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修房挖出癞蛤蟆,将其放生后它说家里的灶台不对劲

 

民间故事:男子修房挖出癞蛤蟆,将其放生后它说家里的灶台不对劲

 

唐朝时期的曹州有个叫程旭的男子,他是个手艺人,每天都在集市的东北角卖烧饼。

这些年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会出摊,因此他的生活过得很富裕。

程旭住的房子还是爷爷留下的,已经很久了,他和妻子商量想盖个新房子。

夫妻两人合计了一下决定在城北的空地盖房子。

接下来他们便开始买材料,找工匠,忙得是不可开交。

等房子建成,他又去找瓦匠垒个灶台,可这时正是农忙的时候,瓦匠都也回家收稻子了。

不忙的瓦匠趁着这时候开始涨价,本来一两银子的事,他们偏偏要十两银子。

程旭不舍得,他想等过些日子再说。

这天他正在收拾新房,听见外面有人喊道:“有没有人家需要瓦匠啊!”

程旭赶紧出去,他说:“我家需要瓦匠。”

一问这瓦匠垒一个灶台还不到一两银子,程旭当即就让他进屋干活。

程旭帮忙端茶递水,还与他闲聊起来。

瓦匠姓李,家住在大集村,平日里就靠着这门手艺生活。

他人虽然长得高大,可干活还很细心,不到一下午的功夫,整个灶台就搭好了。

程旭十分满意,把银钱给了李瓦匠,还热情地请他吃饭,不过都被李瓦匠拒绝了。

灶台搭好了,家里人就能入住了。

这天他带着儿子小宝去看新房子,还给小宝介绍他的新房子。

可小宝待了一会就吵着要回家,程旭问:“为什么不在新房里待着?”

小宝回答:“在新房子里头疼。”没有办法,程旭只能带儿子回家。

过了几天,新房子都收拾妥帖,他和妻子便打算住进新家。

可是无论他们怎么劝,怎么哄,小宝就是不去新家住。

他说:“我住在新家不舒服。”

这把程旭气得不行,以为孩子是太任性,便拿起鸡毛掸子一阵打。

他边打边问:“你去不去新家住?”

小宝说:“你打我,我也不去新家。”

夫妻二人强行将孩子带到新房子,可是一个没看住孩子就跑回老宅了。

孩子不住,他们夫妻二人自然也不能住,他们只好继续在老宅住。

放着新房子不住,却住老房子,他们夫妻真是有苦没处说。

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程旭不放心,他去新房看了看。

这一看不要紧,他顿时不知所措。

新房的窗户没关严,雨水都灌进了屋里,地上都是水。

新房子没住上,事儿却不少。他只能用盆往外舀水。

待舀到卧室的时候,他看到一只癞蛤蟆正一动不动地趴在桌子下面。

桌子不知什么时候倒了,正好压在了蛤蟆的两只后腿上,动弹不得。

程旭看那癞蛤蟆还活着,就搬开了桌子。

好在癞蛤蟆没有受伤,他将癞蛤蟆带到屋外放生。

“下次注意点,要是没有来你的小命就不保了。”

吃完晚饭,程旭去倒泔水,他听到院子里有癞蛤蟆的叫声。

凑前一看,正是白天他放生的那一只。

只听癞蛤蟆说:“你家新宅子垒的那个灶台不对劲,你还是找人看看吧。”

说完癞蛤蟆就走了。

程旭第2日就请来一位道长,道长刚进屋就直奔灶台而去。

他看了一会儿说:“你把这灶台给扒了。”

程旭不敢耽搁,他赶紧去拿工具去扒灶台,刚弄到一半,道长就喊停。

道长在一块砖下面发现一根生锈的针,他说:“问题就出在这儿。”

这是瓦匠的的绝技,将生锈的针放在灶台下会让家里人生病,甚至丢掉性命。

道长不知道程旭到底和得罪了谁,不然怎么值得对方那么做。

程旭想了半天,自己并未与什么人结怨。又想了一会儿,他终于想起来一件事儿。

大概是5年前,他上街去卖黄豆,小贩说他的黄豆100斤,给他一两银子。

可程旭怕受骗,在家已经称好了,足足有120斤,很显然这个小贩缺斤少两。

程旭当即就表示自己不卖了。

可那小贩不干,一定要程旭卖给他不可。

“上了我的秤,你就不能卖给别人!”那小贩上前就去抢黄豆。

程旭没有见到过这么霸道的人,他自然也不愿意将黄豆卖给他。

最后小贩恼羞成怒,将程旭给打了,他还说:“今天这黄豆我就白拿了,你一分钱也别想要!”

