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书生救了猴王,猴王将他汤碗打翻,书生因此逃过一劫
明朝时期,四川有个书生名叫刘浩。刘浩为人非常的聪慧,已取得了秀才的功名。
刘浩的父亲刘员外对他非常看重,刘浩虽是姨娘所生的庶子,在家中的待遇却和嫡子不相上下,嫡母对他非常不满,也因此为他埋下了一桩祸事。
刘浩十八岁那年准备到成都府去参加举人考试,刘员外亲自为他安排了10多个随从护送。因为时间充裕,在路过峨眉山时,刘浩吩咐其他人在山下看守行李,他则带着两名随从和书童往山上的寺庙而去。
刘浩拜了佛之后又送上香火钱,当晚几人便在寺庙的客房住下,他准备在峨眉山住上几天,即可好好复习一下功课,又能游览峨眉山上的秀丽风光,此乃一举两得的美事。
刘浩当晚好好休息了一夜,第2日吃过斋饭后,便带着书童和随从在寺庙附近的山间行走。
突然一阵猴子的叽叽喳喳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几人来到一块岩石边往下望去,只见下方一处空地上两只猴子正在搏斗。一只年老的猴子没一会儿便体力不支,被那年轻的公猴抓得的全身鲜血淋漓,眼看就要性命不保。
刘浩看后心有不忍,吩咐随从拿了一块石子往那公猴砸去,想要将它吓退。
公猴抬头往上望,看到刘浩几人后,当即带领着百十只猴群往深山老林中跑去,底下只留下那伤痕累累的老猴,不停地发出了一阵阵悲鸣声,让人听后感到了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壮之感。
原来这两只猴子在争夺猴王的位置,老猴王年老体弱,被那年轻的公猴打败了。
老猴王此刻全身受伤伏地不起,若没有人帮忙救治,恐怕到了夜间山中的野兽便会将它叼走。刘浩不忍老猴王因此丢了性命,当即吩咐两个随从下去将老猴王抬回了庙中,准备请懂得药理的僧人帮忙救治。
说来也巧,他们刚进寺庙大门就遇到了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
老和尚看到猴子的惨状后叹道:“成王败寇,老猴王今年已经15岁了,斗不过那公猴也是情有可原。还请这位公子把老猴王抬到寺庙后院,老衲给他上药清理伤口。”
刘浩跟着老和尚一路往后院走去,那路过的僧人纷纷停下向老和尚行礼,口称玄苦师叔。刘浩听后方知这是有名的高僧玄苦法师,玄苦法师不光佛法高深,还精通医术。
他常在民间四处云游,帮助穷苦人家解除了许多病痛,在附近拥有非常高的威望。
玄苦法师医术高超,在他的精心治疗,老猴王身上的伤方才三天就好了大半,老猴王时常蹲在刘浩房前的一棵大树上休息,刘浩看后也不打扰它,自已坐在树下的石桌旁温习功课,一人一猴相处得倒也和谐。
刘浩在寺庙住了4日后准备下山,当即吩咐随从去将斋饭提来,他们吃后好赶路。刘浩的书童青山听后却笑道:“公子,今日就让小人帮你去提斋饭吧,我知道公子最爱吃哪几道菜,保管让公子满意而归。”
书童从小就和刘浩一起长大,刘浩带对他非常信任,听后也没多想便让他去了。没一会儿青山就提着食盒来到院中,此刻没有外人,刘浩就叫他把饭菜摆到了树下的圆桌上。饭菜很简单,只是一些豆腐,素鸡,素鱼之类的豆制品。
青山又殷勤地帮刘浩盛了一碗菜汤,让他赶快趁热喝。就此时,原本在趴在树上休息的老猴王忽然抽动着鼻子,往下面张望起来。
当它看到刘浩手中的汤碗后,随即从树上飞快地爬了下来,冲到了刘浩的身旁,挥出一只前爪将他手中的汤碗打翻在地。随后老猴王又冲着那已经碎了一地的汤碗,做出了龇牙咧嘴的凶狠模样。
看到老猴王举动之后刘浩不由一惊,他为人聪慧,博览群书,知道动物的嗅觉灵敏非常。老猴王身为首领,带领猴群在山中生存,和许多野兽周旋,自有它的生存之道,难道这汤中有什么古怪不成。
刘浩面色凝重地对着青山问道:“你这饭菜是在何处提来,这一路行来可与别人相撞,是否遇到异常之事。”
青山不解地道:“公子,这些饭菜都是庙里的和尚装好后让我提过来的,莫非有什么不妥当之处。”却说他这话音刚落,就见老猴王跑到了他跟前,两只前爪扯住了他的手往鼻子前嗅了嗅。
