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父子在田间干活,路过的老道士惊讶道:这个孩子了不起

民间故事:父子在田间干活,路过的老道士惊讶道:这个孩子了不起

在宋朝时期,江南的兰田村生活贫困,一个名叫陈农的孤儿娶了名为燕妮的妻子,他们一家三口艰难度日。

陈农从小失去双亲,父亲在他五岁时去世,母亲三年后也因病离世。村里邻里善良,曾经劝陈农去吃饭,但这并不能解决他的长期生计问题。

村里有一位姓李的财主,看到陈农的可怜便雇用他作为十年的长工。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农攒了些钱后,李财主便结婚生子,对陈农并不苛刻,给予了一定的照顾。

陈农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深知自己如果没有去李家做长工,可能就只能流浪街头或饿死。因此,他在李家工作时表现得非常努力和负责,与其他长工不同,他从不偷懒,每次都会留下来完成未尽的工作。

李财主对陈农的表现印象深刻,尽管没有公开表扬,但每次发工钱时都会额外多给点,称之为赏钱。陈农默默为李家付出,得到了李财主和其他管理人员的认可。

有一次,李财主在田间巡查时看到陈农仍在辛勤工作,其他长工都在休息。李财主对他的勤奋印象深刻,询问原因时,陈农谦虚地表示希望早点完成工作,以便下午能从事其他工作。

李财主对陈农的懂事和勤劳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最初雇用陈农只是出于帮助的想法,但没想到陈农如此用心。在发工钱时,李财主总是额外奖励,而陈农也会将这些钱积攒下来,为将来娶妻做打算。

随着时间流逝,陈农到了十六岁,村里开始考虑他的婚姻问题。由于他没有父母,娶亲的事情显得更加困难。村里的李婶子提醒他找王媒婆帮忙,希望她能帮忙撮合婚事。

在陈农十八岁那年,王媒婆找到他,告诉他隔壁村的燕妮愿意嫁给他,但要求十两银子的彩礼。燕妮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姑娘,有一个年龄适婚但懒散的哥哥。陈农答应了这个提亲,尽管彩礼要求较高。

燕妮的父母觉得自家女儿在本村找不到合适的人嫁,于是找到王媒婆帮忙。王媒婆此前曾多次推脱,但这次陈农的名字让她不得不接下这个媒事。

陈农知道自己的情况让找到合适的媳妇更加困难,但对于王媒婆提到燕妮愿意嫁,他心怀感激。然而,面对要支付的高额彩礼,他陷入了一番为难。

自己哪有那么多啊!虽然这些年银子都攒着呢,可还是差很多啊?

媳妇也不能不娶,这让陈农焦虑不已,最近工作都有些心不在焉了。李财主察觉到了这变化,于是饭后找到陈农,关切地问道:“怎么了,以前的干劲都哪去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陈农见是李财主,赶紧拱手见礼,回答说:“老爷,是这样的,两年前我托王媒婆帮忙介绍个姑娘成亲,好不容易有个姑娘愿意嫁,只是彩礼要十两银子,我这也拿不出来啊!”

李财主笑了笑说:“哦,原来是这事啊。这点小钱不成问题,一会去管家那里支取十两银子给你,你在我李家这么多年,娶个媳妇都娶不上,那不是给人看笑话嘛!”

陈农听了心里不太好意思,觉得不能白白占人家便宜,便谦虚地回答:“老爷,这不好吧……”

李财主笑道:“没什么不好的,我李家区区十两银子,一顿饭的钱都不止。抓紧娶个媳妇回来,多好啊!”

于是,陈农去管家那里支取了十两银子,表示以后的工钱用来抵债!

陈农拿着银子找到王媒婆,在她的帮助下,三天后便是成亲吉日。陈农家有两间茅草屋,平时住在李财主家下人屋子,长久没有居住人,所以趁着成亲前两天请了两天假,修缮了一番!

成亲那天,很多街坊都来见证这一幸福时刻,婚礼很是热闹,也纷纷送上了祝福!

成亲后,夫妻恩爱,陈农还是在李财主家做长工,燕妮则在家里打理,把屋旁荒废的菜园子开垦了出来,种上了各种青菜、豆荚等!

一年后,燕妮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取名陈旺。这个名字是陈农找村里的秀才帮忙取的,他希望自己家从此人丁兴旺!

陈农在李财主家干活很是卖力,毕竟生活有了奔头,每日都有使不完的劲呢!他希望用双手创造美好未来!

又过了三年,这时,他十年长工的期限也到了。李财主对陈农说:“陈农,你十年期限到了,你是继续在我家做事呢?还是?”

陈农考虑到家庭需要养活,不想再做长工,担心两头忙碌照顾不到家庭。他对李财主说:“老爷,我想做短工。毕竟还有家庭要照顾,怕兼顾不到!”

