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人的奇葩发明”刺突爆雷”–和坦克拼刺刀的武器

二战日本人的奇葩发明”刺突爆雷”–和坦克拼刺刀的武器

作为岛国,日本在军备发展上以海军为优先,日本陆军获得的资源相对较少,加上在亚洲大陆缺乏具备真正实力的对手,本国工业基础薄弱,机械化水平较低。日本陆军对于坦克装甲作战的理念仍停留在一战水平,与之相对应,日军反坦克武器的发展也相当落后。在二战前日本陆军最新的反坦克作战经验来源于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在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日军步兵以炸药包、燃烧瓶等近战武器发起”肉薄攻击”,击毁了不少苏军坦克。到太平洋战争后期,面对装甲更厚、火力更强的美军”谢尔曼”坦克,日军没有能与之抗衡的新型坦克和反坦克炮,除了照搬诺门罕的经验发起敢死攻击外,已经别无选择了。

(图片来源:文推网 高清电影电视剧 下载  侵权必删)

■韩国影片《登陆日》中表现了诺门罕战役中日军步兵向苏军坦克发起自杀攻击的场面。

为了加强步兵的反坦克能力,日军在战争末期开发了各种应急单兵反坦克武器,其中包括一种杆式反坦克雷:在一根长杆前端装有圆锥形雷体,最前端还有尖刺,使用者手持长杆直刺坦克装甲,这种外形与作战方式让人怀疑是冷兵器时代穿越而来的武器,并被冠以一个非常贴切的名称”刺突爆雷”,简称”刺雷”。虽然看起来十分原始,其实刺雷的杀伤原理相当先进,源自德国盟友提供的空心装药技术,即利用炸药的高温高压融化金属内衬,形成炽热的金属射流将装甲烧穿。

文推网–高清电影电视剧下载(wentuifa.com)

■现代复原的刺突爆雷,是不是很像家用电插头?

在二战时期,德国利用空心装药技术开发了多种反坦克武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可以达到人手一具的”铁拳”,这种融合了火箭推进技术和量产工艺的反坦克利器对于日本人而言仍是无法企及的高档货。刺雷在技术上更多借鉴了德军的HHL磁性反坦克雷,这种单兵反坦克武器于1942年11月服役,重3~3.5公斤,外形呈圆锥形,前部装有三块磁铁可吸附在装甲表面,拉动尾部的手榴弹式引信后,雷体内部的空心装药引爆,可击穿140毫米厚均质装甲。HHL反坦克雷最初配有4.5秒延迟引信,在实际使用后发现不足以让使用者退至安全距离,于是更换了7.5秒延迟引信。HHL反坦克雷生产了超过55万枚,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

(图片来源:文推网 高清电影电视剧 下载  侵权必删)

■一名德军士兵在HHL磁性反坦克雷吸附在坦克表面,准备拉动引信。

相比德式磁性反坦克雷,日本人的刺雷更加简单粗暴,其结构分为雷杆和雷体两部分,雷杆是一根1~1.5米长的木棍或竹竿,制作材料随处可得。雷体为长度30厘米、直径20厘米的圆锥体,由无复层钢制成,锥体尖端装有金属管套,内置引信机构,可以固定在雷杆前端,锥体内部有空腔,装填2.9公斤TNT炸药,在锥体底部等距安装3根15厘米的长钉,曾有人误认为这些长钉是触发引信,实际上其作用是让雷体与装甲表面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为金属射流的形成和喷射提供充分空间,更好地发挥威力。刺雷采用瞬发惯性引信,平时用安全销将引信击针卡住,使用时拔去安全销,利用撞击时的惯性使击针触发引信,引爆炸药。

■刺突爆雷的内部结构图,采用空心装药原理设计。

文推网–高清电影电视剧下载(wentuifa.com)

刺雷的作战方式与日军崇尚的”白刃突击”如出一辙,日军士兵首先要拔掉安全销,让引信处于待发状态,之后双手紧握雷杆,从尽可能近的位置向坦克快速冲刺,使刺雷以水平状态大力撞击装甲,触发引信,引爆雷体,进而摧毁目标。由于使用瞬发引信,使用者根本没有时间退出爆炸杀伤范围,在攻击成功的同时也会被冲击波和飞溅的碎片炸死,因此刺雷实质上是一种自杀性特攻兵器。除了贴脸平刺外,日军士兵也可以从一定距离外像投标枪一样将刺雷掷向目标,这个方法倒是可以避免使用者被爆炸波及,但是会因为撞击角度问题可能达不到触发引信的力道,无法引爆而致攻击失败,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

■美军《情报手册》中描绘的刺雷外形图和攻击示意图。

尽管刺雷的攻击方法异常危险,等同自杀,但如果攻击成功其威力还是相当可观的。根据日军测试,当刺雷以90度角撞击目标时可以击穿150毫米均质装甲板,当撞击角度为60度时则穿甲厚度也有100毫米。如此恐怖的穿深足以穿透美军主力坦克”谢尔曼”的车体装甲,就算刚上战场的”潘兴”重型坦克也难以抵挡,至于在两栖登陆作战中常见的LVT两栖车、”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等轻装甲目标就更不在话下了。为了测试刺雷的效果,日军丧心病狂地强迫盟军战俘使用刺雷攻击缴获的坦克,导致不少战俘惨死当场。

■表现日军士兵使用刺雷攻击美军”谢尔曼”坦克的图画。

虽然刺雷威力足够,但在实战中的成功率极低,因为只有接近到距离目标1~2米范围内才可能发挥作用,而战场上美军坦克和装甲车辆通常都会有步兵伴随掩护,手持近2米长的刺雷,高呼”万岁”的日本兵只要出现在视野中立刻会被打成筛子,完全冲不到跟前。因此,日军制定了一种伏击战术,派遣敢死队携带刺雷渗透到敌后,埋伏在美军车辆经常通过的道路两侧,待目标经过时突然发难。

■太平洋战场上全身披挂的美军”谢尔曼”坦克,车体和炮塔上都挂满履带板,以加强防护。

在战争后期,日军高层越来越崇尚所谓”肉弹攻击”,认为只有这种极端战术才能彰显武士道精神,号召士兵使用包括刺雷在内的各种近战武器进行自杀攻击,争取”一人换一车”,以迟滞美军进攻。日军在1944年10月的莱特战役中首次使用了刺雷,但只取得了零星战果,据报告在1945年的吕宋战役中,至少有一辆M7″牧师”自行火炮被刺雷击毁。美军的一份报告写道:”在1945年3月之前,敌人所有尝试使用刺雷攻击我方坦克的企图,无一成功。”美军士兵则为刺雷取了一个”傻瓜棍”的绰号。

文推网–高清电影电视剧下载(wentuifa.com)

■一名美军士兵在检视缴获的刺雷,这种武器被美军戏称为”傻瓜棍”。

日本投降后,刺雷这种自杀武器并未从战场上消失。据记载,战后由胡志明领导的越盟武装在日军遗留的仓库内发现一批刺雷,并装备给部队作为反坦克武器,在抗法战争中攻击法军车辆。在1946年12月的河内战役中,一名叫阮文添的越军营长尝试使用刺雷攻击前进的法军车队,因操作不当未能爆炸,阮营长也不幸中弹牺牲。后来,阮文添的事迹被越军广为宣传,还特意在博物馆中竖立了一座他手持刺雷的雕像,以示纪念。

■在1946年12月河内战役中手持刺雷的越军士兵。

■博物馆中阮文添手持刺雷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