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军潜艇性能领先,如果采用狼群战术,能最终打赢美军吗?

二战日军潜艇性能领先,如果采用狼群战术,能最终打赢美军吗?

纵观二战史,日本海军潜艇部队的表现可以用“装备水平不低、战绩不大,损失不小”来概括。许多军事爱好者在讨论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观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没有学习德国海军搞“狼群战术”,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谓群“狼群战术”,即用多艘潜艇组成小分队,像狼群一样轮番对敌方海上力量特别是运输船队发起水下攻击。如果日本海军学习了“狼群战术”,大概率会取得更佳的战果,迟滞盟军在太平洋上的反攻,同时还可能降低潜艇部队的损失,但最终对战局不会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日本为何没有采用狼群战术

首先是因为战前“九段作战计划”的束缚。1922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等五个海军强国在美国缔结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常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从此世界进入海军竞赛假日时期。在此期间,日本海军以美国海军为假想敌,制定了长期都奉为圭臬的“九段作战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日本海军分别在“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五段”中赋予了潜艇部队作为主战兵力,担当远洋侦查与打击、集群雷击、迟缓登陆、内洋潜水战的作战任务,潜艇部队地位不可谓之不重要,但也被牢牢束缚在了“九段作战计划”所给与的定位上。其所有的作战重心都围绕在打击敌方作战部队,为主力部队登场决定胜局扫清障碍上。由于日本帝国军队决策体系的僵化,及日本人做事“一根筋”、不知变通的民族特性,导致潜艇部队指挥官在作战中往往难以放开手脚,未能把自己从巡歼敌方舰队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更不要提像德国潜艇部队那样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战场情况组合成狼群作战了。


■日军潜艇内部场景,艇长使用潜望镜观察敌情。二战时期日本潜艇作战的重心还停留在打击敌方主力舰队上面。

其次是面对的客观局面不同。二战期间德国潜艇部队的主要战绩是攻击运输船队所取得的,而德日两国海军的对手不同、作战海域不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