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富家女为情私奔,惨被恶夫赶出,忠厚郎逆袭惩恶霸

民间故事:富家女为情私奔,惨被恶夫赶出,忠厚郎逆袭惩恶霸

乌龙镇中,有个男子名为王铁生,他在镇上经营着一间杂货店。

王铁生与爱妻李氏共同打理这家店,生活虽平稳却略显平淡。

然而,王铁生并不满足于这种平淡的生活,他怀揣着更大的梦想。

“人生在世,总得有点追求,”王铁生对妻子说,“守着这个小店,我们永远也发不了财。我要转行,做更大的生意,赚更多的钱。”

李氏虽心有顾虑,但见丈夫决心已定,也就不再多言。

王铁生是个行动派,他很快就在城里的布行找了份工作。

凭借着他的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他迅速脱颖而出,受到了布行老板的赏识。

在布行工作了一年多后,他摸清了行业的门道,决定辞工回家,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他卖掉了镇上的杂货铺,又向亲朋好友筹措了一些资金,最终在县城开了一家布店。

王铁生深知,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他凭借着自己的高情商和善于交际的能力,很快就与县城里的一些富商打成了一片。

其中,有位名叫刘红运的富商,与王铁生一见如故。

刘红运也是白手起家,他欣赏王铁生的努力和决心,决定助他一臂之力。

在刘红运的投资和支持下,王铁生的布店生意越来越红火。

铁生天生就是块经商的料,资金一到手,他便如虎添翼,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财源滚滚,很快便在县城内声名鹊起。

他膝下有个宝贝女儿,名叫王翠兰,年仅七岁便已出落得如花似玉,唇若点樱,眉目传情。

而好友刘红运家中有个儿子,名叫刘子晨,比王翠兰年长两岁。

每逢佳节,两家人都会欢聚一堂,共度佳节,两个孩子也在这欢声笑语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于是,王铁生便提议与刘家结为亲家,将女儿许配给刘子晨,刘家欣然同意,这门娃娃亲便这样定了下来。

光阴荏苒,转眼间,刘子晨已是风度翩翩的少年郎,而王翠兰也成长为婀娜多姿、美丽动人的大姑娘,她的美貌足以令人一见倾心。

男婚女嫁,本是人之常情,就在两家准备为这对年轻人举办婚礼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刘家突遭盗匪洗劫,家破人亡,幸运的是,刘子晨当晚恰好在同窗家中留宿,因而逃过一劫。

铁生闻讯后悲痛不已,他毫不犹豫地将刘子晨接回家中安顿。

刘子晨对这位未来岳父的慷慨相助感激涕零,并立志要更加努力读书,以图日后报答。

虽然刘家已不复往日荣光,仅剩下刘子晨一人,但王刘两家的婚约依旧有效。

王铁生是个有情有义之人,他决定信守承诺,让刘子晨与王翠兰成婚。

然而,刘子晨却面露难色,他叹息道:“我现在一无所有,真怕翠兰跟着我受苦。

我想等功成名就之后,再与翠兰完婚。”

铁生听后,宽慰道:“从今往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你和翠兰成亲后,依旧住在这里,衣食无忧,翠兰怎会受苦呢?”刘子晨闻言,感激涕零,当即跪谢王铁生的大恩大德,并发誓会一生一世爱护王翠兰,待他日功成名就,必将加倍报答岳父岳母的恩情。

可是,王翠兰对此却颇为不满,她嘟囔道:“他如今不过是个落魄书生,还要寄居在我家,而且笨嘴拙舌的,我若嫁给他,岂不是要受一辈子的苦?我才不愿意呢!”王铁生夫妇听闻女儿这番话,便耐心劝解道:“刘子晨是个有前途的孩子,再说了,刘家对我们王家有恩,做人得知恩图报,这样才能走得更远啊。”

翠兰坚决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我感谢你们的恩情,但我的幸福不能作为牺牲品。

我的婚姻,我要自己决定。”

这番话如同一根火柴,瞬间点燃了生心中的火焰。

“从古到今,婚姻哪由得你自己选择?难道你以为你与众不同,能够随心所欲?”生愤怒地反驳,声音中充满了不满与失望。

李氏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她尝试缓和气氛,但父女两人的立场如同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肯退让。

翠兰私下找到刘子晨,她的语气坚定而冷漠:“我们的路不同,我不会嫁给你。

你就别再多想了,你在我家可以住,但我们的婚约必须解除。”

