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儿子刚离世,儿媳却红光满面,老汉连夜挖了儿子的坟

民间故事:儿子刚离世,儿媳却红光满面,老汉连夜挖了儿子的坟

在明朝时期,舞阳县有一户姓安的家庭。家中主要负责人安鹏虽然没有显赫的本事,却靠着走乡串户进行小生意为生。他的妻子王氏则在家里勤俭持家,纺线织布,然后将产品带到集市上兜售,为家庭增加一些补贴。

尽管安鹏一家的收入有限,但他们一直过着节俭的生活,从不奢侈。饮食上,他们总是选择粗粮搭配野菜,就连儿子安家良也很少有机会品尝到细粮。

夫妻俩勤俭节约,这些年来也在村里积攒了一些财富,成为当地比较富裕的家庭。安家良年少聪明,十六岁时就利用父母的积蓄在镇上开始经商,很快就取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随着生意的成功,他在村里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宅子,还购置了土地,成为该地区的富翁。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安家的族人们对他们的嫉妒,总是在背后搞些破坏。这让老实巴交的安鹏夫妇感到很头痛,而安家良深知人心险恶,不敢与那些人发生冲突。

无奈之下,安家良与父母商议决定出售家中的田产和房产,然后在镇上购得一处院子,全家人搬到镇上生活,试图在新的环境中迎接宁静的日子。

有一天,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子踏进了安家的小店,听到她带着浓重的外地口音,安家良便好奇地问道:“你是哪里人呢?”

女子微笑着回答:“我叫里李沫沫,十八岁,出生在商州。几个月前,我和哥哥来到这里,在西山脚下找到了一个落脚之地。”

安家良接着问:“你们打算在这里定居吗?”

李沫沫解释说:“原本是来投靠亲戚,打算做些小生意,但生意亏损了。我们兄妹身无分文,只好在这里临时安家,以采药为生活谋生。”

安家良听了心生同情,尤其得知李沫沫就住在西山脚下,便表示:“先把东西拿回去吧,以后再把银子送来就行。”

李沫沫连忙感谢,说:“太感谢了,明天我会把银子送来的。”她说完拿着东西离去。

第二天一大早,李沫沫履行了承诺,将银子送到了安家良的店铺。安家良觉得这位女子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守信用,便与她多聊了几句。通过交谈得知,李沫沫是大户人家的女子,且颇有才情,如此美貌和才华兼备的女子实在难得。

李沫沫经常到镇上卖草药,每次路过安家的店铺都会打招呼,也成了安家良店里的熟客。两人渐渐熟悉起来,心中也生出了爱慕之情。

安家良作为男子,自然要主动一些。一天,傍晚时分,李沫沫再次光顾店铺,安家良主动提出要送她回去。

李沫沫心里有些腻腻味味,含羞地点了点头。走到半路时,天色已晚,安家良忍不住拉住了李沫沫的小手,说:“娘子,我喜欢你,你愿意嫁给我吗?”

李沫沫娇羞地低头,说:“安大哥,你不嫌弃我是外地人吗?”

安家良笑道:“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相爱,出身何地并不重要,反正你将来是要到我们家来生活的。”

李沫沫含情脉脉地说:“只要你不嫌弃我,我愿意一辈子伺候你。”她说完便依偎在安家良的怀里,月光也害羞地躲了起来,草丛中的蟋蟀为这一对相爱的人伴奏。

直至深夜三更,安家良才亲自将李沫沫送回家。回到家里已是黎明时分,然而他内心燃烧着一团火,一点也没有感到疲倦。

安家良年方十九,由于忙于生意,至今未曾成婚。父母对他的婚姻早感着急,而他如今告知父母已有心仪之人,老两口听闻甚是高兴,迫不及待地询问是哪位姑娘。

安家良毫不犹豫地说是西山的李沫沫,美丽善良,且温文尔雅。老两口闻讯也未有异议,迅速找媒婆提亲之事。

李沫沫的哥哥李风流已经二三十岁,得知妹妹喜欢安家良,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门亲事。

两人年事已不小,既然彼此钟情,也无需拖泥带水。经过商议后,确定了良辰吉日,办理了他们的婚事。

李沫沫婚后对公婆极为孝顺,一日三餐都由她操办,让婆婆悠闲自在。对待丈夫更是体贴入微,有空就到店里帮忙,端茶倒水,晚上更是给他洗脚按摩,关心备至。

安家老两口眼看着这样贤良淑德的儿媳,喜不自胜。安家良内心也是如醉如痴,对妻子百般宠溺。他不惜购买上好布料为她制作衣物,金银首饰也是挑选一流,使她成为镇上的风采女子。