青山看后瞳孔一缩,连忙将手用力往外抽出。可这老猴王别看年纪已经很大了,力气却不小。它那爪子死死地按住了青山的手腕不放。
青山急忙用手捶打老猴王,想让他赶紧放过自己。老猴王这几日被逐出猴群,心中正憋着火,看到这人竟敢挑战它的威严,当下也不再客气,一个跃起跳到他的背上撕扯起衣服来,青山被抓得嗷嗷直叫。
刘浩赶忙指挥两个随从将老猴王拉开,方才将青山救了下来。
此刻他身上的衣服已被撕破多处,身上也被抓伤,看起来狼狈无常,他委屈地开口道:公子,这猴子蛮不讲理,咱们好心救了它,它却恩将仇报。咱们赶紧将它赶走吧,以免它再次发狂伤害了公子。”
就在刘浩惊疑不定之时,老猴王来到他面前,他捧着桌上的一个饭碗做出了喝汤的举动,喝完汤后又趴伏在地上,做出了一命呜呼的姿势。
刘浩看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老猴王的意思很明显:汤中被人下了药,喝了之后恐有性命之忧。
刘浩随后找来庙里的知客僧,将事情的原委向他诉说一遍。知客僧听后大惊,忙将事情向方丈上报。方丈很快带着一众僧人赶来,又派人去请玄苦法师来检查饭菜。
玄苦法师来了之后,蹲在地下将撒在地上的汤查看了一遍,随后又抓起青山的手放到鼻前嗅了嗅,那动作竟和老猴王一模一样。
玄苦大师对着青山念了一声佛号后开口道:“若老衲没猜错,这下手之手便是公子的书童了。这汤碗中被下了一些迷药。迷药分量不多,只可让人头晕目眩。
寺庙到下山这段路程并不平坦,公子若是药力发作后摔下台阶,伤了脸面手脚,恐赶不及参加科考,下药之人可见是要断了公子的前程啊!”
刘浩听了玄苦大师的话,就明白幕后黑手定是嫡母无疑了,嫡子纨绔不堪重用,刘浩这个庶子又太过出色,已经威胁到他们母子的利益了。
青山一看事情已经瞒不过去,当即趴下痛哭求饶:“公子饶命,都怪小人一时糊涂,大夫人说要把他身旁的丫鬟牡丹许配给我,我一时色迷心窍受到了牡丹的挑拨,犯下了叛主之罪,还望公子看在多年的主仆情份上饶过小人一次吧。”
刘浩听后的叹息道:“你怎能因为一些小小的理由便下药暗害于我,我却不敢再留你在身旁。至于你的罪状则交给本地县令判定,说不得还能留得一条性命在,随后两个僧人便将青山押送到了县衙。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free.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
刘浩向方丈和玄苦大师表示感谢,几人在桌旁落座之后,刘浩好奇地询问玄苦大师:老猴王为何能分辨迷药,莫非他也懂药理。
玄苦大师听后笑道:
“老猴王和我颇有渊源,在它小时候,有一次耍猴人上山诱捕野猴,它不听老猴劝告,吃了耍猴人递给它的馒头,当场被迷晕过去,我恰巧路过,就从耍猴人手中将它买下,带回寺庙中养了一段时日。
我整理药物的时候,它也跟前跟后的帮忙,我看它非常机灵聪慧,便教它辨别迷药的气味,以防止它再被耍猴人抓走。我后来时常需要云游在外,便将它放归山林。
它成年之后夺得猴王之位,只可叹岁月催人老,老猴王又被后辈抢了位置赶出族群。幸亏遇到了你将它救回,否则那山中的野兽必将它害了去,它先前的一番举动也是为了报答你的恩情,这也是你心善得来的福报。”
刘浩听后方才明白事情的原委,不由得起身对老猴王施了一礼。老猴王蹲在玄苦大师的身旁,心安理得地受了他这个礼,随后挥了挥爪子,仿佛叫他退下。院内众人看后都不由会心一笑,老猴王这一番行事倒是颇有王者之风啊!
刘浩离开峨眉山后参加科考得中举人,几年后又上京赶考得中进士,被朝廷授予县令之职。刘浩上任后为官清廉,一心改善当地的民生,治下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家都非常敬重他的为人,说他是真正的大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