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丈夫找理由将妻子休掉,妻子却说: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民间故事:丈夫找理由将妻子休掉,妻子却说: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明朝初期,江州有个卖豆腐的,他叫郑金,脚跛了一只,他每天都挑着担子大声吆喝“买豆腐嘞!”虽然买豆腐的人不多,但是却人人都认得他,因为在他的身上,发生过一件令人津津乐道的事。

这件事要从郑金的父母说起。

郑金的爹娘都是卖豆腐的,两人十分勤快,起早贪黑卖豆腐,虽然家里不是十分富裕,但是生活还过得去,不愁吃不愁穿的。郑金的父母一直到了四十多岁才生了郑金,所以对他十分娇纵,把他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毛病。

郑金十六岁的时候,他爹郑老头想将自己做豆腐的手艺传给郑金,可是郑金根本不想学,只是随便学了点皮毛,就找借口溜了,所以郑金做豆腐的手艺十分差,做出来的豆腐基本没人买。

这郑金的父母都是心善之人,他们在郑金出生的前一年,曾经帮助过一个苦命的女子。

那名女子叫夏莲,是湖州人士,因为父亲欠了赌债,就将她卖到江州的吴大财主家做奴婢,抵了赌债。

没过多久,她就被吴大财主看上,纳作小妾。没想到这才是真正噩梦的开始。那吴太财主表面谦谦君子,背地里却是一个衣冠禽兽,他稍有不顺心,就要拿小妾出气,有几个小妾都是被他打死的,对外宣称是病死。那些小妾也曾有家人去找过衙门告状,但是吴大财主已经和买通了县令,县令不仅不判吴大财主的罪,反而说告状之人污蔑,打了八十大板,扔出县衙,那人差点毙命。所以自此以后只要有人嫁给吴大财主,家人就会为她立一个牌位,就当这人已经不再世上了。

夏莲嫁过去的时候,吴大财主还有一个小妾,叫陈英,是被吴大财主抢来的。她在所有小妾中是活得最久的,她悄悄告诉夏莲活下去的秘诀——一定要懂得讨好吴大财主,千万不要和他对着干,只要和他对着干,越发会让他疯狂的打人。

夏莲经常见到她脸上青一块紫一块,但是她都淡淡地笑笑,不以为然,等吃些汤药后,又要接受毒打。

夏莲嫁给吴大财主后,也遭到了吴大财主的毒打,但是夏莲并没有像陈英说的那样,不仅不反抗,反而还要去讨好,她被打以后,就想方设法逃跑 ,本来她还约了陈英一起逃跑,但是陈英却悲观地说道:“我们已经无依无靠了,能逃到哪里去呢?逃出去也是死路一条。”陈英甚至还劝夏莲认命。

但是夏莲哪肯认命,有一天晚上,吴大财主喝得醉醺醺地回到家中,无论夏莲怎么喊都不醒,于是她就假借去厨房拿醒酒汤的名头,悄悄从后门逃了出来。

夏莲趁着夜色,一路朝东边跑,她跑着跑着就跑进了大山里面,奈何天黑路滑,她一不小心,踩了个空,滚到了悬崖下面,晕死过去。

郑老汉挑着担子要去另外一个镇卖豆腐,路过那悬崖峭壁时,听到夏莲微弱的呼救声,郑老汉往深处看去,看到奄奄一息的夏莲躺在下面,已经不能动弹。

郑老汉不顾自身安危,放下担子就将夏莲救了上来,还将她带回了家。

郑老汉的夫人柳氏也是个心善之人,见到夏莲摔得不成样子,也十分心疼,听到夏莲的悲惨遭遇后,更是为她打抱不平,便和夏莲说:“你就住在我家先养伤,等伤养好了,你就逃到外面去,莫要再让那恶贼将你带走!”

在柳氏的精心照顾之下,夏莲没过多久就恢复了,本来夏莲想要继续逃跑,但是也不知道自己要逃去哪里,柳氏也十分心疼夏莲,就将夏莲留了下来,与自己作伴。因为当时柳氏还没有孩子,就将夏莲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

不知是谁告诉吴大财主夏莲就在卖豆腐的郑老汉家,吴大财主带着家丁来到郑老汉家,众目睽睽之下抢走了夏莲,还将郑老汉告到县衙,县令竟然判了郑老头一个拐带民女之罪,重重打了八十大板,放回家中时,已经奄奄一息。

这夏莲也是个性子刚烈的女子,她被吴大财主强行带走之后,受尽羞辱,又听说郑老头因为自己被打得奄奄一息,心里十分内疚,便决心一死了之。于是在一个月圆之夜,她便在吴大财主的后花园投湖自尽了,等找到她时,已经泡得不成人样了。

