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老翁70岁得子,女婢背后说是私子,老翁:皆是行善之报

民间故事:老翁70岁得子,女婢背后说是私子,老翁:皆是行善之报

民间故事:老翁70岁得子,女婢背后说是私子,老翁:皆是行善之报

在明朝时期,河南洛阳涌现了一位杰出的官员,名叫孙胜。他曾担任过徐州刺史,并在六十岁高龄时选择告老还乡。孙胜的第一位妻子早逝,无奈无子无女,后来他再婚,迎娶了四十岁的李氏,然而这段婚姻却未能催生子嗣。

家中大小事务,孙胜全权委托给了他的侄子孙全负责。自己则在家中过上了惬意的晚年生活,沉浸在乐此不疲的财主角色中。孙胜慷慨仁爱,广泛从事善举,慷慨解囊,行善积德。他不计前嫌,多次伸出援手,为人解难,悉心助人,默默奉献。然而,尽管孙胜人生事业有成,唯一的不圆满之处在于缺少了自己的骨肉,心头常感对不起祖宗的遗憾。

在一个清明节,孙胜带着家人一同前往祖坟祭扫,心头涌上伤感的回忆,让他情不自禁地放声痛哭。

贤淑的妻子刘氏走上前,温言劝慰:“夫君,不必过于忧虑。虽然你已是年迈之身,但精力强盛。我虽无法亲生育,但却能为你安排娶妾之事,必定还有机缘。请你不要为难自己,免得伤了身体。”

孙胜听罢,虽然内心郁闷,却不愿让家人为他担心,于是强忍住眼泪,与家人一同踏上归途。

在回家的路上,孙胜意外遇到了一位仙风道骨的算命先生。因为心中忧虑子嗣之事,他迎请先生回家一同商议。

算命先生仔细审视了孙胜,淡然道:“看你的气色,不仅无子,恐怕寿命也难维持。”

孙胜叹了口气道:“我这年岁已高,死亡并非可怕之事,只是尚未有嗣续血脉,死后无法面对列祖列宗。我一生行善,却不知在哪里栽下冤孽,招致如此罪过。”

算命先生微笑着说:“你拥有如此庞大的家业,是否能够妥善打理?仅仅凭你一个人的善行,而手下却可能胡作非为,你难道不觉得有责任吗?你的善行,勉强弥补过错,何谈多福!如果你能严格管理家人,让全家秉持仁慈之心,或许多子多寿并非难事!”

孙胜恍然大悟,心中生出感悟。先生告别离去,孙胜深信这位先生非同凡响。

随后,孙胜开始整顾家风。仔细调查后,果然发现家中有一些行为不当的情况。他对侄子孙全等人进行了申饬,纠正家风,广行善举。

故事转到青州,一个名叫钱某的举人,年方三十六,娶了妻子张氏,并生有一子名叫钱奋,年仅十七。

钱某家境贫寒,生活极为艰辛。后来,他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台州知县。高兴之际,没想到命途多舛,赴任一个月后便病倒在床。妻儿请医问卜,却无济于事。

在一天,钱某见自己生命将近尽头,唤来妻儿,说道:“我虽然贫寒,一生却有志向,已经得到一些名声。虽然不能享受福禄,但也算知足了。只是我死后,不忍心将你们扔在这个世上无依无靠。孤儿寡母怎么能维持生计呢?”

妻儿闻言心如刀割,劝说他要安心养病,不要过多担忧。然而,钱某心急如焚,心想:“听说洛阳有个孙胜,仗义疏财,声名远扬。虽然我与他并无交情,但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于是,他让妻子扶着自己坐起,递过纸笔,思索着信的开头,脑海中却迟疑着:“与他素昧平生,这信该怎么写呢?”

钱某突发奇想,将妻儿一并支走,待其回归时,他已封好信封,上面仅写着“小弟钱某呈洛阳恩兄孙胜亲启”。

交到妻子手中时,他解释道:在洛阳有一友孙胜,义气深厚,定能扶持你们母子。携此信快去拜访他,告知我与他无缘再见。

妻子悲泣,钱某又说:我们二十年情分今日已尽。如果你愿意,专心抚养钱奋,为家业添砖加瓦。你已怀有遗腹之孕,若生男,好好教育;若生女,为她寻得良缘。如此,我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对着儿子,钱某嘱咐道:要孝顺伯父,顺从母亲,勤奋读书,切莫辜负我。待我去世后,先将棺木移至寺庙,见过孙胜后再回来办理殡葬。