刘子晨望着面前这位美丽却决绝的女子,心中虽然满是不舍,但他深知,无法强求。

他轻声说:“婚姻是人生大事,既然王小姐不愿,我自然不会勉强。

请放心,我会亲自向王叔叔说明。”

尽管内心万分不舍,刘子晨还是去找了王铁生,提出了解除婚约的请求。

王铁生听后,先是好言相劝,希望刘子晨不要受翠兰一时冲动的影响。

“翠兰只是被我宠坏了,她的话你不必太在意。

只要有我在,你们的婚事就不会有问题。”

王铁生信誓旦旦地说。

然而,当王铁生试图劝说翠兰时,却再次引发了激烈的争吵。

刘子晨在隔壁听到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最终选择默默离开了王家,来到一座寂静的破庙中安身。

在那里,他静下心来读书,希望能通过科举改变命运。

王铁生找到他后,虽然劝他回王家,但刘子晨坚决不肯。

于是,王铁生安排他到镇上的老宅居住,并时常送去银钱和生活用品。

刘子晨对王铁生的帮助感激不已,他发誓一定要考取功名,以报答这份恩情。

而铁生夫妇也明白,女儿之所以抗拒这门亲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刘子晨目前的境遇。

他们决定不再逼迫女儿,相信等到刘子晨功成名就之时,女儿自会回心转意。

他们从未料到,王翠兰会瞒着父母与某人私定终身,而那人,竟是刘子晨的堂兄,刘太宝。

刘太宝自幼失怙,由他的叔父刘红运夫妇抚养长大。

他们对他如亲子般疼爱,自幼便供他去学堂,寄予他极高的期望。

然而,刘太宝对学问并无兴趣,总是逃学。

见侄子无心向学,刘红运也不强求,待他长到少年时,便开始传授他商道。

刘太宝脑筋灵活,商业之道一点即通,但他总是懒散度日,常与一群损友厮混,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

刘红运屡次训诫无果,只得断了他的财源。

刘太宝因此大怒,与叔父断绝关系,愤然离去。

自刘太宝出走后,刘红运并未寻找,非是不关心,而是想让他体验生活的艰辛,期待他能自我反省,重返家门。

可惜,未等刘太宝归来,刘家便遭逢大难,满门被灭。

听闻此事的刘太宝赶回家中,跪地痛哭,誓言要为叔父叔母复仇。

众人见状,都赞他尚存一丝良心。

然而,刘太宝依旧游荡于赌场与风月场所,据传他近日赌运亨通,生活极为奢华。

那么,这个放荡不羁的刘太宝是如何与王翠兰结缘的呢?说来话长,刘家与王家素有深交,两家子女自幼便在一起嬉戏。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刘太宝与王翠兰相识。

翠兰貌美如花,刘太宝自小便对她情有独钟,梦想着有朝一日能与她结为连理。

然而,刘红运却将刘子晨与王翠兰定了亲,这让刘太宝心生不满。

子晨和王翠兰缔结婚约后,刘太宝在众人面前与王翠兰刻意保持距离,然而私下里两人关系却日益亲密。

起初,王翠兰对刘太宝并无多少好感,但刘太宝甜言蜜语、巧舌如簧,逐渐俘获了她的心。

相比之下,刘子晨的沉默寡言让王翠兰的感情逐渐倾向了刘太宝。

刘子晨离开王家后,王翠兰如释重负,但她也忧虑父母不会同意她和刘太宝的关系。

于是,她提议与刘太宝远走高飞,去一个父母无法寻觅的地方生活。

刘太宝温柔地回应:“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天涯海角我都愿随你去。

只是我担心你过惯了优渥生活,跟我漂泊会让你吃苦。”

王翠兰深陷情网,坚定地说:“只要能与你相守,即便生活清苦我也无怨无悔。

看到你因我受苦,我才会真正心疼。”

刘太宝紧紧拥抱王翠兰。

在刘太宝的怀抱中,王翠兰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她觉得此刻的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刘太宝轻轻抚摸着她的背,柔声道:“你把我们的关系告诉你父母吧,看看他们的意见。

如果他们同意,我们就成亲;如果不同意,我们再想办法。

我不愿你因我而吃苦。”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free.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王翠兰听从了刘太宝的建议,向父母坦白了一切。

王铁生听闻后勃然大怒,他深知刘太宝的品行,更不愿背信弃义与刘子晨毁约。

然而,王翠兰却坚定地说:“我与太宝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这一生我非他不嫁。”

