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姑娘梳妆待嫁,听爸妈谈话有蹊跷,她跳进枯井逃过一劫
民间故事:姑娘梳妆待嫁,听爸妈谈话有蹊跷,她跳进枯井逃过一劫
在明朝时期,济南府邹平县的青荷正满心期待地为即将到来的婚礼做着精心的准备。她将要与青梅竹马、情深意厚的楚明成婚。然而,命运为她布下了一场陷阱。
青荷的父亲张松在县衙任职,家庭背景雄厚。青荷不仅擅长刺绣,还精通琴棋书画,容貌亭亭玉立,白皙貌美,是名副其实的大美女,受到许多求婚者的追捧,甚至包括知县大人为侄子充当媒人。然而,青荷的父母早已与楚明的父亲楚峰许下婚约,此事成了一个心头的痛楚。
张松的父母本是农村人,通过辛勤努力,在县城购得一家杂货铺。他们省吃俭用,将张松送到学堂求学,希望他有朝一日能够成为金榜题名的秀才。然而,张松虽然勉强考取秀才,却在经营家业时得罪了上司,导致被陷害入狱。张松的父母为救儿子费尽心机,可惜最终无法挽回,相继离世。
周氏带着年幼的青荷四处求助,却无济于事。幸运的是,楚峰救出了张松,让青荷与楚明成为未来夫妻。七年后,青荷虽未到婚龄,但楚峰却罹患重病,家道中落,留下了孤儿寡母。
楚明已经考取秀才,但在读书和照顾生病的母亲之间苦苦挣扎。一晚,因过于用功,楚明在读书时不慎引发火灾,文房斋付之一炬。葛氏因此大病一场,楚明不得不在街头卖字画为生。
张松感念楚峰的救命之恩,时常资助楚明。然而,家道中落的张松和周氏开始动摇他们与楚明的婚约。楚家一落千丈,楚明前途未卜,外貌也遭受损伤,他们开始犹豫是否让女儿嫁给楚明。
与此同时,知县大人为侄子保媒的提议遭到拒绝,故意给张松制造麻烦,使得他的前程蒙上阴影。原本以为可以一步登天,如今却似乎成了一场空中楼阁。
那个晚上,张松在床上感慨万分,妻子周氏在一旁说:“亲爱的,你是不是在为未来担忧?眼前机会难得,为何不抓住呢?”
张松不耐烦地问:“什么机会?”周氏说:“我们的女儿貌美如仙,求婚者比比皆是,其中有些是富贵之家和官宦子弟。为何不从中选择一个呢?
现在楚明家境不好,还有生病的母亲,他已经没有精力学习了。嫁给他的女儿不仅要吃苦,还要照顾婆婆,日子怎么过?我们老了还能指望谁呢?
当初你为何被冤枉入狱?说到底是因为我们家没有靠得住的人。如今有了宝贝女儿,这不是个好机会吗?”
周氏的话刺中了张松的心,尤其是他在狱中的苦楚历历在目。经历了那事后,张松变得趋炎附势,但升迁机会一次次擦肩而过。
“可是,我怎么向楚明的母亲葛氏交代?楚峰对我有救命之恩。”张松沉思片刻后说。
周氏见丈夫犹豫,急忙说:“你说得没错,但是楚峰生病时,以及他去世后我们对楚家的帮助,那份恩情早就还清了。何必将恩情当成枷锁呢?”
