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贪心的失主

 

民间故事:贪心的失主

清朝嘉庆年间,在福建闽县的一个小村落里,住着一位名叫陈福生的年轻汉子。陈福生家境贫寒,平日里靠着帮人打些零工,再加上每天清晨出门捡拾牛粪,卖给农户用作肥料,勉强维持着自己和老母亲的生活。

虽说日子过得清苦,但陈福生为人质朴憨厚,对待母亲更是孝顺有加。

这天,天色才刚刚见亮,陈福生便像往常一样,扛起竹篓,拿起粪叉,出门去拾牛粪。他沿着熟悉的乡间小道,一路仔细搜寻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渐渐升高,陈福生的竹篓也装满了牛粪。他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转身踏上回家的路。

就在他路过一处岔路口时,陈福生忽然发现路边的草丛里有一个包裹。他好奇地走上前去,弯腰捡起包裹。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白花花的银子,粗略一数,足足有五十两。

陈福生的眼睛一下子瞪大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他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发现四下里一个人也没有。一时间,他的心里开始打起了鼓,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念头。这些钱,足够他和母亲过上好些年的好日子了,能买新衣服,能吃上丰盛的饭菜,还能修缮一下破旧的房屋……

然而,就在陈福生的内心激烈挣扎的时候,他的耳边仿佛响起了母亲平日里教导他的话语:“人要活得堂堂正正,不义之财不可取。”想到这里,陈福生咬了咬牙,还是决定把银子还给失主。

陈福生怀揣着包裹,急匆匆地回到家中。一进家门,他就迫不及待地把捡到银子的事情告诉了母亲。

母亲听后,并没有露出一丝喜悦的神色,反而一脸严肃地对他说:“福生啊,这个钱咱可不能要。你想想,失主带着这么多银子出门,肯定是有急用的。说不定这钱对他来说,关乎着一家人的生计,或者是用来救人性命的。咱可不能因为一时的贪念,坏了良心。”

陈福生听了母亲的话,重重地点了点头,说:“娘,我知道错了。我这就按照您说的,回到捡到银子的地方,等失主回来。”

于是,陈福生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又匆匆出了门。他回到那个岔路口,找了块石头坐下,眼睛紧紧地盯着过往的路人,生怕错过失主。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太阳越来越高,天气也越来越热。陈福生坐在那里,又饿又渴,但他始终没有离开。大概过了半晌,他终于看到一个人神色慌张地朝这边走来。

只见这个人一边走,一边不停地低头四处张望,脸上满是焦急的神情。陈福生心想,这个人说不定就是失主。

等那人走近了,陈福生站起身来,走上前去问道:“你是不是丢钱了?”那人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连忙说道:“是啊是啊,我丢了一个包裹,里面装着银子,你看到了吗?”

陈福生见他回答得如此急切,也没多想,更没有询问包裹的具体特征以及里面银子的标记,就直接把包裹递给了他,说:“这是你丢的吧,我早上在这里捡到的。”

失主接过包裹,打开一看,里面的银子果然都在。他原本焦急的脸上,突然闪过一丝惊讶,紧接着又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神色。他心想: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捡到这么多银子还主动还回来?既然他这么好糊弄,那我不如再从他身上捞一笔。

于是,失主紧紧地盯着陈福生,盯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这里面的银子不对,我丢的是一百两,怎么只有五十两?剩下的五十两,你肯定是私吞了,赶紧一起还给我!”

陈福生一听,顿时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好心好意把银子还回来,却被失主反咬一口。他连忙解释道:“我捡到的时候就只有五十两,我一分都没动,都还给你了,你怎么能冤枉我呢?”

失主却根本不听他的解释,一口咬定陈福生私吞了另一半银子,还开始破口大骂。

陈福生又气又急,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了起来。还扭打在了一起。

就在他们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知县刘鸿恰好路过此地。刘鸿看到路边围了一群人,还传来激烈的争吵声,便停下轿子,让衙役前去查看情况。

不一会儿,衙役回来向他禀报了事情的原委。刘鸿听后,眉头微微皱起,他决定先调解这场纠纷。

刘鸿走上前去,大声喝止了正在厮打的两人。他先是耐心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然后对失主和陈福生说:“你们都先别着急,事情总会弄清楚的。”接着,他又吩咐一名衙役,让他立刻前往陈福生的家中,去拜访陈福生的母亲,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半个时辰后,衙役回来了,他走到刘鸿身边,小声地耳语了几句。刘鸿听后,心中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陈福生的母亲向衙役证实,儿子确实是按照她的嘱咐,去归还捡到的五十两银子,而且她也清楚地知道,儿子捡到的银子就是五十两。

既然事实已经清楚,按照常理,刘鸿只需当众表扬陈福生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严厉批评失主的耍赖行为,然后把五十两银子物归原主,这件事情也就可以圆满解决了。然而,刘鸿却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案思路。

他转过身,看着失主,神色严肃地问道:“你确定你丢的银子是一百两?”失主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说:“没错,我丢的就是一百两银子,绝对不会错。”

刘鸿听后,微微冷笑了一声,然后转身对陈福生说:“陈福生,你捡到的这五十两银子,看来并不是这位失主的。既然真正的失主还没有出现,那你就先把这银子拿回去吧。等真正的失主来找的时候,你再归还也不迟。”

陈福生听了,一脸惊讶地看着刘鸿,他没想到知县大人会做出这样的判决。但他还是听从了刘鸿的命令,接过了包裹。

刘鸿又转过头,对失主说:“你说你丢的是一百两银子,可陈福生捡到的只有五十两,看来捡你银子的另有其人。你就在这里继续等吧,相信总会等到那个捡到你一百两银子的人。”

失主见自己的如意算盘落了空,还被知县大人如此教训,顿时满脸通红,羞愧得无地自容。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刘鸿判案的这一幕,吸引了众多百姓前来围观。大家听了刘鸿的判决后,纷纷拍手称快。

他们都对刘鸿的智慧和公正赞叹不已,同时也对陈福生的高尚品德竖起了大拇指。

而那个贪心的失主,在众人的指指点点和嘲笑声中,灰溜溜地离开了现场。

这场由五十两银子引发的风波,就这样结束了。陈福生因为自己的善良和正直,得到了大家的赞扬。

而那个失主,也因为自己的贪婪和自私,受到了应有的教训。做人要诚实守信,莫要被贪婪蒙蔽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