王铁生气得浑身发抖,怒斥道:“你若敢嫁给他,我就当没你这个女儿!”面对父亲的愤怒,王翠兰却无丝毫悔意,她决然地说:“走就走,我无所畏惧!”言罢,她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

氏眼看着父女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心如刀绞,泪水不禁滑落。

她试图挽留愤然离去的王翠兰,却徒劳无功。

王铁生在女儿决绝离去的背影中,病情急剧恶化,最终撒手人寰。

虽说他是被女儿的叛逆行为气得病重,但李氏仍希望女儿能回来,为父亲送行。

听闻父亲的死讯,王翠兰面无表情,甚至冷言冷语:“他走了,也好,省得总是怄气。”

面对女儿这般冷漠,李氏心如刀割,她提醒道:“翠兰,你父亲是多么疼爱你,这些你都忘了吗?现在他不在了,你回去送他最后一程,让他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息。”

然而,王翠兰却回应道:“他曾经说过不再认我这个女儿,我回去又有什么意义?”
李氏震惊于女儿的冷漠,回忆起过往的温馨时光,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

旁边的刘太宝急忙上前劝慰王翠兰,“翠兰,无论如何,他都是你的父亲。

如今他已不在,你就放下过往,回去尽一份孝心吧。”

在刘太宝的劝说下,王翠兰终于松口:“好吧,既然你这么说,我就回去一趟。”

王翠兰跟着李氏回到了家,但在父亲的葬礼上,她始终没有流下一滴泪。

前来吊唁的人们议论纷纷,指责王翠兰冷漠无情。

尽管如此,李氏作为母亲,仍然选择包容女儿的一切。

她甚至主动提起王翠兰和刘太宝的婚事,希望能借此机会让女儿回归家庭,并将家业交给他们打理。

王翠兰与刘太宝闻讯大喜,即刻便拜了天地,结为连理。

二人婚后,李氏谨遵亡夫遗训,将丫鬟春梅收为义女,并安排她与刘子晨成婚,以此维系王家与刘家的姻亲关系。

然而,王翠兰对此颇为不满,她忿忿道:“刘子晨何德何能,春梅跟了他岂不是自毁前程,我断言她此生难有幸福可言,她若能过得好,我宁可倒立行走!”李氏没有与她争执,只是默默为春梅备下了一份嫁妆,随后便让他们完婚。

王翠兰与刘太宝的新婚生活颇为和谐,刘太宝接手了王家的财政管理,而王翠兰则负责内务,两人夫唱妇随,情深意长。

看到这一幕,李氏心中稍感宽慰,觉得女儿这次终于选对了人。

时至中秋,刘子晨携妻子春梅来访,李氏对他们热情款待,还留他们共用晚餐。

刘太宝虽未多言,但心中却颇为不悦。

王翠兰察觉到丈夫的不快,便出言抱怨:“我娘根本没把你当自家人,她心里只有刘子晨,这让我们如何在这个家待下去?有她没我,你看着办吧!”其实,王翠兰自己也不愿母亲与刘子晨有过多接触,毕竟他们曾有过婚约。

如今丈夫的话正合她意,便顺水推舟地说道:“你说得在理,此事我会处理妥当,你不必忧心。”

于是,王翠兰便去找李氏谈话,提出希望她与刘子晨夫妇保持距离。

李氏却反驳道:“人应该懂得知恩图报,想当年若非刘员外出手相助,我们王家岂能有今日之兴旺?如今刘员外家道中落,仅剩刘子晨一人支撑门面,我们理应伸出援手。

再者说,春梅既是我的义女,这份情谊又怎能轻易割舍?”王翠兰闻言不耐烦地打断道:“你现在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与他们断绝来往,要么就离开这个家!否则我丈夫心中不快,势必会影响我们夫妻感情。

我可不想因为外人的事端而搅得家无宁日。”

李氏深知女儿的冷酷无情,明白这不过是她借机赶自己走的把戏罢了。

李氏心中挣扎许久,终究还是决定离去。

她默默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带着满腔的哀怨与不舍,踏上了离家的路。

她来到亡夫的墓前,放声痛哭,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凄凉:“夫君啊,你如今已得解脱,为何却独留我一人在世间苦撑?被自己的亲生骨肉赶出家门,我这后半生,又该如何是好?”言罢,她竟冲向墓碑,意图了结此生。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从后紧紧抱住了她。

那是春梅,她的义女,声音哽咽:“娘,您怎能如此轻生?”原来,今日恰逢王铁生去世周年,春梅与丈夫刘子晨来此祭奠,却意外撞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在春梅的劝慰下,李氏的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她将自己的遭遇一一道来。

