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有情人终成眷属

 

民间故事: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明朝嘉靖年间,有个地处江南的县城,县里有位名叫林羽的秀才,小字文翰 。他年仅二十,长相英俊且气质文雅,性情温和纯良,在县学里,他的学问与才艺无人能出其右。

县学后方矗立着一座高楼,楼的匾额上题着“揽胜楼”。登上此楼,远眺可见四方壮丽山川与蜿蜒河流,近观能将整座县城的大街小巷、集市热闹尽收眼底。

而县学围墙之外、周边邻居住所及附近小巷,皆是官妓聚居之地。每至夏日,林羽便会在这楼上专心读书。

 

一日,初秋刚下过雨,天气放晴,墙外悠悠传来歌声与丝竹之音,被微风轻轻送了过来,声音时断时续,格外悠扬。

林羽兴致顿起,邀约同窗好友在楼上饮酒。一位好友忽然笑着说:“这可真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呐。”接着又对林羽讲:“要是瞧见了人,反而难以沉浸于这美妙的声音里,失了这份清幽雅趣。”

众人纷纷点头,夸赞说得在理。另一位好友提议:“这见解很有深度,堪称妙论,咱们每人都应以此作赋。谁要是作不出诗,甘愿按金谷酒数受罚。”于是,林羽率先吟诗一首。

 

林羽吟罢,朋友们正传阅欣赏之时,伙夫匆忙跑来通报:“学官先生来了。”林羽赶忙把诗藏进衣袖,整理好衣衫,迎接先生上楼,随后继续入座饮酒。

林羽因诗稿藏于袖中,生怕被先生发现,便借口去换衣服,将诗稿揉成一团,扔出墙角,之后又回到席间,直至夜幕降临才散席。

 

谁能想到,诗稿所扔之处,正是名妓李妈妈的住所。李妈妈仅有一女,年方十七,名叫李婉娘 。她眉如墨画,唇若点朱,人又称“墨眉姑娘”。婉娘聪慧灵巧,不仅精通音律、擅长女工,在书画诗文方面,于同龄人中也是出类拔萃,实乃全县公认的美人。

她一心想觅得如意郎君,从不沾染风尘之事,即便有人愿出百两黄金,也难见她一面。李妈妈在屋后搭建了一座小楼,与揽胜楼相对,匾额题作“映景楼”,这便是婉娘日常起居之所。

就在林羽扔诗稿之际,婉娘恰好坐在映景楼上,忽见有纸团飘落,便吩咐丫鬟拾起查看。婉娘看后,又惊又喜,反复吟诵道:“这首诗必定是林文翰所作无疑。况且他尚未订婚,我也未许配人家,若老天怜悯,我真想与他结成夫妻。”

 

次日,婉娘取来一块白绫,依照原诗韵脚和了一首诗,又从原处扔了回去。正巧林羽路过此处捡到,一边读一边笑道:“我听闻有名妓李墨眉,品性高洁,才貌非凡,一直盼着能结识她,却苦无机会。如今看这诗作,想必就是她了。”随即展卷读她的诗。

 

林羽读完,登上太湖石向对面眺望。恰好婉娘独自坐在映景楼上,二人目光交汇,瞬间心动神摇。

林羽问道:“观姑娘这般仪态,莫不是李墨眉姑娘?”婉娘微笑回应:“正是。适才有幸拜读公子佳作,便知公子定是林文翰。”两人相视,欣然一笑。

婉娘接着说:“我早听闻公子才华横溢、品行端正,在挑选伴侣上颇为慎重,却一直未能如愿,不知是何缘故?”林羽答道:“若能有姑娘这般才貌双全之人,我岂敢再挑三拣四?”

于是,二人互诉衷肠,对着天空发誓要结为夫妻,而后才依依惜别。

 

林羽回到家中,将此事告知父母。父母却表示:“她出身娼妓之家,即便从良,也终究难以踏入士大夫家门,更无法承担传宗接代的重任。”坚决不予应允。

林羽又托亲朋好友在父母面前多方说和,可父母始终不为所动。将近一年时间,林羽因这事学业荒废,精神愈发萎靡,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整日如痴如醉。

而李婉娘同样为此憔悴万分,发誓宁死也不另嫁他人。林羽的父亲无奈之下,只好派媒人带着聘礼前往李婉娘家。

 

眼看事情就要有个圆满结果,恰逢本省参政赵德,任职期满要前往京城述职。当时,朝堂上的张右丞相独掌大权,但凡任职期满的官员,都得献上一万两白银,若数额不足,便会被无情罢免。

