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织成

 

「聊斋志异」织成

大唐盛世,洞庭湖畔,烟水浩渺,风波不止,神秘莫测的传说如迷雾般笼罩着这片水域。常有机缘巧合之下,有水神悄然借船游湖。那一艘艘静静系于岸边的空船,仿若被无形之手牵引,缆绳会在不经意间自行解开,悠悠然随波逐流,飘荡于碧波之上。此时,空灵的歌声与悠扬的乐声交织回荡在天际,缥缈而虚幻,似从那九霄云外的仙境传来,凡人难以窥探其中的奥秘。船家们深谙此乃神异之事,皆惶恐地蹲伏在船的一隅,紧闭双眼,凝心聚神地谛听那仙乐袅袅,不敢稍有妄动,更不敢抬眼瞧上一瞧,唯有任由船只在水神的掌控下自由行驶。待水神游乐完毕,船只竟又神奇地回到原位泊定,仿佛一切都未曾发生过,只留下船家们心中那一抹难以言说的敬畏与惊惶。

且说有一位姓柳的书生,出身襄阳书香世家,饱读诗书,才情出众,本满怀壮志赴京赶考,却名落孙山。仕途失意的他,心情低落地踏上归乡之路,一路郁郁寡欢,借酒浇愁。这一日,行至洞庭湖,雇了一叶扁舟,醉意醺醺地卧于船上。

忽地,一阵清越的笙乐声悠悠传来,打破了湖面的宁静。船家大惊失色,赶忙用力摇晃柳生,急切地催促他快快躲避。然而,柳生早已被酒精麻痹了神志,沉醉不醒,宛如一滩烂泥般瘫在船板上。船家无奈,只得自己慌慌张张地躲入船舱深处,大气都不敢出。

片刻之后,几个身影飘然而至,为首之人上前揪住柳生,试图将他弄醒。但柳生烂醉如泥,被揪起后又软绵绵地瘫倒下去,继续呼呼大睡,来人见状,便也不再理会他。

转瞬,仙乐齐鸣,声动湖面,柳生在这喧闹声中,迷迷糊糊地有了些许意识,只觉一股浓郁的兰麝香气萦绕在鼻尖,沁人心脾。他心中暗自诧异,微微睁开眼,斜眼偷瞧,只见一艘船上满是风姿绰约、貌若天仙的女子,个个身着绫罗绸缎,云鬓花颜,环佩叮当。柳生心中瞬间明了,知晓这必是神人出游,顿时吓得心胆俱裂,赶忙又闭上眼睛,佯装熟睡,一动也不敢动,只盼能躲过这一劫。

不多时,只听得一声 “织成”,一位侍女袅袅婷婷地走来,恰好停在了柳生的脸旁。柳生好奇心起,忍不住偷眼打量,只见这侍女身着翠色罗裙,裙下露出一双绿袜紫鞋,小脚纤细瘦窄,犹如春笋般娇嫩可爱,恰似初生的嫩藕,又似那柔美的柳枝,不盈一握,精美绝伦。柳生瞧得心中欢喜不已,竟鬼使神差地偷偷用牙齿咬住了侍女的袜子。恰逢此时侍女要移步离开,脚下被猛地一绊,顿时失足摔倒在船上,发出 “哎呀” 一声娇呼。

上座朝南而坐的一位头戴王冠模样的人,见状皱起眉头,神色不悦地询问发生了何事。侍女满脸娇羞与委屈,怯生生地将事情的经过禀报了上去。那王者听闻,顿时怒不可遏,拍案而起,厉声命令武士将柳生拖下去斩杀,以儆效尤。

武士们领命,立刻气势汹汹地朝柳生走来,将他死死按住,五花大绑起来,拖拖拉拉地就要往外走。柳生此时酒已醒了大半,心中暗叫不好,瞧得上座那王者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灵机一动,边走边喊道:“听闻洞庭君也姓柳,在下不才,恰好也姓柳。想当年洞庭君科举应试,举人落第,历经坎坷;如今我柳某亦是考场失意,落魄而归。洞庭君有幸得遇仙女,得以位列仙班,成就神位;而我如今不过是酒后失态,稍稍冒犯了侍女,竟要惨遭杀身之祸。为何命运的幸与不幸,相差竟是如此天壤之别?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天道吗?”