得知夏莲去世的消息,郑老头和柳氏抱头痛哭,当天晚上夫妻两人都梦到夏莲,夏莲在梦中告诉他们,自己已经为他们求得一子,现在她要去投胎转世了,二十年后她会再回到家中,侍奉二老,并且还告诉他们,二十年后见到右边耳垂上有一颗大红痣的女子,那便是她。说完便消失了。

夫妻二人惊醒,得知夏莲托梦给他们二人,心中也是无限感慨,过了一个月,柳氏便怀孕了。

前面说过,柳氏生下郑金后,因为老来得子,郑老头和柳氏对郑金都是极度溺爱,养成了郑金好吃懒做的性格。

郑金因为好吃懒做,一直到了二十岁都没有娶亲,柳氏托了媒婆去找了好几家姑娘说媒,但是都被婉言拒绝了。

这天早上,天下着大雨,郑老头一打开门,就看到一个女子枕着一个湿漉漉的包裹睡在他们家门外,郑老头眼睛尖,一眼见看见女子右边耳垂上的红痣,便急忙将女子扶进屋内,柳氏端来热乎乎的姜汤,女子喝下姜汤后,身子暖和了起来,神智也清醒了,看到眼前的柳氏和郑老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原来,这女子名叫李艳香,原本是西边渡谷山上的原住居民,奈何山贼看上了她,要将他抢去做压寨夫人,她爹娘拼死抵抗,才让她逃了出来,她也不敢回头,只得一路奔跑,跑了一天一夜,突然下起了大雨,她就来到郑老头家屋檐下躲雨,可实在太困,竟然睡着了。

柳氏赶紧准备饭菜,让李艳香饱饱地吃了一顿,吃完饭后,李艳香打算告辞继续逃跑,便朝着郑老头和柳氏磕了三个头,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

郑老头和柳氏知道这是夏莲投胎转世来了,便说道:“你不用再跑了,你一个姑娘家,无依无靠的,能跑到哪里去呢?那山贼干的本来就是见不得光的勾当,我想他们不敢再明目张胆来追你,正好我们没有女儿,你就在我们家中住下,也好做个伴!”

李艳香一听,心想也是这个道理,便说道:“小女子得到两位恩人相助,日后必将报答!”

于是,李艳香就在郑家住了下来,与那郑金不同的是,李艳香每日早起磨豆浆和豆腐,李艳香心灵手巧,她磨出来的豆浆和豆腐香气四溢,引来很多街坊邻居买豆腐,名声也渐渐传了出去,竟然连外县都有人来找李艳香买豆腐。

李艳香日日在家与郑金四目相对,时间久了,李艳香和郑金便有了感情。郑家二老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也去找过李艳香的父母,发现他的父母已经被山贼所害,帮忙料理完李艳香的后事后,郑老头和柳氏便为郑金和李艳香办了婚事。

结婚后,李艳香就拿出当日她逃难时带着的那个包裹,包裹里面有一些金银首饰,皆是李艳香的娘留给她的,李艳香出逃时,她娘全部打包拿给她带了出来。

李艳香将这些首饰全部拿去当铺当了,租了一间酒楼,开起了一家名为“香磨坊”的酒楼,主打菜就是各色各样的豆腐宴席。

李艳香开起这个酒楼后,四面八方的食客都冲着李艳香的豆腐宴前来光顾,每天都是座无虚席,生意十分火爆。郑金刚开始还帮着李艳香打理酒楼生意,可是没过多久,郑金就开始恢复到以前闲游浪荡的日子,只不过以前郑金在街上闲游时,人们都用一种看不起的眼神看他,现在看到郑金,都会主动招呼一声:“郑老板,今天有空出来走走啊!”这让郑金十分满足。

郑家二老在李艳香开起酒楼后就没有再卖豆腐了,李艳香便雇了佣人照顾二老的生活起居。郑老头和柳氏经常叫郑金要帮忙打理酒楼,但是郑金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行动。

在结婚之前,郑金有个拿不上台面的癖好——逛青楼。郑金在青楼里面有个老相好,叫刘媚娘。这刘媚娘以前一直很嫌弃郑金,但是出于职业习惯,每次见到郑金都笑脸相迎,所以郑金每次来都找她。现在郑金成了郑老板,刘媚娘更是服务周到,让郑金来她这里来得更勤快了。

郑金和李艳香结婚一年后,郑老头病逝。安葬完郑老头后,李艳香将“香磨坊”关门三天,在家里料理后事,同时还要照顾婆婆柳氏。郑金这三天倒是乖乖在家,同时也怕李艳香知道他去逛青楼,就没有出门。

但是三天后,“香磨坊”开门营业,李艳香又去酒楼忙碌了,郑金又跑去找刘媚娘。

这刘媚娘也是个坏心眼,她和郑金说:“你们结婚一年不到,你爹就去世了,我看是这个李艳香克死的!”