赵德为官九年,倾其所有,凑齐的银子还不到一万两的十分之一。他无计可施,便与下属商议对策。下属献策道:“张右相家财万贯,金银财宝堆积如山,早已见惯不惊,如今他看重的,唯有美女与奇珍异宝。若能从各府挑选一两名才貌出众的官妓,花费不过几百两白银,稍加装扮,再添几百两,献给右相,效果肯定胜过万两白银,右相必定会欣然接纳。”

赵德听后,心中大喜,当即命下属假传右相指令,到各府挑选,李婉娘不幸被选中。

林羽父子得知此事后,四处奔走,想尽一切办法营救,不惜散尽家财,最终还是未能成功。

 

一日,官府将李婉娘母女押解上船,即将启程。婉娘深知无法逃脱,便写了一首诗,用一张纸寄给林羽:“死别生离莫怨天,此身已许入黄泉。愿郎珍重休悬望,拟是来生续此缘 。”

 

自此,婉娘不再进食。李妈妈哭着说:“女儿你以死明志,坚守节义,可我必定会遭受迫害啊。”婉娘没有回应,只是勉强吃了少许东西。

船启航后,林羽徒步跟随其后,一路哭声哀恸,令路人无不动容。每到船只停泊之处,林羽便整夜痛哭,就睡在水边。就这样,历经近两个月,船抵达临清。林羽风餐露宿,跋涉三千多里,双脚磨出厚厚茧子,皮肤干裂,已然不成人形。

婉娘从船板缝隙中看到这一幕,悲痛过度,当场昏死过去。李妈妈赶忙施救,许久之后,婉娘才苏醒过来。她苦苦哀求船夫,让他传话给林羽:“我之所以苟延残喘,是因为母亲尚未脱离险境。若母亲平安无事,我即刻赴死。你快回家吧,别再这样折磨自己了。你若因我而死,毫无意义,只会徒增我的痛苦。”

林羽听了船夫的传话,仰天长啸,悲恸至极,扑倒在地,气绝身亡。

船夫心生怜悯,将他埋葬在岸边。当晚,李婉娘在船上悬梁自尽。

 

赵德见婉娘死去,勃然大怒,吼道:“我让你衣食无忧,带你去享尽荣华富贵,你怎能留恋一个穷书生,竟自寻短见?”他命令船夫剥去婉娘的衣物,将尸体扔到岸上焚烧。

焚烧完毕后,婉娘的心脏竟毫无变化。船夫好奇地用脚踩了一下,突然从里面滚出一个小物件,形状如同人形,只有手指那般大小。

船夫用水洗净,只见它色泽如金,质地坚硬似石,衣物、帽子、眉毛、头发无一不全,活脱脱就像林羽,只是不会言语行动。

船夫赶紧将此物拿去报告官府。赵德见状,惊叹不已:“真是怪事!想必是二人感情真挚坚定,感动天地,否则怎会出现这般奇事?”他不停地把玩感叹。

旁边的官吏和士兵说道:“这颗心如此奇特,那林羽的心说不定也一样。不如把林羽的尸体挖出来烧一烧,看看会怎样?”赵德同意了。

果然,林羽的心也未被烧化,里面同样有个小人,模样、质地与之前那个毫无二致,装束容貌简直就是李婉娘的翻版。赵德大喜,说道:“我虽害了这两人性命,却得到这稀世珍宝。若献给张右相,即便那些价值连城的夜明珠、美玉,也比不上它。”

于是,他用华丽的锦缎袋子将其装好,放入香木匣中,精心包装,取名为“心坚金石之宝”。之后,他赏给李妈妈一锭白银,让她料理两人的丧事,同行的其他女子也都给了路费,打发她们回去。

接着,赵德日夜兼程赶赴京城,拜见张右相,呈上匣子,并详细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张右相满心欢喜,打开一看,却发现匣子里并非宝物,而是一团腐臭的污血,恶臭扑鼻,令人难以靠近。

张右相怒不可遏,立即请来包拯包大人到府上,说道:“这赵德抢夺他人妻子,还害人性命,自知罪孽深重,竟用这等脏东西来羞辱我,妄图逃避刑罚。恳请包大人将赵德打入大牢。”

包拯领命,回到开封府。经过一番审讯,包拯上书回复:这男女之间的私情,情深意笃,坚贞不渝,却终究无法相伴。正因这份深情凝聚,才出现如此神奇之事。

如今两人之物合在一处,感情得以抒发,或许就又变回原本的样子了。然而,赵德抢夺他人妻子,致使两条人命丧生,理应判处死刑。但他一人死罪不足以抵两条性命,还应判他儿子充军发配。

张右相独揽大权,收受贿赂,间接导致两人死亡,也应上表奏明皇上,罢免其官职,令其回家闲居。

众人听闻,皆心悦诚服。后来,林羽与李婉娘在万历年间转世投胎,终成眷属。这大概就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