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数万国军围攻皮旅7000人,为不暴露,女兵用毛巾捂住孩子嘴
建国后,周恩来总理有一次召开会议,会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军政要员,会前,他看到了出席人员名单,随后在主席台上用话筒大声问道
“皮定均同志来了吗?在哪里?”
听到总理呼唤自己的名字,皮定均将军站了起来,周恩来总理十分高兴,他说“皮旅打仗是真行,一个旅的兵力,作用抵得上一方面军。那一次我们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没想到你的表现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皮定均受到了周总理的表扬,立马回复“上级领导有方,感谢总理的关怀”。
1946年数万国军围攻皮旅7000人,为不暴露,女兵用毛巾捂住孩子嘴
皮定均
周总理提到的这次作战是1946年皮定均指挥的中原突围战,此战拉开了国内内战的序幕,也是我军由弱变强最为重要的转折点。
中原解放区位于鄂豫皖交界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抗日战争转到相持阶段后,我新四军第5师和八路军南下支队在此处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存在成为了蒋介石的心头之痛,于是他命令刘峙负责围剿灭伏牛山平汉中段以西、黄河以南地区的李先念部,大举进攻华中、华东、华北解放区。
处于国民党包围下的中原军区主力部队,被挤压在方圆不足100平方公里、人口仅40万的狭小地区,后勤保障非常困难,此时,中央电告中原军区负责人“美蒋态度对我极为恶劣,全面内战不可避免,必须准备对付敌人袭击及突围作战”。
到6月下旬,蒋介石兵力增加到10个整编师,25个旅,人数达到了30万人,而我中原军区的部队人数仅为6万人,实力对比一目了然。
面对这种情况,蒋介石想要快速地取得战果,于是命令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为总指挥,于6月26日开始围攻我军,7月1日发动总攻,争取在48小时内一举歼灭我中原部队的有生力量。
在如此紧要的关头,中央立刻电告中原局作出部署“立即突围,越快越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接到指令后,中原军区立刻布置了作战计划,主力分为南、北两路,由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 副司令员王震率中原局、中原军区直属队和二纵队主力为北路,副司令员王树声率领除第一旅以外的一纵队其余部队为南路,抢在国民党发动总攻之前,于6月29日迅速突破国民党重兵封锁的平汉线,向西完成战略转移。
敌强我弱,情况紧急,谁来假扮主力迷惑敌人,掩护大部队的撤退成为重中之重,经过研究决定,由第一纵队第一旅负责此项艰巨的任务。一旅只有7000人,旅长皮定均是安徽金寨人,在抗日战争期间曾为八路军129师特务团团长、太行军区分区司令员,身经百战,立功无数,他的部队英勇善战,以善打硬仗、恶仗闻名全军,因此被称为皮旅。
1946年数万国军围攻皮旅7000人,为不暴露,女兵用毛巾捂住孩子嘴
王树声
行动前,王树声将旅长皮定均、政委徐子荣叫了过来,对他们下达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说“这是党交给你们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也是对你们最大的信任,你们在豫西敌后活动一年,有独立的作战经验,一定能够战胜敌人,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皮定均听到王树声司令的安排,回答到“请首长放心,坚决完成掩护任务,我们一定以战斗的胜利回报党对我们的信任”。
话虽如此,但皮定均部队面对的是将近30万国民党全美式装备的精锐部队,这项任务的难度可想而知,在作战前,皮定均和徐子荣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为此,王树声还特意对皮定均和徐子荣的警卫员叮嘱道“小同志,你们一定要保护好皮旅长和徐政委,同时为了应付不利情况,你们也需要准备一些便衣”。
在回程路上,警卫员向皮定均汇报了司令员的指示,皮定均坚定地说,“我不需要准备什么便衣,我15岁参加革命,和蒋介石、日寇打了半生,就算死也值了”,虽然皮定均自己不要便衣,但他却说“给咱们旅几位领导干部每人准备一套便衣,关键时刻可以换装。”
回程路上,皮定均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了掩护中央部队突破重重封锁,弃卒保帅势在必行,但如何能将伤亡降低到最小程度,怎样能发挥出我旅最大战斗优势呢?