本来郑金并没有觉得郑老头去世和李艳香有什么关系,但是被刘媚娘这么一说,好像真就有了那么一回事,加上他母亲柳氏最近也是身体不太好,他对李艳香就有了一些意见。

李艳香其实也知道郑金去找刘媚娘,毕竟酒楼来来往往那么多人,总有人会告诉李艳香的,但是李艳香总是笑笑,什么都不说。那些人就总是替李艳香打抱不平。

这天,郑金又去找刘媚娘,刘媚娘突然和郑金说道:“金哥,我遇到过好多男人,但是还是你最好,我最信任的人就是你,我这辈子跟定你了!”

郑金被刘媚娘一顿甜言蜜语蛊惑,心里乐滋滋的,多给了柳媚娘一些银子,但是刘媚娘却将银子还给了郑金,说道:“媚娘不需要你的银子,我只想与你长相厮守。”

郑金说:“我可以天天来找你,这样我们就能长相厮守了!”

刘媚娘说:“这青楼是什么地方,我只要在这青楼一日,你便不能与我长相厮守,你要替我赎身,将我娶进家门,唯有这样,我才能与你长相厮守!”

郑金有些为难地说道:“替你赎身可以,但是娶进家门,这恐怕不行!”

刘媚娘便转过身哭了起来,说道:“我就知道你还是嫌弃我是青楼女子,但是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又有哪个女子愿意沦落至此?”

郑金有些不忍心,便说道:“你不要着急,再等些时日,我先帮你赎身,然后再做打算!”

谁知道刘媚娘说道:“如果你不能娶我进家门,那也就不必提我赎身了!媚娘以后是死是活,都与公子无关!”

说完便要将郑金赶走,郑金见状赶紧说道:“好好,我答应你,娶你便是,你不要赶我走!”

刘媚娘要求郑金必须把李艳香休掉,否则自己绝不嫁给郑金。郑金好奇地问道:“为何非要休掉李艳香?”

刘媚娘说道:“李艳香现在掌管你郑家的财政大权,不将她休掉,她能容我进门?”

郑金赞同地点点头。

回到家中,郑金便向柳氏说道:“娘,艳香与我成婚之后,至今还未诞下一子半女,爹原来身体硬朗,突然病逝,现在你的身体也出现了状况,莫不是她的命格与我们郑家相克?”

郑金以为他的话会得到柳氏的同意,谁知柳氏一听,便骂郑金:“艳香如同我的女儿,你与她成亲之后,日日不在家中,酒楼生意全靠艳香一人打理,我和你父亲均是艳香雇人照顾,艳香没有一句怨言,你作为我们的亲生儿子,却不如艳香一个外姓女儿,你竟然还有脸来我面前挑艳香的不是!这话以后休要再提!”

郑金被骂得哑口无言,也探明白母亲的意思,只要母亲在世一日,都不可能休掉李艳香。刘媚娘一直在催郑金休掉李艳香,郑金都是让她再等一等。

又过了一年,柳氏生病,医治无效去世。

柳氏去世前,将郑金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去世后,你一定要好好对待艳香,人要知恩感恩,不能过河拆桥,否则会带来厄运的!”

郑金依然嘴上答应得很爽快,但是心里却认识他娘在危言耸听。

这给刘媚娘带来可乘之机,本来郑金要将柳氏的丧事办完之后再写休书休掉李艳香,但是刘媚娘和郑金说:“我已经怀了你的骨肉,如果你还不娶我进门,你叫我如何是好?”

郑金一听,连柳氏的丧事都没有办完,就写了一纸休书给李艳香,李艳香拿到休书并不惊讶,好像早就知道郑金会这么做一样。

李艳香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自嫁给你之后,我尽心侍奉父母,用心打理酒楼,我有何错,你要休我?”

郑金振振有词地说道:“你自嫁给我,没有为郑家诞下一儿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让我成为不孝之人,这是其一;第二,你整天在酒楼抛头露面,与客人打情骂俏,我早就知道,只是母亲一直偏向于你,我才没有拆穿你,这是其二;你与我成亲之后,本来身体强健的父母竟然相继因为生病离世,我已经找过算命先生,你的命格本就与我郑家相克,此为第三。”

李艳香听完之后也只是微微一笑,说道:“等母亲的葬礼办完,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本来我还想再替二老多照顾你一些时日,既然你已经写好休书,那你我缘分已尽,我也没有理由再留在郑家了。”

郑金并没有将李艳香的话听进去,只知道李艳香已经不再是郑家的媳妇了,只是有一样郑金还放心不下,那就是“香磨坊”酒楼,便说道:“酒楼怎么分?”

