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儿媳装醉吹捧公公,公公喜形于色,从而引出一桩风月案

 

民间故事:儿媳装醉吹捧公公,公公喜形于色,从而引出一桩风月案

民间故事:儿媳装醉吹捧公公,公公喜形于色,从而引出一桩风月案

年幼时,李翠兰失去了父亲,中年又丧夫,命运似乎总是对她不公。然而,她并未沉沦于不幸,因为生命中还有一个希望,一个唯一的动力 — 她的儿子赵青林。

赵青林,今年十六岁,已经是一个英俊的少年。在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虽然并不富裕,但每个家庭成员都在自己的领域为生活而努力。

一个月前,赵青林的父亲因病离世,留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赵青林挑起了养家的责任,他起早贪黑,努力工作,心愿是让母亲生活得更好。这并非易事,但这个朴实的愿望驱使着他前行。

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李翠兰也主动做一些针线活,到街上去卖,为家庭增加些许收入。母子二人的共同努力让日子稍显宽裕。

然而,赵青林心疼母亲的辛劳,决定要为家挣更多的钱,让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

一天,他去城里卖柴,意外遇见了表哥。这位表哥是个小商贩,最近在城里买了铺子开设了自己的生意。

表哥对赵青林说:“真巧,我正打算找你呢!”

原来,表哥计划去南方进货,但单凭一人难以应付,于是想请赵青林帮忙。

赵青林犹豫了一下,因为刚刚失去父亲,他不忍心将母亲一个人留在家中。他告诉表哥:“表哥,我担心留下母亲一个人,你还是找其他人吧!”

表哥笑着说:“放心吧,半个月就回来。我可以让我娘去陪陪你姨娘!”听到表哥的安排,赵青林无法再拒绝,只好同意。

回到家里,他告诉母亲表哥的请求。李翠兰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你去吧,不要为我担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赵青林在出发前为母亲准备了一个月的米面,嘱咐母亲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为难自己。

李氏安慰地说:“放心吧,你路上小心些,我会在这里等你回来的。”

赵青林告别之后,李氏的姐姐、也是赵青林的姨娘李翠玉来到赵家,陪伴着妹妹。姐妹俩已经好久没有见面了,此刻相见格外亲热,满满的话语传达着心中的思念和伤感。在谈及一些让人心痛的事情时,李氏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

李翠玉赶忙递过手帕,温柔地安慰着妹妹,说:“妹妹,你现在还年轻,如果有机会遇到合适的人,就大胆往前迈一步吧!”

李氏轻声回应:“姐姐,一女不嫁二夫……我不想再嫁了……”

李翠玉劝慰道:“未来的日子还很长,守寡的生活并不容易。再说,你再往前迈一步,对青林也是有好处的,他外出办事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了……”李氏虽觉得姐姐说得有几分道理,但她心中丈夫的离世让她真的不愿再去考虑这些问题。

李翠玉在赵家住了几天后告别离去,家中又只剩下了李氏一人。村中的单身汉们开始有了动作,有人毫不掩饰地表白爱意,有人故意往赵家院子里扔小石子,甚至还有人深夜前来敲门,李氏又气又怕。每个晚上,除了插好门栓,她还得用木头支撑住门,防范万一之际。

有一天傍晚,李氏正在关上门,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走了过来。他穿着整洁,相貌体面,礼貌地说:“娘子,请问我可以在此借宿一宿吗?天色已晚,我赶路经过这里。”

李氏深感寡妇前程坎坷,心中矛盾不已,不知如何回答。男子见状说:“如果娘子觉得不方便,我就不打扰了。”说着便欲离开。

李氏见他这样,心生愧疚,考虑到他在外旅行的辛苦,她决定帮助一下他。她连忙叫住了男子。

男子抱拳说:“多谢娘子。”

男子自称殷宝贵,家住十里外的苗楼村,是个做小生意的。得知他还没吃晚饭,李氏为他炊饭,殷宝贵见她家只有一人,于是询问原因。

李氏觉得他并无恶意,于是如实讲述。殷宝贵听后深感同情,说:“你们母子的生活不易,今天你帮了我个大忙,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吧!”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几枚铜板放在桌上。

李氏,一位正直的女性,尽管生活艰辛,却从不轻易接受他人的施舍。当殷宝贵提出帮助时,她谦逊地拒绝了。然而,殷宝贵的举止却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共进晚餐后,李氏慷慨地安排他在儿子的房间里过夜。

深夜,李氏刚刚入睡,却突然听到敲门声。她迅速拥起被子,坐了起来。虽然这并非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但她仍感到内心的不安。