说罢,钱某发出两声悲鸣,带着遗憾和辛酸,独自赴向黄泉。

张氏与儿子痛哭不已,安葬完钱某后,想来想去,唯有遵循遗书,携带着丈夫的书信前往找孙胜。

当日,孙胜正在书房读书,听闻门外有母子求见,自称是好友的妻儿,孙胜心生疑惑。

孙胜请他们进来,询问了一番,却毫无印象,只好解释说自己一时想不起在哪见过。钱奋说:“我们确实未曾谋面,因父亲临终前嘱咐我们投奔您,现有一封书信呈上。”

孙胜心存犹疑,接过书信,打开一看,却是一张白纸。他沉默片刻,心中恍然大悟:“必定是这个原因。”虽未揭破,孙胜仍决定收留他们母子。

张氏见孙胜犹豫,以为被拒之门外,却不料孙胜态度突然转变,声称与钱某交情深厚,定会照顾好他们母子。随后,孙胜让妻子出来相认,并设宴款待他们。

至于钱某的殡葬及张氏怀孕之事,在孙胜的精心安排下,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一天,孙胜与妻子李氏闲坐,不禁泪如雨下,感慨道:“瞧瞧钱奋,聪明伶俐,将来必定前程似锦。要是我也能有这样的儿子就好了。”

李氏说:“我多次建议你娶妾,可你总是不同意。现在我替你找了个女子,一定要为你生个儿子。”

孙胜叹道:“千万别这么说!我已经老了,而你还在壮年,若真有命生子,难道你不能亲自生吗?即便无子,娶几个妾也无济于事,只会耗费身体。”说完,他离开了房间。

李氏心想:“这个老头儿真是固执。不管他愿不愿意,我一定要为他找一个好的儿子。”于是,她让侄子带上媒婆一同前往京城,寻找合适的女子。媒婆正好也计划到京城说媒,两者一拍即合,兴致勃勃地上路。

在京城,有一位进士名叫王祥,因妻亡只有一女玉娘,年近二八,不仅容貌美丽,性格温柔贤淑。

王祥任襄阳刺史后,过着清苦而节俭的生活。夏日酷热,他心生仁慈之心,改善囚犯的生活条件。

玉娘对父亲说:“父亲不要太过仁慈,这些罪犯都是凶恶之辈,若放纵他们,日后可能惹来麻烦。”

王祥说:“我只是想善待他们,他们会珍惜的。只要让监狱头管得严一些就行了。”

但事情并非如玉娘所料,监狱头得知刺史不太关心,便懈怠了监管,导致犯人趁机发动暴动,越狱而出。他们甚至留下一人说:“刺史平日宽宏仁爱,千万不要伤害他。”

众罪犯趁乱逃出城,其中有人高喊:“我们是为了生存而逃亡,非为作恶。刺史宽宏,不要追杀他。”

王祥得知后非常愤怒,派人去捉拿,但为时已晚。他懊悔不已,想起女儿的劝告,只得叹息不已。

朝廷响应迅速,大事惊动了天子,他亲自询问此事。

由于王祥平素清廉耿直,得罪了一些人,当天子询问时,竟然没有人为他说好话,反而有人趁机落井下石。最终,天子降罪王祥,令其被解送到京城接受审讯。

尽管王祥在任上做了很多好事,但在面对恶势力时显得力不从心。

一旦王祥被关入狱中,玉娘成为唯一外界与他有联系的人,每日辛苦地为他送饭。面对这一劫,王祥感到万念俱灰,懊悔当初没有听从玉娘的劝告,最终落得一个好人无好报的下场。

王祥对女儿说:“今日我命已绝,只是扔下你一个人,如何是好!”

玉娘劝解父亲,但王祥越想越伤心,竟然一口气没上来,离世。

玉娘见父亲已故,悲痛欲绝,希望能将他的尸体带回家安葬,然而由于王祥是朝廷罪犯,未被允许。玉娘无奈之下,只能四处求助,最终找到一位大理寺卿。这位官员对事件深感同情,为了玉娘向天子上了一道奏折。

天子看罢奏折,深感怜悯,考虑到王祥已故,不再苛求,允许玉娘领尸回家。

玉娘稍感安慰,但随即面临新的问题,她身无分文,无人可依。为了安葬父亲,她不得不放下大家闺秀的身份,写下“卖身葬父”的字条,每日祷告着:“父亲阴灵不远,请保佑我遇到好人!”