鉴于主力西撤,如果皮旅与对方硬拼,几千的兵力必将全军覆没,在消耗战方面我们根本拼不起,也无法拖延过长的时间,所以必须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和敌人兜圈子,拖延敌人西进的速度,减少我方的不必要损失。
反复思考之后,皮定均当天晚上命令部队向东、东南和东北三个方向佯装做出积极行动的姿态,前方部队加强工事建设,摆出防御战,同时抽出一部分兵力趁着夜晚悄悄向西移动,第2天白天再大摇大摆、川流不息的向东开进,造成了一种大部队向东准备突围的假象,以此迷惑敌人。
1946年数万国军围攻皮旅7000人,为不暴露,女兵用毛巾捂住孩子嘴
为了增强这种诱敌效果,皮定均还派出了侦查员化装成老百姓的模样,到敌人前线偷看工事,查看敌后的防御路线,向老百姓打听前往大别山方向的路线。
这一消息很快被敌人的特务获悉,立即转达给了上层领导,根据我军的种种迹象,表明很有可能我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将向东突围,进入大别山。
就是因为敌人的这一误判,为我军争取到了宝贵的两天时间,直到26日,敌人才发现我中原军区部队正在向西移动,于是兵分三路,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向皮旅阵地发起猛攻。
由于敌我兵力悬殊较大,国民党想要依靠优势兵力从白雀园南北两翼突破皮旅防区,打通西追我军的路线,以最短时间追上我军主力部队。
在敌人轻重火力的猛攻之下,皮旅部队陷入刀山火海,面对数十倍的敌人,皮旅一团处于沙窝、白沙河一线,二团处于白雀园东北一线,两个团互相配合,相互掩护,边打边撤,利用工事优势,死死扛住敌人,使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1946年数万国军围攻皮旅7000人,为不暴露,女兵用毛巾捂住孩子嘴
当天下午,中原军区主力越过了平汉线,三天的掩护任务顺利完成。北路军一路抵达陕南,创建了鄂豫陕边根据地,359旅进入陕甘宁解放区,南路军进入武当山,开辟鄂西北游击根据地,中原军区主力全部顺利突围。
此时对于皮定均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如何进行突围,保存皮旅的有生力量。当时皮定均设计了三个去向,第一是向西突围,追寻军区主力;第二是就地打游击;第三是向东突围,到苏皖解放区和华东部队进行会师。
此时被皮定均耍得团团转的敌人已经恼羞成怒,无论是哪个方向,别人都想直接消灭这支部队。皮定均与徐子荣商议,作出了向东突围的决定。而他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进一步调动敌人,减轻对我中原主力部队的压力。
1946年数万国军围攻皮旅7000人,为不暴露,女兵用毛巾捂住孩子嘴
徐子荣
突围计划先向西虚晃一枪,作出要追赶主力部队的意图,随后让部队隐蔽起来避敌锋芒,出其不意地来一个回马枪,然后转向东突围,使敌人搞不清状况。
为了保证这次行动的安全,皮定均调集了100多名经验丰富的侦察兵骨干组成了一支便衣部队,作为部队的先行探路者,每人配置一把手枪和一支冲锋枪,还配备了2个电台,以此窃取敌人的通信信息。
26日下午,一场不期而遇的暴雨从天而降,皮定均很高兴,这无疑是天公作美,帮助他们更好地隐藏起来,皮定均果断下定“出击!把敌人赶得远一些,然后撤下来,前面留一个营,告诉一团,让他们完成任务后立即到刘家冲,记住,要在2点前赶到”。
这是皮定均第1次暴露隐藏地点,在不远处,手枪、冲锋枪和步枪声此起彼伏。以一个旅的兵力防守20多公里,而且要在几个小时之内完成收缩,几千人马消失在敌人面前,这是一项极不容易的任务。
可是皮定均的部队执行力很强,前方部队一夜行军40多公里,终于赶到了刘家冲。此时的国民党部队仍有10余万人,几百门大炮和上千辆车,他们依然向西追逐。
皮旅为了迷惑对方,向西行进了10公里之后,悄悄的向东,在天亮之前进入了刘家冲,钻进了一片黑松林。刘家冲是一个小山丘,地势平缓、森林茂密,处于潢麻和商经两条公路的交汇处,这里只有6户人家,而在前一天,国民党部队还牢牢的控制着刘家冲。
1946年数万国军围攻皮旅7000人,为不暴露,女兵用毛巾捂住孩子嘴