那王者听了柳生的这番话,心中微微一动,觉得此人言语不凡,便命武士将他带回来,目光炯炯地问道:“你当真是落第的秀才?” 柳生连忙点头称是。王者略一沉吟,命人取来笔墨纸砚,掷于柳生面前,出题道:“以‘风鬟雾鬓’为题,作一篇赋来。”

柳生本是襄阳名士,腹有诗书,才华横溢,然而此刻却深知这是关乎生死的关键时刻,心中紧张万分,拿到题目后,反复斟酌,久久未能下笔。那王者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讥讽之色,嘲讽道:“哼,名士莫非浪得虚名?怎地如此拖沓?”

柳生闻言,放下笔,神色从容地辩解道:“大王有所不知,昔日左思作《三都赋》,殚精竭虑,耗时十年方才完成。佳作之所以珍贵,贵在其精妙绝伦的构思与文采,而非行文之快慢。草民虽才疏学浅,但也愿效仿古人,力求字字珠玑,而非敷衍了事。”

王者听了,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许之色,不再言语,耐心等待。

柳生深吸一口气,闭目沉思片刻,随后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两个时辰过去了,一篇洋洋洒洒、文采斐然的赋作终于脱稿。王者接过赋文,细细阅览,只见文中用词优美,意境深远,对仗工整,不禁拍案叫绝,赞道:“妙哉!妙哉!真不愧是名士!” 当即转怒为喜,命人给柳生赐座,摆上珍馐美味,热情款待。

柳生诚惶诚恐地谢恩入座,与王者把酒言欢,交谈甚欢。正说话间,一位官员手捧本子匆匆入内,跪地禀报:“大王,溺死人的名册已经造好。” 王者神色一凛,问道:“此次共有多少人?” 官员答道:“回大王,共计一百二十八人。” 王者又问:“派谁去办此事?” 官员回应道:“已差毛、南二尉前去。”

柳生听闻此言,心中暗忖这等神异之事,自己一介凡人还是少掺和为妙,便起身告辞。王者也不挽留,命人取来黄金十斤,又赠予柳生一根晶莹剔透、散发着神秘光芒的水晶界尺,神色凝重地说道:“不日湖中将有一场小劫难,你拿着这个,可保自身周全。” 说罢,只见湖面上人马仪仗浩浩荡荡,纷纷列阵,王者下船登车,瞬间消失不见。又过了许久,湖面才渐渐恢复平静,仿若什么都未曾发生过。

船家等神人离去后,才战战兢兢地从船舱里爬出来,驾船继续往北行驶。行不多时,忽然狂风大作,逆风而行,船行得极为吃力。突然,一个巨大的铁锚从水底浮出水面,船家吓得脸色惨白,惊骇地喊道:“毛将军出来了!” 其他船上的商人闻言,也都吓得面无人色,纷纷伏在船里,大气都不敢出。

紧接着,湖中又出现一根粗壮的木头,直直地挺立在水中,随着波涛上下起伏,剧烈地摇动着。船家见状,更是惊恐万分,声音颤抖地大喊:“南将军又出来了!” 话音刚落,刹那间狂风呼啸,湖中掀起万丈波涛,遮天蔽日,犹如末日降临。四周的船只在这汹涌的波涛中不堪一击,纷纷倾覆,船上的人哭喊声、求救声交织在一起,令人毛骨悚然。

柳生在这危急时刻,突然想起洞庭君的嘱托,急忙高高举起水晶界尺,神色镇定地正襟危坐于船上,心中默默祈祷。说也奇怪,那原本汹涌澎湃、足以吞天灭地的滔天巨浪,在扑到柳生的船前时,竟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阻挡住了,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柳生的船在这狂风巨浪中,宛如一叶浮萍,却奇迹般地得以保全。