命运多舛,这一纸字条竟被一位媒婆撞见。

两人聊得投机,媒婆听闻玉娘父亲的遭遇也感动得泪流满面。她对玉娘说:“你身份尊贵,怎能为人家做婢女?卖身也要讲条件,至少做一个偏房。”

玉娘却说:“为了安葬父亲,就算是杀了我也无妨,何况管他那么多呢!”

媒婆安慰道:“这事交给我来办。洛阳有个孙老爷,年事已高,无子,正愁没有偏房。我这次就是为此事而来,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合适的,幸好遇到了你,也算是缘分。”

媒婆细看玉娘,认为她容貌出众,又孝顺,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她对玉娘说:“你长得漂亮,孝顺又贤良,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了。你跟了孙老爷,后半生自有着落。”

玉娘谦虚地说:“这是被逼无奈之举,只是卖身为妾,恐怕会玷污门第,您可千万别提及我的身世,就当我是农家女子。”

媒婆带着玉娘见了孙全,孙全看到她,心里火热得很,恨不得马上娶她为妻。他给了玉娘一百两银子,准备启程返回洛阳。

玉娘却说:“我卖身只为葬父,最好还是等父亲下葬后再启程吧!”

媒婆思虑良久,说:“你一人难以应付这些事,还是等回去见了老爷,让他替你做主吧!”玉娘听从媒婆的建议,将父亲的棺椁临时寄存在寺庙。孙全虽然心热如火,但终究是个沉稳老成之人,对待这位姑父娶的小妾,自然不敢有丝毫轻慢,更无非分之念。他悉心照顾着玉娘,带她回到姑母李氏身边。

李氏见到玉娘,细心观察,询问详细,非常满意。她决定安排玉娘见孙胜的时间。

第二日,李氏对孙胜说:“俗话说,无病一身轻,有儿事事足。如今我特地从京城挑选了一位女子,年华正好,才情出众。我打算将她安排为你的侧室,或许能延续香烟,继有嗣女。”

孙胜答道:“怕是老夫注定无嗣,不愿耽误人家女儿前程。既然夫人如此用心,何不让她现身,让我一睹为快。”

玉娘应邀而出,孙胜目睹她仪态万方,举止不凡,与乡间女子截然不同。于是询问玉娘的来历,刚开始她隐瞒实情,只提及为父殉职这段艰辛。但孙胜不放过,屡次追问。

玉娘无法掩饰,由父亲赴任之事开始,一直述说至今,让泪水如泉涌一般。孙胜得知她是王刺史之女,震惊不已,感慨道:“我就觉得你并非乡间女子,夫人几乎让我误入歧途!可惜一位良官,竟遭此不幸。”

从此以后,孙胜再未提及纳妾之事,要求家人悉心伺候玉娘,并立即妥善安葬王祥。很快,棺木被运回,并在钱家附近安葬。

李氏多次提起纳玉娘为妾的事,均被孙胜断然拒绝,强调:“天下美女如云,若欲纳妾,可再寻觅,岂可污辱忠臣之女!”

了解到孙胜言之不虚,李氏再也没有提起此事。

然而,孙胜心中并不宁静,自责道:“我实在太拘泥,既无子嗣,何不将玉娘视为义女呢?这样既能照顾她,也能断绝李氏的期望。”

于是,孙胜向夫人提出此事,李氏知道无法反对,玉娘欣然同意。于是,举行了仪式,玉娘正式称呼他们为父母。

一天,李氏对孙胜说:“既然相公已认玉娘为女儿,就应该为她选一个良配。我看侄子孙全精明能干,虽然寡居,但将玉娘许配给他,也是美满之事!”

孙胜回应:“孙全的婚姻事务,我会操办。现在我已有打算,你只需准备好玉娘的嫁妆。”

原来,孙胜看中了钱家的子弟钱奋,年轻有为,与王祥之女玉娘相得益彰,两人家世背景相当,天作之合。于是,未经他人商议,孙胜便将他们俩撮合在一起。

婚礼当天,外界不知情的人以为孙胜是纳妾,而知情者则以为是替孙全续弦。然而,真相是他们俩竟是为钱奋娶妻。

对于钱奋和玉娘来说,这是喜出望外的意外。在洞房花烛之夜,两人除了彼此倾心,更是感激涕零,感谢孙胜的仁义之举。外界对孙胜的举动赞不绝口,敬佩他的高尚品德。

七月十五那一年,钱家和王家各自为自己的父亲举行了祭奠仪式,哭得声嘶力竭。他们在悲痛之际,不忘向已故的父亲述说孙胜的恩德之大。

当晚,孙胜入睡到深夜三更,突然间发现两位身着华丽官服的官员向他俯身拜倒,口称“大恩人”。

孙胜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扶起两人,只见其中一位说道:

