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打更人夜里捡到一袋钱,还给失主后,失主怒了

 

民间故事:打更人夜里捡到一袋钱,还给失主后,失主怒了

明朝万历年间,河南开封有一年轻人名叫周青,他祖上三代都是更夫,他也在成年之后,承担起了打更的重任。

打更人其实是十分辛苦的,晚上不能睡觉,需要守着滴漏或燃香,才能准确地掌握时间。尽管每日的工作很辛苦,但仍有人会拿周青开涮,如说他“落手打三更”,就是指将一更天打成了三更天,搞错了。

为了将打更的工作完成,周青在很小的时候就跟在父亲的屁股后面,学习打更技巧。另外,父亲曾不止一次告诉周青,过了五更天之后,一定要回家,不要再打更,这是打更人祖祖辈辈留下的祖训。

这是因为,五更天一过,在阳间游荡的鬼魂就要回到阴间报道了,此时不宜惊动他们,以免他们不回阴间,留在人世为非作歹。

一天夜里,周青照例在夜里出门,在街头打更。随着“咚、咚”敲锣声地响起,街头一个人也没有了。

周青忍住困意,一到时间就拿着锣,一边打,一边喊:“鸣锣通知,关好门窗,小心火烛!”一直忙活到五更天,周青打完最后一更,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睡觉。

回家路上,迷迷糊糊的周青,没有拿稳锣,一不留神掉到了地上,顿时发出了震耳发聩的响声。这一下可把周青给吓清醒了,因为他想起父亲告诉他的,五更天之后不打后的祖训。

周青扭头望向四周,还好并未出现什么异常。周青捡起锣,刚往前走了两步,就发现一个鼓囊囊的钱袋子丢在路中央。周青走过将其捡起,竟发现里面装的都是金豆子。

这一个豆子都够周青生活好一段时间了,对周青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他合上钱袋,四处寻找失主。这时,他看到街头有一人影闪过,就赶忙追了上去。

此人果真是钱袋的失主,周青将钱袋交给他之后,天已经微微亮了,那人还想说些什么,一看天亮,竟化作一团旋风消失了。周青这才反应过来,他这是撞鬼了。

惊魂未定的周青回到家中,想起父亲告诉他的祖训,心中惊骇不已,难怪不叫五更天之后敲锣,此时敲锣原来可以看到还未离开阳间的鬼魂。

后来几日,周青依旧过着白天歇息,夜里打更的生活。只是有些人发现,周青最近的生活条件变好了,白天有时还会出没在赌坊和青楼当中。

一天夜里,周青正准备出门工作,谁知竟碰到了那日钱袋的失主。周青像是故意避开他似的,低着头快步往前走,谁知那人如鬼魅般冲到了周青的面前,抓住他的胳膊,怒吼道:“为何擅自拿我的钱?”

周青自知理亏,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说他一时被糊涂,拿走了他一颗金豆子。此人见状,厉声要求周青将金豆子速速还来。周青一听,顿时慌了神,那金豆子都被他拿到当铺换成了钱,花得差不多了,去哪还啊。

可周青还是嘴上答应,并说金豆子在家,他要回家取。该男子相信了周青,周青起身就往家跑,并紧紧锁住了家门。此时的鬼才知道自己又上当了,顿时怒不可遏。他穿过周青家的墙,双手死死掐住了周青的脖子。

原来,那笔钱是此鬼准备孝敬给判官用的。他前世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樵夫,一辈子没享过什么清福。因此,他就想收买判官,帮他投个好一点的家庭。判官同意了,但要100颗金豆子作为酬劳。男子是想尽了一切办法,终于凑齐了金豆子,那个丢钱袋的夜里,就是他准备去孝敬判官的。

谁知,那钱袋中的金豆子被周青拿走了一颗,导致判官以为樵夫的鬼魂想蒙混过关,顿时火冒三丈,下令将樵夫的鬼魂抓下去,打了三十大板。金豆子不仅被没收了,投胎到富贵人家的计划也泡汤了,也难怪此鬼见到周青会如此生气。

此时的周青已经两眼外翻,眼看就要被掐死了,好在樵夫的鬼魂收住了手,松开了周青。周青瘫倒在地,一边咳嗽,一边表示自己一定会凑够金豆子的钱,希望鬼魂能给他一点时间。

这鬼魂本来也不是什么恶毒之人,也就同意了。后来,周青省吃俭用,卖力工作,终于攒够了钱,将捡豆子从当铺赎了回来,还给了鬼魂。鬼魂拿到金豆子后,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就在他离开后没几天,周青听到消息,邻村员外家的夫人怀孕了。

自那以后,周青认真工作,再也不敢贪图小便宜了。

编者的话:周青的工作本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更应该保持清醒。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贪欲是许多人最大的弱点。总之,面对诱惑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尤其是面对未知的事务,更要保持谨慎。

声明:本故事为虚构民间故事,取材自民间传说、怪谈、神话、故事、传奇等,旨在传承、拓展、发展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切勿与封建迷信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