家庭和睦,万事兴旺,安家生意更是日益兴隆。安家良甚至购置了一家新店,并招募了一个名叫李大壮的穷小伙来帮忙。

李大壮是个孤儿,和安家良一同长大,深得他的信任。他勤奋守信,责任心十足,安家良毫不犹豫地将新店交由他管理。李大壮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安家的生活逐渐变得更加富裕,若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很快就会成为镇上的首富。然而,就在安家良成婚不到半年之际,突然的悲剧降临,他在一个深夜中突然离世。

安家的父母因儿子的突然死亡一时难以接受,昏倒在地。李沫沫与丈夫刚刚踏入婚姻的甜蜜期,却突然失去了至亲之人,她痛苦地扑在丈夫的遗体上,泪如泉涌。

安家良平日身体强壮,未曾生过大病,因此他的突然离世引起了镇上居民的议论纷纷。有人建议安老汉去报官,以求查明真相。

安老汉夫妇对儿子离世感到蹊跷,遂前往县衙报案。知县得知人命关天,立即携仵作前来验尸,但结果令人疑惑,没有发现异常,仅断定为急病。

现在儿子不在了,安老汉夫妇心情沉重,而年轻的儿媳李沫沫也陷入了困境。面对这场家庭的巨变,李沫沫的哥哥得知妹夫去世后也倍感悲痛,主动前来安家协助处理后事。

安老汉的侄子安柱子也赶来帮忙。在亲戚们的协助下,安家完成了对安家良的安葬。但随着儿子的离世,家中的生意无人打理,于是安老汉和妻子商议,决定将店铺交给侄子安柱子负责,因为他们将来可能会依赖他过上晚年生活。

商量好后,他们将生意交给了安柱子。安柱子表示:“叔,婶,请放心,我会好好管理店铺的,您们只需安享晚年,我会尽心尽力为您们养老送终。”

安老汉夫妇听到这番话,感到宽慰。除了店铺的事,他们还牵挂着儿媳李沫沫。年轻的李沫沫失去了丈夫,过起了守寡的生活,令人心生怜悯。

李沫沫整日黯然神伤,王氏尝试安慰她:“你还年轻,虽然失去了丈夫,但你不必束手束脚,如果你想往前走一步,我们也不会阻止。”

李沫沫紧握着王氏的手,泪流满面:“婆婆,我嫁到安家,生是安家的人,死是安家的鬼,我将为相公孝敬您们老两口而活着。”

王氏被儿媳的坚韧感动,说道:“可怜的孩子,我们不忍心看你受苦,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就勇敢往前走吧!”

为了让妹妹从悲伤中走出来,李风流将妹妹接回家,李沫沫在娘家住了几日后回到了安家。

公婆见到儿媳充满红光,心情也明朗了不少。他们由衷地高兴,看到李沫沫重新投入家务,以孝敬他们。

安老汉对妻子说:“沫沫真是个好儿媳,可她的命太苦了,这么年轻就要守寡,实在是让人心疼。”

王氏感慨地说:“这样优秀的儿媳实在是难得一见,可惜我们的儿子没有享受到这份福气,竟然这么早就离世了……”她说着说着,眼泪就滑落下来。

安老汉思索着说:“以后我们还是得靠柱子维持家计,或许让他留在家里,与沫沫培养感情,将来二人结为夫妻,这样我们也不至于失去这个好儿媳了!”

王氏点头说:“这个主意不错,柱子都这么大了,也应该有个媳妇了。她嫁给了柱子,还是我们的儿媳妇。”

实际上,安柱子原本打算搬到安家大宅居住,但安老汉却提出让他留下,安柱子说:“叔,您和婶子年纪大了,我也真的不放心,想着搬过去照顾您们……”

安老汉笑着说:“那你就尽快搬过来吧,家良没了,叔婶以后就靠你了!”

很快,安柱子搬进了安家大宅,李沫沫看着他搬进来,脸上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神色。

深夜,安老汉起夜,当他从茅房回房时,看见一个人从儿媳李沫沫的屋里出来,觉得有些奇怪,悄悄跟随,发现那个人影走进了安柱子的屋里,他心里已经明白了发生了什么。

安老汉回到屋里将妻子叫醒,说:“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柱子和沫沫好上了!”

