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忠臣献女

民间故事:忠臣献女话说在春秋时期,楚国的楚灵王熊围是个出了名的穷奢极欲、昏庸暴虐的君主。说起“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这句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里面的楚王指的就是楚灵王。有一回,楚灵王心血来潮,想要带兵去征讨徐国。大臣郑丹赶忙劝阻,说眼下正值冬天,道路难行,要是再碰上大雪,那可就麻烦了,不如等到来年开春再出兵。可楚灵王根本不听,执意要立刻出征。郑丹又劝道,徐国离楚国都城太远,大王亲自带兵出征,万一都城发生叛乱,一时半会儿也赶不回来。楚灵王却满不在乎,说自己有几个儿子和信任的大臣守着都城,不用担心,就算真有叛乱,他也能马上带兵杀回来。郑丹仍不死心,继续劝说,一旦国内叛乱,军心恐怕不稳,士兵们要...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四脚鱼

民间故事:四脚鱼故事发生在清朝咸丰年间,安徽泾县有个读书人叫潘伦恩。他年轻的时候就才名远扬,写的诗和文章都特别好,是附近有名的大才子。可这潘大才子考上秀才之后,运气就不太好了。从十几岁开始参加科举,一直考到三十来岁,举人愣是没考上。潘伦恩心里有点灰心,琢磨着自己可能命中就没有当官的命。既然在科举这条路上浪费一生,还不如顺着自己的性子,在有生之年做点喜欢的事。这潘大才子喜欢游山玩水,打听民间稀奇古怪的故事,然后把这些故事记下来写成游记。按现在的说法,大概就是没考上公务员,干脆去做个旅游博主。有一回,潘伦恩在外面游玩,因为一路景色太美,错过了投宿的镇子。天快黑了,没办法,他只好在路边找了一户村民家...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小和尚买甜瓜

民间故事:小和尚买甜瓜明朝永乐年间,在青山环抱、绿树成荫的灵隐寺里,有一位名叫了尘的小和尚。了尘自小就对佛法充满了敬畏和向往,来到灵隐寺后,每日都在那古朴清幽的禅房里潜心研读佛经,于静谧的佛堂中参禅打坐,心无旁骛,沉浸在对佛法的领悟之中。寒来暑往,十年时光匆匆而过,了尘在佛法的修行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他觉得自己已然有了佛心,对世间万物的看法也愈发透彻。有一天,灵隐寺的方丈玄寂大师突然召集全寺上下的僧众,一脸庄重地宣布,要从众多小和尚中挑选一位最具慧根的,接任未来的方丈一职。这一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了尘听闻后,心中也燃起了一股斗志,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加用心修行,争取...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在秦朝的时候,有两户邻居,一家姓孟,一家姓姜。这孟家种了一棵瓜,瓜秧顺着墙爬到了姜家,还在姜家那边结了个大瓜。瓜熟了,这一瓜跨两院,得两家分!等打开瓜一看,嘿,里面竟然有个白白胖胖的小姑娘。两家人又惊又喜,商量着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慢慢长大,出落得亭亭玉立,而且心灵手巧。方圆十里八里的乡亲们,都知道她是个好闺女,不仅人长得漂亮,干活也利落,还聪明伶俐,能弹琴、会做诗、写文章。孟姜女的父母更是把她当成了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那时候,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到处抓壮丁。有个叫范喜良的公子,是个书生,听到风声,吓得赶紧从家里跑了出来。他一路狂奔,跑得口干舌燥,正想找个地方歇歇脚,喝点水。...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李府连环案

民间故事:李府连环案北宋嘉佑年间,繁华的城镇中,李府乃是当地的大户人家。李府主人李唐,为人和善,乐善好施,在这一带颇受敬重。这一日,恰逢李唐的岳父和魁大寿。李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宾客们纷纷前来祝寿,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府邸。然而,就在这个喜庆的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发生了。当宴会进行到高潮时,一声凄厉的惨叫打破了欢乐的氛围。众人闻声望去,只见李唐倒在血泊之中,胸口插着一把匕首。现场顿时一片混乱,宾客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很快,官府的人赶到了现场。经过初步调查,小妾柳絮儿因与李唐关系密切且在案发时行踪不明,被列为重大嫌疑人。公堂之上,柳絮儿被带到了县令面前。她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委屈。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铡美案