张松点头,周氏接着说:“这事就由我来办,我保证让楚明亲手写下和离书。”
第二天一早,周氏带着两个姐妹去了楚明的家。见楚明不在,她们开始苦口婆心地劝楚明的母亲葛氏,让她劝儿子写下和离书。
葛氏明理通情,但她尊重儿子的意愿,说她不会劝儿子写和离书,一切由楚明决定。
周氏她们见状,数落了葛氏和楚明,甚至说楚明想娶青荷如同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正在咳嗽的葛氏被气得更加糟糕。
就在此时,楚明和好友郑鹏赶回家。听到屋里吵闹声和母亲咳嗽声,他快步进屋。
发现是未来岳母和她的姐妹,楚明连忙行礼。周氏不客气地说:“楚大秀才,省得我去找你了。我也不拐弯抹角了,我家青荷是我心头肉,虽不是千金小姐,但我不愿意让她吃苦。
我和她爹怎么忍心让她嫁给你受苦?你若真心喜欢她,就替她着想,写下和离书,让她嫁个好人家。这也是她的意思。
如果你真想娶青荷,明天带上一百两银子的聘礼来,我们答应你。拿不出一百两,你们的婚事就此作罢。”
楚明听罢,看到母亲的状态,明白了原委。尽管明白这不是青荷的意愿,而是父母的看法,但如今的他一贫如洗,就连一两银子也拿不出。他刚想解释,周氏立即说:“我知道你们拿不出银子。我这有十两,拿去吧。只要写下和离书,你们就从此分道扬镳。”
“士可杀不可辱”,楚明虽身为书生,但是也是个堂堂七尺男儿。他明白再多的辩解都无济于事。银子换取了和离书,他毫不犹豫地接过,并径直冲进书房,挥毫泼墨,留下了决绝的离别文字。
看着楚明接过银子,周氏略显诧异和后悔,然而当楚明再度出现时,他将和离书包裹着银子扔给了周氏。周氏满意地离去,心满意足。
楚明急匆匆地赶回母亲身边,泪流满面地告诉她:“娘,孩儿不孝,今日让你受辱了。从今天起,我会更加勤奋地写字画画,努力读书,总有一天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
母亲葛氏见儿子如此难过,急忙安慰:“明儿啊,娘年纪大了,见过的事情多了。是我拖累了你啊!名利如浮云,你别太过苦了自己。只要我们母子平平安安,比什么都重要。”
楚明听母亲的安慰,忽然想到了好友郑鹏。他急忙说:“娘,这是我的好友郑鹏,他特地来看望我们。娘,事情已经发生,我只能尽快建立事业。郑鹏有个提议,你听听。”
葛氏见到郑鹏,便让他们在书房一叙。在书房里,郑鹏终于忍不住说:“楚兄,她们实在太过分了。我知道你和青荷感情深厚,可苦了你们这对鸳鸯。”
楚明叹了口气:“事已至此,我又能怎么办呢?唉,家境贫寒,前途暗淡。” 郑鹏气愤地说:“大丈夫顶天立地,怎能就这么受辱?你应该尽快建立事业,以雪今日之耻啊!”
楚明犹豫地说:“如今身无分文,三餐不继,母亲的病还未痊愈,我只是个书生。科考之路并非一朝一夕,我如何尽快建立事业呢?” 郑鹏说:“我虽然拿不出一百两银子帮你和青荷成婚,但我可以凑些盘缠。楚兄,除了饱读诗书,你还擅长研究兵法和奇门遁甲,有才能的你,投笔从戎何妨?
我舅舅是千总,我可以帮你联系,你在军中出谋划策,短则一年,长则三年,必能成就一番事业。而且青荷还有一年才到成婚的年龄,她对你的感情不会轻易改变。等你凯旋而归,英雄配美人,何等美事啊!”
楚明陷入沉思。他转念一想,母亲谁来照顾呢?战场刀枪无眼,他若有个三长两短,谁来陪伴母亲晚年? 郑鹏察觉楚明的顾虑,说道:“楚兄,大丈夫要成就事业,岂能瞻前顾后?我若有你的才能,早就投奔我舅舅去了。至于伯母,你就放心,交给我来照顾。”
楚明有些犹豫。郑鹏见状说:“楚兄,你我何必要分彼此呢?那年夏天,我在河里游泳不慎落水,若不是你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我,只怕我早就不在人世了。兄弟之情,难道不值得我为你照顾伯母一场吗?”
正当楚明犹豫不决时,葛氏端着茶水进来,听得清清楚楚。她说:“明儿,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就听郑鹏的吧。不要因为我耽误了你的前程,这样我会更难过。我身子好多了,可以做些针线活挣钱,再说有郑鹏在身边,你还担心什么?”
