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毒父奇案

 

民间故事:毒父奇案

清朝康熙年间,这天早晨,高邮知县赵宏文突然接到报案,说当地富商林正源患暴疾去世。这林正源可不是一般人。

当年,清军入关,局势动荡,林正源拿出大量钱财资助清军,帮着稳定地方秩序。康熙皇帝亲政后,多次派人请林正源入朝为官,可林正源不贪恋功名,只愿自在生活,婉拒了邀请。

平日里,他常做些施粥济贫、修桥补路的善事,在当地是备受尊敬的开明绅士。在高邮县,林家虽无官职,却有着很高的威望,全县官民都敬重林家几分。

 

赵宏文向来钦佩林正源的为人,到高邮上任后,经常亲自到林家拜访请安。就在几天前,他去林家时,林正源还毫无患病迹象,突然听到噩耗,十分震惊,赶忙前往林家吊唁。

 

进了林家,赵宏文坐下后问林正源的独子林俊:“本县前几天到府上拜访,令尊身体还很康健,没想到今日竟已离世,不知老大人患的是什么病?”

林俊哭丧着脸说:“那天与大人交谈时,家父还一切正常,没想到晚上就突然感到不适,头昏发热,我吩咐管家请来医师诊治,却查不出是什么病症。没料到才两天就……”说着,抬起袖子擦起眼泪。

 

赵宏文又问了几句,林俊却支支吾吾,不正面回答。赵宏文心中起疑,还想再问,可前来吊唁的人太多,只好安慰几句便告辞了。回到县衙,他暗自琢磨:“这林俊平日里强占田地、霸占房产、强抢民女、包揽诉讼,害了不少人命,百姓对他怨言颇多。

三天前我去林家,林正源脸色很差,像是和谁生了气,还嘱咐我秉公办案,依法惩处他儿子。刚才去林家吊唁,林俊面色红润,满嘴酒气,神色慌张,看似悲痛,实则干嚎没眼泪。问他请的是哪位名医,他避而不答,也说不出父亲患的什么病,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肯定是林俊得知父亲决心把他交给官府治罪,怀恨在心,所以下毒手谋害了父亲!”没想到林正源一生行善,却死于不孝之子之手。赵宏文拿定主意,就算丢了官职,也要为林正源伸冤。

 

第二天,赵宏文带着三班衙役和几个精明能干的刑房仵作来到林家,要当堂开棺验尸。林俊见来者不善,脸色一变,问道:“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林老大人死因不明,林公子心里自然清楚,何必让本县说破!”

赵宏文面色冷峻地说。林俊见形势不妙,却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县太爷认为我谋害家父,一定要开棺验尸,我不敢阻拦。

要是验出问题,我当然认罪,毫无怨言。要是没问题,家父和当今皇上的关系你也清楚,恐怕你这小官担待不起吧!”

“哼!要是没问题,本县认罪伏法!”双方怕口说无凭,让人拿来笔墨纸砚,各自签字画押后,便开棺验尸。

 

刑房仵作撬开棺盖,脱下死者寿衣,开始验尸。先检查死者“七心”,再查“五官”,又验“五寸”,查验后都回报“无伤无毒”。赵宏文忙让仔细查验,仵作又仔细检查周身骨节、穴位,回报还是“周身无伤无毒”。

 

见验完没查出问题,林俊一纸诉状告到按察司衙门,另一张状纸派人送到京城,告赵宏文身为父母官,却无端污蔑他,辱没他死去的父亲。康熙皇帝得知后大怒,下旨将赵宏文革职,押解进京问罪,陈宇轩这才得以补缺。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陈宇轩到任后便去拜访林俊,只是礼节性地寒暄,不谈公事,对林家的事更是绝口不提。平时茶余饭后,他轻车简从,穿着布衣便帽,只带着书童陈福,专门逛茶馆酒楼,名义上是品茶听戏,实际上是明察暗访。

 

一天,陈宇轩像往常一样,带着陈福到一家酒楼喝酒。茶馆酒楼里宾客众多,三教九流汇聚,有人高谈阔论,有人低声交谈。有的人为前任知县惋惜,有的咒骂林俊狡猾狠毒,偶尔还提到什么姨太太。

陈宇轩侧耳细听,听到邻桌有人在谈论林家的事,声音虽低,却也能隐约听见“林公子”和“姨夫人”如何如何。在众人的嬉笑私语间,就听一阵楼梯响动,上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衣衫破旧,弯腰靠在楼梯柱子上,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客人手中的酒杯,直咽口水,一看就是个酒鬼。

 

店小二赶紧过去招呼。老头问道:“小二哥,今天能赊账吗?你放心,我有钱了就还你。”店小二直摇头:“李四,前几次我赊酒给你喝,老板都扣了我的月钱!这次绝对不能再赊了。”

 