“我是襄阳刺史王祥,这位是台州知县钱某。天帝怜悯我们清正忠诚,因此封我为天曹府判官,而他成为天下都城隍。

我们过世后,孤苦无依,都是恩人相助,更使我们的子女成婚。这是天大的恩德。我们将此事禀报天庭,天帝因此加封你为一品官,延寿三旬,子嗣双贵。特来告知。”

另一位官员补充说:“大人真是高义之士,没想到一纸空函竟能让你施以如此大恩!如今为了报答您的恩情,我想将我们的遗腹女许配给您的长子,以回报大恩大德。”

孙胜闻言一时不知所措,欲起身相送,却被两人一推,从梦中惊醒。他连忙向夫人述说了这一切。李氏想了一下说:“相公大德,这样的事古今罕见。我觉得此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孙胜犹豫地说:“钱、王二人封神的事情无需怀疑,但说我能活到一百岁,还有赐我二子,我已经七十了,虽然身体硬朗,但七旬生子,似乎太过离奇。”

第二天早上,孙胜决定将这一奇事告诉钱奋夫妻。却惊讶地发现,他们两人昨晚也梦见了父亲,所说之事竟然与孙胜的梦境一模一样。

孙胜追问钱奋的妹妹的名字,也就是遗腹女的名字,竟与钱某所说的一字不差,让他感到更加匪夷所思。

过了一段时间,李氏突然生病,喜食咸酸,经常呕吐。孙胜请医生过来诊脉,感觉到喜脉,但因为他已经七旬,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引起不必要的风言风语。于是他只好对夫人说:“夫人的病情无需药物治疗,过些日子自然就好了。”

然而,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李氏脸上露出了欢喜之色,眉低眼慢、乳胀腹高。她高兴地告诉孙胜说自己怀孕了。

孙胜闻言大喜,感慨道:“难道梦中所见,竟都成真了吗?”

不知不觉间,李氏怀胎十月,生下了一个儿子,孩子眉清目秀、鼻直口阔、身体健硕。夫妻俩欣喜若狂。孙胜深感这个孩子是上天的赐予,便取名孙天赐。

70岁高龄终得一子,一时间传遍了洛阳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孙胜是积德之人,也有人说这孩子不是孙胜亲生的,各种说法纷至沓来。

故事开始于孙天赐的诞生,他从小由奶娘和一位名为秀玉的使女照顾。秀玉年方十八,容貌娇美。

有一天,奶娘和秀玉一同带着孙天赐在户外晒太阳。奶娘突然说:“外面风大,你帮我扶一下孩子,我去屋里拿件衣服。”

秀玉接过孩子,但当奶娘回来时,却见孩子哭泣不止。她着急地上前,发现秀玉一手托着孩子,另一手在孩子头上抚摸,却意外发现孩子的头上肿了一个大包。

奶娘生气地责备秀玉:“我才离开一会儿,你就把他摔倒了!你不知道他是老爷、夫人的骄傲吗?一旦他们知道,我和你都逃不过责罚!我现在就去告诉夫人,看她如何处理你!”

奶娘气愤地离去,而秀玉见势不妙,心生怒意,口不择言:

“你这个老猪狗,仗着有人撑腰!不管你是奶娘还是主子,我可从没见过七十岁的老头子生子。你说他是自己的骨肉,难道不怕说漏了嘴?也许他是偷来的,又或者是被人抱来的!就因为一次摔倒,你就这样指责我!”

尽管秀玉愤怒不满,但她也不敢追上去反驳。奶娘将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孙胜和李氏。

孙胜听罢,淡淡说:“也不能全怪她。七十岁生子确实少见,她也是一时冲动,罢了。”

奶娘原本期待孙胜能为她出头,替她出口气,却没想到孙胜如同熄了火一般淡然对待。

当夜,孙胜与妻子共进晚餐后,独自回到书房休息。他吩咐书童说:“把秀玉叫到我的书房来。”

女仆们都以为老爷是为了白天的事情要为难秀玉,纷纷为秀玉捏一把汗。

可怜秀玉自知理亏,战战兢兢地走到孙胜面前。孙胜对众人说:“你们都离开,把秀玉留下。”