“你们要干什么?”突然传来一声怒斥,原来是殷宝贵。他似乎听到了有人在敲门,迅速起身前来。李氏心怀感激。

第二天,殷宝贵告别时说:“你一个女人在家,晚上一定要注意安全!”他的关心让李氏想起了已故的丈夫,泪水涌上了眼眶。

此时,赵青林并没有按时返回,让李氏非常担忧。她正考虑去姐姐家打听消息时,李翠玉却上门了,带来了儿子捎来的信。信中说他们平安无事,但还需要一个月才能回家。李氏听到儿子平安归来,心中稍稍安定。

几天后,殷宝贵再次来到李氏家,这次他带来了一盒点心,坚持要李氏收下。李氏无法拒绝他的好意,只好收下了。

第二次见面,两人更加熟络。李氏了解到殷宝贵曾经拥有幸福的家庭,但妻子病故,儿子失踪。如今,他独自一人,勉力维持生计。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xia.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人生无常,我们无法改变,只能积极面对!”李氏劝慰道。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殷宝贵频繁前来赵家,带着各种借口关心备至,每次都携带美食和小礼物,深得女性们的喜爱。

李氏刚刚失去丈夫,正处于最脆弱的时刻。面对一个如此体贴的男人,她心中的抵抗逐渐消失。

殷宝贵说:“只要你愿意,我会一直对你好,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

“可是……我丈夫刚刚离世……别人会怎么看我?”李氏心中矛盾重重。

殷宝贵安慰道:“我们的生活是我们自己的,别人的眼光无关紧要。只要我们过得开心,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经过一个多月的了解,李氏认为殷宝贵真是个不错的人。既然他不嫌弃自己,她觉得自己也没有理由拒绝。

她对赵青林说:“孩子也长大了,等他回来我会和他谈谈,看看他有没有什么意见。”

赵青林回家后,李氏将自己与殷宝贵相识相爱的经过详细告诉了儿子。赵青林是个懂事的孩子,为了母亲后半生的幸福,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很快,殷宝贵就正式成为了赵家的一员。从此以后,他就在赵家安了家。成亲后,殷宝贵对李氏关心备至,也对赵青林照顾有加。赵青林也将他视为亲父一样孝顺。

有了一个男人在家,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殷宝贵看到赵青林辛苦砍柴,就带着他一起做买卖。赵青林聪明勤奋,很快就掌握了技巧。他建议在镇上租个店面做生意,殷宝贵觉得不错,就支持了这个建议。

李氏为了儿子的幸福,拿出家中仅有的积蓄支持了他。殷宝贵也拿出自己的钱。于是,他们很快在镇上开了一家店。

随着生意的兴隆,赵家的日子有了盼头。村里的王媒婆听闻消息,上门为赵青林说媒,称邻村有一位名叫王月娥的女子。她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温柔贤淑,是个难得的好姑娘。

李氏非常高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门婚事。不久之后,赵青林和王月娥成婚了。

婚后,这对小夫妻恩爱有加,对母亲和继父也十分孝顺。一家人和睦相处,令人羡煞旁人。

在日常生活中,殷宝贵和赵青林一同忙碌于店铺事务。当货物快卖完时,赵青林去进货,殷宝贵则守着店铺。李氏婆媳有时候也愿意前来帮忙,但殷宝贵总是说他一个人足矣,不让她们劳累。她们只好在家里忙着做家务,为一家人制作鞋袜。

赵家的生意蒸蒸日上,一年后,他们甚至租下了一间额外的店铺,准备扩大经营。赵青林决定去南方进货。

然而,就在他刚离开没几天,李氏却在一场秋雨后生病了。王月娥请来郎中为婆婆治病,但病情始终未见好转。殷宝贵和王月娥都非常担心,迫切盼望着赵青林早日归来。

等他回来的时候,李氏已经不在人世了。王月娥跪在婆婆的遗体前,悲痛地哭泣,而殷宝贵也黯然神伤。生者不能挽回死者,只能珍惜眼前的时光。

王月娥与公公商议,希望等赵青林回来再安葬婆婆,但殷宝贵却坚持认为死者应尽早入土为安。面对长辈的主张,王月娥只能默默接受。

婆婆下葬后,赵青林才匆匆从南方归来,却被母亲去世的噩耗深深打击。他无法接受现实,瘫软在地。

为了安慰丈夫,王月娥精心准备了婆婆生前喜欢的菜肴,夫妻俩共同前往李氏的坟前祭拜,泪水交流着悲痛之情。

如今他们在镇上开设了两个店铺,殷宝贵仍在老店里工作,而赵青林则在新店铺里经营。王月娥负责照顾家务,做饭洗衣。

王月娥发现公公自婆婆去世后晚上很少回家,更多时候选择在店铺里过夜。她不安心,试图让丈夫劝他回家,但殷宝贵却以婆婆的气息为由,拒绝回家,眼泪流淌。

赵青林理解继父的心情,不愿勉强他,只能轻轻安慰后离去。王月娥见公公不回家吃饭,便送饭到他的店铺。

有一天,她做了水饺,提着食盒子来到店铺,发现店门虚掩。她轻轻敲了敲门。

殷宝贵开门时脸上的笑容显得有些勉强,说:“又麻烦你送饭了,以后不用再跑了,这附近有饭馆,我随便吃点就好了。”

王月娥笑道:“今天我包了饺子,刚煮好就给你送来了,你快吃吧!”

