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审石碑

民间故事:审石碑宋朝年间,在浙江杭州府仁和县,有个名叫林耀的人。他自幼饱读儒家经典,家中颇为富足,父母都健在。林耀娶了温婉贤淑的梁氏为妻,梁氏对公婆极为孝顺,一家人相处和睦。林耀还有个弟弟叫林宇,年仅十八岁,也已成家立业。一日,父母将林耀唤至跟前,语重心长地教导道:咱们家虽说日子过得还算殷实,可每当想到家业创立的艰辛,那简直如同登天一般困难;而家业衰败起来,却又快得像火烧毛发,转瞬即逝。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难受,常常睡不着觉。如今那些名门公卿、士大夫的子孙,只晓得穿华美的衣裳,吃精致的美食,说话阿谀奉承,为人傲慢无礼,成天四处游玩、宴饮作乐,结交些狐朋狗友,不把钱财当回事,肆意挥霍浪费,根本不...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调包案

民间故事:调包案话说在唐朝的陕西凤翔府,有一位备受赞誉的知府名叫张诚。他为官清正廉洁,在当地上下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一天,扶风县的农户赵勇在自家农田里劳作时,意外挖到了一个密封的瓮。他好奇地打开一看,发现里面装满了马蹄金。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县衙。当时的县令是王强,他得知后,立刻派衙役前往现场查看。衙役们到了地方,确认这些马蹄金价值不菲。王县令便下令将马蹄金送到县衙,还当场对赵勇进行了奖励。由于村民们把马蹄金抬到县衙时天色已晚,王县令担心公家仓库管理不够严密,之前又常有公物失窃的情况发生,于是就让衙役把装着马蹄金的大瓮贴上封条,暂时寄放在自己家中。第二天一大早,王县令就派衙役把大瓮押送到府里。可...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换子成龙

民间故事:换子成龙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长达六十年,他去世后,四皇子胤禛残害亲兄弟,登上了皇位,成为雍正皇帝。雍正培养了一批亲信,传说这些人都身怀飞檐走壁的绝技,杀人时用一种特制的皮袋子,里面暗藏机关和利刃。只要把皮袋子往人头上一套,绳子一拉袋口,人头就会被割下装进袋子里,这东西叫“血滴子”。有这样恐怖的手段,雍正手下的官员们每天都提心吊胆。有一天早朝,文武百官整齐站列,只有大学士陈世清请假没来。第二天早朝,陈世清到了朝房,跟着百官一起进入太和殿。参拜完雍正后,雍正问他:“昨天为什么请假?”陈世清赶紧跪下,回禀道:“臣的妻子生了个孩子,所以请假一天,罪该万死。”“是男孩还是女孩?”雍正接着问。“启奏陛下,托陛下的福,是个男孩。”...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仙姑洞

民间故事:仙姑洞明朝年间,在南雁荡山的门户钱仓山,有一处颇为有名的地方,叫仙姑洞。这仙姑洞构造独特,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内洞之中,供奉着一尊仙姑的金身塑像,神态祥和,仿佛在静静守护着这片土地;外洞则立着许真君的塑像,威严庄重。说起这仙姑的来历,那可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很久以前,仙姑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就她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她不仅生得花容月貌,更是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当地的人都称她为“女秀才”,父母对她也是疼爱有加,视若掌上明珠。等到仙姑十七八岁,正是青春妙龄、待嫁闺中的时候,前来求亲的人简直踏破了门槛。这些求亲者之中,有家境殷实的富家公子,也有一表人才的青年才俊,可仙姑却一概不为...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巧断赖婚案

民间故事:巧断赖婚案明朝万历年间,在秀水县,有一位名叫林正源的县令,他为人刚正不阿,智慧超群,一心为百姓谋福祉,在当地深受爱戴。这一年,秀水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灾,田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饥饿和绝望笼罩着整个县城。林正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此时若不采取有效措施,百姓们将难以熬过这个难关。经过深思熟虑,林正源决定推行工赈之策。他责令城中的富商大户们开设粥棚,救济灾民。这些富商大户平日里养尊处优,对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但在林正源的威严和正义面前,他们也不敢违抗。在林正源的监督下,粥棚很快搭建起来,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粥被送到了灾民手中。百姓们对林正源感恩戴德,称他为“...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巧骂贪官