得知李氏被王翠兰赶出家门,春梅心痛不已,她温柔地说:“娘,如果您不嫌弃,就跟我们一起生活吧。

虽然家境贫寒,但温饱总不是问题。”

刘子晨也连声附和,诚挚地邀请李氏同住。

于是,李氏便来到了刘子晨的家中,这里其实是王家在镇上的旧居。

虽然生活清贫,但家中充满了温馨与欢笑。

然而好景不长,王翠兰突然现身,手持房契,声称这是王家的房产,命令他们立即搬离。

李氏苦苦哀求,希望能留在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但王翠兰却冷硬地拒绝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李氏身心俱疲,竟一时承受不住打击,晕了过去。

刘子晨和春梅深知王翠兰不会就此罢休,为了避免更多的纷争,他们决定带着李氏离开这个地方,与王翠兰彻底断绝联系。

而另一边的王翠兰,虽然与刘太宝成亲不足半年,却已发现他纳了一房小妾。

她心中虽有万般不愿,却也不敢多言。

她深知,若是违逆了丈夫的意愿,便会遭受惩罚,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

尽管此刻她已看清了刘太宝的真实面目,但心中仍存着一丝幻想,期待着他能回心转意,重拾对她的爱意。

王翠兰终于在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件中醒悟。

此事与刘太宝的爱妾莲儿紧密相关。

莲儿曾是烟花之地的女子,早在刘太宝与王翠兰结缘之前,便与他有了情愫。

即便刘太宝成家后,对莲儿的情感依旧如初。

随着他财富的积累,他索性为莲儿赎身,纳她为妾。

在刘太宝面前,王翠兰只能将怒火深藏心底,她虽为正室,却对莲儿无可奈何。

每当刘太宝离家,她便会以正妻的身份试图压制莲儿。

但莲儿亦非善茬,总会与王翠兰针锋相对。

然而,在刘太宝面前,她却又表现得柔弱顺从,甚至主动劝刘太宝去王翠兰房中安歇。

她的这种行为,反而让刘太宝对她更加宠爱,与王翠兰日渐疏远。

王翠兰对莲儿的两面性深感愤怒。

某日,刘太宝刚离家,她便怒不可遏地给了莲儿一巴掌。

不料,莲儿正要反击时,刘太宝却意外折返。

看到莲儿捂脸啜泣,他急忙询问缘由。

得知是王翠兰动手后,他大为震怒。

他随手端起一壶刚烧开的热水,狠狠地泼向王翠兰的脸。

顿时,王翠兰的面容变得惨不忍睹。

而刘太宝的愤怒并未因此平息,他又对王翠兰一顿暴打,最后将她逐出家门。

直到此刻,王翠兰才恍然大悟,刘太宝所爱的并非她本人,而是她所带来的财富。

如今他目的已达,便无需再伪装。

若她不走,恐怕性命难保。

畏惧世人的指指点点,王翠兰选择了逃离,前往毗邻的惠州县。

然而,这位自幼娇生惯养的女子,在异乡流落街头,根本无法自给自足。

迫于生计,她只能沦为乞丐。

连日来乞讨无果,饥饿难耐的她,情急之下溜进一家包子铺,趁人不备抓起两个大包子就逃。

然而,她的行径被店主发现,追上后便是一顿无情的殴打。

这时,一位路人经过,却是本县新任县令。

他走上前,阻止了包子铺老板的斥责,并购买了几个大包子递给王翠兰。

饥饿难耐的翠兰,捧起包子便大口咬下,吃得津津有味。

待她吃完,方才抬头端详这位好心人,刹那间惊得几乎无法站稳。

这不正是曾被她轻视的刘子晨吗?王翠兰心中一惊,迅速垂下眼帘,想要逃离现场。

但刘子晨并未认出她,只是见她落魄,心生怜悯,便叫住她询问来历。

王翠兰不敢直视刘子晨,也默不作声。

刘子晨温和地说:“你若无处可去,就随我回府吧。

我母亲需要人照料,你若能将她照顾好,我自然不会亏待于你。”

听闻此言,王翠兰猜测他口中的母亲便是自己的娘亲李氏。

满心悔意的她,为了向母亲赎罪,决定跟随刘子晨而去。

刘子晨为官清正,府上并无多余仆役,家中事务皆由妻子春梅一人操持,同时还要照顾李氏,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因此,他便让王翠兰来协助照顾李氏,既为妻子分担了重任,也帮助了这个落难的女子。

