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施舍饭食给乞丐,乞丐言:你母亲晚上做的饭吃不得

 

民间故事:男子施舍饭食给乞丐,乞丐言:你母亲晚上做的饭吃不得
明朝时期,广平府清河县张家村刘福生年幼时的生活并不如其名字所寓意的那般美好。在不到两岁的时候,刘福生的父亲因故去世,家庭失去了顶梁柱,生活变得异常艰难。

在张家村,刘姓一家独自生活。据村里传说,刘家的始祖是在洪武年间流浪至此并定居下来的。刘福生的祖父在当时人口迁移的大潮中选择了这里,成为了刘家的开拓者。刘父去世后,留下了孤儿寡母二人相依为命。作为单独一家,他们缺乏家族的支持和照顾,生活异常艰难。

俗话说,“老天不负有心人”,张家村的张员外家财万贯,却无子嗣。听说娶一个带着孩子的妇人可以延续香火,于是他决定娶刘福生的母亲为妾。

在家庭中,带着孩子做妾通常地位低下,如同仆人。幸运的是,刘母年轻美丽,又正值求子之时,很快就获得了张员外的宠爱。

随着母亲成为张家的小妾,刘福生也跟着姓了张,改名为张福生。母亲的地位提升,他也过上了相对优越的生活。然而,年幼无知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并非张员外的亲生子。

当张福生六岁时,张员外终于得了一个亲生儿子。这一消息让张福生的母亲重新获得了宠爱,成为了张家的女主人。张福生也因此沾了些光,自认为是张家的大少爷。

随着时间推移,张福生发现自己的地位在家中逐渐下降。有了亲生儿子张有财后,他感受到了

在张福生十二岁的时候,因为和弟弟张有财抢吃的东西,不小心打了张有财一下,结果被张员外发现了。张员外气急败坏地打了张福生一巴掌,还骂他是野种。母亲则只顾着抱起张有财,心疼呵护,对张福生漠不关心,甚至为了讨好张员外,也没站出来为张福生说话。

这件事激怒了张福生,他决定离开张家。在逃离过程中,他听到张府里传来的骂声,心情更加沉重。尽管心中难过,但他意识到母亲并没有派人来找他。

张福生独自在村子周围走了很久,直到天色渐黑,肚子开始咕咕叫。最终,他只能悄悄地回到家里。进门时,发现似乎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回来。

回到母亲住的院落,他本想撒娇向母亲诉说心事,却被告知要向弟弟道歉。这让他感到非常愤怒,他趁母亲不注意,上前打了张有财几下,责备他:“都是你的错!”

张员外得知张福生回来,准备好好教训他。刚走到院子里,听到张福生在打张有财,急忙过去制止。他让随从把张福生拉开,并狠狠地责骂了他一顿。然后,他抱起张有财说:“他打你哪里?你就打他哪里,要双倍奉还!”

张有财看着张福生的攻击,却没有还手,这让张员外勃然大怒。他不仅指责张福生母亲没有教养,还当众说:“家法来管教这个野种!”张福生的母亲只是默默流泪,没有出声劝阻,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

这次事件让张福生遭受了双重打击。他不仅被张员外狠揍一顿,还被迫恢复刘姓。从此,他在张府的地位一落千丈,被当成下人一样对待,被安排到后院下人居住的地方,做下人的工作,与他们同吃同住。

这一变故让刘福生的生活彻底改变,从原来的优越地位跌落至低谷。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由于过去作为大少爷的傲慢行为,他得罪了许多下人,成为张府中最不受欢迎的人之一。他经常受到下人的欺辱,还被张员外及其妻妾当做出气筒,被称为野种。张有财经常骑在他身上,随意欺负他。

而刘福生的母亲为了自己在张府中的地位,为了能过上富贵生活,竟然袖手旁观,见自己儿子受辱而不闻不问。这让刘福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不仅身心受到折磨,心灵也受到了重创。他对人生感到怀疑,不愿再留在张员外家中。

刘福生决定离开张家,但对一个年仅十三岁且从未离开过家的孩子来说,无依无靠的流浪生活充满了茫然和恐惧。在饥饿和恐惧的双重压力下,他最终灰溜溜地回到了家门口。然而,张府的门已经紧闭,看门人告诉他,这是张员外的意思,担心他会发疯伤害到张有财。

现在,刘福生真正成了一名流浪儿。在外流浪了几天,他受到了人们的嘲讽和冷落,心情十分沮丧。幸运的是,他最终在一位曾经给他施舍的跛脚小乞丐的带领下,来到了清河县,开始了以乞讨为生活方式。

在清河县,跛脚小乞丐建议刘福生尝试向酒楼求职,他们一起去了一家酒楼后院,蹲守在墙边窗户口,等待着酒楼施舍的残羹剩饭。等到午饭结束时,一个名叫刘管事的老者端着一些食客剩下的混合饭菜过来,分给了乞丐们。