于是,楚明将母亲托付给好友郑鹏,背负着行囊,踏上了投奔郑鹏舅舅的征途。在临行前,他意识到前途未卜,为了不耽误青荷的幸福,他决定不写信告诉她。
提及周氏,成功地获得和离书后,他们回家兴高采烈地向张松炫耀,但心知青荷对楚明的感情和她的性格,他们都选择保密这件事情,不敢告诉青荷。
然而,他们试探性地谈论悔婚的话题,青荷听后表现出强烈的反应,她坚称一女不嫁二夫,生是楚家的人,死是楚家的鬼。她发誓若要让她改嫁他人,只能通过她的死表忠贞。
青荷的父母无法硬性要求,只能答应等待楚明三年。如果在此期间楚明仍未来迎娶青荷,他们将允许青荷另嫁。青荷心知这是三年后的事情,只好勉强答应。
定期探望楚明和他母亲成为青荷的日常,然而某天她发现楚明家门紧锁,人去楼空。邻居告知她楚明已去投奔郑鹏的舅舅。
青荷找到郑鹏,但他为了不让她难过,并遵循楚明的嘱咐,并未告诉她周氏曾找过楚明的事情。青荷相信楚明,认为他之所以不辞而别是为了追求事业,为了他们的未来着想。她默默为楚明祈祷,并决定无论发生何事,都会等待他平安归来。
由于楚明的母亲搬去了郑鹏的家,青荷不便前去探望。此后,她闭门不出,专心在阁楼里做针织刺绣或阅读。日夜思念楚明,然而这等待却漫长达两年。
一天上午,青荷在阁楼从事女红手工,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窗台上的花盆,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荷忍不住朝窗边走去,蝴蝶也跟着飞,一直在窗附近飞翔。
青荷透过窗户望着外面,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群,更加思念楚明,她不禁面露愁容,叹了口气。突然,她注意到一名男子在路上,用轻薄的眼神注视着她,让她感到不安。她赶紧关闭了窗户,从此以后,她很少靠近窗户,以免引来麻烦。
几天后的晚饭时,周氏突然兴高采烈地宣布:“女儿,你总算熬出头了。楚明有了消息,他这两年表现出色,已经晋升为将军。他现在正在济南府办理公务,因为过几天他将再次远赴边疆。他写信过来,确认婚约,三天后,他将派人来接你,我们将一同前往济南府成亲。”
在这个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刻,青荷听到的消息让她震惊又欣喜,简直难以置信。然而,张松亲自拿出了一封书信,让青荷逐字逐句地确认,这信实是楚明亲手所写,内容与先前周氏所述大致相符。
迎娶的日子转瞬而至,青荷却发觉家中冷冷清清,只请了几位至亲参加,与父母平日的性格不符。毕竟她是他们唯一的女儿,而且要远嫁他乡,对此情况,她询问父亲时,却遭到了张松的敷衍。
面对即将与如意郎君楚明成婚,青荷内心激动而不加思索,开始在房间里精心打扮自己,渴望以最完美的状态迎接她深爱的楚明。
突然,她注意到窗台花盆上的那只蝴蝶再次飞来。鉴于上次被人偷窥的经历,青荷选择无视蝴蝶,继续专心打扮。
蝴蝶突然离开花盆,盘旋飞舞到青荷头顶,不久后,她闻到一股奇异的香气,接着感到浑身无力,昏昏欲睡。
青荷无法自控地闭上眼睛,趴在梳妆台上。尽管她不能睁开眼睛,但她的心灵仍然如明镜一般,能清晰地感知周围的动静,却无法苏醒。
不久后,她听到急促的脚步声,周氏着急地说:“你这丫头,大喜之日迎亲队伍就要到了,怎么能睡着?”然而,青荷听得清清楚楚,却无法醒来。周氏慌忙找来张松,但即便他尽力扶起青荷,也无法唤醒她。
大夫赶来后说,青荷可能中了毒,能否苏醒还要看她的命运。周氏则焦虑地说:“相公,青荷性格坚强,难道是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事情,做出了极端的选择吗?现在可是知府大人的公子要来迎亲,我们可怎么交代?”
“是啊,我得知楚明战死后,才同意把青荷嫁给知府大人的公子。本来还指望与知府结亲,提高咱们的身份,但现在看来情况不妙啊。我上次得罪了知县大人,已经前途渺茫,这次再得罪知府大人,后果不堪设想!”张松感慨万分。
周氏紧张地建议:“相公,现在不是沮丧的时候,我们要着眼于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迎亲队伍即将到达,要不我们说青荷突然得了重病,拖几天再说?”
这时,青荷睁开了眼睛,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异常,就像刚刚做了一场梦一样。然而,她清楚地听到屋外锣鼓喧天、鞭炮声不绝。青荷不禁泪流满面,想到楚明已经战死,父母竟然欺骗她,许配她给他人。她独自承受这一切,感到生命的意义一时难以捉摸。
在这时,青荷发现父母不在身边。如果他们发现她已经醒来,强行将她送上花轿,那将意味着身不由己,清白被毁。在这绝望的情境下,她觉得生不如死,干脆以死明志。
想到这一点,青荷决定自缢。突然间,她听到耳边传来微弱的声音,提到了阁楼后面的枯井。青荷回忆起来,的确有个被石块封住的枯井。
她忍不住顺着窗户往外看了一眼,发现枯井的石块被挪开了。或许这是天意?青荷没有多想,趁着周围没有人,她匆匆地下了阁楼,毅然跳入了枯井。
然而,让青荷想象不到的是,她竟然平安无事,仿佛掉在了厚厚的棉被上。她睁开眼睛一看,发现自己躺在一位身着彩衣的漂亮妇人的怀里。
“你是谁?为什么在枯井里?为什么要救我?”青荷惊讶地问道。妇人微笑着回答:“你为何要想不开?难道真的要为楚明殉情?可是他活得好好的,你怎么能先走一步?”
青荷听后既惊讶又喜悦。回过神来的她发现,妇人能在井底救她,肯定非同寻常。她赶紧追问楚明在哪里,为何父母说他战死沙场,又是如何让她嫁给知府大人的公子的?