当王翠兰再次见到母亲李氏时,泪水夺眶而出,但她无颜与母亲相认,只能选择沉默,全心全意地服侍李氏。

另一方面,春梅与刘子晨结婚已两年有余,却仍未生育子女,这让李氏颇为忧虑。

某年三月初三,她决定带着春梅前往附近的城隍庙祈福求子,于是家中便只留下了王翠兰一人。

午饭时分,刘子晨回到府中,忽然听到李氏房间里传出女子的哭泣声。

他心生疑惑,便走到窗边细听,原来是家中的丫鬟在低声啜泣。

他推门而入,只见丫鬟正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泪流满面,而桌上摆放的,正是王铁生的灵位。

氏在房间里珍藏着丈夫的牌位,她常说那牌位就像是丈夫的化身。

然而,为何这个丫鬟会在牌位前下跪,泪流满面呢?正当翠兰沉浸在悲伤中时,她听见了响动,于是匆忙擦去泪水,站起身来。

刘子晨身影摇摇晃晃地出现在门口,他含混不清地问:“你……在做什么呢?”话音未落,他竟一头栽倒在地。

王翠兰急忙上前,将刘子晨扶起,小心地安顿到卧房之中。

她端来温水,看着醉意朦胧的刘子晨,心中的悲伤如潮水般涌出,将自己的遭遇倾诉而出。

而刘子晨虽是装醉,但当他看清眼前这满面疤痕的女子,实则是昔日容颜绝美的王翠兰时,惊愕之情溢于言表。

王翠兰为了与刘太宝结为连理,不惜气死生父,驱逐慈母,其行为令人发指。

但当报应降临时,刘子晨却心生怜悯,将翠兰的过往告诉了李氏。

李氏听闻,心如被利刃割裂,然而她冷漠地表示:“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无人能救她,明日就让她离去吧,我不愿再见她。”

刘子晨深知李氏言不由衷,他劝解道:“母亲,你就宽恕她吧。

如今的翠兰已经饱受苦难,她已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更何况她现在满心悔恨。”

李氏叹息道:“她为了刘太宝,不惜牺牲亲情,我曾愤怒至极。

但现在,我不怒了,因为一个畜生,不值得我动怒。”

这番对话,被窗外的王翠兰听得一清二楚,她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放声大哭。

听到哭声,人们纷纷走出屋子,只见王翠兰蜷缩在墙角,双手捂脸,声泪俱下:“娘,我是翠兰,求您宽宏大量,就原谅我这一次吧!今后,我会竭尽全力孝敬您的。”

李氏冷冷地道:“你说得倒简单,这一次我可以宽恕你,但你父亲的性命却是永远找不回了。”

兰儿趴在地上,痛哭了许久,才缓缓站起,低声道:“我自知无颜求母亲宽恕,既如此,我留在这世上也无甚意义,我要去找爹爹,求他原谅……”言罢转身欲走,却被春梅紧紧拉住了。

李氏虽口中强硬,心中却对王翠兰满是怜爱,情感如潮水般涌出,再也抑制不住,上前紧紧抱住翠兰,泪水滂沱。

翠兰对刘太宝怀着深深的恨意,她对刘子晨的宽容感激不已,终于决定将那个深藏心底两年的秘密和盘托出。

刘子晨一家曾遭强盗洗劫,家破人亡,幕后黑手竟是刘太宝与盗匪勾结。

若非如此,强盗岂能轻易侵入刘家深宅?这一切,都是王翠兰在无意间得知的,而刘太宝对此一无所知,否则她恐怕早已不在人世。

刘子晨闻听此言,如雷击顶,他秘密派人回乡,搜集刘太宝的犯罪证据。

一切齐备后,便将刘太宝告上县衙。

知县当即将刘太宝拘捕审问,虽其百般抵赖,终难逃法网。

在严刑拷打下,刘太宝终于招供,因罪恶滔天,被判极刑。

刘太宝一命归西,王家财产重回王翠兰之手。

然而,她的美貌已逝,爱情也无从寻觅,于是看破红尘,决定出家为尼。

临行前,她将家产悉数转至刘子晨名下,并留书一封,嘱托他代为尽孝,照顾自己的母亲。

刘子晨夫妇一直视李氏如亲娘般孝顺。

两年后,刘子晨升任京城官职,便携李氏与春梅一同前往。

同一年,春梅喜得贵子,一家人和和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