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之锤”卡尔”重型臼炮–口径最大、重量最重的自行火炮
“卡尔”重型臼炮(Morser Karl)由莱茵钢铁公司(Rheinmetall)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它是德军装备的口径最大、重量最重的自行火炮,同时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投入实战的最大自行火炮。
1936年3月,莱茵钢铁公司提出生产一种超重型牵引式榴弹炮,用于进攻马其诺防线(Maginot Line),次年1月该方案演变为生产一种超重型自行火炮。在炮兵上将卡尔·贝克尔(Karl Becker)的密切关注下,这种自行火炮的论证和设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在1940年5月生产出第一个全尺寸模型,因此这款武器也获得了”卡尔”的昵称。1940年10月到1941年8月,6辆”卡尔”陆续走下生产线。
卡尔·贝克尔上将,”卡尔”这种超级臼炮的诞生同他的积极努力密不可分。
“卡尔”自行臼炮一共生产7辆,第1至6号车分别名为”亚当”(Adam)、”夏娃”(Eva)、”托尔”(Thor)、”奥丁”(Odin)、”洛基”(Loki)和”齐沃”(Ziu),第7号车属于测试车型没有名字。第1、2号车为8个负重轮,最大时速10千米,第3-7号车为11个负重轮,最大时速6千米,它们的最大行程都不超过60千米,不具备长途行进的能力。当需要铁路运输时,需要将”卡尔”置于两组专用铁路平板车之间,再用两组特殊悬臂架一前一后将其架起来。到达铁路运输终点后,”卡尔”将依靠自身动力驶向预设好的发射阵地,虽然它完全具备通过普通路面的能力,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它的行进路线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沿途的路面也经过严密的勘测和加固处理。由于后坐力巨大,”卡尔”在射击前需要通过悬挂装置将底盘调至最低位置,使车底与地面直接接触,以获得最好的射击精度。此外”卡尔”的火炮必须水平装弹,每发射一发炮弹后都得进行重新观瞄,这极大降低了火炮射击的速度。
铁路运输状态的”卡尔”臼炮。
“卡尔”自行臼炮长11.15米,宽3.16米,高4.38米,全重124吨,装备一门8.45倍径600毫米火炮,可以发射两种炮弹。600毫米的重型混凝土穿甲弹高2.511米,重2170千克,装药量289千克,炮口初速220米/秒,最大射程4.32千米;600毫米的轻型混凝土穿甲弹高1.991米,重1700千克,装药量220千克,炮口初速283米/秒,最大射程6.64千米。
“卡尔”臼炮的600毫米炮弹,收藏于德国科布伦茨国防技术研究中心。”卡尔”的重型混凝土穿甲弹重2.17吨,重量超过一辆普通轿车。(图片来源:文推网 高清电影电视剧 下载 侵权必删)
1941年2月起,德军开始尝试增加”卡尔”的射程,计划为其换装一种更长身管的火炮。1942年5月,为6辆”卡尔”生产540毫米长身管火炮的命令正式下达。虽然口径减小为540毫米,发射的炮弹重量减小为1250千克,但是由于炮口初速增加到378米/秒,炮弹的最大射程达到10.06千米,穿透力也大增。不过540毫米长身管火炮在生产过程中问题不断,直到1944年才有三辆”卡尔”换装540毫米火炮,分别是1号”亚当”、4号”托尔”和5号”洛基”。为了以示区别,德军将原先装备600毫米炮的”卡尔”称为”040号武器系统”,换装540毫米炮的”卡尔”称为”041号武器系统”。两种不同口径的火炮可以根据任务的不同而互换,比如4号车”托尔”在1944年参与镇压华沙起义之前就换回了600毫米炮。
每辆”卡尔”的车组成员共21人,包括指挥官、正副驾驶员各1人,以及18名炮手。此外,德军还为”卡尔”配备了专门的弹药输送车,该车使用四号坦克底盘,一共生产了13辆,1-6号车各配两辆,7号车配一辆。四号弹药车上安装有一个吊运炮弹的小型吊臂,每辆可以装载4发炮弹,作战时随同”卡尔”前进。
第一辆”卡尔”服役之时法国战役早已结束,其第一次参加实战是”巴巴罗萨”行动中对苏联布列斯特要塞的炮击。1941年6月22日对苏作战开始之时,德军仅有的4辆”卡尔”都装备第833重炮营,该营下辖两个重炮连。第1重炮连装备1号车”亚当”和2号车”夏娃”,备弹60发,配属南方集团军群第17集团军;第2重炮连装备3号车”托尔”和4号车”奥丁”,备弹36发,配属中央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在对布列斯特要塞的进攻中,第2重炮连的2辆”卡尔”发射了31发炮弹,为负责主攻该要塞的第45步兵师提供了强有力的火力支援,不过它对敌人精神上的威慑和震撼作用远远大于它实际造成的破坏效果。
战场上行军途中的”卡尔”自行臼炮,看8对负重轮应该为1号车”亚当”或2号车”夏娃”。由于重量太大,车速较低(最大时速不超过10公里),它的行军过程属于”爬行状态”,比步行快不了多少。文推网
1942年初,5号车”洛基”和6号车”齐沃”加入德军序列。同年春天,第833重炮营得到命令,派遣3辆”卡尔”前往克里米亚,同800毫米的”多拉”超级列车炮一起支援第11集团军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6月2日到7月1日之间,”卡尔”一共向塞瓦斯托波尔发射了97发重型混凝土穿甲弹和100发轻型混凝土穿甲弹,这些炮弹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被用来对付苏军”高尔基”海岸炮连。该连的核心装备是2座拥有重装甲防护的双联装305毫米炮塔,但是它们也根本无法抵御德军600毫米炮弹的打击,塞瓦斯托波尔最终在1942年7月4日失陷。
发射状态的”卡尔”自行臼炮,2吨多重的600毫米炮弹出膛瞬间地动山摇,感觉有摧毁一切的威力。
1944年8月,”卡尔”又得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前往镇压华沙起义,当时刚刚换装的长身管540毫米火炮也第一次在战争中亮相。这次”卡尔”的表现同两年前在克里米亚一样出色,起义军在巨炮的淫威下损失惨重,最后投降。1945年3月,”卡尔”还参加了炮轰雷马根(Remagen)桥头堡的行动。此外,”卡尔”在战争期间还曾前往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阿登山区、布达佩斯等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们在这些地区都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1944年华沙起义期间,”卡尔”发射的600毫米炮弹击中华沙城内著名的摩天大楼保诚大厦的。
1945年随着德国战败,”卡尔”也悉数落入西方盟军和苏军之手。2号”夏娃”、5号”洛基”和7号实验车被美军俘虏,4号”奥丁”和6号”齐沃”则被苏军缴获。1号”亚当”和3号”托尔”下落不明,它们很可能也被苏军俘获,然后销毁。保存至今的”卡尔”仅有一辆,那就是在俄罗斯库宾卡(Kubinka)展出的6号”齐沃”,不过它上面重新涂装的名字却是”Adam”(”亚当”)。
现在唯一存世的”卡尔”自行臼炮(旁边是著名的”鼠”式超重型坦克),由俄罗斯莫斯科以西的库宾卡坦克博物馆珍藏。可以清楚地看见这辆”卡尔”上面写着”Adam”,但是单单从底盘的11个负重轮来推断它也不可能是第1或第2号车,实际上它是第6号车”齐沃”。