于是,只要自己家不忙的时候,陈农就在李财主家干活。他依然勤快,什么脏活累活都愿意干!

转眼又过了几年,一天,陈农带着妻儿在田间劳作,一家三口默契地协调着工作。

忽然,一位老道士路过,看着这家三口在田里干活,感到惊讶,“这家的孩子了不得啊!”

旁边经过的村民听了不满,说:“有什么了不得的,还不是个泥娃子,他爹还是财主家的长工呢?能有什么出息!”

老道士笑着说:“这位施主,你不懂。你看他头上金光乍现,以后是个二品大官!”

那村民认为老道士是在胡说,随口当成笑话与别人说起。村里人也都当作是笑话,只有李财主听了后若有所思了起来!

原来,陈农每次来做短工时,都会带上儿子陈旺一起。因为陈旺与李财主的小儿子玩得很好,而且李财主为自己小儿子请了私塾先生,陈旺便陪着一起读了几年的书!

别人不知道,但是李财主知道,陈旺读书可卖力了,因为这读书机会这么难得,有时候还把李公子的书借了回去读,或者手抄回去苦读!李财主都看在眼里,当时以为是孩子一时兴趣,后来听私塾先生说:“这个陈旺真是聪明,读书又很有天赋,只是可惜了,家庭贫困,如果走科考之路,恐怕难于支付昂贵的束脩!”

这时,李财主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即将自己的小女儿李萍与他定亲。这么做的好处在于,他既可以支持陈旺的读书科考,日后如果他真的升为二品大官,那么李财主也能因此受益匪浅。而即便不能成为高官,凭借李财主的财力和陈农的勤奋,李财主相信女儿的生活也不会艰难。

李财主在心中打定了这个算盘,原因在于他膝下的子女,包括一些小妾所生的孩子,总计五个儿子,却个个不成材,游手好闲,沉湎于吃喝玩乐。这令李财主怒不可遏!

每当看到陈旺与自己的小儿子李鹿在一起,自己的儿子过得颓废的样子,李财主真是气得跺脚!陈旺聪明懂事,举止有礼,这让李财主越看越喜欢。

于是,李财主心生一计,迫切地让管家把陈农请来,表示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与他商议。

陈农听了李财主的话,也感到十分震惊。他自己只是李财主家的长工,怎么可能娶到李小姐做儿媳呢?这实在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事情!然而,看着李财主一本正经的表情,陈农还是点了点头:“承蒙老爷的关照,那就照老爷说的去做吧!”

陈农深知自己的儿子喜欢读书,这是众目睽睽之下的事实。每次带儿子来李财主家,他也是抱有私心的。如果能跟着李公子学习,儿子至少能认得一些字,这对于陈旺来说是个好事!

就这样,两家成了亲家,摆了盛大的酒席,签了婚书作为协议。之后,李财主动用关系,花费不菲的代价,将陈旺送去镇上的松蒿书院攻读书籍。

一年后,陈旺成功考取童生,随后又中了秀才。这让李财主非常高兴,就像自己的儿子考上秀才一样!

李财主趁机给他们办了隆重的婚礼,还邀请了众多宾客。李财主广交天下有志之士,因此很多宾客都前来祝福!

陈旺对李财主心怀感激之情,不仅得到了读书的支持,而且在生活费用上李财主也很慷慨,“旺儿,不要为了省钱而委屈自己,该吃的就要好好吃。我们李家绝不能让你受苦!”

正如今天的婚礼一样,全都是李财主的精心策划,甚至为他们夫妻准备了新房作为洞房。陈旺由衷感激不已!

婚后不久,陈旺又返回书院深造,只有在空闲时才回家陪伴妻子。妻子也是通情达理,全力支持他的学业!即便回家,她也会监督他勤奋温习功课。

陈旺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倍加珍惜,日夜刻苦学习。书院的夫子也看中了他,认为他是个可造之材,经常关照他!

三年后,陈旺顺利参加乡试,如夫子所料,陈旺考中了举人,还是解元。这个好消息传到家乡时,李财主高兴得举办了盛大的宴席,流水席持续了三天三夜!

李财主对外宣称自己的小女婿成为了举人老爷,从此自己的小女儿将成为官夫人,而他自己也成了官老爷的岳丈!

很多与李财主交好的人都纷纷送上祝贺的礼物。李财主因此欢欣鼓舞,庆幸自己眼光独到,选中了如此出色的女婿,这都要感谢当年那位老道士!

那么多人都不信,以为老道士胡言乱语,只有李财主信了,机智地把小女儿嫁给他,每每想到这里,李财主都很是佩服自己!村民们得知陈旺真的考中举人老爷时,个个都不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明明就是财主家长工的儿子,怎么一下子就考上举人老爷了呢?

