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逃到了南极,纳粹在南极建立基地研制UFO–这些谣言哪里来的?

希特勒逃到了南极,纳粹在南极建立基地研制UFO–这些谣言哪里来的?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已攻入柏林,希特勒与前一天才刚刚举行婚礼的妻子爱娃双双自杀身亡。据说希特勒死后,他的尸体由部下焚烧,但骨灰被苏军收走,辗转各地后撒入易北河。之所以没有为希特勒建立一座墓碑,是因为苏军担心墓碑会成为残存纳粹分子的圣地。

希特勒与爱娃。在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后,双双自杀。

实际上,仍有一部分人相信”希特勒没有自杀仍在世上某个地方活着。”基于这个逻辑,就出现了许多传言。有人说希特勒乘U艇逃出了德国,之后去了南美洲;又有人说希特勒躲在南极的德军秘密基地等等,甚至还有催毁德军在南极的秘密基地的游戏和电影存在。

在这些传言中,也并非全属原编乱造,至少纳粹德国打算在南极建造基地是属实的。不过,他们打算建造的基地并非军事基地,而是一个捕鲸站,为了获得鲸鱼的脂肪,即鲸油。

鲸油是当时多种产品的重要来源。更多精彩文章【文推网 wentuifa.com】

1、德军南极探险的背景

1933年1月,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他一开始就推行第一次”四年计划”,这是一次用四年时代复兴德国经济的计划。在此计划下,德国的失业率大幅下降,国民收入增加,经济迅速得以恢复。

1936年夏,希特勒开始实施第二次”四年计划”,此次计划才是他最想实现的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用四年时间改革能够承受战争的经济结构”,即摆脱对外国物资的依赖,包括原材料等各种物资,实现自给自足。

鉴于一战时协约国的封锁给德国造成严重后果的教训,纳粹政府在开战前的六年时间里一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对海外农产品的依赖,这些措施包括利用农业机械和化肥扩大本国的农业生产,增加代用食品的生产,扩大粮食及油脂的战略储等。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到1939年二战爆发时,德国对进口食品的依赖从1933年的25%减少到了15%。

虽说当时德国在面包、土豆、食糖、乳品、肉类和一般蔬菜方面已经实现自给自足,但在油脂方面仍嫌不足。德国在油脂方面的需求量非常大,尤其是鲸油。鲸油是德国人必需要的生活用品人造黄油和肥皂、军事用炸药原料硝酸甘油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德国所需的鲸油主要依靠进口。德国是挪威鲸油的第二大出口国,每年要购入20万吨。


一、二战时的德国有各种代用品,人造黄油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至1940年德国已是人造黄油产量第一的国家。

如此重要的物资却需要依靠进口,对于即将发动战争的德国来说是不利的,因为黄金和外汇主要集中购买无法实现国产的重要军事物资。为了填补”鲸油逆差”,在南极投入本国的捕鲸船队实现鲸油的国产化成了德国的当务之急。他们需要在南极大陆东经20度至西经20度之间寻找一个不会受到英国等国干涉的安全港口,建立捕鲸站。据说也有在南极建立军事基地的打算。

2、第三次南极探险队

在希特勒上台前,德国曾有过两次南极探险,不过都是以科考为目的。1937年,一支由捕鲸船”沃尔特·拉乌”号(Walter Rau)率领的8艘捕鲸船队浩浩荡荡开往南极捕鲸,最终,他们获得了18246吨鲸油和大量的鲸肉。1938年成功回到德国。此次捕鲸船队的成功,进一步促使了德军制定第三次南极探险队的计划。

第三次南极探险队获得了德国空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的全力支持,他是希特勒第二个”四年计划”的全权负责人。1938年7月,德国海军军官阿尔弗雷德·里彻(Alfred Ritscher)被选为探险队队长。他曾参加过一战,此前还有过北极探险的经验,还曾在汉莎航空公司任职。此后给探险队准备的时间并不多,只有短短数月时间。首先要将弹射船”施瓦本”号立即投入破冰船的改造,其次要召集一批生物学家、海洋学家等相关领域的科学和探险队员,还准备了两架水上飞机,一架名为”信风”,一架名为”北风”。


德国海军军官阿尔弗雷德·里彻。

1938年12月17日,探险队一行从汉堡港向南极出发,船上有33名探险队员和24名船员。1939年1月19日,到达南极大陆的玛莎公主海岸(这是挪威的领地)。探险队员随即沿着海岸将国旗插在浮冰上,并以船名为该地命名为”新施瓦本”。

德国第三次南极探险队发现的”新施瓦本”。

之后,探险队建了一个临时基地,分成几个小队连续数周沿海岸徒步行走,记录下山丘等明显的地理特征。同时派出两架水上飞机往内陆进行调查,总共7次。飞机进行调查的时候,在一些重要的地方会投下长1.2米的铝箭。这种铝箭的3羽钢制箭尾为30厘米长,上面有”卍”字的浮雕。据说此前队员还在奥地利的巴斯特泽冰川练习投掷。

另外,对于德军关注度高的区域,还进行了8次飞行调查,航拍了逾16000张照片。虽然大部分照片在战火中遗失,仍有一小部分保留到了战后,由阿尔费雷德整理出版。

发现”新施瓦本”的”施瓦本”号。上空盘旋着一架水上飞机。更多精彩文章【文推网 wentuifa.com】

1939年2月6日,探险队离开南极大陆,途中还顺道在南大西洋的布韦岛和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群岛进行海洋学的调查。1939年4月11日回到汉堡港。

3、谣传四起

第三次南极探险属于德军的一次机密行动,直至二战结束,德国的普通民众都不知道此次探险行动。不过,德军后续对”新施瓦本”的各种探险因为战争的爆发而终止了。最终德国也没有正式宣布对”新施瓦本”的主权,捕鲸站、军事基地更是没了下文。直至1981年,德国才在”新施瓦本”设立了第一个永久基地格奥尔格·冯·诺伊迈尔站。

德国投降后,德军南极探险一事被公开,再加上德国投降两三个月后有两艘U艇没有回国投降而是驶往阿根廷等事情的发生,当时就引起了阿根廷媒体的猜测:”希特勒和纳粹党残部乘U艇秘密逃匿南极的秘密基地。”一时之间,以”南极有纳粹党残部藏匿的军事基地”为主题的谣传四起。


一石激起千层浪的U-977号。

1946年至1947年,美军在南极大陆举行称为”跳高行动”的军事演习,1958年又有消息称美国在毛德皇后地进行核实验,有人又将此前的谣传结合起来,产生了各种阴谋论和更荒诞无稽的说法,比如”跳高行动是为了摧毁德国的秘密基地”、”核实验是为了销毁所有的证据”、”纳粹残党至今还躲在南极的地下基地研发UFO,飞到附近的飞机全部被击落”等等。

实际上,这些谣传的背后只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德军只是为了获得生产人造黄油等重要产品来源的鲸油,打算在南极建造一个捕鲸站而已。不过,纳粹党行事不按常理出牌,说他们在南极建造了军事基地相信不少人也愿意相信吧。

德军支持下的第三次探险队的调查本身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因其动机是”实现承受战争的经济体制”,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和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