看着众多乞丐争抢残羹剩饭,刘福生决定尝试向酒楼求职。他拉着跛脚小乞丐到一边,提议去酒楼做些杂役工作,比如扫地、擦桌子、刷碗,能不能混口饭吃。

跛脚小乞丐却告诉他:“你可以去试试,我们却不行。”刘福生顺着他的眼神看向他的跛脚,再看看其他乞丐,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经过思考,刘福生决定去酒楼试试运气,看能否找到一份工作。这样不仅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还能偶尔帮助一下跛脚小乞丐。于是,等到其他乞丐散开后,他带着跛脚小乞丐来到了酒楼后院墙边的窗户口,大声呼喊刘管事。

刘管事听到呼喊声,不耐烦地端出一些剩饭菜准备分给他们。刘福生抓住机会说道:“刘管事,我叫刘福生,今年十三岁,想在酒楼里找份工作。无论是刷碗、洗菜,还是扫地、擦桌子,我都愿意做,只求一份温饱!”

刘管事看到刘福生的情况,觉得他可怜又机灵,就让他在酒楼外等待。最终,刘福生在酒楼谋得了一份杂役的工作。虽然每天辛苦地做着擦桌子、扫地、刷碗、递茶水等工作,但至少有了吃有了住,比在外面流浪乞讨强多了。他心里也为能帮助跛脚小乞丐感到一丝成就感。

五年过去了,刘福生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逐渐成为了酒楼的主厨。他掌握了各种厨艺,成为了酒楼的中流砥柱。

刘管事看到刘福生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品德良好,便撮合他娶了自己的孙女为妻。

在这些年里,跛脚小乞丐在刘福生的照顾下逐渐成长。然而,当他在酒楼找到工作后,却因懒惰而辞职。刘福生曾试图帮他安排工作,但他最终选择了放弃。

后来,酒楼老板家中发生重大变故,需要资金,刘福生决定接手酒楼。在刘管事的鼓励下,他筹集了足够的资金,成为了酒楼的老板兼主厨。

在刘福生的努力下,酒楼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不到而立之年,他就成为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富有地主。

傍晚时分,刘福生正在忙碌地统计明天的采购事宜,突然听到跑堂急匆匆地过来禀报:“酒楼门外有位妇人,声称是您母亲,还带着一位青年,说是您弟弟。”

刘福生听了有些惊讶,这么多年来,母亲对自己漠不关心,如今却突然出现在门外。虽然心中有些疑惑和复杂,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他还是决定前去看看。

当他看到母亲时,却愕然了。母亲已经面目全非,蓬头垢面,看起来狼狈不堪,简直就像是个乞丐。而站在她身后的青年,正是他的弟弟张有财,一副懒散的模样。

母亲见到刘福生,喊了一声“福生”,眼中充满了久违的关爱。刘福生被母亲的凄惨模样深深触动,热泪盈眶。他立即安排丫鬟和酒楼伙计帮助母亲和弟弟沐浴更衣,让一家人团聚。

原来,多年前张员外为了防止刘福生分家产,虐待他迫使他离家。母亲虽然心疼,却无能为力。在刘福生离开后的第二年,张员外去世,张有财继承了家产,母亲的地位才得以稳固。得知刘福生在酒楼谋得一份工作后,母亲才安心,没有打扰他。

经历了这一切,刘福生感慨万千。他决定照顾母亲和弟弟,让他们在他身边过上幸福的生活。

随着张员外病逝,张有财继承了家主的地位,逐渐掌管了张家的事务。然而,张家开始逐渐走向衰落。首先是张员外的小妾们,面对张员外的去世,无儿无女的年轻寡妇们纷纷离去,带走了多年积攒的家财,家业一落千丈。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张有财这个不肖子。

张有财在溺爱中长大,从少年时期就养成了一些坏习惯。不知何时起,张有财整天游手好闲,沉迷于各种不良嗜好,如吃喝嫖赌。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有财变得越来越放荡不羁,将家产挥霍一空,成为了张家村中的一个笑柄。如今,张家的财产早已被他败光,陷入了贫困之中,唯有沿途乞讨才能维持生计。

刘福生听完母亲的叙述,感慨万分。他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张员外家中的生活,深受感动。他心想,无论如何,母亲毕竟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当年也是无奈才改嫁他人,否则自己可能早已无法生存。

于是,刘福生安排母亲住在酒楼后院的两层阁楼里,平时照顾孩子,颐养天年。对于弟弟张有财,刘福生进行了严厉的教育,并劝诫他改过自新。张有财表示理解,并开始在酒楼里做一些杂务工作。