原来,青荷在窗户下瞥见的男子正是知府大人的公子冯奎。冯奎风流倜傥,四处游走。那天他来县城访友,偶然间发现了青荷,被她的美貌惊为天人。
冯奎迅速打听到青荷家的情况,直接找到了张松,表达了娶青荷的愿望。张松得知冯奎的身份后,不敢怠慢。但他想起女儿和楚明的三年之约,只好委婉地拒绝。
冯奎了解事情经过后,更加欣赏青荷。他回家后告诉了父亲,并提到了楚明。冯奎的父亲想起看过的邸报说楚明被破格提拔成将军,但不久前却战死沙场。
冯奎为了得到青荷,想出了一条计策。他通过父亲的关系拿到了楚明的字迹,并伪造了书信,带着丰厚的聘礼找到张松。冯奎告诉张松楚明已死,为了防止意外,他让张松去跟青荷说是楚明要迎娶她,到时候把人送到家里,生米煮成熟饭,想必青荷只能认命。
张松见楚明已故,认为再等下去也没有意义。而且冯奎的计谋周全,他能有冯奎这样的女婿更是求之不得。于是,他配合了冯奎,演出了一场戏。
夫人微笑着,轻声说:“青荷啊,我了解你心中的疑惑。楚明并没有战死沙场,他活得很好。我是一位蝴蝶仙子,曾救过楚明一命。但是,我看到了你和冯奎之间的纠葛,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引发悲剧。因此,我决定让你们早点相遇,制造一个假象,让外界认为你已经不在人世。这样一来,你和冯奎之间的婚事就能够作罢,而我会亲自带你去见楚明。”
蝴蝶仙子说完,手一挥,一根树枝变成了青荷的样子,虽然没有了生命气息。然后,她带着青荷隐身在一旁。青荷感激地谢过蝴蝶仙子,没过多久,就有人在枯井中发现了假的青荷。
原来,张松和周氏去迎接冯奎,却发现房间里没有青荷。他们四处搜寻,最终在由树枝变成的青荷处发现了没有生命气息的身影。冯奎急匆匆地离开,还提醒张松将聘礼还回去。
张松夫妇悲痛欲绝,认为不应该隐瞒女儿楚明的死讯,更不该将女儿嫁给冯奎。有人责难道:“张松夫妇枉为人父母!”更多的人则对青荷表达敬意,称她为贞烈女子。
蝴蝶仙子施法将青荷带到了山中的一间茅屋里,青荷终于见到了楚明,然而楚明此刻却身负重伤,昏迷不醒。
青荷泪如雨下,焦急地问蝴蝶仙子楚明的情况。蝴蝶仙子细细道来楚明的故事。原来,楚明为了剿灭山匪,曾经不顾一切地劝阻主帅使用火攻,最终自己冒生命危险找到了捷径,成功剿灭了山匪。
数月前,楚明为主帅出谋划策,大破敌军,但在追击中被包围。为了掩护主帅,楚明最终跳下悬崖,但被蝴蝶仙子及时救起。虽然楚明醒来了一次,但因伤势过重再次陷入昏迷。
蝴蝶仙子感激楚明的善良和勇敢,因此找到了青荷,解决了她与冯奎之间的纠葛,希望青荷的出现能唤醒楚明失去生存意志的心灵。
青荷听罢,感激涕零,她衣不解带地守在楚明身边,每天用心呼唤他的名字,讲述往事,希望唤起楚明坚强的意志。
在“有爱就有奇迹”的注定庇佑下,楚明在青荷的温暖关怀中,借助蝶仙神奇的法术,奇迹般地从昏迷中苏醒。当他看到青荷时,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得知青荷遭遇的艰辛后,楚明发誓此生绝不辜负她。
楚明的身体迅速康复,他带着青荷回到军营,寻找主帅汇报情况。主帅见到楚明,欣喜若狂,了解到他和青荷的经历后,深感感慨。主帅迅速向朝廷呈报,并请求对楚明予以嘉奖。
在楚明的协助下,主帅率领军队成功击败敌军,荣耀凯旋回朝。楚明和青荷得到圣上的表彰,楚明被封为将军,并受命与青荷结为连理。
楚明亲自将母亲葛氏、郑鹏一家,以及青荷的父母接到身边。当他们得知楚明和青荷平安无事,甚至还奉旨成婚时,无比激动。楚明和青荷的生死之喜让所有人都感到万分欣慰。
楚明和青荷夫妻恩爱,共同育有儿女。尽管楚明身居高位,但他终身未曾娶其他妻妾,唯独疼爱着青荷。两人共度一生,携手白首,展现出永恒的幸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