李四还想再纠缠店小二,就听有人说:“李四,你过来。”陈宇轩一看,正是刚才谈论林家之事的邻桌客人。

李四应了一声,走过去,那人压低声音说:“你要是把那天晚上在林家看到的事儿讲出来给我们听听,不光今天请你喝酒,以前欠的酒钱我也替你付了。干不干?”李四听他这么说,脸色顿时大变,说:“我可没去过林家,以前是逗大家玩,瞎说的……”转身匆匆下楼去了。

 

陈宇轩见李四神色慌张,料定其中必有隐情,便在陈福耳边小声说了几句,陈福起身下楼。陈宇轩也结了酒菜钱,下楼回县衙了。

 

回到县衙,陈福已带着衙役把李四带到内衙,等了多时。陈宇轩坐下后,问道:“李四,知道本县找你什么事吗?”这李四原本靠小偷小摸为生,被衙役带到县衙,早已吓得说不出话,被陈宇轩一问,更是结结巴巴:“老爷,小人……”

“本县刚到这里,有话问你,只要如实说,便可既往不咎,否则……”

李四连忙“扑通”一声跪下,说:“多谢大人开恩,只要是小人知道的,一定如实禀告。”陈宇轩挥手让众人退下,说:“那好,把你前几天去林家的所见所闻如实道来,要是有半点隐瞒,就别怪本县不客气了。”

“小人确实去过林家。小人无依无靠,天气又渐渐冷了,为了不被冻死饿死,那天半夜我摸进林家,想偷点东西换些银子花。我刚摸进一间房,就听见有人来。我刚钻到床下藏好,就进来一男一女……”

 

原来,那对男女是林家公子林俊和林正源的姨夫人苏婉娘,两人背着林老爷暗中勾连已有一段时间。这天,两人进房正准备寻欢,门外有人喊,说老爷请公子去有事。林俊很扫兴,从床上爬起来,说:“我给那老家伙送点药去,马上就回来。”便把桌上一把银酒壶揣进怀里,出门走了。

 

过了一会儿,林俊回来了,说:“明天以后,那老家伙再也不会管我了!”把酒壶往桌上一放,就上床和苏婉娘亲热起来。才一会儿,就听外面有人喊:“公子爷,老爷不行了!”

接着就听见林家上下一片哭声,林老爷已经死了。李四等两人穿好衣服出房走后,才敢从床下爬出来,他见桌上的银酒壶能值些钱,便顺手揣进怀里,趁乱溜出了林家。

 

第二天,陈宇轩带着三班衙役和几个精明能干的刑房仵作直奔林家。林俊正在和苏婉娘调笑,得到禀报,迎到厅堂,问道:“县太爷兴师动众,不知有什么公务?”陈宇轩笑着说:“说来惭愧,本县到任已有些时日,如今才查明林老大人是含冤而死。这次前来,是请公子一同去验尸取证,捉拿真凶,告慰令尊大人的在天之灵!”

 

听说新任县太爷又要开棺验尸,消息传出,高邮县全城轰动,百姓纷纷涌向林家祖坟围观。

 

陈宇轩一挥手,说:“开棺!”众衙役立刻上前挖开坟墓,撬开棺盖。因为天气寒冷,尸体并未腐烂,两名刑房仵作上前,扒下寿衣,先验“七心”,再查“五官”,又验“五寸”,接着细查骨节穴位,回报“周身无毒无伤”。

 

林俊见状,面露冷笑,众衙役和围观百姓都为新上任的县太爷担心叹息,陈宇轩却稳坐不动,吩咐再查。一名仵作单腿屈膝半蹲,左手把尸体双脚高高抬起,右手托住尸体肾囊,将尸身正对着阳光查看。

尸身上隐约现出珠粒状发亮的东西,用手指一捏立即散开,手指一松又汇合成珠。仵作上前回报:“禀大人!经查验,死者临终前饮用过水银,是毒发身亡!”

 

不等陈宇轩问话,刚才还冷笑的林俊突然哭喊起来:“爹呀!你老人家有什么想不开的,非要服水银自尽啊!”陈宇轩冷冷一笑,说:“带证人!”李四被带上来,当着众人的面,把他当晚的遭遇讲了一遍。

林俊连喊冤枉,说自己是被人陷害的。陈宇轩见他拒不认罪,又喝道:“带同犯!”很快,刑房师爷把苏婉娘带到。原来,离开林家时,陈宇轩已让人将她看管起来候审。

 

苏婉娘是个妇道人家,哪里见过这种场面。衙役们一喊堂威,她就把自己如何与林俊勾连,以及林俊如何趁老爷偶感风寒,用银酒壶装水银注入汤药喂他喝下,导致他死亡的事,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等刑房师爷把下毒的证物银酒壶呈上,从里面倒出几滴水银,林俊彻底瘫倒在地上。

 

半个月后,吏部、刑部同时发来文书,赵宏文官复原职,陈宇轩升为扬州知府。林俊毒父,被凌迟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