民间故事:巧骂贪官北宋时期,大文豪苏东坡在朝廷为官,心系百姓,时常微服出访,深入民间暗察民情。这一年,他辗转来到江浙一带,一路上仔细观察民生百态,倾听百姓的心声。这天,苏东坡来到了浙江处州府。他有个亲戚在此地,于是便应邀前往亲戚家赴宴。宴会上,众人都不知道这位衣着朴素、举止文雅的客人,竟然就是名满天下的苏东坡。酒过三巡,气氛逐渐热烈起来。这时,有人兴致勃勃地提议道:“今日大家相聚于此,实在是难得的缘分。不如我们都来赋诗助兴,并且按照诗的优劣来轮流坐首位,大家觉得如何?”众人纷纷点头称是,都觉得这个提议十分有趣。县令王笔一听,立刻来了兴致,自告奋勇地说:“既然如此,那就由我先来赋一首吧。”说完,...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包公断奇案

民间故事:包公断奇案北宋年间,在繁华的东京汴梁,有个饱读诗书的年轻学子,名叫李逸。他天赋异禀,脑袋瓜特别灵光,读书还特别勤奋,对各类经典古籍、历史著作都钻研得十分透彻。写起文章来,那叫一个才思敏捷,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不管是即兴吟诗,还是应对各种学问难题,他都能轻松拿下,表现得游刃有余。周围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一致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大才子,要是参加科举考试,考个状元那都是小菜一碟。然而,现实却给了李逸沉重的打击。当时的科举考试,风气极其不正,文章的好坏根本不能决定考生的命运。许多目不识丁、肚子里没半点墨水的人,靠着各种歪门邪道,居然被主考官录取了;而那些在三场考试中都表现出色,真正有学问、精...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神医治怪病

民间故事:神医治怪病话说在唐朝武德年间,也就是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李渊是皇帝,李世民还是秦王,正带兵攻打天水城。这天水城特别难攻,李世民怎么打都打不下来,急得整天团团转,结果把自己急病了。这病来得凶猛,看了好多大夫,吃了无数药都不管用,李世民渐渐变得奄奄一息。李世民身边的人急坏了,到处打听哪里有名医。巧了,医圣孙思邈正好在附近云游,被李世民的手下打听到了,赶忙派人把孙思邈请来给李世民看病。孙思邈来了后,先仔细观察李世民的面色,又给他号脉,发现他其实没什么严重的生理疾病,主要是心病。因为忧思过度,心口有淤血,把淤血化掉就行。但孙思邈心里明白却没直说,而是开始了他的“表演”。他一脸凝重,让旁人把之...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疑心生祸奇案

民间故事:疑心生祸奇案明朝末年,在江南的一个小村落,名叫清平村。村子不大,村民们大多以务农为生,日子过得平淡而宁静。村里有个叫赵福生的男子,长相普通,家境还算殷实,有几亩薄田,日子过得还算安稳。他娶了邻村的女子林氏为妻,林氏生得眉清目秀,温婉大方,是附近出了名的美人。婚后,林氏勤勤恳恳,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烧水做饭,操持家务,对待公婆也十分孝顺。农忙时,还会跟着赵福生到田里帮忙,丝毫没有富家千金的架子。村里的人都对林氏赞不绝口,夸赵福生娶了个好媳妇。然而,赵福生却生性多疑,心胸狭隘。他总觉得自己长相平平,家境也并非大富大贵,林氏嫁给他,说不定是另有图谋。他常常暗自琢磨,林氏...阅读全文

民间故事:懒汉过年

民间故事:懒汉过年明朝洪武年间,在大山脚下有个桃花村,村里住着一个叫刘二的懒汉。这刘二,整日无所事事,村里的人都忙着春种秋收、养家糊口,他却总是躺在自家院子里的老树下,望着天空发呆,对家里的生计不管不顾。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家也越来越穷,家里的东西能卖的都卖了,最后穷得叮当响。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整个桃花村都在喜庆当中。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大红的春联,挂起了喜庆的灯笼,孩子们在街巷里嬉笑玩耍,大人们则在厨房里忙碌,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然而,刘二的家里却冷冷清清,米缸里空空如也,灶台也是冷冰冰的。妻子看着饿得直哭的孩子,又望着空荡荡的米缸,满脸忧愁,不停地唉声叹气。刘二看着这一幕,心里也不是...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