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灵鼓

 

「聊斋故事」灵鼓

南宋绍兴十年七月十四日,颍昌城西的战场,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得人耳鼓生疼。岳家军在统制王贵的带领下,正与金兵展开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殊死搏斗。战场上刀光剑影闪烁,鲜血将脚下的土地都染成了暗红色。

步兵将士王翰,身形矫健却满脸血污,他左手紧提战斧,右手攥着长刀,如同一头发狂的猛兽,在敌阵中横冲直撞。每一次挥动武器,都带着千钧之力,上砍金兵,下劈马足。尽管他身上已有几处受伤,鲜血浸透了衣衫,可他仿若不知疼痛,眼神中燃烧着炽热的杀敌怒火,依旧奋力拼杀。

突然,危机降临,两匹高大的战马如黑色闪电般从两侧夹击而来。马上的金兵,手持金枪,目光凶狠,铆足了全身力气,将金枪对准王翰,直刺而去。王翰心中猛地一紧,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躲避其中一个攻击已属不易,另一个攻击决然难以避开。生死关头,他来不及多想,用尽全身力气纵身往左面一跳,险之又险地躲过了右面金兵的凌厉进攻。可还没等他喘口气,左面金兵的金枪已然瞬间刺到眼前,王翰只觉心头一凉,满心绝望,暗叹:“我命休矣!”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瞬间,一面被金兵丢弃在一旁的战鼓,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推动,竟突然倒了下来。那杆金枪不偏不倚,恰好扎在了鼓架之上。趁着对方慌乱抽枪,准备再次攻击之时,回过神来的王翰,双眼通红,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舞动手中斧头,狠狠砍在马腿上。战马负痛,发出一声凄厉的悲鸣,前蹄跪地,轰然倒下。滚落地上的金兵还没来得及起身,王翰的斧头便已落下,结束了他的性命。与此同时,另一个金兵也被后面赶来支援的岳家军将士斩杀于马下。

这一战,岳家军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无畏的勇气,大获全胜。战场上,金兵丢盔弃甲,四处逃窜。岳家军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包括战马、战旗、战鼓等,一一清点记录在册,准备重新分配。

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布,缓缓笼罩了大地,劳累了一天的大军纷纷进入梦乡,营地陷入一片寂静。半夜时分,王翰从睡梦中醒来,起身去上茅厕。刚走出营帐没多远,忽然,一阵沉闷的战鼓敲击声隐隐约约传入耳中。“咚咚咚”,那声音急促而有力,仿若催征的号角。王翰瞬间警觉,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不好,有紧急军情!刹那间,一股热血涌上心头,在一种莫名的无形力量牵引下,他下意识地朝着鼓声传来的方向跑去。

他一路疾奔,跑出不远,那战鼓的声音却戛然而止。王翰停下脚步,环顾四周,此时明月高悬,洒下清冷的光辉,将周围照得一片明亮。在他面前,孤零零地伫立着一架战鼓,借着月光,王翰清晰地看到鼓架上有一道深深的枪痕,正是白天替自己挡下致命一枪的那面战鼓。

王翰满心疑惑,正暗自思忖这战鼓为何在此,这时,几个巡逻的士兵恰好走了过来。士兵们看到王翰深夜在此,一脸诧异,问道:“王翰,大半夜的,你不睡觉,在这儿干什么呢?”王翰指着战鼓,急切地说道:“我是被这战鼓声引过来的,你们没听见吗?”其中一个士兵满脸疑惑,上下打量着王翰,说道:“刚才我们怎么没听见呢?再说了,这是一面哑鼓。”

原来,当时缴获的几面战鼓被依次排列在一起。仔细瞧去,这面战鼓与其他战鼓的骨架并无二致,可鼓面却显得格外细腻润泽,仿佛散发着一层淡淡的光晕。有人好奇猜测,也许是用小牛犊的皮制成的。一个鼓手拿起鼓槌,试着在上面敲了几下,然而,只发出几声沉闷的“噗噗”声,与正常战鼓的声响截然不同。众人都觉得奇怪,纷纷议论这鼓为何不响。王翰急了,大声说道:“可是我明明听见战鼓咚咚作响,不然,我怎么会大半夜不睡觉跑到这儿来。”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王翰干脆握紧拳头,在鼓面上重重敲了一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只听“咚”的一声,那战鼓竟发出一声清脆响亮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其他人见状,纷纷学着王翰的样子上前敲击,可无论他们如何用力,战鼓依旧只发出微弱的“噗噗”声。

第二天,这个怪异的事情很快传到了军统制王贵的耳中。王贵听闻,立刻带着众人来到战鼓前。他让鼓手把鼓槌递给王翰,王翰接过鼓槌,抬手一挥,战鼓便发出一声声气势恢宏、震人心魄的声音,仿若千军万马奔腾而来。而其他鼓手上前敲打,依旧毫无效果,只能发出那沉闷的“噗噗”声。王贵等人见此情景,无不感到万分惊异,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其中缘由。王翰又将这面战鼓在战场上救了自己一命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众人听后,更是觉得不可思议,纷纷感叹这面战鼓与王翰有缘。于是,王贵决定让王翰担任鼓手,这面战鼓也专门交给他来敲击。