这时有位老人将他拉到一边说:“他之前就干过这样的事,我劝你还是忍一忍,不要硬碰硬。”

程旭去医馆看伤,他觉得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于是他就去报了官。

案子怎么判的他不知道,只知道没两天捕快就把钱送到了他家,说是那小贩赔给他的。

程旭说:“这事情原本也不大,他也不至于雇个人来害我吧!”

程旭将此事和朋友说了,正好朋友在衙门有认识的人,他便拜托那人帮忙查一查。

这一查他们才知道这事真的不简单。

当初那个小贩名叫李武,住在大集村,5年前在牢里蹲了几天,出来没多久就溺水去世了。

而他的哥哥李文就是个瓦匠,朋友将画像拿给程旭,他一眼就认出画像里的人就是那天给自己垒灶台的瓦匠。

因为这么点小事就报复人,程旭怎么也觉得不可能,可事实摆在那里不由得他不信。

半个月后道长请程旭来大集村来一趟。

道长将程旭带到李文家,他大吃一惊,不知为何道长这样做。

此时的李文已经躺在床上,整个人都有气无力的,仿佛风一吹就倒了。

李文哭着说:“我不该做坏事啊!”

他的弟弟自从和程旭闹矛盾后就十分郁闷,从小长那么大,还没人敢这么对他。

以前都是他说得算,他自己哪吃过亏,没想到居然也有这一天。

于是他跟哥哥李文说自己不会放过程旭的。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free.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李文父母去世得早,都是他这个当大哥的在照顾弟弟。

一直以来弟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闯了祸也有他在后面帮忙解决。

这些年来李武的胆子越来越大,他想做什么没人敢反抗。

又因为李武有一身好武艺,村民们是敢怒不敢言。

李文觉得只要弟弟开心,他想做就由着他做,所以当时李文也没反对。

李武找程旭那天喝了不少酒,再加上刚下过一场雨,天黑看不清路,李武就栽进了一条河里,他再也没上来。

李玟知道弟弟去世后,他万分悲痛,他觉得都是那个程旭害得弟弟,他一定报仇。

他等了5年,终于等到一个机会。

李文在垒灶台时,将生锈的针那是放进了灶台里。

他这件事做得很小心,没有人知道,那是当年师傅教他们的。

半个月前他突然间生了重病,吃什么药都不管用。

后来才才知道生锈的针被程旭发现了。

当年他当学徒的时候只听了上半句,师傅的下半句是一旦别人发现,他的性命也可能不保。

这也是师兄来看病的时候说起来的,李文着急起来。

他请道长来帮他看看,可道长也摇头,说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觉得一定是自己做了坏事才得到这样的惩罚。

他今天请程旭来就是专门来跟他道歉的。

“我们兄弟俩都欠你一声对不起,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错。”

“对不起。”李文哭着说。

程旭听完,叹了一口气。

“你不需要和我道歉,这都是你们自己做的,怨不得别人。”

说完,程旭就走了,他听到李文大哭的声音。。

程旭回到家中,给儿子买了不少好吃的。这一次他错怪儿子了,要不是儿子,他们一家如今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一个月后李文去世,而程旭一家也住进了新家,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再也没发生什么事情。

总结:瓦匠李文对于弟弟做的错事选择视而不见,导致他越来越没有底线,最后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明知是自己弟弟犯错误在先,却将错误怪到别人身上,等到临终才知道后悔,真是如那句话所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做人做事只要记住:贪小便宜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