众人离开后,孙胜让秀玉关上房门。秀玉不知老爷打的什么主意,心中七上八下。

孙胜走到秀玉身前,说:“人之所以不能生育,多因交合时精力不足。若精力充沛,老而不衰。可你却以为老人不能生子,将这荒谬之说用在我身上!今晚我便留你在此,我们来一场比试,解除你的疑虑。”

原来孙胜一直以为自己不能有子嗣,因此一直不愿纳妾。如今有了儿子,他也敞开心扉,而心中仍萦绕着“梦中二子”的事情,让他一时心生邪念。

秀玉只因一时失言,未料却陷入这场风波,无奈之下,只得侍奉孙胜同床。

虽然年事已高,孙胜仍然精力充沛。秀玉只能黯然接受,过了一段时间,两人才得以休息。天亮之后,秀玉偷偷溜回了自己的房间。

早晨,孙胜向妻子李氏提起此事,李氏笑而不言。然而,家中的仆人们却在背地里议论纷纷:老爷一向正派,没想到年老之后也变得这般不正经,竟然陷入这种勾当。

然事情却是出人意料的巧合,孙胜与秀玉只有那么一次的亲近,却让秀玉怀孕了。得知消息后,孙胜哑然失笑,原本是想展示一番雄风,却没想到这样一来反而功成身退。

李氏见秀玉怀孕越发明显,于是将她收为了孙胜的小妾。从此以后,孙胜常常前去找秀玉共度时光。秀玉没想到自己一时的错误言辞,竟因祸得福,从一名婢女变成了小妾。

孙胜戏言着对秀玉说:“现在你应该明白,我的儿子可不是被偷偷抱来的了!”秀玉满脸通红,默不作声。不经意间,十个月过去,秀玉成功为孙胜生下了一个儿子。

正在秀玉分娩的时候,外面传来喧闹声,原来是钱奋中了状元,有人前来报喜。孙胜见到双喜临门,欣喜若狂,大笑不已。

钱奋高中后,被任命为太子陪读,待太子即位后,又被封为礼部尚书。

太子得知孙胜一生行善事迹后,下旨追封钱奋为礼部尚书,复原襄阳刺史王祥的职务,同时让钱奋休假半年,回去探望孙胜。

钱奋携母亲、妻子玉娘,以及妹妹前去洛阳探望孙胜。

尚书亲自前来拜访,当地官员纷纷出城相迎,场面庄重壮观。寒暄之后,钱奋迫不及待与孙胜一家人见面,共同畅叙衷肠,少不了举杯畅饮。

(五)酒过三巡,孙胜站起身对钱奋母子说:

“多年来,我有一句心里话一直没有敢对你们说,今天见你成才了,我决定说出来。实际上,我与钱公素未谋面,毫无交情。

当初你们前来投奔,我感到十分迷惑。打开钱公的书信,却发现里面竟然是空白的,我当时一筹莫展。一开始搞不清楚其中的含义,但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听说了我的虚名,想通过妻子转达儿子,由于从未谋面,难以表达真情,所以才空白如此。

当时我误将虚言当作真实,即便在妻子面前也不敢揭穿。其实,我与钱公的所谓八拜之交,都是谎言。现在看到贤侄已经成名,光宗耀祖,如果我再不说出真相,恐怕会埋没钱公的苦心!”

说罢,孙胜将那封信交给了钱奋母子,她们看后热泪盈眶,感激涕零。在场的人纷纷钦佩钱公的智慧和孙胜的高尚品德。

接着,孙胜又谈起大公子天赐和钱奋妹妹的婚事,钱老夫人欣然同意,因为这也是钱公在梦中所托付的。

随后,孙胜的两个儿子,天赐和天佑已经长大成人,一个中了状元,一个中了进士,顺利娶妻生子。孙胜没有想到,七十岁之后,自己完成了一生的事业。

一天夜里,孙胜再次梦见襄阳刺史王祥前来告别:”我任天曹官已满,天帝已经降旨,现在请你早赴瓜期。”次日,孙胜无疾而终,恰好活到了一百岁。

钱尚书夫妻得知孙胜去世,悲痛欲绝,将他当作亲生父亲一般守孝。尽管孙胜已有了子孙,但钱尚书每年仍然拜祭,以表达对孙胜的感激之情,这就是知恩图报。

孙胜的妻子一直活到九十岁方寿终。玉娘婚后生下两个儿子,皆成为官员。而孙天赐一直升至同平章事,孙天佑也成为御史大夫。

孙胜去世后,屡受褒封,子孙繁衍不绝,这都是行善积德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