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月黑风高夜,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女子:快去挖坟破棺

民间故事:月黑风高夜,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女子:快去挖坟破棺

唐朝天宝年间,小镇上有一个名叫卞文鼎的书生,原本家境富裕,只因前几年,父亲卷入一场名誉纠纷案里,被差役们盘剥完家产,才好不容易将父亲从死牢里解救出来。自此后,家道中落,日渐衰败下来。

过了不到一年,父亲抑郁而死,剩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卞文鼎别无所长,只好给人誊写账目,或者给善男信女们抄写经书,勉强维持生活。

这一天,邬屠夫忽然登门,退了婚约。邬屠夫靠杀猪发家,虽然有钱,但是出身低下,在小镇上没有什么脸面,便主动上门提亲,把女儿香妮许配给卞文鼎。毕竟卞家是书香门第,他面子上有光。如今卞家没落了,他不想让女儿香妮过苦日子,便拉下脸来,退还聘礼,毁了婚约。

卞文鼎只有接受现实,不然还能怎么样?母子两人相对嗟叹,只好委托媒婆四处提亲,毕竟卞文鼎到了婚配的年纪,拖延不得。然而,大家都知道卞家没落了,没有谁愿意把女儿嫁过来。过了大半年,卞文鼎的亲事依然没有着落。

这一天晚上,月黑风高,忽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卞文鼎从睡梦中惊醒,高声喝问是谁?只听一个女子的声音响起,“快开门,我是香妮。”卞文鼎一惊,说道:“这深更半夜里,你怎么来了?再说了,男女半夜里私自见面,恐怕不妥吧。”

香妮忽然嘤嘤地哭了起来,轻声说道:“你如不出来相见,今生恐怕再无相见之期了。”卞文鼎听着香妮的哭声,于心不忍,又听见她如此说,情理难却,赶紧穿衣起床,打开屋门。只见暗夜里,站着一名女子,正是香妮,随着微风,轻轻地飘荡。

看见卞文鼎走出来,香妮赶紧往后飘了几步,急切地说道:“我是魂魄,不能被人气冲撞,你且站住,听我说话。”卞文鼎大惊失色,问道:“香妮妹妹,好端端的,你如何成了魂魄?”香妮哭诉起来。

原来,最近一段时间,邬屠夫给香妮说了一门亲事,香妮得知,抵死不从,表示生是卞家的人,死是卞家的鬼,今生今世非卞文鼎不嫁。邬屠夫是个莽撞人,闻言大怒,挥手给了香妮两巴掌,香妮的两边香腮顿时肿了起来。

邬屠夫不顾香妮的感受,订了婚约,定下两个月后,让香妮出嫁完婚。香妮得知,哭的肝肠寸断,昨晚上吊自杀。

听到这里,卞文鼎大哭起来,边哭边说:“香妮妹妹,我一介穷苦书生,哪里值得你以命相报,真是折煞小生了!”香妮说:“我其实不想死,只想和你朝昔相伴,白头到老,因此不肯到阴曹地府报到。我爹爹今天已经将我掩埋在后山,我胸口尚有一丝气息,你快去挖坟破棺,让我还魂。”

卞文鼎赶紧答应下来,拿着锄头,提着灯笼,跟在香妮的后面。走了十几里山路,到了一座新坟面前,香妮忽然不见了。卞文鼎放下灯笼,奋力挖了起来。不一会儿,挖到了棺木,他移开棺材盖,摸了摸香妮的胸口,果然还有余温,他赶紧将香妮抱了出来。

香妮忽然醒了过来,虚弱地说:“卞郎,快将我抱回家里,煮一碗生姜水,让我喝下,定住魂魄。”卞文鼎急急忙忙地把坟墓掩盖完毕,抱着香妮如飞而回。

到了家里,他喊醒老母亲,煮了一碗生姜汤,喂给香妮慢慢地服下。不一会儿,香妮沉沉地睡去,卞文鼎便把前因后果给老母亲讲了。老母亲听得直抹眼泪。

第二天早上醒来,香妮恢复正常,对卞文鼎说:“此事要是传出去,恐怕我爹会来生事,依我看,还是搬迁到别处去吧。”卞文鼎便和老母亲商量,最终决定投奔姨母,于是变卖家产,坐着马车启程。

姨母住在郡城,家里是做大生意的,她家在城外有一座别院,便将卞文鼎一家安置在别院里住下,日常用度由姨母家里供给。自此后,卞文鼎安心读书。

大约四五年后,卞文鼎去参加考试,高中皇榜,被点为进士,分配到江南一个县里担任县令。临赴任之初,香妮说:“郎君,我心里十分挂牵父母双亲,如今你功成名就,想来父亲不会看低你了,何不带我回家省亲?”

卞文鼎答应下来,便带着香妮和三个孩子,坐着马车往岳丈家里赶去。到了邬家,邬屠夫猛地看见香妮,吓得战战兢兢地喊道:“我儿,你莫非是鬼魂?”卞文鼎上前,将前因后果讲了,跪下行翁婿之礼。香妮的母亲,抱着她大哭起来,生怕一松手,香妮就会消失不见。

邬家大摆宴席,款待姑爷。酒席上,邬屠夫羞惭地给卞文鼎道了歉,埋怨当初不该看不起姑爷。卞文鼎举起一杯酒,说道:“岳丈,饮下这杯酒,一切前嫌都烟消云散。”邬屠夫端起酒杯,两人一饮而尽。

屋里顿时响起欢声笑语。

这正是,邬屠夫目中无人,穷书生苦尽甘来;小夫妻好事多磨,有情人终成眷属。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