王氏听了说:“这不是好事吗?如果他们有意,我们就让他们结为夫妻,我们老了也就有依靠了!”

安老汉却说:“老婆,我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他们之前肯定有事,不然柱子搬来第一天,怎么就发展到一起了呢?”安老汉将自己看到的告诉了妻子,安老太听了也觉得不对劲,说:“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阴谋吗?”

安老汉说:“我们最好装作不知道,也别撮合他们了,看看他们下一步怎么办。”整夜,安老汉心烦意乱,儿子的死也是个谜,让他一时无法理清头绪。

不幸接踵而至,安家良还未过七丧期,家里又发生了盗窃,百两银子和一些贵重物品不翼而飞。安柱子迅速前往县衙报案,知县前来勘察现场,发现门窗完好,怀疑是内部家贼所为。

安老汉夫妇当然不会偷盗自家的财物,安柱子成为了安家的继承人,也无动机自毁家业。唯一可疑的是李沫沫,于是知县决定对她进行审问。李沫沫自然否认了任何不当行为。

知县认为李沫沫失去丈夫后可能有了外遇,联合他人进行盗窃,将她关进大牢。无论审问如何,李沫沫坚称没有偷取银子。

安柱子告知知县李沫沫有个哥哥,县衙随即前去搜查,床底发现了银子和物件。李风流最终在刑讯中承认了偷窃安家财物的罪行,但坚持与妹妹无关。

知县询问李风流:“你与妹妹串通偷盗安家财物,应该受何罪?”李风流坚称自己独自行动,与妹妹无关。

知县质问:“安家门窗完好,你是如何进入盗窃的?难道是李沫沫帮你开的门?”李风流无法解释,只是坚持与妹妹无关。

知县再次审问李沫沫,她仍不承认参与盗窃,哭诉:“我一心一意过安家日子,怎可能偷自家东西?我哥哥冤枉,有人陷害……请大人明察,为我哥哥申冤。”

知县怒道:“你哥已经交代了,你俩应该一起偷窃安家财产,然后逃之夭夭。现在还狡辩?”李沫沫无论如何都不承认偷银子的罪行,知县无法逼供,只能释放她。回到安家后,安老夫妇仍对她不冷不热。

安柱子见到李沫沫被释放,脸上露出一丝不安,说:“回来就好。”

安家良无辜死亡,半夜安柱子再次从李沫沫的房间走出,而李风流竟然承认了偷窃。安老夫越想越害怕,傍晚时,他拿着祭品前往安家良的坟地。

摆好祭品后,他说:“儿啊,爹爹有话对你说……”将近日发生的事告诉了安家良。最后说:“儿啊,如果你能知晓地下之事,请告诉爹爹,你是否是被人陷害致死……”

安老夫说着泪如雨下,依靠在儿子的墓碑上,倒出两杯酒,道:“儿啊,今晚咱爷俩喝一杯,一醉解忧……”安老夫将整壶酒一饮而尽,感到头昏眼花,渐入梦乡。

突然一股巨大的蛇形影朝安老汉袭来,声音低沉地说:“还我孙子的性命……”

老汉吓了一跳,迅速躲开,对着大蛇问道:“你孙子在哪里?与我有何关系?”

大蛇回答:“我孙子就在你儿子的身体里……”

老汉听了大蛇的话,又气愤又疑惑,盯着大蛇说:“我儿子的问题与你何干?”

大蛇解释:“我孙子是被人害死的,而他的灵魂寄存在你儿子的体内……”

老汉被大蛇的言语惊醒,发现自己躺在儿子的坟墓旁,原来一切只是一场梦。

老汉一直怀疑儿子的死因,梦中大蛇的出现让他相信儿子灵魂有所寄托,于是他决定调查儿子的死因。

老汉匆匆赶往县衙,刚到门口就看见官差抬着一具尸体出来,原来是李风流在牢房里服毒身亡。

老汉对着李风流愤怒地踹了一脚,责问:“你这畜生,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害我儿……”

老汉向知县报告了梦中大蛇的话,知县觉得匪夷所思,决定亲自前往安家良的坟墓进行验尸。验尸结果果然证实了梦中的情节,安家良的体内竟然发现了一条筷子粗细的小蛇。

知县震惊地说:“这背后肯定有阴谋,赶紧去抓凶手……”

知县与老汉一行人立即前往安家,直奔李沫沫的房间,却发现房间里空无一人。紧接着他们来到安柱子的房间,却发现安柱子也不在。

老汉断言:“李沫沫兄妹肯定害死我儿子,而安柱子也与此事有关,他们肯定是逃走了……”