可是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大家不信,很多当时落井下石的村民,都上门跟陈农道歉:“陈农,我当年真是有眼无珠,如此贬低你们陈旺,真是对不起,希望你们能大人不记小人过,别与我这种人一般见识!”

陈农对当初不看好他的人并未记恨,感谢李老爷的栽培,认为儿子能考上举人全靠李老爷的资助。村民们对他恭敬有加,甚至以他为官老爷的儿子。

陈旺考中解元,为了备战殿试,前往京城。听闻有名的“古夫子”可辅导殿试,通过考核后陈旺成功被接收。他与同窗李安、张祥一同学习,互相辩论,陈旺的见解备受认同。

在殿试中,古夫子的教导成果显现,陈旺等举子信心满满。最终,陈旺中状元,被皇帝封官。消息传至老家,李财主摆筵席庆贺,同时陈旺的同窗李安、张祥也中了二甲进士。

不久后,陈旺的妻子李萍带着双胞胎儿子来到京城,陈旺对此感到高兴,但李萍解释说之前为不影响他学习才隐瞒。

李萍带着双胞胎儿子和李财主赠送的银票来到京城,为陈旺购置了一宅。陈旺询问为何岳父岳母不一同团聚,李萍透露家中情况不稳定,几个哥哥经济压力大。李财主在京城开设了一家成功的江南特色美食铺子。

日子过得舒适,然而,李萍突然生病,陈旺找医生诊断后得知她体虚,环境变化导致身体不适应。陈旺写信给岳父岳母请他们过来,并聘请婆子照顾家务。岳父岳母赶来后,通过民间方法帮助李萍适应新环境,她的身体逐渐康复。

陈旺因表现出色升官,得到皇帝的信任和府邸赏赐。然而,突然遭到贪污的指控,陈旺不解为何被牵涉其中。在监狱中,他得知是许大人栽赃,但无法证明清白。在困境中,一只蜜蜂突然说话,提醒他小时候曾救过它。陈旺回忆起这段经历,找到破案的线索。

陈旺通过大声疾呼表达自己的清白,并要求见皇上。狱卒阻拦,称皇上无暇理会。然而,一声“皇上口谕”使陈旺得以见到皇上,揭露了许大人的阴谋。原来,许大人忧虑陈旺升得太快,为了防患未然,制造了陈旺的冤案。

皇帝深谙内外情势,他精心策划,以找出确凿证据为目标,因而采用巧妙计谋,让陈旺陷入大牢。这一手使得坏人们在警觉松懈时暴露了自己。

陈旺见状,不得已透露了自己所知的秘密。随后,皇上为了深入调查,亲自动用皇家暗卫,成功搜集到了关键证据。

皇帝带着陈旺一行人走向了许家,一眼望去,这里看起来真是朴素清贫。对于不了解内情的人来说,的确是被蒙骗了。

皇帝注视着院子里的荷塘,神情呆滞地说:“来人,将这荷塘的水抽干!”

许大人看到皇帝的举动,不禁心头一紧,汗如雨下。

两个时辰过去,荷塘的水被抽干,皇帝又命人清理荷塘中的淤泥。

很快,在荷塘地下发现了一条秘密通道,他们打开通道的门,发现里面竟是一个宽敞的密室!

密室里,一箱箱银子堆积如山,原来皇帝早已知晓许大人的贪污行为,一直秘密派人监察。没想到许大人能在外表保持清贫,皇帝虽知许大人并非表面所见那样清白,却一直缺乏确凿证据。

皇帝将许大人拘留,经过详尽的调查,将所有相关人员一网打尽,许大人也在招供中将陈旺牵连其中。

最终,许大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其他相关人员也都被判刑。

为了表彰陈旺的功绩,皇帝升他三级,成为最年轻的二品大官。丰厚的金银奖赏、千亩田地,以及与身份相称的府邸都一一赏赐给了他。

陈旺进监狱时,家人的担心让他自己、父母、妻子、岳父母都备受折磨。最终,一切都是虚惊一场。

李财主在京城成功经营起生意,他出门前合理分配了家产,确保每个儿子都有足够的资源。如今,他们勤奋经营产业,生活充实。

想到这一切,李财主心花怒放。在这个时代,商人地位较低,却因为成为二品大官的岳丈而备受尊敬,官员们都客气地称他为李老爷。这一切似乎成了现实。

李萍的身体逐渐康复,也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她的双胞胎儿子在私塾用功读书,日子变得更加幸福。

陈旺为官清正,关心百姓的困境,一直努力为百姓谋福祉。他度过了一生光荣的清官生涯,深受百姓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