柳生平安归来后,常常向人讲述这段奇异惊险的经历。每当提及那船上的侍女时,他总是一脸神往地说:“虽未得见其容貌,但仅凭那裙下的一双小脚,便知绝非人间凡品,实乃我生平仅见之绝美。”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日,柳生有事前往武昌。在城中,听闻有个姓崔的老太太要卖女儿,然而这女儿却似是被老太太视作掌上明珠,即便有人出价千金,老太太也坚决不肯应允。更令人称奇的是,老太太家中藏着一根水晶界尺,对外宣称,若有人能配上这根界尺,便将女儿许配给他。

柳生听闻此事,心中一动,想起自己也有一根洞庭君所赠的水晶界尺,不禁好奇心起,怀揣着界尺前往一探究竟。老太太见到柳生,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竟十分热情地迎接他,忙不迭地叫女儿出来拜见。

只见那少女年方十五六岁,身姿婀娜,眉如远黛,目含秋水,琼鼻樱唇,肤如凝脂,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娇媚温柔之气,风姿绰约,楚楚动人,恰似那下凡的仙子,令人见之忘俗。少女略施一礼后,便轻盈地转身退入帐内,只留下一抹淡淡的香风,让柳生心醉神迷。

柳生此时已被少女的美貌与风姿深深吸引,神魂颠倒,急忙说道:“晚辈不才,也藏着一件东西,不知能否与老太太的相匹配。” 说罢,取出自己的水晶界尺。老太太见状,也拿出家中的界尺,两人将界尺放在一起对照比较。

只见两根界尺样式一模一样,长短分毫不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老太太大喜过望,脸上笑开了花,忙问柳生居住何处,并催促他赶快回去租辆车来,要将女儿嫁给他,还将界尺留下作为信物。

(图片来源:文推影音 wentuifree.com 美剧 日韩剧 卡通 资源大全

柳生心中虽欣喜万分,但又担心其中有诈,毕竟此事太过离奇,便有些犹豫不肯。老太太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说道:“你这孩子,也太小心谨慎了!老身我怎会为了一根界尺,做出那等背信弃义、抽身逃走之事呢?”

柳生听了,心中稍安,却仍有些疑虑,但在老太太的再三催促下,迫不得已,只好将界尺留下,出来租了辆车,心急火燎地返回去。然而,当他回到原地时,却惊异地发现老太太和少女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好似从未出现过一般。

柳生顿时大惊失色,心急如焚地问遍了住在附近的人,可没有一个人知道她们的去向。太阳渐渐西斜,天边被染成一片橙红色,柳生望着那如血的残阳,懊恼不已,满心沮丧地垂头丧气往回走。

行至半路,一辆马车从后面缓缓驶来。柳生心灰意冷,也未在意。忽然,车帘掀起一角,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柳郎,为何来得这般迟?” 柳生猛地抬头,定睛一看,正是那崔老太太。

柳生惊喜交加,连忙问道:“老人家,您这是要到哪里去?” 老太太笑着说道:“你这孩子,想必是在怀疑我是骗子吧。你走后,我突然想起你也是客居在外,要操办这些婚事,诸多不便。恰好今日有一辆便车,我便想着将女儿直接送到你的船上,也好省些周折。”

柳生听了,心中感动不已,忙请求老太太与他一同回车前往。老太太却笑着拒绝了,说道:“不必了,我信得过你。你先回去准备,我随后就到。” 说罢,放下车帘,马车缓缓离去。

柳生虽仍有些惶恐不安,不敢完全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幸福,但还是怀揣着一丝期待,急忙奔回船上。远远望去,只见那少女和一个丫鬟已在船上等候多时。少女见柳生回来,含情脉脉地含笑迎接。

柳生走近一看,只见少女身着翠裙,绿袜紫鞋,那熟悉的装扮让他心中一颤。他仔细端详少女的面容,越看越觉得与那船中的侍女有几分相似,心中惊异万分,忍不住凝目注视,目光中满是疑惑与探究。

