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太白祖阵亡的传说

 

民间故事:太白祖阵亡的传说

元朝末年,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出了个名叫太白祖的武将,镇守饶信(今波阳、上饶一带)。太白祖武艺高强,手下还有骁勇异常的二将,一个叫钢皮,一个叫铁骨,犹如猛虎添翼。

当时,朝政腐败,各地群雄聚集,招兵买马,争夺天下。安徽的朱元璋,闻知太白祖的名声,私下派人以重金和高官招降太白祖。没料朱元璋的计划落空,太白祖只回敬了他八个字:“若要降我,必先赢我。”朱元璋恼羞成怒,派大将同太白祖交战多次,却始终不分胜负。

再说,湖北沔阳的陈友谅,杀富济贫,沿长江而下,连克江西数地,军威大震。各地穷苦百姓,纷纷前来投军。不料,陈友谅的起义军却遭到太白祖官兵的抵挡。有一回,陈友谅亲临观阵,见太白祖及手下二将的武艺果然非凡,情不自禁连声赞叹。陈友谅上阵喊话,说元朝气数已尽,劝太白祖看清前程,归顺义军。谁知太白祖盛气凌人地说:“昔日朱重八(朱元璋)未能降我,你陈友谅欲降我,也还是老规矩,你得先赢我。”

听太白祖这么一说,陈友谅大吃一惊,想不到自己的死对头朱元璋也在打太白祖的主意。既然朱元璋都对付不了他,我陈友谅岂能轻视。如日后我得了太白祖,让他去惩罚朱元璋,江山不就是我陈友谅的吗!这陈友谅越想越得意,欲得太白祖的心情更加迫切。当天夜里,陈友谅召集众将,商议对付太白祖的良策。

这一天,陈友谅差人下书,邀太白祖带二将在信江边的白马洲比武。太白祖带着钢皮、铁骨来到指定地点,陈友谅率二将持枪迎战。双方士兵摇旗呐喊,擂鼓助威。战了几十个回合,陈友谅渐渐招架不住,策马往信江边逃去,太白祖愈战愈勇,率钢皮、铁骨紧紧追赶。陈友谅三人逃至江边,恰好有两只渔船,他们跳上一只渔船,命渔夫拼命往江中划去。太白祖三人跳上另一只渔船,命渔夫紧紧咬住他们不放。没想到,渔船划到江中,渔夫突然潜水而逃,太白祖意识到自己上了圈套,命钢皮把船往岸边摇。正在此时,江中一阵阵震耳笑声,太白祖抬头看去,只见陈友谅手握兵器,挺立船头,渔船调过头,箭一般朝他们冲来。

陈友谅是渔民出身,在长江中身经百战,水上打仗得心应手,只两三个回合,便将太白祖、钢皮、铁骨打入水中,全部擒拿上岸。太白祖心头不服,骂陈友谅赢得不光彩。陈友谅笑着说:“自古以来,兵不厌诈。再说这水战,也是兵家一种。江中你三人,我三人,并无他人相助,怎么赢得不光彩?请将军信守诺言,以前途事业为重。”二席话说得太白祖脸红耳赤,哑口无言。陈友谅摆宴款待,亲自为太白祖斟酒,诉说自己爱将之心。太白祖深受感动,终于答应归顺起义军。

从此,陈友谅所向披靡,连克福建数地,在江南名声越来越大。这一年冬,战事稍歇。太白祖思念家乡,带着钢皮、铁骨和一支人马,回到湖塘,安营扎寨在系马墩。腊月二十七日,陈友谅遣人送来火急书信,说朱元璋发兵围困江洲(今九江),命太白祖火速赶回营救。

太白祖当即整装出发。此时,湖塘乡亲得知消息,扶老携幼,拦在路口,说是年关已至,再大的事也得过了年再走。面对家乡父老的深情厚义,太白祖只得再三解释,说战事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最后,由几位长辈出面商议,只挽留半天,大家提前过个快乐年。

腊月二十八凌晨,湖塘村闹闹嚷嚷,鞭炮阵阵,太白祖及众士兵同乡亲们开怀畅饮,吃着丰盛的年饭。东方发白,太白祖依依不舍,告别父老乡亲,踏上了征程。到大年三十黄昏,太白祖离江洲只有几十里路程。队伍行进在小山谷中,太白祖突然觉得饥肠辘辘,回想在路上的几天,没有吃过一顿好酒饭。就在这时,两边山头紧锣密鼓,火把映天,一片喊杀声,空中响起“嗖嗖”的声音。太白祖大叫一声:“不好”随即挥动兵器,只听得一阵阵细碎的声音,箭射在他身边纷纷跌落。钢皮、铁骨护着太白祖左右突围。山上伏兵追杀下来,太白祖三人战得精疲力尽,中箭身亡,被割去首级。

原来这埋伏的人马是朱元璋亲自率领的。刘伯温派人侦探到陈友谅下书召太白祖的消息,预算到太白祖赶路日期及必经之路。朱元璋恼恨太白祖为陈友谅效劳,又惧怕他的武艺,认为这一回是消灭太白祖的好机会。朱元璋安置好伏兵,打听到此处名叫康山,得意地说;“感谢苍天相助,我老猪(朱)在此处有糠(康)吃,太白祖今夜是死定了!”陈友谅得知太白祖被杀,悲痛不已。他命部将去康山收殓尸体,又打制一个银头像,运回湖塘,将太白祖安葬在他曾经安营扎寨的系马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