多,但他依然不敢抬眼看她。

妇人为崔二喜倒了一杯热菜,安排他坐下,并随后进了里屋。

片刻后,妇人端出一叠肉和一碗面,邀请崔二喜品尝。崔二喜感到十分感动,正准备吃面时,妇人却告诉他:“且慢,我还未滴上香油,你等我去拿香油来。”说完,她再次进入了里屋。

崔二喜等妇人离开后才敢抬眼看她的背影,却突然发现一件让他后背发凉的事情。原来,妇人竟然是用脚尖着地行走。这个发现让崔二喜猛然警觉起来。

(图片来源:文推网 wentuif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free.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他心想:难怪这山中密林还有人家,难道遇到了魑魅?在幼时,他曾听别人说过,山间密林中常有魑魅出没,专门引诱过路行人。如果不小心遇到,必死无疑。

崔二喜再也没心思吃面条,只想着如何摆脱这个险境。如果此时转身逃离,魑魅肯定会追出来,但他该怎么办呢?突然间,他想起了老乞丐白天送给他的铜镜。虽然不确定有何作用,总比没有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崔二喜趁妇人还没回来,赶紧从货担里取出铜镜,放进怀中。

妇人拿着香油出来后,为崔二喜的面碗里倒了一些,并笑着催促他趁热吃面。

然而此时的崔二喜哪还有心思吃面。他端起面碗,假装打翻在桌上,妇人看出了端倪,知道自己露了马脚。她瞬间变成了一个面目狰狞、白发绿脸的模样,张开手扑向崔二喜。

崔二喜往后一闪,吓得赶紧从怀里掏出铜镜,闭着眼念道:“阿弥陀佛,不要吃我,阿弥陀佛,不要吃我。”

说来也怪,那魑魅被铜镜一照,金光射向它,魑魅后退几步摔倒在地,化成一团白烟消失了,接着一起消失的,还有那栋茅屋。

这时,天空乌云也消退了,雨也停了。路也看得清了。崔二喜挑起担子,匆匆离开了这个地方。

回到家后,崔二喜依旧惊魂未定。母亲急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但他只字不语,蒙头就睡。一直睡了三天三夜。

崔二喜醒后,母亲见他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便追着问他到底遇见了什么。崔二喜这才哆哆嗦嗦地将自己的经过告诉了母亲。

母亲听完后,皱起了眉头,喃喃自语:“她终于还是出现了!儿啊,你看那魑魅的下巴上,是否有一颗痣?”崔二喜连连点头。

母亲拉着崔二喜,说要去村东头的李木匠家。崔二喜问:“母亲,我们去找李木匠做什么?”母亲说:“20多年前,咱们村里发生了一件事情,与你遇到的那个魑魅有关,当时李木匠参与了这件事情的经过。我们去找他商量对策。”

母子俩人一前一后,到了李木匠家,母亲把崔二喜在山上遇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诉了李木匠。李木匠听完叹了口气,他说:“没想到她怨气这么大,这事真是怪我,都是我的错。”

原来这山中的魑魅,是李木匠的正妻肖氏,肖氏本是城中肖员外的独女。

当年肖员外要打造一套嫁女的家具,而李木匠的手艺不错,于是请他上门打造。李木匠在肖员外家里做了半年多的木匠活,没想到,他竟与肖员外的独女肖氏一见钟情。

肖氏决意嫁给李木匠,肖员外宠爱女儿,推掉之前的婚事,将女儿嫁给了李木匠。为了让女儿在婆家过得好一些,肖员外还出资将李木匠家的房子重新修整了一番,又加盖了几间新屋。

夫妻俩最初十分恩爱,然而没想到,肖氏嫁去整整十年,却未能生育一儿半女。这让李木匠感到焦急,而肖氏因深爱着丈夫,又不允许他纳妾。家族单传数代,香火传承成了李木匠心头的重压。

理解女婿难处的肖员外私下为他安排了一门二房,并在村东头帮忙修建了几间房子。原本计划生育孩子后再交给女儿抚养。

然而,事情却被肖氏发现了。她气愤异常,一气之下离家而去,李木匠追赶不及。她奔到山顶,最终选择了在悬崖边结束自己的生命。

此后,传言不断,说山中有魑魅出没。直到崔二喜亲眼目睹,才能证实这一切。李木匠下定决心,要独自前往山中,向肖氏道歉,尽力化解她的怨恨,让她早日转世。

夜幕降临,李木匠踏上了山途。他来到悬崖边,果真看到了肖氏。尽管她背对着他,但李木匠依然认出了她。他奔过去拥抱着她,满怀愧疚地诉说着:“当年我不该忽略你的感受,做出那样的决定。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念着你,夜不能寐。如今与你相见,我感到十分欣慰。请等我片刻,我马上就回来。”

说罢,他朝着悬崖边跑去,肖氏立刻明白了他的打算,急忙上前阻止了他。

肖氏此时已听到了丈夫的道歉,见他欲随她而去,心中的怨恨早已消散如烟。她化作一团青烟,消失在了那片密林。

事后,为了表达歉意,李木匠收了崔二喜为徒,将自己的木匠技艺全部传授给他。此外,他还把自己唯一的女儿许配给了崔二喜。

多年之后,崔二喜迎来了自己的女儿,令人熟悉的是,孩子的下巴上也有一颗痣。

最终:

在这个故事中,崔二喜因为他的慈悲之举,得到了老乞丐赠送的一枚铜镜,这成为他脱离魑魅威胁的关键。与此同时,李木匠与妻子之间的误会导致了分离,多年的争执和误解最终被解开。肖氏也愿意化解怨恨,选择了转世。

老乞丐与崔二喜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善良的行为不仅是对他人的帮助,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常言道:“人为善,福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未至,福已远离。”

而李木匠和肖氏的故事则提醒我们要懂得量力而行,特别是在夫妻关系中。一旦发生矛盾,应该寻求解决之道,而不是逃避或采取过激行动。正如古语云:“是非曲直苦难辩,自有日月道分明。”许多事情在当时难以明了对错,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才得以显现。如果肖氏当初能够给李木匠一个解释的机会,也许结局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