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书生夜宿古庙,夜晚女子来访,女子:有人敲门千万别开
柳庄山清水秀,四周群山重叠,野兽成群,在山中有一座废弃的古庙,一些猎人常常结伴住在古庙中狩猎,有时一住就是三五日,打来野兽送到城中卖掉,故而柳庄十分富裕。
庄中住着一个男子,名叫柳生,是个文弱的读书人,本就生性善良,每每见到小动物被屠杀,都会难过好一阵子。
柳生的妻子姓孟,名月环,看着别人家的丈夫都上山狩猎,常常埋怨丈夫,希望丈夫闲暇之时也与大家一起去山中打猎,贴补些家用。
“你呀!就是个书痴,再这样下去没等进京赶考,咱们早饿进土了,家里就要揭不开锅了,你也不想想办法?”孟月环在丈夫身旁嘟囔着。
“娘子莫急,我再想想办法。”柳生羞愧万分,唉声叹气的低下了头,就在这时门被推开,来人是柳生的好友朱文忠。
“弟妹,你二人的对话我都听见了,这些银子你先拿去用,我兄弟将来定能出息。”
朱文忠是个粗人,但是对朋友十分讲义气,唯独打猎手法残忍。
“朱兄,让你见笑了,哎!贫贱夫妻百事哀,可我除了会帮别人写点字贴补家用,其它的什么也做不好,真是惭愧啊!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果不其然!”柳生自嘲道。
“朱大哥,要不然你带柳生进山打猎吧?明年就要进京赶考,路途遥远,怎么也要攒些盘缠啊?”孟月环说道。
“也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柳兄你准备一下,明日我带你上山狩猎,你我就住在山上的古庙,快则三日就回来。”
“好吧,事到如今试一试也好,免得让娘子夜夜烦心。”
次日兄弟二人来到山中的古庙,没过多久就下起了大雨,朱文忠摸了摸咕咕作响的肚子说道:“柳兄,你稍等片刻,我去打些野物,一会儿你我小酌两杯。”
“朱兄,我看算了,下着雨呢?今日娘子为我做了馍馍,你我对付一口就是。”
“哈哈!跟我老朱上山,岂有吃素的道理,你可吃过狐狸肉?今天我就让你尝尝鲜。”朱文忠穿好斗篷,头也不回地走出古庙,丝毫不理会柳生的呼唤。
半个时辰朱文忠就拎回一只白狐,,此时雨停,柳生急忙迎了出去:“朱兄,住手,你看这狐狸瑟瑟发抖,还是放了吧?”
“柳兄,你可别忘了咱们是来做什么的,做猎人就不要有菩萨心肠。”
“要不这样,朱兄你先放下刀,咱们先弄些干柴,一会再在解决这只狐狸?”
“也好,免得宰了时间久影响肉质,你守着它,我去林中找些干柴,去去就回。”朱文忠将狐狸扔进笼子,转身去了树林。
柳生见朱文忠离去,急忙打开笼子,说道:“小狐狸你快跑,以后一定要小心啊!”小狐狸跑了出去,还不忘时不时回头看向柳生。
“柳兄,快出来,狐狸怎么跑了?记得我走的时候明明关好了笼子,到手的鸭子飞了,真晦气。”
“朱兄,算了,都怪我痴迷读书,没听见声音,天色已晚,我俩简单吃口,早些休息吧!”
次日古庙又来五六个大汉,看样子与朱文忠都很熟悉,一群男人商量着结伴去狩猎,柳生头一次露宿古庙,昨日又淋了雨,感觉浑身沉重,朱文忠只好将他留在古庙。
太阳落山之时,一群人有说有笑的回到古庙,只听朱文忠说道:“哈哈哈,没想到世间真的有九尾狐,哥几个咱们发达了,今天真是收获满满啊!快,宰两只兔子,在放一只山鸡,咱们好好喝一顿,明日天亮咱们一同下山。”
大山中炊烟四起,肉香扑鼻,令人垂涎欲滴,朱文忠用树枝叉了一个鸡腿,那鸡肉瞬间脱骨,一口下去香气在口中四溢,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朱文忠正沉醉在美食之中,只见不远处有一女子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扑通一声跪倒在众人面前。
“请各位壮士,放了我家公子,公子年幼贪玩不懂事,求求各位网开一面吧?”女子急的说话有些颤抖。
“你家公子?我们可没看见,不过你若是想找位相公,我们哥几个倒是愿意。”一个黑脸的壮汉故意调侃道。
“各位大哥,实不相瞒,你们捉的九尾狐就是我家公子,老爷与夫人去长白山游玩去了,不成想公子偷偷跑了出来,若是公子有个三长两短,小女子可怎么交代啊?”