由于刘家冲处于十字路口,不利于隐蔽,所以敌人认为这里不可能隐藏部队,所以黄昏时就将部队撤离了这个区域,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皮旅利用了国军这种麻痹心理,大胆地隐藏于此,在进入黑松林之后,皮旅在四周布置了警戒哨,严密地封锁消息。
在刘家冲的6000多名战士能感觉到地面都在颤抖,倘若敌人稍微搜索一下后方,他们就能发现皮旅的部队。
为了彻底地消失在敌人面前,皮定均规定部队不准生火,不准抽烟,甚至连咳嗽都要用手捂住。此时,负责阻击敌人的三营也悄悄撤到了刘家冲与主力会合,当6月27日雨过天晴后,十几万敌军突然发现几千人马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慌。
经过几天的周旋,他们早已经被这只神秘的部队搞得晕头转向,于是开始认真分析起我军的行动轨迹。
在皮旅中,不仅有冲锋在前的战士,同时还有他们的家属。当时有一位母亲带着一岁的孩子跟随部队,为了避免拖累部队,这位母亲将孩子装在纸篓,放在了一个老乡的门口,她希望老乡出门时看到并收养这个孩子。
可是当这位母亲走出了一里多路后,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声依然能够听到,她实在听不下去,又赶了回去,他对孩子说“要死,也要一家人死在一起”,之后,她把孩子背在了身后,踏上了突围的征程,这个孩子名叫曹海涛。
潜伏在黑松林的6000多人屏息吸气,骑的马都套了笼头防止出声,可是孩子还小,只要他一哭,6000多人就将暴露行踪,作为母亲,如何保证孩子不哭呢?当时她做了一个狠心的决定,为了不让孩子哭声惊动敌人,她用毛巾堵住了孩子的嘴,等到几个小时之后,敌人彻底走远后,她才松开了这条毛巾,此时孩子的嘴已经捂成了乌紫色,再过久一点可能都会有生命危险。
1946年数万国军围攻皮旅7000人,为不暴露,女兵用毛巾捂住孩子嘴
左为曹海涛,右为青碧涛
一位女战士在突围时已经接近临盆。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不停地踢踹,眼看羊水就要破了,这位母亲在一个四面透风的草棚,在地上铺了一条被子当产床,开始生产。
20分钟后,随着孩子一声响亮的哭声,女战士喜笑颜开,皮旅很快派出一名医生为其剪断了脐带,将孩子简单包扎,随后这位母亲就带着孩子,随着部队开始转移。孩子一生下来就接受到了战火的洗礼,面对着滚滚硝烟和半壁烟火,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孩子穿梭在枪林弹雨中,没有丝毫地退却,这名孩子名叫青碧涛,小名为“突突”。
6月28日,蹲守在黑森林一天一夜之后,于凌晨时分突然杀出了刘家冲,以神奇的速度向东直插敌人后方,当天夜里,住宿在经扶东南的易家田铺。
当敌人知道皮旅出现在自己后方时,他们感觉到万分地惊讶,随后开始直扑易家田铺。当时国民党主力从西向东追击,四十八军布防在岳西、舒城、潜山,并从阜阳、安庆调动两个师,到商城、金寨形成堵击,达到三面合围的目的,企图将皮旅歼灭在大别山东麓。
皮旅的战士从来不怕疲劳和危险,6月30日,他们击退了敌72师31旅100团和地方保安团的进攻,抢越豫皖边境的咽喉大牛山,又攻占了豫鄂皖三省的交通要道松子关,由此顺利进入大别山的腹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1946年数万国军围攻皮旅7000人,为不暴露,女兵用毛巾捂住孩子嘴
皮旅女兵
当皮定均看着部队穿越中原时,心中泛起了阵阵酸楚,指战员们军装没了袖子,军裤变成短裤,身上能撕的衣服都成了布条裹在脚上,两个脚都成了布锤,上面沾满了血渍,当经过津浦铁路时,他看到了一个女战士趴在地上不动,他对女战士说,“我派一个人来背着你前进吧”,可女战士却拒绝了,说道“首长放心,我爬也一定要爬过铁路,爬到解放区去”,后来皮定均听说这名女战士真的爬过了铁路,她的脚已经不能走过路基和护路沟了,这就是皮旅的女兵,这是皮旅的战士。
7月3日晚,皮旅到达大别山中心地带立煌县吴家店附近,这里有一个敌人乡公所,人数不多,但是如果固守,我方正面突击将遭受巨大重创,于是皮定均决定智取。皮定均将侦查队长叫了过来,说道,“你们先派两个手枪便衣班冒充国民党特务队进村,把乡公所人员稳住,其他人在吴家店周围主要路口和山头埋伏,等待大部队到达时采取行动,将乡公所人员扣押缴械。”
侦查队长依计行事,很快攻占了吴家店,吴家店周边是土地革命时期的起义地,也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更是皮定均的老家,因此群众基础很好。