就在这时,店铺的伙计李大壮赶了过来,告诉他们:“刚才安掌柜携带着店铺的银子逃跑了……”

李大壮解释说他在店里睡觉,安柱子半夜前来要银子,称有紧急用途,李大壮虽然给了他,但心生疑虑,随即前来通报老汉。

知县冷静地说:“他们拿着银子逃之夭夭,我们得迅速追捕……”

人群齐聚码头,匆匆奔向岸边,发现安柱子和李沫沫正在一艘船上。船已划至河中央,安柱子正推着李沫沫入水。

众人迅速跃上岸边停泊的几只船,飞速驶向河中央。李沫沫已被推入水中,奋力挣扎。

众人将李沫沫拽上船,安柱子见有人救了她,心生惶恐,连忙跃入水中欲逃。几名官兵迅速跳下水,将安柱子拖上船。

县官连夜审讯两人。一开始,李沫沫沉默不语,当得知李风流已故后,她崩溃地痛哭,并道出了事情真相。

原来,李风流与李沫沫并非兄妹,而是夫妻。因为二人懒惰,且李沫沫容颜出众,他们想出了个赚钱的计划——以李沫沫假扮妹妹,欺骗结亲后离开。

二人来到舞阳县,结识了安柱子。得知安家良生意兴隆,想获取他的财产,于是策划害死安家良。事成后,安柱子承诺给他们一百两银子,让他们离开。

李沫沫故意进安家铺子购物,与安家良相识相爱,成功嫁入安家。她的目的并非成为儿媳,而是害死安家良。深夜,李风流和李沫沫将一小毒蛇放入安家良体内,致其死亡,仵作验尸无法发现真相。

安家良去世,按照时俗,安家财产继承人为安柱子,他达到目的后按约给予二人一百两银子,要求他们速速离开。但二人得知安家底细后,变本加厉,要求分一半财产。安柱子不愿,二人却死赖不走,企图获取更多财富。

李沫沫哭诉:“我丈夫是被安柱子陷害的,他不仅骗走我的幸福,还要置我于死地。大人,求您为我伸张正义……”

县官言道:“安柱子,坦白从宽,你是如何陷害李风流的……”

然而,安柱子始终死不屈,面对刑具也是心生畏惧。面对真刀真枪的审讯,他只能低头认罪,老老实实地交代了一切。

从前,安柱子见到李风流和李沫沫毫不愿离去,他开始感到担心事情可能会曝光。于是,他偷偷地将安家的财物藏在李风流的床底下,制造出了李风流和李沫沫勾结偷盗的假象。

当知县将这两人关进牢房后,安柱子购买了毒药并收买了狱卒,计划让狱卒用毒药害死这两人,以便摆脱隐患。然而,李沫沫没有交代出实情,结果被知县释放了,而李风流却在狱卒的毒手中丧生。

安柱子只要李沫沫活着,就难以安心入眠。于是,他从店铺里取出一些银子,声称要在夜间将李沫沫送离开,实际上是为了谋杀灭口。

尽管李沫沫知道李风流是被安柱子陷害的,但为了保命,她选择保持沉默,因此安柱子的欺骗得逞。安柱子劝说要送她离开,李沫沫信以为真,却未料到安柱子的真实意图是将她推入河中淹死。

两人坦白了所有的事实,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安老汉在大堂上泣不成声,原来儿子是被这几个无耻之徒害死了。

“知县大老爷,我儿死得冤枉啊,您一定要为我做主啊……”安老汉哽咽地说道。

知县冷漠地回应:“你们谋害人命,罪该万死,押到大牢,秋后问斩!”

李风流死去,安柱子和李沫沫被判死刑,那个投毒的狱卒也被判了刑,罪恶的人都受到了应有的制裁。安老汉老两口来到儿子坟前悲痛地告慰他在天之灵。

安老汉夫妇觉得李大壮为人老实守信,便将两间铺子交给他打理。李大壮不负所托,将铺子经营得有声有色。他把挣来的钱都交给了老两口,自己只拿取劳动报酬。

安老汉夫妇身体欠佳,他们常常来照顾,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夫妇俩认定他是一个可靠的人,遂将他视为义子,并为他找了一位温柔善良的妻子。

李大壮夫妇非常孝顺安老汉夫妇,虽不是亲生子女,却待他们如亲生父母。老两口在李大壮的照顾下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