王翰深知战鼓对于军队的重要性,它不仅是鼓舞士气的号角,更是指挥军队进退的关键。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鼓手,王翰日夜加紧操练,每一次敲击,他都全神贯注,力求将力量和节奏完美融合。可奇怪的是,每当王翰敲击这面战鼓,除了感受到热血沸腾,心中还总会涌起一股浓浓的思乡之情。随着鼓声响起,他的眼前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母亲和哥哥的身影。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free.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王翰和哥哥是双胞胎,兄弟俩感情深厚。当年,金兵肆意践踏中原大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兄弟俩空有一腔报国热血,却苦无报国之门。后来,听闻岳元帅率领的岳家军治军严明,英勇善战,专与金兵作对,保家卫国,兄弟俩便毅然决定前去投靠。可他们走后,家中年迈的母亲无人侍奉,生活艰难。兄弟俩经过一番商量,最终决定一个上战场杀敌报国,一个留在家中照顾母亲。至于谁去谁留,他们选择抓阄决定。命运的安排下,王翰踏上了从军之路,投奔了岳家军,而哥哥则留在家里,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如今,一晃一年多过去了,王翰在战场上历经无数生死考验,却始终牵挂着家中的母亲和哥哥,不知道他们在家中过得怎么样。

在这段时间里,不少饱受金兵侵扰的老百姓听闻岳家军在此抗金,纷纷前来投奔。其中有两人与王翰一同被安排做了鼓手。一番交谈之下,王翰惊喜地发现,他们竟是自己的老乡,家离得并不远。王翰赶忙向他们打听家中的情况,两人听后,神色黯然,叹了口气说道:“王翰啊,你走后不久,你母亲就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再加上日夜思念你,就去世了。后来,村子遭到金兵洗劫,那些金兵残忍至极,老弱妇幼全被杀光,男人都被抓去做了签军。我们俩是因为当时去山上砍柴,才侥幸躲过一劫。”

听到这个消息,王翰只觉眼前一黑,泪水瞬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滚滚而下。他满心懊悔,原本指望能在打败金兵后,回家给母亲养老送终,让母亲安享晚年,可如今母亲却早早离他而去。想到这里,王翰心如刀绞,他强忍着悲痛,问道:“那我哥哥呢,他怎么样了?”两人摇了摇头,表示并不清楚。

王翰心情沉重,回到营帐后,很晚才迷迷糊糊睡着。睡梦中,他仿佛看到了年迈的母亲,母亲面容憔悴,眼中满是思念,流着泪,一步一步慢慢地离他远去。他想要伸手抓住母亲,却怎么也够不着。接着,他又看到了哥哥,哥哥满身血污,眼神中透着痛苦和疲惫,静静地站在他面前。王翰焦急地喊道:“哥哥,你怎么了?”哥哥却不说话,只是走过来,拉住他的手。王翰下意识地站起身,跟着哥哥往前走。不知不觉,他们走到了那面战鼓前,哥哥停下脚步,指了指鼓槌,又指了指战鼓。王翰心中一动,下意识地拿起鼓槌,朝着战鼓敲击起来。随着鼓声响起,那声音越来越大,一声一声,响彻全城。当他停止敲打时,却惊讶地发现,旁边站着许多将士,他们手持兵器,严阵以待,有的人身上还沾满了鲜血。

王翰正疑惑间,有人走过来告诉他:“金兵派奸细偷偷潜入城里,企图放火制造混乱,好趁机攻城。多亏将士们被战鼓的敲击声惊醒,赶紧披挂上阵,及时发现了奸细。经过一番激烈厮杀,除了留下一个活口,其他奸细全部被剿灭了。”

众人纷纷围过来,问道:“王翰,你是怎么知道金兵偷袭的?”王翰一脸茫然,缓缓摇了摇头,说道:“我真的不知道,我只是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将梦中的情景一五一十地跟大伙儿说了,众人听后,皆感到万分惊异,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随后,大军在王贵的带领下,士气高昂地杀出城去。冲锋在前的一些金兵,突然纷纷扔掉手中器械,大声呼喊着要投诚。他们哭着说自己本是汉人,是被金兵强行抓去做了签军。这次金兵安排他们在奸细偷袭失败后,作为第一批冲上去当炮灰。如今看到自己的大军就在眼前,他们再也不愿为金兵卖命,决定加入岳家军,一起抗击金兵,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报仇雪恨。为了让王贵相信他们的诚意,这些人主动变后队为前队,呐喊着向金兵杀去。

王贵见这些人作战勇猛,与金兵厮杀时毫不退缩,心中暗暗点头。他大手一挥,下令大军随后掩杀过去。在岳家军的勇猛进攻下,金兵顿时阵脚大乱,四散奔逃,最终大败而逃。

战后,这些投诚的签军被编入了岳家军。王翰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他想,哥哥不是也被金兵抓去做了签军吗,会不会就在这些人当中呢?于是,他满怀期待地一个一个打听。终于,有一个人告诉他:“当时,你哥哥和我被编在了一个队里。后来,你哥哥趁着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杀了几个金兵,想要逃走,可是被金兵发现抓住了。金兵为了杀一儆百,残忍地把你哥哥杀掉后,竟然还把他的皮剥了下来,做成了一面战鼓。”

王翰听到这里,只觉五雷轰顶,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他强忍着悲痛,将那人领到那面战鼓前,声音颤抖地问道:“是不是这一面?”那人仔细看了看鼓面,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就是它,这鼓皮和其他鼓皮不一样,我记得很清楚。”

王翰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放声大哭起来。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这面鼓只有自己能敲响,原来是哥哥的皮做成了这面战鼓。战场上,哥哥的亡魂不仅救了自己的命,在敌人偷袭时,又在梦中指引自己敲响战鼓,保卫了城池。

此时,远处又传来了集结的号角声,大军即将再次踏上战斗的征程。王翰缓缓走到战鼓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鼓面,哽咽着说道:“哥哥,走吧,咱哥俩儿一起上阵,并肩战斗,杀金兵去!”说罢,他扛起战鼓,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战场走去,那背影充满了力量和决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