少女见柳生这般模样,掩嘴轻笑,打趣道:“瞧你这虎视眈眈的样子,好似从未见过我一般?” 柳生听了,心中一动,索性俯下身子,偷偷察看少女的袜子。这一看,不禁让他大惊失色,只见袜子上那淡淡的齿痕宛然还在,正是他当日在船上醉酒时留下的。

柳生激动地颤抖着声音问道:“你难道是织成?” 少女捂着嘴,浅笑不止,轻轻点头。柳生见状,欣喜若狂,连忙拜揖道:“仙子若真是神人,还望早早告知于我,以解我心中的烦恼与迷惑。”

少女见柳生这般模样,心中也满是欢喜,柔声说道:“实不相瞒,上次你在船中所遇的正是洞庭君。他对你的才华仰慕已久,有心将我赠予你。只是我身为王妃身边的侍女,此事须得回去与王妃商议。如今我回来,便是奉了王妃之命,与你结为夫妻。”

柳生听闻此言,喜不自禁,赶忙洗手焚香,朝着洞庭湖的方向虔诚朝拜,感恩洞庭君的恩赐。而后,柳生便携着织成回到家乡,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岁月悠悠,后来柳生又一次前往武昌。织成思念家乡,便要求一同前往,顺便回去探亲。当船行至洞庭湖中时,织成从头上拔下一根精美绝伦的头钗,轻轻掷入水中。刹那间,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一只小巧精致的小船从湖中缓缓冒出。织成身姿轻盈,如同一缕青烟,轻轻地一跃而上小船,随后小船如离弦之箭,飞速离去,转瞬便消失在茫茫湖面之上,只留下柳生在原地,满心不舍地紧盯着织成消失的方向,翘首以盼她能早日归来。

柳生在船上苦苦等待,不知过了多久,远远望见一艘华丽的楼船缓缓驶来。待到近前,船上的一扇雕花窗子轻轻打开,一只色彩斑斓、绚丽夺目的鸟儿飞掠而出,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随后轻盈地落在船头,瞬间幻化成织成的模样。紧接着,又有人从窗子里递下许多金器、明珠之类的珍贵宝物,皆是王妃赏赐之物。

自此以后,织成每年都会回到洞庭湖中一两次,探望王妃和昔日的姐妹。而柳生也因着织成的缘故,家中渐渐堆满了金银珠宝,每一件皆是稀世珍宝,哪怕是富贵之家见了,也都啧啧称奇,不识其来历。

相传,唐代有个叫柳毅的书生,曾为龙女传书,洞庭龙君感激他的侠义之举,便将龙女许配给他,并将王位传于他。柳毅生得相貌文雅,龙君担心他无法威慑水怪,便赐予他一副鬼脸面具,让他白天戴上,夜晚摘下。久而久之,柳毅也就习惯了这副面具。

一日夜晚,柳毅因事务繁忙,竟忘了摘下鬼脸面具,待第二日清晨醒来,却发现面具已长在了脸上,怎么也摘不下来。他对着镜子瞧看,看到自己那副怪异的模样,心中十分自惭形秽。

此后人们在湖上行船,只要用手指指某件东西,柳毅就怀疑是在指自己的脸;人们用手遮遮额头,也以为是在窥视自己,便往往必风作浪,将船只打翻。因此,凡初次在洞庭湖乘船的人,船家都要先告诉这些忌讳,或者摆上供品祭祀一番,才能安全渡湖。一次,许真君偶然来到洞庭湖,为风浪所阻,不能渡过,大怒,将柳毅逮捕,送到人间的郡狱中。郡狱狱吏点检犯人时,老是多一个人,不解何故。一晚,柳毅托梦给郡知府。哀求拯救。知府觉得人神隔绝,恐无能为力,便加以推辞。柳毅说:“许真君于某天某时来此地,只要代为恳求,一定管用。”不久,许真君果然降临。知府便替柳毅求情,才得以获释。从此,湖上行船才稍平安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