李艳香说道:“酒楼和郑家的财产我都不会带走,只是酒楼你能不能经营好,就看你的本事了!”

郑金心想不就是个酒楼吗,凭着以前李艳香积攒下来的人脉,随便经营都可以门庭若市。

柳氏的葬礼结束后,李艳香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郑金也替刘媚娘赎了身,将她娶进郑家,只是这刘媚娘并没有怀孕,只是为了让郑金快些将李艳香休掉所出的计策。

郑金和刘媚娘接管“香磨坊”后,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因为他们的招牌菜豆腐宴,在李艳香离开后,就没有那种味道了,郑金也为此换过几个大厨,但是做出来的豆腐总是没有李艳香做出来的香,大厨们绞尽脑汁也不得其解。

“香磨坊”日渐衰败,最后竟然在郑金的手上关门大吉了。幸好当初李艳香留下的积蓄还有不少,如果好好计划还是能够让他们二人衣食无忧地过完后半生。奈何这刘媚娘本来就是想嫁给郑金享受阔太太的生活,所以在吃穿用度上大讲排场,没过多久,就将李艳香留下的钱全部花光了,不得已郑金只好将家中老宅卖掉,来供刘媚娘挥霍,但是这样变卖家产的日子根本维持不了多久,刘媚娘把钱花光了,就开始对郑金非打即骂,说郑金没本事,还叫郑金出去找工作挣钱,但是郑金好吃懒做惯了,根本就不想出去找工作挣钱,并且他也拉不下脸去找,因为全城的人都知道他把李艳香休了,娶了青楼女子,最后将家产败光了。

在刘媚娘的逼迫之下,郑金只好出门游荡,企图在哪里能让他捡到个金元宝,让他发一笔横财。

一日,郑金依旧在街上闲逛,刚好看见后街的一户人家后门没有关,这户人家郑金认识,是城里做大米生意的卢家,平时卢家都是大门紧闭,今天竟然开着,郑金心想,真是老天开了眼,虽然没有直接给他金元宝,却给了他拿金元宝的机会。

于是,他悄悄从后门溜了进去。没想到一路上竟然畅通无阻,他看见一间房门开着,就走了进去,这是一间女子的闺房,他打开梳妆台的抽屉,里面果然有各种金银玉首饰,他便将这些首饰塞进自己怀里,准备逃走。刚一转身,一记闷棍就将他打晕了。

醒来时,他已经在衙门大堂。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free.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

原来,卢家突遭横祸,全家老小上下一共八十九口人全部被杀,家中财产也被尽数抢劫一空,卢家的幸存者报案后,官兵赶去卢家,只见郑金竟然躺在卢家,怀中还揣着从卢家偷来的首饰。

不论县令如何审问,郑金都坚称自己没有抢劫并杀害卢家全家,但是郑金怀里的金银首饰,又成了郑金的罪证。郑金解释不清,县衙也因暂未找到作案工具而将郑金收押。

郑金被收押后,刘媚娘倒是去看过郑金几次,但是渐渐地就没有再去了。虽然证据不足以证明郑金就是杀人凶手,但是县官为了尽快破案,竟然将郑金屈打成招,将郑金的右腿打断了。

就在郑金即将被行刑的时候,临县传来消息,他们刚刚破获了一件灭门惨案,经过审理,得知那些凶手也是强杀卢家的凶手。

至此,郑金才被无罪释放。

郑金在牢里被关了半年之久,出来时他的右腿已经断了,当他回到家时,发现刘媚娘并不在家,经过询问打听才知道,原来在他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刘媚娘勾搭上一个外地来的客商,最后和客商走了。

郑金顿感世态炎凉,这才想起父母对他的溺爱,还有李艳香对他的包容。

郑金用剩余的一些铜板买了一些香烛,还买了几样小菜,打算的父母的坟上看看。

他来到父母的坟前,发现父母的坟一直有人打扫,杂草不生,还供奉着糕点水果等物,他心想定时李艳香经常来看望二老。他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对他说的话,让他不要过河拆桥,要懂得感恩报恩,否则会遭厄运。

当时他还觉得母亲危言耸听,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后悔不已。

后来,郑金决心改过,决定重新经营起父母的豆腐摊子,奈何他做豆腐的手艺太差,每天卖出去的豆腐只够让他糊口。他也曾经去找过李艳香,但是李艳香只去给郑家二老扫墓,从来没有再出现在郑金面前。

写在最后
做人应当懂得感恩,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懂得感恩的民族,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而不能做一个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小人!
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却让人反思,一来我们要及时行孝回报父母,二来是要珍惜身边对我们好的人,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后悔,三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因为欲望而毁掉自己的家,甚至搭上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