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小叔子借钱

 

民间故事:小叔子借钱

明朝万历年间,扬州有个穷书生叫周逸尘,他自幼勤奋好学,十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读,一心渴望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如今,进京赶考的日子日益临近,可他却身无分文,连赶考的盘缠都凑不齐。思来想去,他决定向家境较好的大哥求助,借二十两银子作为盘缠。

周逸尘满怀期待地来到大哥家。大嫂出门迎接,看到是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四弟啊,你大哥去外地跑生意了,你这时候来家里,是有什么事吗?”

周逸尘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大嫂,我马上就要进京赶考了,可实在凑不出盘缠,想向您借点银子,日后我必定加倍奉还。”

大嫂一听,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眉头紧紧皱起,说道:“弟弟啊,不是大嫂不帮你,你也知道家里做生意,银子都被你大哥拿去周转了,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借给你了。”

周逸尘心中一凉,他明白大嫂这是委婉地拒绝了他,也不便再多说什么,便借口有事准备离开。

路过厨房时,里面飘出阵阵诱人的肉香,周逸尘的肚子忍不住咕咕叫了起来,但他的心里却满是无尽的心酸。

他心想,大哥家日子过得这般富足,却连这点银子都不愿借给自己,这世态炎凉,实在让人寒心。

离开大哥家后,周逸尘越想越郁闷,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二哥家。二哥家也只有二嫂在家,二嫂听他说是来借银子赶考的,二话不说,直接从厨房里端了一碗汤水出来。

周逸尘一看,那碗里只有清汤寡水,几乎什么都没有,显然是二嫂故意做给他看的。

这时,二嫂开口说道:“四弟啊,你看这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也没什么好东西招待你,你就将就着喝碗汤吧。”恰巧这时,小侄子突然跑了进来,兴奋地说道:“娘,家里的鸡又下蛋了,你给叔叔煮着吃吧。”

二嫂听了,脸色瞬间一变,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周逸尘见状,心中什么都明白了,他觉得自己在这里实在是多余,汤也没喝,便默默地转身离开了。

从二哥家出来,周逸尘心情低落地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三哥家。

他看着三哥家破旧的房子,心中暗自叹息,心想三哥家里如此贫困,怎么可能有银子借给他呢?他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叹了口气,转身打算离开。

就在这时,三嫂刚好从外面回来,看到周逸尘,脸上立刻露出热情的笑容,说道:“四弟来了,快进屋坐坐,吃了饭再走。”三嫂又关切地问道:“是不是要进京赶考了?怎么还不启程呢?”

周逸尘苦笑着叹了口气,说道:“三嫂,实不相瞒,我是因为凑不到盘缠,所以去不了。”

三嫂听了,微微皱了皱眉头,想了一下,便说道:“你先进屋坐会儿,我去去就来。”说完,便快步走进了里屋。

周逸尘在屋外等了好一会儿,却始终不见三嫂出来。

他心想,也许是三嫂不好意思当面拒绝他,所以才找借口避开。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一阵失落,觉得自己真是走投无路了。于是,他悄悄地离开了三哥家。

刚出门,他的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他一边走一边想,大哥和二哥家条件那么好,都不愿意帮他,三哥家这么穷,又怎么可能拿出银子借给他呢?

然而,就在他走出没多远时,身后突然传来三嫂的喊声:“四弟,你怎么不说一声就走了呢?”周逸尘停下脚步,转身一看,只见三嫂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身上还沾着不少泥土,脸上却带着笑容。

三嫂跑到他面前,把一包东西塞到他手里,说道:“弟弟呀,这是二十两银子,你拿着当盘缠。”周逸尘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问道:“三嫂,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银子?”

三嫂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着说:“这是我和你哥存了好多年的钱,本来是打算拿去买牛买羊,改善家里的生活。但现在你进京赶考更重要,这可是关乎你一辈子的大事,所以我就把它从地里挖出来了。”

周逸尘听了,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他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感激。他说什么也不肯收下,说道:“三嫂,这怎么行呢?这是你和三哥的心血,我不能要。”

三嫂却一把拉住他的手,说道:“你这傻弟弟,还有什么比你的前程更重要啊?你一定要收下,好好去考试,将来出人头地。”

周逸尘看着三嫂坚定的眼神,知道再推辞也无济于事,只好收下了银子。他千恩万谢地说道:“三嫂,您和三哥的大恩大德,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如果我高中了,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逸尘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学识和不懈的努力,在科举考试中高中前三甲。

没过几年,他就被任命为朝廷命官,从此飞黄腾达。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三哥三嫂对他的恩情。

有一年,家乡发生了严重的水灾,许多房屋被冲毁,百姓们流离失所。周逸尘得知消息后,立刻在京城给三哥三嫂买了一座新的宅院,让他们能够安身。

同时,他还专门给侄子请了名师,教育他读书识字。

大嫂二嫂听说了这件事,也急忙赶来投奔周逸尘。周逸尘见到她们,虽然心中有些感慨,但还是很客气地接待了她们。

他拿出一百两银子,分别交给大嫂和二嫂,却没有留她们在家吃饭。大嫂二嫂对此很是不满,说道:“同样是嫂子,你却这么偏心三嫂,给他们买新宅子,却只给我们一人五十两。”

周逸尘听了,神色平静地说道:“我能有今天,全是因为三嫂当年的恩情。要不是她拿出买牛买羊的积蓄给我当赶考的盘缠,我又怎么能高中,更不会有今天的官位。这份恩情,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大嫂二嫂听了,顿时羞愧不已,她们低下头,不敢再看周逸尘的眼睛,灰溜溜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