“朱兄,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我看还是放了那只九尾狐吧?就别为难一个姑娘了。”柳生好言相劝。
“打了一辈子猎,没想到遇到狐仙了,岂能放之,这又送来一个,哥几个将姑娘也绑了,一个也别想逃。”
“你们常年伤我狐族,老爷说你们也是为了生存从不与你们计较,如今你们连我家小公子都不放过,我苦苦哀求都不成,你们要大难临头了。”
“哥几个,别跟这丫头废话,把她给我拿下。”
“老爷和夫人回来不会放过你们的。”姑娘留下一句话,摇身一变,化作一只狐狸消失不见。
次日男人们拉着一车的野物下山,卖了野物,大家分了银两,柳生也分了一份回到家中,妻子眉开眼笑,催促柳生明日再与猎户们一同山上,柳生无奈只好答应。
“柳兄,起来没有,该上山了。”一大早朱文忠在门外喊道,柳生急忙推门走了出去。
“朱兄,小弟实在惭愧,什么也没做,还要分大家一份银两,真的是不好意思在与你进山啊!”
“我和大家说了,以后你就在庙中为我们做些饭菜就好,闲暇之时还可以读读书,不知柳兄可愿意?”
“哎呀!那真是太好了,若是让我打猎,我真不是那块料,多谢各位照顾,我这就与你们前去,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定不忘大家的恩情。”
一群人来到古庙,大家都出去打猎,只有柳生留在庙中,太阳落山各位又是满载而归,酒肉过后都回房呼呼大睡了起来。
柳生睡梦中听见有人叫她的名字,她睁开眼睛,借着月光看去,这女子不就是前几日跪地求大家面前,求各位放过她家公子的那位吗?
“姑娘,你怎么进来的?你是来找你家公子的吧?唉!那九尾狐被拉到城中,怕是凶多吉少了!”柳生有些惭愧。
“柳公子,我家公子已经被害了,老爷和夫人都很生气,今晚一定来报仇,你是好人,记住,晚上有人敲门,无论是谁都不要开门。”
“姑娘,我那兄弟也是为了养家糊口,还请姑娘为他求情,放过他吧?”
“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初他可给我家公子一条活路,你把这个果子吃了,可救你一命。”姑娘用手一弹,一颗红色的果子飞入柳生口中,柳生扑通一声倒在床上,心里清醒的很,只是说不出话,也动弹不得。
“柳公子得罪了,若不给你吃个定身丹,怕是以你的性格,会惹来祸事。”姑娘说完转身离去。
子时起了大风,木门被吹的吱吱嘎嘎地作响,柳生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还有外面的脚步声。
柳生能听到断断续续的敲门声,并且敲门声离自己越来越近,直到自己的房门也被敲响,柳生心急如焚,担心好友的安危,可自己既说不出来话,也动不了一下,挣扎了几下就晕晕乎乎的睡了过去。
清晨柳生醒来推门而出,只见其他房间的门都是大敞着的,往屋中望去,惨不忍睹,昨日还饮酒作乐的壮汉们各个躺在血泊之中,不由多想,柳生冲进朱文忠的房间。
“朱兄,你醒醒啊!我这就带你下山找郎中。”此时的朱文忠早已没了气息,柳生背起他往山下跑去,本来体弱的柳生一路上磕磕碰碰,摔倒多次。
“真是有情有义呀,人都断了气,还那么急匆匆的干嘛?”一个声音传进柳生耳朵,柳生一瞧是一位道士,身后还跟着一个小道童。
“道长,人命关天,莫要说风凉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还请道长帮忙,将我兄长带下山。”
“一个没有心的人,怎么救活?他的心被狐狸挖了,谁又能救得了他呢!不过贫道倒是有个方法,不知道你可愿意?”
“道长,这么多年我一事无成,都是朱兄接济,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愿意,您快快讲来?”
“你可愿将你的心送给他?”
“我愿意,不过我家中还有一妻子,待我兄长活过来,劳烦道长转告他,照顾我的妻子。”
“好,果然有情有义,贫道这就成全你的心意。”道士说完,一甩拂尘,柳生便没了知觉,不知过了多久,柳生听见朱文忠在呼唤他,他睁开双眼,觉胸口一阵刺痛。
道士笑着说道:“你兄弟二人患难见真情,我割了你心头一块肉,为朱文忠做了一颗心,不出半年,你二人的身体就可以恢复如初了。”道士说完,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不见。
“柳兄,都怪我滥杀无辜,不通人情,才惹来大祸,幸亏你拼死相救,从今日起再也不狩猎了。”
半年后二人康复,朱文忠每日上山砍柴,换了铜钱全部给了柳生作为进京赶考的盘缠,柳生不负众望,一举夺魁,后来在京城当了大官,朱文忠也被一同接进城做事。
再后来朱文忠与柳生回到家乡,在山中盖了一座狐仙庙,以表当年对狐族的歉意,从此庙里香火不断,家乡风调雨顺。
注: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为难别人的时候,也是为自己堵上了一扇门。就如同朱文忠,若是放了白狐,就不会惹来大祸。
朱文忠其实也并不坏,对朋友讲义气,柳生也是知恩图报之人,宁愿将自己的心送给好友,二人的友谊真是难能可贵。 #民间故事##聊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