然而,第二天,张有财不仅做事不力,还抱怨工作太累。他心怀怨恨,对刘福生没有丝毫感恩之心。当刘福生询问他的意见时,张有财提出想做收银员。但刘福生认为他的不良习惯会影响到酒楼的经营,建议他先从小处着手,学习厨师的技能。张有财却转头去向母亲抱怨刘福生对他的不公。

母亲找到刘福生,请求他多多包容弟弟张有财,毕竟他们是一母同胞。刘福生感到哭笑不得,心想张家为何败落如此之快,母亲没有主心骨,听风就是雨,加上一个败家子,这才导致了张家的衰落。

为了避免张有财在酒楼惹麻烦,刘福生决定不让他再在酒楼里工作,而是安排他伺候母亲,并分给等待的乞丐们残羹剩饭,做些善事。然而,张有财并没有领会刘福生的好意,反而更加不满,认为刘福生在侮辱他。他将怨气撒向乞丐,经常把剩饭倒在地上,还嘲笑他们。跛脚小乞丐气愤地向刘福生诉苦。

刘福生找到张有财,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并警告他如果再不改正,就要滚蛋了。不料,第二天张有财不见了,刘福生发现当天收的银两也不见了,妻子因此责怪他。刘福生很生气,称张有财为“烂泥扶不上墙”。母亲看到刘福生的脸色难看,想问张有财晚上为何不回来吃饭,但最终没有开口。

第二天早上,发现张有财在门口等候,他进了后厨,吃了一顿后又回到母亲房里睡觉。

刘福生决定让张有财体验三天流浪生活后再回来,母亲也赞同。三天后,张有财灰溜溜地回来了,虽然看起来老实了些,但仍对刘福生怨恨不已,毫无悔改之心。由于母亲的面子,刘福生没有与他计较,只是将他视为家里的一个闲人。

这天午后,刘福生按时到后院行善,将食客们剩下的饭菜分给院外等候的乞丐们。最后被跛脚小乞丐叫住,小声告诉他说:“今晚你母亲做的饭不能吃!”

刘福生听后感到惊讶,因为母亲通常不下厨做饭,主要是帮忙照看孩子,所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警告呢?

晚上,母亲罕见地做了晚饭,做了炖猪脚、家常豆腐、家常豆角和凉拌藕片,主食是熬粥配馒头。这让刘福生想起了跛脚小乞丐的警告,开始重视起来。他悄悄告诉妻子不要吃晚饭,自己假装去外面,把饭菜喂给了鸡,结果鸡吃了饭菜后倒地死亡。

刘福生吓了一跳,叫妻子出来询问母亲为何往饭菜里下毒。母亲听后很是愕然,随后指责张有财:“你这个畜生,说想吃母亲做的饭了,为何往饭菜里下毒?”

张有财却死不承认自己下毒,态度嚣张。刘福生对此束手无策,虽然对张有财已经宽容有加,但下毒谋害家人的行为却让他无法容忍。

他安排酒楼里的伙计看管住张有财,随后带着饭菜去了衙门报案。经过验尸,确认粥里有毒。于是当晚将张有财押送到衙门,第二天早上便开庭审理。张有财即使被鞭打也不承认,因为他明白一旦承认了谋害家人的罪行,将面临不可饶恕的死刑。

在案件审理进入紧要阶段时,衙门外的跛脚小乞丐站了出来作证。原来,上次张有财因为偷了酒楼的银子去赌博,被刘福生发现并受到了严厉的惩罚,甚至被赶出家门三天。这激起了张有财内心的嫉妒和仇恨,他开始构思要将刘福生一家毒死,留下母亲和自己来继承酒楼,成为酒楼的掌柜,享受风光无限。

于是,在张有财被赶出家门流浪时,他曾打听购买毒药的事情,并偷偷在杨掌柜的药铺购买了砒霜。这一事被一群乞丐听到并传到了跛脚小乞丐那里,他们认为张有财购买毒药一定有不良动机。正巧在一天的早晨,他们在酒楼后院等待分发剩饭时听到张有财对母亲说晚上想吃她做的饭菜,这让他们更加怀疑有财的用心。

当传讯到药房的杨掌柜,他指认了张有财前几天购买砒霜的事情,这给了案件关键的证据。面对人证物证,张有财无法抵赖,只能认罪。原来,他不仅嫉妒刘福生的成功,还贪图财富,企图通过毒死刘福生一家来独占酒楼。这种野心昭然若揭,不容置疑,终于揭露了真相。法庭判定张有财秋后问斩,刘福生的母亲也因教子无方被判有罪,但得益于刘福生的善心,获得了轻判。

刘福生决定接回母亲,照料她的晚年生活。他还想把跛脚小乞丐请到酒楼做一些轻松的工作,但被拒绝了。这位乞丐已经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意受到任何约束。刘福生只好作罢,但仍然每天供应他充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