由于身处大别山腹地,地形较为隐蔽,经常爆发山洪,交通中断,敌人很难追击,而此时我方的粮草已经吃完,战士们都很疲惫,于是皮定均下令部队就地休整三天,储备粮食,查明敌情后再继续东进。
为了解决粮草问题,皮定均把吴家店的国民党乡长叫了过来,详细打探了周边的民情和敌情,随后命令乡长给附近的其他两个乡打电话,要他们把粮食送到这里。两个乡的乡长不明就里,心急火燎地带着粮食赶到了吴家店,部队意外收获了100多担大米,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
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部队很快又发现了敌人的几个粮食仓库,皮定均决定开仓放粮,将绝大部分粮食分给了当地的贫苦百姓,只留下了一部分作为部队的军粮,群众们十分感动。
经过几天的休整,群众们为战士们缝制了衣服、军鞋、制作了干粮,每个战士都准备了5天的干粮,一双布鞋和两双草鞋,7月7日,战士们在绵绵的细雨中告别了乡亲,继续东进。离开吴家店后,皮旅在清风岭遇到了敌安徽挺进纵队第二团,当时敌人二团的两个营已经抢占清风岭山顶,居高临下,封锁了通往山里的唯一道路。
1946年数万国军围攻皮旅7000人,为不暴露,女兵用毛巾捂住孩子嘴
前有守军,后面追兵,如何快速消灭敌人,成为当务之急,经过地形勘察,皮定均让一团正面佯攻,吸引敌人注意力,二团从侧面轻装上山,迂回到敌人侧面进行强攻。
二团二营的战士们爬上几丈高的悬崖,穿过荆棘遍布的林间小道,用绑腿带子登上峭壁,用柴刀、刺刀劈出一条山路,出其不意出现在了敌人后方,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经过两个小时的殊死搏斗,我军占据了清风岭,杀敌200余人,俘虏19人,打开了前进的道路,当天晚上皮旅到达大别山东麓门户磨子潭。
可是在磨子潭,国民党第四十八军一部已经在当地构筑工事,企图最后阻止皮旅前进。皮定均根据当地的情况做出决定,要赶在敌人到来前从磨子潭迅速东渡,打破敌人的封锁,同时让三团派出一个营用刚刚找到的5条小船先行渡河担当警戒,命工兵收集木材搭建浮桥,帮助大部队渡河。
三团一营渡河之后,占据了岸边制高点,严密警戒,随后三团全部渡河,但是因为河水暴涨,工兵搭了三次浮桥都未成功,于是只能挑选一位水性较好的同志身缠铁丝游过去,将铁丝拴在对岸的树桩上,以便搭桥,可是他几次游到河中间都被水流冲了回来,最后只能改用划船将铁丝牵过去的方式,但船刚划到河中心,铁丝就断了。
1946年数万国军围攻皮旅7000人,为不暴露,女兵用毛巾捂住孩子嘴
由于时间紧迫,部队决定先将队伍中的女同志和孩子护送过河,然后寻找新的渡口,在老乡的帮助下,最终我们找到一个水位较低的渡口,凌晨1点,正当部队准备渡河时,敌人又占据了磨子潭的正面大山,以密集火力进行扫射,我军河东警卫分队与敌展开激战,最终我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渡河成功。
可刚刚渡河不久,敌人48军主力部队赶到了附近,这时皮定均下令我军向北急进,避免与敌主力部队正面交锋,正是因为这一英明的决定,我军从这里冲破了敌人在大别山的封锁线,进入皖中平原。
此后皮旅一路势如破竹,没有遇到敌人主力兵团的阻击,直到7月20皮旅与淮南军区加强支队胜利会师,随后皮旅被编入华中军区第13旅,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1946年数万国军围攻皮旅7000人,为不暴露,女兵用毛巾捂住孩子嘴
中原突围时间从6月27日至7月20日,皮旅始终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24个昼夜横跨鄂豫皖三省,历经23次大小战斗,克服了崇山峻岭,洪山暴雨等等艰难险阻,行进1500公里,除掉伤亡2000余人,以第3个团5000人的完整建制顺利到达苏皖解放军,创造了震惊中外的成功案例。
这一战也打出了皮定均将军的威名,在我军历史上,以部队主管姓氏命名的部队很多,但是皮旅当属其中最为杰出者,1955年,人民解放军授衔时,皮定均按照资历应该授予少将衔,可是毛泽东主席得知情况后,特意批示“皮有功,少晋中”,由此皮定均晋升为中将,此事一时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