民间故事:铡美案北宋年间,在一个小乡村里,住着一户人家,男主人陈世美,虽家境贫寒,却饱读诗书,怀有远大的抱负。他的妻子秦香莲,温柔贤淑,美丽善良,两人恩爱有加,婚后育有一儿一女。日子虽清苦,但一家人其乐融融。陈世美一心渴望考取功名,改变家庭的命运。终于,他下定决心,告别妻子和儿女,踏上了进京赶考的征程。秦香莲眼含热泪,为丈夫整理行囊,千叮咛万嘱咐:“夫君,此去路途遥远,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无论结果如何,我们一家人都等着你回来。”陈世美紧紧握住妻子的手,深情地说:“香莲,你放心,我定会功成名就,回来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孩子们也围在父亲身边,依依不舍。陈世美走后,秦香莲独自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她辛勤...阅读全文

「聊斋志异」画马

「聊斋志异」画马在山东临清,有一个名叫崔生的书生。他的家境极为简陋贫穷,那院墙破败不堪,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将其吹倒。每日清晨,崔生从简陋的房中走出,总能瞧见一匹奇异的马静静地躺在草地上。那马通身黑皮毛,却有着洁白的花纹,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点缀在墨色的天幕上。只是,它尾巴上的毛长短不齐,恰似被火燎断了一般,显得格外突兀。崔生心中满是疑惑,不知这马从何而来。他尝试着将马赶走,可每到夜里,这马又会悄然返回,仿佛与这片草地有着某种神秘的约定。崔生时常站在院子里,望着那匹马,心中暗自揣测:“这究竟是哪家的马?为何会每日出现在此?难道是上天可怜我贫困,特意赐予我的礼物?” 然而,他又不敢贸然据为己有,毕竟...阅读全文

「聊斋志异」鬼妻

「聊斋志异」鬼妻在泰安之地,有一男子聂鹏云,生得俊朗儒雅,性情温和。他与妻子伉俪情深,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日子过得平淡却又充满温情。然而,命运无常,妻子突染恶疾,虽聂鹏云四处寻医问药,悉心照料,却终究未能挽回妻子的性命。妻子离世后,聂鹏云悲痛欲绝,整日浑浑噩噩,如失了魂一般。他时常独坐屋中,回忆着与妻子的点点滴滴,泪水不禁潸然而下。一日夜晚,明月高悬,聂鹏云正闷坐在屋里,思念亡妻。忽然,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聂鹏云定睛一看,竟是他日夜思念的妻子。他又惊又喜,连忙起身,颤抖着声音问道:“你怎么来了?” 妻子微微一笑,眼中满是柔情,说道:“我已成了鬼,被你深切的哀悼感动,哀求阴间主管...阅读全文

「聊斋志异」医术

「聊斋志异」医术在沂水之地,有一贫民姓张。此人生活困苦,每日为生计奔波,却始终未能摆脱贫困的枷锁。一日,张某在路上偶遇一位善相面的道士。道士端详了他一番后,断言:“你定当以术业致富。” 张某心中疑惑,忙问道士:“我应从何业?” 道士再次打量他,缓缓说道:“医术就行。” 张某一听,连连摇头,说道:“我斗大的字不识两个,怎能从医?” 道士笑着说:“你这人太愚,名医何必多识字?只要去干就行。”张某回到家中,反复思索道士的话。他深感自己贫困无业,生活艰难,或许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于是,他开始搜集一些偏方,在市上摆起了地摊。地摊上摆放着鱼牙、蜂房等东西,张某便凭借这些为人们治病,以此赚取一点粮、钱糊...阅读全文

「聊斋志异」藏虱

「聊斋志异」藏虱在一个宁静的乡里,有一人一日偶然坐在一棵古老的大树下休息。不经意间,他从身上摸到一个虱子,心生厌烦,便随手用一片纸将虱子包起来,塞进了树身上的一个洞里,而后便离去了。时光荏苒,过了二三年,此人又一次经过那个地方。不知为何,他猛然想起曾经塞在树洞里的虱子。怀着一丝好奇,他走到树下,竟发现那纸包还完好无损地放在树洞里。他拿出纸包打开一看,只见那虱子已经干瘪得如同麸皮一般。他一时兴起,又把虱子放在手中,仔细地观看起来。然而,没过多久,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他的手心突然感到特别痒,再看那虱子,肚腹竟渐渐地鼓了起来。他心中一惊,赶紧把虱子扔掉,便匆忙回家去。到家后,他的手心肿起一个像核桃一样...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