殷宝贵接过饺子,却没有邀请她进屋。他说:“好,你回去吧,天黑了路不好走。”

平时她来送饭,殷宝贵都会请她进屋坐,吃完后再把食盒交给她,但今天的态度却有些异样。回到家里,王月娥没有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丈夫。

次日,殷宝贵亲自将食盒送回家,对王月娥表示以后不必再为他送饭,觉得这样太辛苦,心生过意不去。

王月娥答应着说:“那么爹爹在外务必好好享受美食,我暂时不再送饭给您了。如果您觉得外面吃腻了,想念家里的味道,随时告诉我,我会为您亲手做。”

自此以后,王月娥便不再为殷宝贵送饭,他每日的饭食都来自隔壁的面馆,那里的老板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名叫如花。如花不仅容貌娇美如花,性格热情奔放,吸引了许多前来品尝面食的男性顾客,他们主要是冲着如花的美貌而来,希望一睹她的风采。

每天如花都会将饭菜送到殷宝贵的店铺,而且常常在店里逗留一个时辰。

有一天,王月娥前往镇上探访亲戚,参加完酒席后已是夜幕降临。路过殷宝贵的店铺门口时,她看到房门虚掩,便毫不犹豫地推门而入。

“口渴极了,爹爹,借个碗水喝一口……”她说着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睛,一副微醺的模样。

如花正在将菜品送往殷宝贵嘴边,见到王月娥突然闯入,她赶紧躲到货柜后面。

殷宝贵倒了碗水放在桌上,关切地问:“怎么今晚喝这么多酒?”

王月娥端起水一饮而尽,说:“爹爹,昨晚梦见了我娘……她说对您不放心,请求我找个合适的人,好好照顾您的生活……

我对娘说,像爹爹这样优秀的人,英俊潇洒,气质非凡,根本不需要我操心……想要嫁给爹爹的女子多了去了……”

殷宝贵被王月娥的夸奖弄得意气风发,满面笑容地说:“儿媳过奖了!”

王月娥继续说:“爹爹,您一个人确实有些孤单……我和相公都支持您再建一个家……如花姐姐不错哦……”王月娥滔滔不绝地说着。

殷宝贵听得心情大好,回应道:“如花性格开朗,确实是个好人!但就算我愿意,人家如花未必也愿意呢!”

王月娥笑道:“我觉得如花挺合适的……不仅漂亮而且能干,你俩是郎才女貌啊……”

“没错,儿媳慧眼!”殷宝贵心有底了,迈着一步三摇离开了。

至于殷宝贵,他原本不敢公然与如花交往。但听了王月娥的话后,他心安理得地将与如花的关系藏在心底。

深夜,殷宝贵悄悄敲开了如花的房门。然而,赵青林却带着衙役闯了进来。殷宝贵吓得脸色苍白,如花躲在被子下直打哆嗦。

两人被带到大堂受审。他们承认了一些事,但坚称并未害死李氏。这时,王月娥带着一个木匠进来了。

这位木匠姓钱,被称为钱木匠。面对钱木匠的证词,殷宝贵无法否认,只得坦白了他的罪行。

原来,殷宝贵在镇上开店后与如花私下交往。然而,这事被李氏发现,她要求殷宝贵与如花断绝关系。殷宝贵嘴上答应,但对如花毫无抵抗力。

为了与如花长期保持关系,他找到钱木匠害死了李氏,导致李氏生病最终不治身亡。

李氏去世后,殷宝贵借口住在店里,与如花频繁往来。原本计划等一段时间就与如花离开,却未料到被抓住。而这一切都与钱木匠有关。

有一天,王月娥去地里拔菜,看到一个孩子在河里挣扎。她毫不犹豫地跳下河救了孩子,而两名路人才将她救上来。钱木匠对王月娥感激不尽,便将真相告诉了她。

王月娥听后愤怒不已,但她没有露声色。她装醉潜入殷宝贵的店铺,设法套出了他的真实情况。确信殷宝贵与如花有关后,她才去县衙报官。

如今真相大白,殷宝贵被判绞刑,如花被判死刑,秋后问斩。钱木匠作为帮凶,因为揭发罪行而被免于一死,但依然难逃活罪。

赵青林和王月娥来到李氏的坟前,告诉她坏人已被绳之以法,她可以安息了。

夫妻二人不愿再留在这个伤心之地,在城里租了店铺,到城里谋生。几年后,他们买了宅子和店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