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寡妇请老汉到家中避雨,因此得了金元宝,还增寿三十年

民间故事:寡妇请老汉到家中避雨,因此得了金元宝,还增寿三十年

宋朝嘉熙年间,池州有一家饺子馆,老板是个名叫雅莉的寡妇。雅莉年方四十,自丈夫去世后一直没有改嫁,孤苦伶仃,靠着这饺子馆过着营生。

雅莉心善,每天夜里都会把没卖完的饺子煮给附近的乞丐吃。乞丐们知恩图报,帮助雅莉宣传店铺。久而久之,饺子馆的生意越来越好,雅莉也越来越忙。为了照顾生意,雅莉索性将家搬到了饺子馆的二楼,住在了店里。

这日,天公不作美,雨下得很大,饺子馆没什么生意。一直到了傍晚,雨势才渐渐变小,几个乞丐也来到了饺子馆门口讨饭吃。雅莉见店里没什么客人,外面又下着雨,索性叫乞丐进店吃饭。

乞丐们知道雅莉心善,不愿给她添麻烦,说什么都不进去。雅莉没办法,只好搬来几个板凳,叫众人坐在店门口吃。

民间故事:寡妇请老汉到家中避雨,因此得了金元宝,还增寿三十年
这时,门外出现了一个身穿黑衣的老汉。他面色阴沉,右胳膊上还缠着一根铁链,站在雨中看着店里发生的一切。

雅莉注意到了老汉,便伸手招呼老汉进店避雨。老汉见雅莉在跟自己打招呼,脸色微变,随后大步走进了店里。雅莉这才注意到,老汉身材十分高大,比常人足足高出两个头,且脸色十分苍白。

雅莉招呼老汉坐下,随后从后厨端来一碗姜汤和一大碗饺子:“大哥先喝点姜汤去去寒吧。”老汉点头致谢,随后扭头看向门口的乞丐,用干涩的声音问道:“这群乞丐坐在店门口,老板娘也不怕挡了财运?”

雅莉听后微微一笑:“怕什么,谁都是娘胎里掉出来的一块肉,都会疼会哭,他们也是人,只是一时落魄罢了。况且我家的饺子也卖不完,能让他们填饱肚子我心里也开心。”

民间故事:寡妇请老汉到家中避雨,因此得了金元宝,还增寿三十年
老汉听后不再言语,低头吃起了饺子。很快,雨停了,店里的乞丐也都离开了。老汉趁着雅莉收拾碗筷的功夫,偷偷离开了。走到门口的时,他沉声道:“您是个好人,饺子很好吃,钱我放在桌子上了。”

雅莉回头一看,脸色大变。桌子上放着的,是个金灿灿的大元宝。雅莉拿起金元宝,起身出门,想要还给老汉,却发现老汉早已没了踪影。常言道,无功不受禄,雅莉总觉得自己受之有愧,便将元宝收起,想着有朝一日还给老汉。

三天后的傍晚,天空再次下起了大雨。就在雅莉准备关店休息的时候,老汉出现了。他仍旧一袭黑衣,脸色阴沉。而他的身边,则站着一个模样俊俏的年轻公子。

两人进店后,雅莉赶忙上前,从怀中掏出那个金元宝,想要还给老汉。谁知老汉还没开口,他身旁的年轻人笑道:“这个金元宝够你奋斗大半辈子了,你为何不要?”

民间故事:寡妇请老汉到家中避雨,因此得了金元宝,还增寿三十年
雅莉听后淡淡道:“那日与大哥相见本就是缘分,一碗饺子又不值几个钱,我受之有愧,心里怎能舒服,大哥你还是把钱拿走吧。”老汉只是微微摇头,并未答应。

随后,两人落座,表示要吃饺子。雅莉也不含糊,立马到后厨生火做饭。不一会功夫,两大碗冒着热气的饺子就被端了上来。那年轻人吃了两口,便赞不绝口:“好,饺子好,人也好。”

饭桌上,老汉和年轻人仿佛在聊些什么,还发生了争执。雅莉很有眼色,坐在店门口看雨,直到两人吃完才上前收拾。雅莉本不想收钱,可那个年轻人离开前,又将两个金元宝放在了桌上,还没等雅莉反应过来,俩人便消失在了夜幕当中。

雅莉抓起元宝跑到门外,望着空无一人的街道,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终于发现了不对劲。老汉和那个年轻人都是冒雨而来,可两人的身上,却没有一滴雨水,走路的时候也听不到脚步声。最重要的是,店里的地板上,根本没有两人的脚印……。

民间故事:寡妇请老汉到家中避雨,因此得了金元宝,还增寿三十年
此刻,在一条昏暗的巷子里,老汉正半跪在那个年轻人面前:“判官大人,此人生性善良,就这样死去实在可惜……。”“不必多言,只是漏抓一人,阎王那边不好交代。算了,回去后再为她求求情吧。”言罢,两人化作一团旋风消失了。

回到地府后,判官将此事如实禀报,希望阎王能够从轻发落。怎料阎王非但没有惩罚二人,反而夸赞二人有情有义,并同意给雅莉增寿三十年。

反观雅莉,仍旧守着自己的饺子馆,那三颗金元宝则被她收了起来。后来,池州大旱,粮食颗粒无收,官府又没钱买粮,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挨饿。关键时刻,雅莉卖掉了自己的饺子馆,并将所有钱包括那三颗金元宝都捐给了官府。官府拿到钱后,立马收购粮食,这才解决了燃眉之急。更多精彩资源–【文推网 wentuifa.com】

民间故事:寡妇请老汉到家中避雨,因此得了金元宝,还增寿三十年
雅莉死后,村民们为了纪念她,还专门为其修建了宗祠。后来战乱频发,这座宗祠也毁于战火之中。

编者的话: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雅莉为人真诚,一生行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不求回报。也正是如此,她才能躲过地府判官的索命勾魂,就连阎王都被她感动,为其增寿三十年。天道好轮回,善有善报,望诸君心怀善意,多行善事。

声明:本故事为虚构民间故事,取材自民间传说、怪谈、神话、故事、传奇等,旨在传承、拓展、发展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切勿与封建迷信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